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横刀十六国 第140节

作者:苍穹之鱼
糜进提刀挡在流民之前,脸上疤痕让他看上去显得更为凶恶,身后六七名铁甲斧士凶神恶煞。
黑云将在战场上杀人无算,身上聚集了沉重的煞气,一经爆发,极为骇人。
流民们全都被震住了。
“想要活命就跟着某,不想活命,报上名来!”
“你、你们……”
流民们支支吾吾,但最终还是低下头去,不敢反抗。
两千余人就这么被驱赶着南下。
沿途各地南军早已设好了宿营之地,白马距离陈留不远,两三日间,便进入封丘地界。
整个封丘早已人山人海,聚集了北面各地送来的流民。
城墙上还挂着十几颗血淋淋的人头,据说是逃走被抓回的人,以及蛊惑流民作乱之人。
数支百人甲士提着刀在人群之中巡逻,将流民分割开来。
比起送他们来的南军,这些群士卒更是凶悍,瞪人的眼神仿佛在看死人一般。
南下流民之中原本颇多强横之人,现在却无一人敢动。
过不多时,便有黑云军的人前来前来引领。
走上半日,便有一排排临时搭建起来的茅屋,虽然略显破落,但好歹也是落脚之处。
流民就这么被安置在陈留境内。
封丘只是一道缩影,东面的成阳、单父等地聚集的流民更多,一道道人流举着黑云赤旗从东平国、鲁郡送回陈留。
而沿途的赵军城池皆不敢动。
这场大迁徙刚刚开始时,李跃便以兖州牧的身份放出话来,“黑云赤旗下的流民在谁的地界上出事,谁的城池便会受到黑云军的屠城报复。”
黑云军早已凶名在外,兖州各地人马皆不敢动弹,缩在城中,眼睁睁的看着流民向西而去。
流民对于他们而言是巨大的负担,毕竟多了几千几万张嘴吃饭。
各郡县的赵军想过劫掠,却从未想过收留他们。
东郡刘启也曾率五六千步骑出城做点什么,但刚一出城,四面八方全是黑云骑兵的踪影,虚虚实实,只能再度退回郓城。
人口不断迁入,让饱受蹂躏的陈留有了一丝生机。
李跃人在陈留城中,斥候的各种消息雪片一样送来。
有了黑云将作骨干,南军算是立起来了,旬日之间,送回陈留安置的流民便有七八万人。
坏消息也有,流民们知道黑云军在兖州捉人,于是不从兖州过,转从青州南下。
斥候营已经跟了上去,尽量多带回些人,不过任由不少漏网之鱼,黑云郡的势力刚刚在兖州站稳脚跟,还未渗透到青州。
“将军,司空两万步骑已至鲁郡!”斥候禀报道。
第一百八十章 立场
“贱民!”李农望着浩浩荡荡南下流民,一脸的怒色。
这些人既然南下,就背叛了大赵,不再是羯赵子民,而是流贼!
“不如驱赶这些人向西,听闻行谨在陈留招抚流民……”董闰小心翼翼道。
但这句话立即引来李农的注视,“看来董将军对黑云山颇为心仪?”
这话说的虽然温和,但字字诛心。
董闰全身一颤,不敢分辨,全家老小都在广宗,自然不敢触李农的霉头。
出兵之前,李农还杀了两个与黑云山“过于”亲厚的头目,全家老小四十多口全被活埋……
“贱民永远都是贱民,大赵治下安居乐业,何必南下寻死?”左卫将军王鸾一脸笑意。
“哼。”李农冷哼一声,没有回王鸾的话。
两人立场不同,多说无益。
但王鸾却纠缠不放,“黑云军离鲁郡不远,是司空旧部,不如征召而来,一同抵御褚裒。”
李农刚刚大败,不到三个月,又提兵南下,两万赵军步骑攻打三万精锐晋军驻守的彭城,赵军诸将心中都没有底。
此次褚裒屯兵淮北彭城,依托坚城,蚕食中原,招纳北地人口,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看就不好对付。
董闰也跟着劝谏,“黑云军与司空有香火之情,大都督遣司空南下,其意不言自明,唯有黑云军之助,方能击退褚裒。”
能把晋军赶到淮河以南,众人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淮河以南的重镇寿春,以及淮河以东的下邳,则不作指望,赵军连水军都没有,真打起来,没有丝毫优势。
石闵的命令也是挡住褚裒北进,等他击败石冲,南下迎战褚裒。
李农斜了一眼王鸾,“南北乞活军各有分野,黑云军深为陛下所忌,若召至,一旦立功,何所赏?”
一想起李跃当日在荥阳城中与自己刀兵相向,李农就如芒在背。
很显然,李跃是一头养不熟的野狼,稍有不慎就会反噬自己。
王鸾目光一闪,“正因黑云军尾大不掉,可令其为前驱,消耗实力,破城,则功归司空,不破,则借军法斩之!”
“哈哈哈……”李农仰头笑了起来,“你当李跃何许人也?会看不穿汝之计策?若其趁势屯兵鲁郡,占据泰山,则山东不复我大赵所有!”
荥阳之变后,李农将前前后后都想了一遍,越想越是心惊,李跃的每一步都走的极为精巧,一口一口将南乞活军吃下肚。
心思之深之险,令他不寒而栗。
如今羯赵内忧外患,大河南北人心动荡。
而黑云山与荆襄的桓温不清不楚,不排除其投奔江东的可能。
李农绝不敢冒这个险。
王鸾受到讥笑,脸皮动了动,他是赵主石遵提拔之人,对乞活军很多内幕了如指掌,提议召黑云军协助,也没安什么好心。
“报司空,晋将王龛、李迈军次代陂!”这时斥候前来禀报道。
陂意为水堰之地,曹魏大将曾治田寿春西面的芍陂,成为魏军的粮仓之一。
代陂在淮北,彭城西北,偏离了鲁郡,钱粮充足。
众人目光瞬间亮起,王龛、李迈二人没有第一时间入驻鲁郡叛乱的坞堡,与叛民联合,给了赵军一次机会!
这是一次巨大的战略失误。
虽然只有三千人,却能断其爪牙,打断褚裒侵食黄河之南的战略构想。
“此天赐良机也!全军立即向西南,倍道而行,击灭王龛部!”李农抖搂起精神。
“唯!”众将拱手。
两万赵军步骑黑压压的南下,惊动林中无数飞鸟,沿途流民皆大惊失色,一旦被赵军遇上,毫不留情的被赵军骑兵屠之。
从鲁县至薛县,遍地狼藉,皆是流民倒毙的尸体,任由飞禽走兽啃食。
赵军中不少羯人,对流民深恶痛绝,而就算是北地晋人,对流民也没多少怜悯之心,如屠鸡羊一般,绝不手软。
赵军这么一路狂笑着杀向代陂……
与此同时,常山郡平棘县。
二十万大军铺天盖地,一军在北,一军在南。
北军颇有气势,诸胡骑兵并排而立,凶悍异常,前阵甲士长矛如林。
幽州自古便是胡汉杂合之地,魏武帝击破强横一时的乌桓,掳掠二十万人安置于幽州各郡,北面草原鲜卑人也不断南下。
这支大军表面以石冲为尊,实则打着石冲的旗号,南下攻打邺城,喊出的口号便是破城之后,辎财、子女任尔等取之……
而南面的十万赵军一看就是临时招募起来的乌合之众。
除了左前的一万持斧甲士,和右前的一万余骑兵稍有气势,其他人看上去都不堪一击。
不过赵军的牙纛立在阵前。
纛下,一将左手持戈,右手持矛,胯下朱红色战马如龙。
此人正是羯赵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武兴郡公石闵。
当初石遵带着三千弱旅西进,若非石闵第一个归附,石遵只怕不会这么快入主邺城。
石闵背后有广宗乞活军为班底,又收编了万余高力禁卫,威名赫赫,邺中诸将无不惧之,兵权被石闵收入囊中,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身边簇拥着十几员新提拔起来的将领,苏彦、周成、蒋干等,皆军中骁将,勇猛剽烈。
其中不乏深目高鼻的羯将。
“石冲部众蠢如猪狗,今自出巢穴,必将为吾屠宰之!”石闵扬起左手长戈,不屑的指向北面十万大军,“尔等当随吾一战,取石冲首级,震慑天下!”
“愿随大都督血战!”众将拱手。
“属下愿为前锋!”一员大将越众而出,正是石闵麾下最骁勇之人周成。
“吾领军以来,从未落人之后,何须尔等为前锋?且看吾取石冲首级!”石闵目射雄光,挥动右手双刃矛。
战鼓号角震天而起,天地间一阵飞沙走石。
一瞬间,前阵的高力禁卫和广宗乞活军士气高涨,“杀!杀!杀!”
赵军率先发动了攻击。
前阵的持斧甲士与骑兵宛如两条恶龙,冲向北面的大军。
骑兵最前,石闵仿佛化作了一道烈焰,猩红色披风在狂风中招展,胯下的朱龙马腾跃而起,在半空中发出一记嘹亮的长嘶,犹如龙鸣一般。
石闵挥动手上戈矛,眼底带着一丝血红,冲向北面的十万大军……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东进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