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25节

作者:四代重奸
“好好好,这个成!”张顺也不闻因由了,连忙一口答应道。我的亲娘哎,差点吓死我了。
第41章 再回窦庄
终于处理完了恶霸林明德事宜,张顺松了一口气,便继续原来的火炮铸造工作。在这两天中,铁匠又给铸造出来六七门虎蹲炮出来,亦打造出五六块大块铁片。
于是,张顺便根据麾下几个武将的身材,让铁匠敲击相应的形状。至于指望他们敲出来板甲,那是想都不用想。不过,好歹敲击出来了两档式胸甲出来。
前面一档护胸,下至腹部,上至脖子,正好有两块延伸出的铁片包裹了肩膀弯向后背。后背则是一整块铁板,钻有空隙,可以通过皮条和前档的后面系在一起。至于左右两侧,则各有三块较小铁板,用牛皮条系着,围护着身体。
本来正常情况下,这种简易胸甲防御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张顺征求了魏从义、陈长梃等穿过铠甲武将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明铁甲,在太阳直射下,滚烫难耐,不如布面甲舒服。
于是,张顺便仿造棉甲的路子,使新加入的女营用丝绸缝制出内甲出来,然后,将胸甲套在内甲外面,再用丝绸包裹起来,做成类似棉甲似的布面胸甲。为了穿戴方便,张顺特意让工匠改了胸甲后档的连接方式,将靠近脖子的位置换成小块铁片样式,套上胸甲以后,再用牛皮索系上。
至于其他部位防护,胳膊则连接明铁甲常用的环臂甲;腰部这添加铁甲裙,腿部增加径甲,头部增加一副带护面的头盔。打造完毕后,张顺先让悟空试穿,这厮身板虽大,力量也很大。全重四十余斤的铁甲穿在他身上,轻若无物,完全不影响行动。
张顺制成第二幅,则给陈长梃使用,全重在三十斤左右,效果很好。于是,张顺便依法监制,又给自己、萧擒虎、魏从义、张三百、马英娘等人一人一副。
本来马英娘还不想穿着沉重的铠甲,张顺送了一队女子给马英娘做女营以后,她不知怎么了,便突然要求也给自己做一副铠甲,顺便还要求给自己的女营发放武器。
张顺心想反正除了铁匠打造以外,其他部位都是女营缝制,便答应了她。顺便让铁匠打造了一批手枪给女营使用,此手枪并非后世彼手枪。乃是一种短矛形制的武器,改手枪的枪头长五寸七分,柄为积竹柄,长二尺九寸,镦为骨质。
虽然看起来像短矛,用法却不是短矛用法,反而接近后世西方击剑之法。使用之时,抓着手枪尾端进行刺击,此枪柄为积竹而成,颇有韧性,能刺穿铠甲是明军常用的一种防身武器。
鉴于这种武器造价低廉,又杀伤力不俗,张顺趁机造了一片,自己也挑了根玩了玩,发现一般的刀剑等短兵器单对单很难对这种武器造成威胁。
马英娘不知道这其中的门道,拿到武器后还连道张顺抠门,弄得张顺哭笑不得。不过,好歹折腾了大半个月,张顺终于铸造出来三十门虎蹲炮,其中二寸口径二十门,三寸口径十门。
既然大功告成,张顺又趁机私下增加了自己的实力,便高高兴兴的带着队伍准备返回窦庄,增援“紫金梁”。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张顺这一动起来,才发现这火炮真难运输,每个都非常沉重,只能用人力搬到运输车上,用牛车拉着前行。
幸好这次所铸造火炮重量都不是很大,二寸口径的才四十余斤,个人都能扛起来;三寸口径的反倒重一些,两个人也能抬起。将这些火炮好歹装上了车,张顺便带着队伍一路返回窦庄去了。
话分两头说,且说张顺之前离开窦庄之后,“紫金梁”派手下制作了冲车、云梯、投石车、井阑等攻城器械,结果都被窦庄的火器给摧毁了。
原来这窦庄乃是张道浚祖父张五典所督造,张五典任官期间,多次处理过河南、山东等地的民乱,感觉将来要天下大乱,便在回乡以后修筑了这窦庄城堡。
而这张道浚的父亲张铨正与明末督师孙承宗为同科进士,关系亲密。孙承宗非常赏识晚辈张道浚的军事才干,曾推荐张道浚“治冶于泽路”为朝廷督造“仿西炮”和“弗朗机”等武器。这张道浚在为朝廷工作的过程中,便掌握了“仿西炮”“弗朗机”等先进武器的造法,并制作了一匹,留在自己庄中防御。这也是去年王嘉胤在时,无法攻破窦庄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时,张道浚正好赋闲在家,其人又精通作战指挥,麾下又拥有父亲张铨死难后遗留下来的家丁。这些人都是辽东战场上的精锐,在正确指挥下,“紫金梁”的农民军哪里是对手。
只是幸运的是这些家丁所剩不多,又不全在窦庄,才没能突破“紫金梁”“老回回”“八金刚”等人的围困。可是就这样,也通过火炮的轰击,和藏兵洞的突袭,打的“紫金梁”几欲吐血。好几次眼看就要攻入城上了,结果被窦庄藏兵洞里的家丁一阵突袭,攀爬城墙的农民军顿时上不得下不来,全部被歼灭。
眼见“紫金梁”要打红了眼,务虚道人连忙劝说道:“二当家,你的出路并非只有诏安一策,岂可孤注一掷?若是麾下士卒损伤过多,反倒和朝廷要不上价格。”
“你说怎么办?”“紫金梁”怒气冲冲地问道。
“呃,可以稍等‘擎天柱’造炮之事如何,再作决断。”务虚道长劝道。
“紫金梁”正欲发话,这时候韩廷宪跳了出来,说道:“‘擎天柱’新入伙之人,如何可信?说不得根本不会造炮,只是听闻窦庄难攻,远远躲了出去而已。”
“那你说怎么办?”务虚道人反问道。
“呃……”韩廷宪哑口无言,只道喃喃道,“即使攻打不下,求求张道浚,或许亦可诏安,为未可知也。”
“兵法曰:致人而致于人。如此计划,我等性命富贵全操于人手,岂可有富贵可得也?”务虚道人好容易想起之前张顺讲的一句兵法,便咄咄逼人道。
第42章 围困窦庄
在务虚道人言辞犀利的质问下,韩廷宪无言以对。那“紫金梁”好歹也是一时之杰,听务虚道人说的有理,便下定了攻打窦庄的决心,正要说话,却突然听到有人报道:“‘擎天柱’已到,携带大炮三十门前来相助!”
“紫金梁”闻言大喜,亲自跑到门口去迎接张顺的到来。张顺这一次也当仁不让,让士卒用牛车拉着三十门大炮,耀武扬威进入了“紫金梁”的营地。
农民军手中没有大炮,又吃够了窦庄火炮的亏,听说“擎天柱”带来了大炮,纷纷跑出来观看。“紫金梁”出来一看,果然一个个硕大的铁疙瘩摆放在牛车之上,不由大喜过望。
他连忙将张顺请入帐中,着急忙慌地问道:“‘擎天柱’这火炮如何,你可试过?”
“二当家放心,此炮铸成之后,为了试验此炮威力,我特意攻打了一个大户的庄子,打了一天一夜,这火炮都没有出现炸膛的情况!”张顺拍着胸脯保证道。
“紫金梁”闻言大喜,又有点扭捏道:“不知道‘擎天柱’兄弟是否可以转给我几门?但凡我有的武器马匹皆可拿来交换。”
原来在这农民军中,大家虽然号称以“紫金梁”为盟主,实际之间还是平等关系,武器食物等物若有需要,只能经双方同意,平等交换才行。这“紫金梁”怕山西巡抚宋统殷来援,急于攻打窦庄,所以提出交换张顺火炮的想法。
张顺听了也非常高兴,这铸造火炮技术自己已经掌握了。无论古今,军火从来是第一挣钱的生意,自己正好借此赚一把好钱,于是张顺也痛快的同意了。
鉴于自己麾下的武将战马都没有配齐,又没有备用战马,张顺首先提出来以战马交换。战马和火炮对这个时代的军队来说,都是战略物资,两人讨价还价半天,张顺才谈出以一门二寸口径虎蹲炮换一匹战马,一门三寸口径虎蹲炮换三匹战马的价格。
“紫金梁”有意换取张顺手中一半的火炮,本来应当付出二十五匹战马,可是“紫金梁”声称自己拿不出这么多战马,便要用武器铠甲拿来交换。
张顺琢磨了一下,麾下马英娘、陈长梃、魏从义已经有了战马,此外需要战马的只有自己、悟空、萧擒虎、张三百等人,没人再备份一匹战马的话,总共需要十一匹战马,而且麾下赵鲤子等人手中只有十来匹驮马,勉强使用。
然而,无论张顺怎么讨价还价,“紫金梁”都只愿意拿出十匹战马来。张顺无奈,便琢磨着干脆给士卒换点装备吧,便半买半赖的换了五十副棉甲,五百条长枪,二百斤火药出来。
这次的武器和上次“紫金梁”白送的一样,都有铁锈了。虽然看起来并不精良,好在质量还行,暂时足够使用了,总比自己手下那些和裸奔差不多的装备强多了。
双方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以后,各自领回自己的武器。而张顺则高高兴兴给自己中军装备上棉甲,给所有作战营换上了真正长枪,而不是以前那些不到六尺的各式短枪。而砍刀,腰刀,斧头等武器则交给了辎重营。
根据武器装备完毕后的情况,张顺再次重新调整队伍编制,使陈长梃为前军,魏从义为后军,张三百为左军,萧擒虎为右军,自己中军由悟空、刘应贵领之,以上五军各二百人。赵鲤子仍然带领百人作为斥候,军法官刘应贵编制仍然为一百人,编入中军。
张武浩则从辎重营挑选五十人作为炮手,组成火炮队;马英娘带领三十女兵作为女兵营;刘钢带领五十铁匠,作为制作营;再加上马夫,力工等人共四百人和麾下财物、粮食、布匹皆划归陈金斗麾下,统一为陈金斗、陈经之管理。
而赵鱼头和张慎言皆为军师,不负责具体事务。至此,张顺才将麾下士卒整编完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野战能力。于是,张顺便和“紫金梁”、“老回回”、“八金刚”配合,扎营围困窦庄。
那窦庄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水是自北而南的沁水,山是从端氏镇延伸过来的榼山。三面环水皆是水流湍急的沁水,农民军无法进攻。之前“紫金梁”他们主要是从榼山方向进行进攻,却因为地形狭窄,众多的士卒却无法展开。和张顺进攻林家庄情况颇为类似,形成了有力使不上的局势。
不过幸好窦庄面积较小,并非紧紧贴在沁水水岸,反而和河水有一定距离。在窦庄南门乃是郭北庄,已经被“八金刚”占据;窦庄北门则较为宽广,为“老回回”所占据;只有靠近沁水河边的东面没有农民军围困,便分给张顺作为营地驻扎。
张顺见此处只有两个小门,城墙又短又高,不利于进攻;又因为靠近岸边,地上潮湿,不便于扎营,便只留了魏从义二百人在此地驻扎,自己率大营驻扎在窦庄东南角。
那魏从义虽然狡诈反复,每次投靠别人的时候,都被像防贼一样防着,基本没有人舍得给他补给士卒武器,这一次居然被张顺补充了一百余人士卒,心中颇为感动,连忙保证道:“主公放心,我一定想办法攻破此门。”
张顺闻言大笑道:“此处不利于进攻,‘紫金梁’将此处分与我等驻扎围困,本就没有让我等卖力的打算,从义何其急也?我观你也是宿将,你给我大张旗鼓即可,不必死命攻城。”
“这……这围而不攻却是何理?”魏从义出生以来,家训便是“为将之道,首在于胜。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从来没有听说打仗不死命卖力的。
“我观这二当家当是心有二意也,我们且小心谨慎,不要被此人卖了即可。”张顺想了想也不得其要,便嘱咐道。
于是,张顺便靠近沁水扎营,北、西、南三面分别驻扎为萧擒虎、陈长梃和张三百,将自己的中军和辎重营都保护在里面。然后,又暗暗使人寻找船只数个,藏于营中,以防意外。
第43章 窦庄张道浚
张道浚年近四十,早已在官场历练的沉稳大气。其父亲张铨死节辽阳之时,张道浚才二十七岁。本来他自小受到祖父张五典和父亲张铨的良好教导,有意以科举出仕。
奈何父亲天不假年,早早离去,张道浚为了自己家族,只得弃笔从戎,被恩荫为“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又因为是忠臣之后被朝廷加封为都指挥佥事之职。这些职务听起来很是奇怪,其实品级却是不低。
那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乃是正四品世袭武官,当年戚继光家族也是世袭登州指挥佥事,论职权还比他这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还差了一点点。至于被加封的都指挥佥事乃是正三品武官,一点都不比目前被张顺裹挟的张慎言正三品文官刑部右侍郎差到哪里去。
当年其父张铨方殉节,他便弃笔从戎,慨然有请缨之志。当时他被少司寇邓文洁带着去见了辽东经略熊廷弼,他大声地说道:“大丈夫会当独身取单于首级耳”。连“熊蛮子”熊廷弼都颇为壮之,只是因其父刚刚亡故,便劝他回乡安葬了老父亲。但是,后来他还是被提拔为指挥使,从一品左军都督同知等职。
所以,此人虽然在朝中政争失败,却仍然能够以世袭正四品武官的品级贬谪戍威雁门关。等到陕西农民军流窜山西,他还被山西巡抚宋统殷征来参与军事筹划,协助剿匪。
此人家族本来就曾以文职参与武事,到了他这一代更是干脆转为武职。他本人又文武兼备,又曾多次参与明朝朝廷的重大军事行动,再加上之前窦庄留存有火炮弹药,根本不惧“紫金梁”所部农民军的围困和进攻。
这一日他接到家丁通报,说那贼寇又来援兵,携火炮已至。张道浚大为惊讶,正待前去观看,却被母亲霍氏喊了过去。他母亲霍氏亦是女中豪杰,去年王嘉胤带农民军围困窦庄之时,儿子张道浚不在家,又没有那些打仗的家丁士卒,便是她排除众议,带领村民壮丁决议守城,屡挫王嘉胤于窦庄之下。
张道浚不敢怠慢,连忙前去拜见母亲。霍氏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仍然精神抖擞,见他来了,便问道:“我儿深之,你可得到下人禀告,似有贼人携带火炮而来,如果真是这样,这城就不好守了。不知你心中可有对策?”
这“深之”便是张道浚的字,他听到母亲询问,便笑道:“母亲勿忧,儿子曾协助孙相国铸造火炮多年,其火炮铸造难易与威力,心中尽知矣。”
“左右不过贼人东施效颦而已。他们既无炮手,有无工匠,难成大器,非是大患!我窦庄自建城以来,城高三丈,墙厚五尺,贼人安能破之?”
他母亲霍氏闻言也笑了,说道:“我却是老了,听风便是雨,不及往年威风。深之既然心中有数,那你便去做就是了,老身在卧室里等你的好消息。”
等到张道浚安慰完母亲,乐呵呵出了门来,顿时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适才都是安慰他母亲之言,他母亲没有经历过较大的战争,对火器的威力认识不足。他曾身为大明高级武官,自然对出身陕西边军卫所的农民军了解较为清楚,更对火器认知超过一般官员。
这火炮堪称决战利器,进可实弹攻城,退可霰弹御敌,皆是刀枪剑戟所不能比拟的存在。万幸由于明朝财政较为困难,对陕西边军卫所训练和装备使用的先进火炮不多,是以陕西“流寇”大多数不掌握火炮技术,偶尔有携带火炮的“流寇”也在官兵的袭击追剿之下因为携带不便给丢弃掉了,这也是张道浚守城的信心所在。
所以他听到贼寇之中出现火炮的第一反应便是自家产食,精细,泄露了自家督造火炮的秘技。他立刻母亲住处,连忙让家丁把自己带到窦庄城堡四角中的碉楼之上。这碉楼高五层,八面设窗,能使楼外山水尽收眼底。如有来犯之敌,亦可在数十里外无所遁形。
那张道浚登上碉楼一看,发现“紫金梁”部正在城下安放火炮。张道浚一眼便认出来这是颇为类似虎蹲炮,只是去了铁箍,看起来圆滚滚的,猛一下还差点没认出来。
张道浚见此,倒是放心了一半,这虎蹲炮乃是戚南塘所设计,用来放入营中发射霰弹杀伤士卒之用。此种武器早已淘汰,比起新晋“仿西洋炮”和“弗朗机炮”来,并没有太多优势。用来攻城更是蚊子叮咬一般,基本轰不动城墙。
果然,“紫金梁”在城下命人开炮,打在窦庄城墙之上,只是击碎了一些包砖而已,并不能破坏窦庄城墙。张道浚不由高声笑道:“王自用,你不要白费力气了。我窦庄积粮两三千石,四五月不会缺粮;我窦庄城墙加糯米捣实,墙厚六尺,任你日夜轰击,不能破也。若想活命,便早早投降便是。如若不然,等宋督抚率大军前来,汝等悔之晚矣,早晚皆为齑粉。”
那“紫金梁”本名便是王自用,他见被人叫破,心中虽然慌张,嘴上却也硬气道:“宋统殷庸才耳,一路上被我戏弄多回。此人一路上吃亏上当多少次,也不知羞愧,如何有脸前来救援?若其人不来便罢,此人若来,我三十六营齐会于此,定使他有来无回!”
两人你来我去一顿嘴炮。正好张顺驻扎完营地,来“紫金梁”处汇报,便扭头询问张慎言道:“此何人也?如此嚣张,可是窦庄庄主?”
张慎言听了,冷笑一声,便讲述了张道浚些许事迹,来吓唬张顺一番。谁曾想张顺听了,对张慎言感慨道:“我老张家人才何其多耶?奈何不能同心协力,共取天下,反倒为朱家走狗,助纣为虐也!”
张慎言闻言讽刺道:“惜乎令堂已经随了我,不能再嫁矣!”
张顺闻言也不恼怒,你娶的是后世鞑子皇帝的姘头夏雨荷,与我张顺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44章 兵无常势
张顺琢磨了半晌,突然向张慎言问道:“听闻这张道浚家中有个老母亲,不知其人孝顺与否?”
“你想拿他母亲来威胁他?且不说你攻不破这窦庄堡,即使攻破了,也不过效法曹操逼迫徐庶之故智,也不怕为天下英雄所笑?”张慎言怒道。
“啊?不不不,你理解错了。老大人,我张顺堂堂正正,绝不会做逼迫他人之事!”张顺拍着胸脯保证道。张慎言拿眼睛乜斜着他,竟是半点也不信。
张顺无奈,只得老老实实说出自己的打算以正视听,说道:“吾闻其老母寡居在家,其人未嫁,我年轻未娶。不若我三媒九聘,与其做个婚姻可好?到时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也是一段佳话!那张道浚虽然年近四十,谅他也是个孝顺的。”
你他娘的,呸呸呸,他娘根本和我没关系!张慎言闻言差点一命呜呼,天下竟然有如此视伦理道德如无物,不对,是视天下伦理道德为手段的畜生,简直突破了人类的下限!不由悲愤道:“天下张氏何其不幸,竟然与汝同姓!”
且不说张慎言如何悲愤,几欲和张顺拼命,来个同归于尽。那张顺则心情轻松,高高兴兴的向“紫金梁”汇报完自己营地驻扎完毕之事,便高高兴兴的回到了营地。
陈经之见他心情正好,连忙对他说道:“主公,前些日子你交代我统计营中人员名目,我已经统计完毕,交呈主公浏览。”
言毕,便拿出一本线装小册子递交个张顺。张顺打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的写在一排排名单,写着什么“赵麻子,年方三十一,孟津人士。张三百麾下士卒”之类。
张顺看的头疼,说道:“怎么这么乱?你应当分别列出。比如张三百麾下,某伯某什某人,居于何职,籍贯何处,年龄几何,长相特征即可。”
陈经之年纪轻轻,不曾经历过类似事情,闻言不由眼睛一亮,连忙夸道:“主公好办法,片刻直接便剖析的明明白白,纲长目举。经之佩服,回头我便去重新誊写。”
“好,回头重新写明白了,如果没问题就多誊写一侧,交付与我即可。原册放在你那里保存,以备查询。”张顺安排道,“对了,经过你逐个编册,可有什么漏洞要和我说的?”
“主公,问起这个,正是经之我正要禀明主公的。我发现我们麾下士卒逃亡了不少。因为没有手册,手下头目又不汇报,大家竟然全然不知。”陈经之连忙回答道。
“哦?”张顺惊讶道,“我竟不知此事,没想到稍有疏忽,便扯出来一番事来。各自逃亡多少,可有数据?”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奋斗在盛唐庆余年[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民国投机者无家[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秦吏[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叛徒[精校版]绍宋[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晚明[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大明国师军火帝国铁血德意志[精校版]交锋[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国策[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伐清1719[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猎谍[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附身吕布[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重生之宋武大帝[精校版]大宋私生子[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新宋风流[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天下[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