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104节

作者:四代重奸
邓玘哪里想到,自己这边还没准备完毕,那杨遇春已经早早动身了。不等邓玘跟上,杨遇春已经直扑济源。
二人这一路上渡河搭桥,浪费了不少时间,等到杨遇春赶到济源跟前的时候,已经将邓玘远远拉到了后面。
张顺见官兵前后脱节,不由大喜。只听得一声炮响,杨遇春前方和右方出现了两波义军。
他当面之敌,便是张顺部人马;而其右侧也就是北面,出现的是“闯将”的闯营。
杨遇春凛然不惧,连忙也靠河列阵,分为两部。一部对上张顺所部,一部对上了闯营。
张顺麾下本就有三千余人,而那“闯将”黄来儿手中也有两三千兵马。
那杨遇春以一敌三,还如此嚣张,张顺也大开眼界。他不由对张慎言笑道:“此辈不足为惧矣!”
第263章 涉水渡河
张慎言听了张顺的言辞,心中颇为奇怪。虽然义军以多打少,奈何邓玘也是一员名将,麾下士卒颇为善战,张顺到底哪里来的底气?
可是他不懂用兵之道,只得远远看着。
杨遇春对义军的认知,还停留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流民骚扰的想象之中,对义军也不甚看得起。他心思简单,任你千条计,我只一条老主意:我一力降十会!
他一边派遣麾下士卒抵住“闯将”的进攻,一边便亲自带领麾下精锐猪突张顺本阵。
张顺巍然不动,命令张三百带领麾下千余“复仇营”前去迎敌。这复仇营因为亲友多丧,再加上张三百趁机日常灌输仇恨思想,一个个对官兵恨之入骨。
见杨遇春带兵前来,纷纷怒不可遏,竟是凭借一股血气之勇,上前抵住了杨遇春。
夫战勇气也,复仇营虽然装备不佳,武艺不精,战术不熟,却仍然给杨遇春造成了的突击造成了很大阻力。
常常官兵轻易的杀死了当面之敌,却不曾想那么义军在死亡之前,也把手中的武器刺入到自己身体上,或者干脆在死之前死死的抱着自己。
复仇营几乎是以命搏命,以伤换伤,虽然义军损失很大,可是对对面官兵的震慑也很大。
毕竟是冷兵器为主的战争,有不少武艺高强的官兵,虽然杀死了对面的义军,却被人临死之前死死拖着,一时摆脱不开,反倒被其他义军轻松杀死了。
这对官兵的士气影响非常大,毕竟大家过来当兵是为了吃饷领赏的,不是过来送命的。
那张三百也是狠人,自己身披重甲,带头反冲锋,一时间反倒打的官兵节节败退。
杨遇春恼羞成怒,亲手连连杀死了五六个逃兵,才阻止住官兵的颓势。
两军相争,只在一线。彼强则我弱,我强则彼弱。官兵这里止住颓势,慢慢稳住战线,张三百麾下的复仇营仅凭血气之勇的弊端显露出来了。
复仇营一时间不能击破当面之敌,自身又损失惨重,很快就有崩溃之虞。
好在张顺对新组建的复仇营水平如何,心中肚明。他见官兵稳住阵势,连赶快命令蒋禾和李际遇带领老卒前去顶上,再慢慢将复仇营撤下了修整一番。
等到蒋禾和李际遇的老卒压下官兵的气焰之后,再度命令“争世王”和“治世王”带领新入伙的兄弟前去战那官兵。
那“争世王”和“治世王”的队伍更不堪战,被杨遇春当面冲了两个来回就顶不住了,张顺只好再度命令蒋禾与李际遇救急。
就这样张顺使出了“车轮战”战术,和杨遇春一点点磨。只是官兵实力颇强,将张顺的队伍打的逐渐往后面退却。
眼看只需要再发起一次冲锋,便能击溃张顺的队伍了,可是杨遇春亲自带队,发起了三四次冲锋,都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杨遇春见自己的队伍逐渐深入到义军的包围之中,不由急躁起来。连杀了几个身边的士卒,骂道:“龟儿子!往日酒肉金银养尔等何用?竟然不肯卖力!”
言毕,他便准备再发起一次冲锋,若是再无功而返,只能先行突围退却了。
只是当他再次整顿部属,亲自带队发起冲锋的时候。却突然听到身边士卒大哗,他闻声扭头一看,只见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响起,河对岸出现了黑压压的一片骑兵出来。
杨遇春心里一个咯噔,大感不妙,嘴上却大声喊道:“慌什么?贼人骑兵虽多,奈何无法渡河!待到我们破了当面之敌,在转身对付他们不迟!”
杨遇春话音刚落,却见对面骑兵根本没有减速,竟然直接向蟒河冲了过去。
原来这蟒河本就是一条水流量较小的河流,再加上近年来,天气干旱,沿岸农民为了灌溉,又多次引水。河面看着虽然很宽,其实早已经没有多少水量了。
张顺早已派人探明,河水不过及腰而已,骑兵涉水渡河,更是连下马都不用。
陈长梃和刘成早已经在远处等待多时,等到张顺和“闯将”吸引了官兵的注意力以后,便急速赶来,夹击那杨遇春。
官兵一见义军涉水而来,攻击其后背,顿时大哗,纷纷丢盔弃甲,转身便逃。
杨遇春冲锋在前,无法赶到身后阻止那些官兵逃命。他见事不可为,心道要遭,便连忙率领麾下精锐,转身跟着一起逃命。
可是杨遇春冲锋过深,哪里逃得出去?迎面便遇到陈长梃和刘成涉水而来的骑兵。
被他们趁机一顿冲杀,官兵死伤无数。杨遇春顺风猛如虎,逆风逃如龙,不敢再战,连忙在几十个亲卫簇拥之下,一路向东逃去。
陈长梃与刘成紧追不舍,如同赶鸭子一般,将官兵向西面赶去。
官兵逃了不久,抬头一看,却见前面一条大河横在官兵面前。原来这河正是官兵渡河而来时的猪龙河,再早之前又名济水。
后有追兵,前有“贼寇”,为之奈何?杨遇春眼睛一亮,连忙高声呼道:“如今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不若诸君随我背水一战,大破贼寇,方可活命!”
官兵沉默了片刻,不知谁人高声应道:“将军言之有理,我等敢不从命?”
众人一听,纷纷高呼道:“背水一战,有死无生。我等誓死追随将军,还请将军早做决断!”
杨遇春闻言大喜,见麾下士气可用,连忙下令道:“诸军听令,随我杀敌!”
言毕,竟然带领麾下亲卫反身冲向了冲锋而来的陈长梃和刘成。
正所谓“人一过千,满山遍野”,陈长梃与刘成千骑冲锋而来,从杨遇春角度看来,如果翻滚的洪流一般,巨大的马蹄声和震动的大地,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面前敌人的可怕。
好在他身后还有一两千士卒可以依靠,杨遇春稍稍稳住了心神,驱散了些许恐惧,便一往无前的冲了过去。
只是张顺麾下的骑兵,要比他麾下的步卒强悍多了。杨遇春只这几十骑哪里抵挡得住?简直如同洒向浪涛的水珠一般,瞬间便被吞噬的一干二净。
第264章 尔虞我诈
杨遇春刚刚杀死了当面一个士卒,便被其他义军的长矛刺中了。冰冷的铁矛如同刺向纸张一样,瞬间便撕裂了他的铠甲,穿透了他的身体。
杨遇春痛苦地死去之前,目光被巨大的力量带到了身后,他眼睁睁地看着麾下那一两千号称“誓死追随”自己的士卒,早已经趁着自己反身阻挡义军的时候,涉水渡河而去!
真是死不瞑目!
原来这帮老兵油子,跟随邓玘出征以来,身经百战,早已经被邓玘花样百出的哄骗了许多次。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更何况这伙士卒吃了那么多“堑”,智商早已经突破天际了。
可怜的杨遇春,还以为自己能够糊弄着这伙人和义军搏命。不曾想这伙人早已经打定主意,哄着他和义军搏命,拖延片刻。以便自己等人可以趁机渡过猪龙河,借机逃命罢了。
可惜杨遇春无能,几乎没有耽搁义军太大时间,陈长梃和刘成再度率领骑兵赶到,将官兵堵在河岸边一顿屠杀。
官兵抵挡不住,有的只得强行渡河,却不知河水深浅,直接淹死在河中;有的直接跪地投降,任凭处置;还有不少官兵侥幸得脱,终于游过了河对岸。
结果不曾想,只听得一声炮响,迎面又杀出来两部人马。原来正是埋伏已久的“左金王”和“革里眼”。
张顺设计此次战斗的时候,早已经想的明白。邓玘实力强横,自己等人只得使出全力,方有胜机。若是自己能够阵斩邓玘,为二当家“紫金梁”报仇雪恨,那么自己这新任盟主之位自然做的稳当。
只是为了日后考虑,必须使“闯将”、“左金王”“革里眼”等人也获得一些功绩,以便趁机赏赐拉拢他们。但是,他们的功绩又不能盖过自己麾下亲信,不然后面的权利平衡就无法掌控。
思来想去,张顺便想了这么一个办法:
首先,邓玘势大,非自己一人可以对付,必须拉拢“闯将”一起正面迎敌,方能无忧。
其次,骑兵绕后,必须让自己亲信陈长梃、刘成完成。一来任务艰巨,换作别人若有差池,恐怕整个计划便要崩溃了;二来这个行动,最容易取得首功,不宜为外人所得。
最后,官兵推到猪龙河的时候,必然有不少会渡河而逃,正好“左金王”和“革里眼”可以分别率领原来“紫金梁”的骑兵前去拦截,保证万无一失,务必歼灭邓玘所部。
不曾想,计划赶不上变化。张顺备下了三桌酒菜,才到了一桌客人。虽然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意思,好歹保证了胜利。
可怜的杨遇春,只是因为邓玘判断义军群龙无首这一论断失误,便导致了他直接过来送菜。
这时候,张顺也早已经弃了蟒河河岸战场的善后工作,直接带着李信、悟空及亲卫前来查看战况。
却正好得知陈长梃、刘成已经阵斩了官兵杨遇春。张顺闻言大喜,连忙又渡河去召见那“左金王”、“革里眼”,他们二人白白俘虏了几百官兵,也心中喜欢。
双方简单施礼见过后,张顺问起邓玘的行踪,双方皆言未曾遇到邓玘的人马。
张顺心思一转,顿时心生一计,笑道:“我常听闻二当家言说,二位皆是骁勇之将。如今吾有一计,能大破官兵,只是有些危险,不知二位去得去不得?”
这二人刚得了些许功劳,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哪里不依?连忙应道:“我二人遵守二当家遗命,唯阁下马首是瞻。若有命令,只管下来,怕死的不是好汉!”
张顺闻言大喜,连忙又将陈长梃、刘成叫过河来,如此这般嘱咐一番,便准备亲自率领他们继续作战。
张慎言闻言大惊,连忙谏言道:“我听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君主不能随便上阵搏杀。主公若是有心,则命一大将行事便是,何须亲自身先士卒。若是有个万一,义军托付何人?”
张顺笑道:“自古以来,顺守逆取。历朝历代开国之君,无不经历金戈铁马,方能一统天下。未闻有安坐朝堂,以待天下自定也。”
“张公勿忧,天命在我,我们的大业自然不会半途而废。只是如今战场善后之事颇多,我无法分心矣,还望张公多担待一二,为我打理一番,顺带安稳一下济源城中形势,接待一下前来赴约的其他义军首领便是。”
“待我破了那邓玘,还等着张公为我接风洗尘呢!”
张慎言还待再劝,见张顺态度坚决,只得作罢。其实,张顺心中还有些话语,当着诸将之面却不便说出来。
二当家“紫金梁”伤在邓玘之手,若是这场战争不亲自指挥,将来其他头领不依,自己也不好厚着脸皮与部下争功。
更何况邓玘实力强横,此番出战,风险颇大。若非由自己亲自督战,其他诸将,若是遇到艰难,难免打起了退堂鼓,又退却之心。
到时候若是仅差一口气,不能获得全胜,反而会导致自己比较被动。
至于其中风险,张顺早已计较清楚。自己麾下有李信、悟空两位文武猛将,只要自己不去作死,基本是不会遇到太大危险。
甚至哪怕自己万一陷入重围之中,以悟空的本事,也能带领自己全身而退。
想到此处,张顺便命人收起来自己的旗号,反而将杨遇春的旗号打了出来。其余诸人皆下马步行,而被义军俘获的官兵也故意释放了一部分,让他们走在前面,依照之前的路线一路向东溃去。
却说那邓玘刚刚出发不久,便失去了杨遇春的踪迹,也不由破口大骂这厮“贪功”!好在他也不甚在意,只要二当家“紫金梁”已死,义军一盘散沙,不足为惧。
哪怕杨遇春作战不利,犹能列阵防守,等待自己率领大军前去救援。
结果邓玘刚过怀庆府府城不久,便听闻杨遇春战败,官兵损失惨重。
邓玘闻言大惊,自己分兵给杨遇春两千人马,若是全部失了,自己定然实力大跌,既会遭到朝廷贬斥,又会影响自己取得大功的机会。于是,邓玘连忙带兵向西急行,前去收拢救援杨遇春部。
第265章 邓玘不足奇
邓玘军刚刚向西行军不久,便远远望见杨遇春的溃兵一路奔来,果然为义军所败。
邓玘本来还抱有一线胜利的希望,如今全破灭了。他不由一边派人前去接应,一边破口大骂道:“瓜娃子杨遇春,丧师败军,如此无能,我定要治他的罪!”
说归说,骂归骂,那杨遇春毕竟是邓玘的部下,邓玘还是得给他“擦屁股”。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娱乐春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叛徒[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秦吏[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晚明[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长安风流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铁血德意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赵氏虎子[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始皇家的好圣孙大明国士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天可汗黑道特种兵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大明春色[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篡清[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军火帝国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