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横刀十六国 第79节

作者:苍穹之鱼
老卒们哈哈大笑,气氛却更融洽了。
男人们忙碌,女人们也没闲着。
春日山上遍地都是好东西,草药、野菜、蘑菇……
这时代到处都是青山绿水,森林一片连着一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论生存之道,李跃只能算门外汉,女人们能从数百种野草中,区分处哪一种晒干后可以编织,哪一种可以入药,哪一种可以喂养鸡鸭鹅,哪一种煮熟了人可以充饥……
月姬在山上发现了大片的乌头。
附子与乌头同根,附子八月成熟,而乌头恰好是四五月份采。
汉末三国,乌头毒箭早已出现,关羽刮骨疗毒,疗的就是乌头毒。
汉刘安编著的《淮南子》有言:天下之凶药,莫凶于鸡毒。
乌头花极像鸡头,所以有些地方称为鸡毒。
不过这玩意儿很难大规模用在战场上,一则制作繁琐,遇到雨天,效果减半,二则,毒箭长期不用,会渐渐失效,天太热,毒箭也会失效……
战场上有更高效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箭头上涂抹金汁,让中箭者感染致死。
虽说乌头不能在战场上大规模应用,但小规模用还是可以的。
给斥候装备上,效果立竿见影。
无论是打猎,还是猎杀、捕俘,乌头箭都得心应手,控制好剂量,可以造成短暂的昏厥。
斥候们弄回的猎物渐渐多起来。
“此物可否分给盐卒一些?”周牵看到此物后,喜上眉梢。
他手上有一支盐卒,负责从安邑“武装”搞盐,虽说打通了沿线关节,但盐池毕竟在羯人的控制下,他们不会这么容易被“打通”。
盐卒不是主力军,披着重甲提着长矛去跟羯人来硬的,不太现实。
所以乌头毒箭就非常有必要了。
“你不说,我险些忘了。”李跃将制作毒箭的方法教了一遍。
其实非常简单,烧一锅水,将乌头剁碎熬煮一番,箭头泡一泡即可。
抢盐的时候,刀剑也可以提前泡一泡。
“有了此物,事半功倍。”周牵如获至宝。
到了五月下旬,辛粲才返回黑云山。
这一来一去,都快两个月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直接投了江东。
去了这么长时间,收获自然是有。
带回了一万石粮,五百支弩,布帛三千匹,铁甲一百套,还有金银钱帛十车。
与清单上的东西相去甚远,但也不算少了。
“朝廷没提要求,就这么给了?”李跃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就算江东愿意给,沿途居然没被层层拔毛,也算是个小小的奇迹。
历阳的谢尚,许昌的张遇,随便动一下指头,这些东西就回不来。
辛粲一脸得色,“回禀将军,这些财物不是从江东而来,而是从荆州而来。”
李跃心中一动,“你是说这些东西是荆州桓温给的?”
桓温平蜀之后,声威大涨,如日中天,被拜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贺郡公,加上原有的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基本成了南朝第一人。
治下有八州之地,可自行招募军卒、调配资源,任免官员,基本处于半独立状态。
其实力不在江东朝廷之下。
荥阳在晋朝版图上属于司州,名义上恰好在桓温治下……
上一次得罪谢尚,江东怎么可能再支援黑云山?谢家的背后是王家,王与马共天下。
小皇帝司马聃是各大门阀的提线木偶。
在江东,内斗是排在第一位的,其他的北伐全都靠边站。
当年祖逖祖约忠心耿耿又能如何?还不是被当贼一样防着?
“正是桓公所赐,另有书信一封。”辛粲从怀着掏出一封信来。
展开约有五尺长、两尺宽,满篇行草,字势遒劲,气势非凡,“司豫翼接荆襄,荥阳地枕洛邺,乃天下司命之地,麾下衷心王事,诚为社稷之幸也,羯胡窃据北国四十年来,残虐万民,荼毒天下,豪杰一一为其所败,拔剑横刀之士益少,麾下秉我汉家气节,收聚百姓,抗拒羯奴,功莫大焉!”
李跃一看这开篇,就知道桓温绝非谢尚之流可比,能够清楚认识到黑云山的价值。
以前到处找大腿,现在有了些气象,大腿主动送上门来了。
如果这时代的南方还有英雄,桓温肯定算一个。
而且桓家与司马家的关系也比较微妙。
桓氏出身谯郡龙亢,高平陵之变中被司马懿夷灭三族的桓范,正是桓温的高祖。
桓温将来肯定是要北伐的,提前弄好关系太有必要了。
虽然这封信没做任何承诺,但已经表明了桓温的态度。
“那就劳辛老再跑一趟,替某致信桓公。”
第一百章 扰动
以三万步骑攻打三百户人口的坞堡,结局可想而知。
坞堡转眼便被攻破,老弱妇孺皆被斩首。
石韬为了宣扬武功,又将赵氏堡周围方圆百里村落屠戮一空,家破人亡者两千余家,人头皆堆为京观,朝向东北面,以震慑拓跋与慕容两家。
然后作五彩旌旗千面,锣鼓震天,自代郡凯旋而归。
沿途路过郡县,纵容士卒侮人妻女,随意掠夺财务,稍有反抗,全家皆遭横祸。
回到邺城,已是七月,石虎令百官出城迎接,场面极其宏大,锦障绵延三十里。
东面卤薄女骑驰骋内外,戴紫纶巾、穿熟锦裤、束金银镂带、踩五纹织锦靴。
西面龙腾中郎夹道迎之,黑甲红缯,高头大马,刀矛映日,极是威武。
石韬威望一时无两,原本很多摇摆之人,也纷纷入其麾下。
人逢喜事精神爽,石虎一扫脸上萎靡之色,于铜雀台亲自为石韬设宴庆功。
太子石宣反而显得可有可无。
这无疑是一个清晰的讯号,原本很多支持石宣之人,纷纷转换门庭,投靠石韬。
“儿能克定代郡,皆天王鸿福所至,今海内安定,天下承平,当进大位,上尊号,内安社稷万民,外慑四方宵小!”石韬开口的第一句话竟是劝进。
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
石虎诸子中,只有石韬最了解的他的心思。
建武三年(337年),太保夔安等文武官员五百多人劝进皇帝尊号,正在此时,烛燎上的火油漫溢而下,当场烫死二十多人,石虎虽然残暴,却崇信佛门,极信谶纬命数之说,遂不敢进皇帝位,腰斩左校令成公段泄愤。
自棘城大败后,石虎离皇帝大位越来越远,所以才把目光转向凉州。
准备踩着凉州登上皇位。
却没想到集合了精兵猛将的大军,三败于一书生手上,成就了谢艾之名。
凉州不可图,燕国动不了,而江东有完整的长江防线,没有水军很难得手。
石虎离皇位越来越远。
但这两年身体每况愈下,再不登基,以后更没有机会。
石韬此时劝进,正说进石虎心坎里面去了。
石韬悄无声息的制造了一股声势,稳稳压住了太子石宣的风头。
“请天王上尊号、大位!”
群臣纷纷拱手。
夺嫡之争差不多落下帷幕,石虎登皇帝位之日,就是废除石宣的之时。
石虎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不过按照流程还是要推辞三次,给了石宣喘息的机会,“辽东尚有慕容贼子,凉州有张氏,江南司马家未灭,朕寝食难安,登基之时,休要再提。”
人群之中,石宣满眼怨毒,愤怒如洪水在胸中汹涌。
“事已至此,殿下定要忍耐!”心腹赵生安慰道。
石宣一叹,“悔不听汝当初之言。”
“臣下亦未想到天王与石韬如此默契,依属下看,殿下当抓紧,否则两位前太子的昨日便是殿下的明日!”
石宣点了点头……
辛粲这一去,又是两个月,回来时,已经是七月。
地里的庄稼已经齐膝高,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望无际。
李跃也从黑云山搬到汜水堡,为的就是守着庄稼。
感觉地里长的不是粮食,而是自己的命根子。
去年大水瘟疫,今年还算风调雨顺,只要这最后一个月不出幺蛾子,应该是场丰收。
“桓公听闻将军事迹后,颇为欣赏,为将军上表请封荡寇将军,是以,属下在江陵略耽搁了些时日。”辛粲这几个月来往于黑云山、荆襄,非但没有疲惫,反而人越来越精神,身子骨也比以前硬朗不少,少了几分文若之气,多了几分干练。
汉末三国,担任荡寇将军的多是猛将,曹魏有张辽、张郃,蜀汉有关羽、张嶷,东吴有程普、蒋钦都是名震一时的人物。
桓温以荡寇将军相赠,可见他对黑云山的期待。
“桓公还说了什么?”
虽然知道他是故意拉拢,但如果桓温能驱除胡虏,拯救北地百姓,恢复汉家江山,李跃心甘情愿当他的荡寇将军。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奋斗在盛唐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秦吏[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民国投机者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汉世祖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她们为我打天下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军火帝国铁血德意志[精校版]交锋[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猎谍[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附身吕布[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晚明[精校版]新宋风流[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大明国师枭臣天可汗黑道特种兵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刺明[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精校版]海魂[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大流寇[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承包大明[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精校版]抢救大明朝[精校版]战国万人敌[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