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110节

作者:四代重奸
张顺听了务虚道人的言辞,心中不由暗暗吐槽道:你这厮说的倒像真的似的,这世上真有长生不老之术,老子还辛辛苦苦打什么江山?我干脆拜你为师,也去修仙得了。
不曾想,那务虚道人继续说道:“老汉俗家姓宋,乃是河南永城人士,上无父母,下无子女,乃是天煞孤星的命格。”
“我自幼苦读《梅花易数》、《奇门遁甲》、《太乙神数》和《六壬术数》,触类旁通,乃以《易经》为纲,一以贯之,推演上下五千年变数,算得真龙所在。”
“如今既然真龙已出,我当入世历练,辅助其人荣登龙庭。”
“可是我年迈无力,进不能上阵厮杀,退不能治理天下,唯有推演天下变化,献计献策而已。如此这般,诸位可呼我宋献策便是!”
张顺闻言不由一愣,只觉得此名甚是耳熟。奈何他初中高中的历史课上,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背诵什么政治经济改革,什么历史意义之类的东西,确实不太了解明末历史的细节。
不过,好在张顺也明白中华上下五千年,明末对华夏的历史长河来说,也不过一瞬罢了。
无论这宋献策是忠是奸,无论这宋献策是成功还是失败,总归能留下姓名,便是非同小可之人。
于是,张顺顺水推舟,连忙应道:“若得宋先生相助,我军必然如虎添翼,日后对敌,必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依我之见,不如任命你做这三十六营大军师,为我军出谋划策可好?”
两人相互吹捧一番,只是牛皮吹得过大,不少人不由撇了撇嘴,颇为不信。
原来的务虚道人,现在的“宋献策”早已洞若观火,便笑道:“固所愿尔,不敢请尔。”
“宋某既然接受此位,恐各路好汉不服,我却是要献上一计,方不负我‘献策’之名!”
张顺连忙配合道:“宋先生请了,张某愿闻其详!”
“凡是举义旗,兴义兵者,无不以聚众为上,逞强恃勇为下。远有瓦岗寨四十六友结义反隋,近有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替天行道。今日,我等三十六营齐聚于此地,理当趁机效法天罡之数,派出一般座次出来。”
“活曹操”一听,心中哑然,连忙问道:“此话怎讲?”
“我等三十六营兵马,正合天罡三十六之数,可依次排之!”宋献策笑道。
“活曹操”一听,果然如此,连忙问道:“三十六营义军统领分散各处,多有不在,或有伤亡,为之奈何?”
“不妨事,且定下名号,其他事宜日后再提。若有不满者,可与他人更换名号,若有战死者,可有继承者继续任之,如此可也!”宋献策轻松应对道。
“活曹操”也是智谋之士,闻言不由心中一惊,心道:你这厮轻飘飘几句话,少不得日后平白多造了多少杀孽!日后义军统领之间,若想更换名号,动一动座次,少不得领兵相互攻伐,以血换之。
只是“活曹操”虽然想的明白,却也没有办法。虚名浮利,自古以来便是人们争夺的目标,“活曹操”又岂能例外呢?
于是,“活曹操”连忙提议道:“既然如此,我认为舜王身为三十六营盟主,理当担任天魁星之位,不知大家意见如何?”
天魁者,即斗魁也,乃是北斗第一星。正所谓:南斗主生,北斗主死。张顺地位超然,此星舍张顺其谁也?
其他人既然已经接受了张顺三十六营盟主之位,自是无话可说,闻言纷纷赞同道:“‘活曹操’所言甚是,舜王当为天罡第一星,号为‘天魁’,正合其身份地位。”
这时候“闯将”闻言也连忙站起来说道:“既然如此,那天罡星当为何人?”
“八大王”闻言便笑着站起来道:“区区不才,愿为天罡!”
其他人闻言,不由轰然大笑道:“汝何德何能,也敢称天罡耶?天罡乃是北斗七星的斗柄,唯有‘闯王’、‘闯将’之辈,才能安居此位吧?”
张顺闻言颇为忌讳“闯王”,便笑道:“既然如此,不如‘闯将’黄兄任这天罡星之位吧?”
“闯将”倒也实诚,闻言拒绝道:“我何德何能敢居此位?反倒‘闯王’声名远扬,实力雄厚,当居此位!”
虽然上次听到“闯王”的名号,张顺早使人打听明白,此“闯王”非彼“闯王”,并非历史上的“闯王”李自成,反倒是姓高。
他心中不由又喜又忧,喜得是历史上的李自成并没有出现,暂时无人威胁自己的位置;忧的是李自成不出,这大明王朝何时灭亡,他心中依旧没底。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对这“闯王”依旧颇为忌惮,不曾想此人竟然已经被选为“天罡星”之位。张顺见大家都赞同,心中无奈,也得应了。
张顺对“闯将”黄来儿颇有好感,本待提议“闯将”担任第三星“天机星”之位,不曾想那“活曹操”赶快站出来道:“这第三星‘天机星’乃是智谋之士担任,我‘活曹操’虽然不才,兄弟们抬爱,送我‘善谋’的名号,理当由我担任!”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发觉确实这天机星正与“活曹操”相合,无奈之下,“闯将”便推让道:“既然如此,便有你任这天机星吧,我且担任那‘天闲星’便是!”
“闯将”话音刚落,不曾想宋献策却笑了,道:“‘闯将’莫怪!此星与我有缘,老道士我正合与那‘入云龙’公孙胜颇似,还请让我一让吧!”
“闯将”黄来儿哪里想到,自己这一谦让,竟然反倒让出三个位次出来。
“闯将”为人老实,反驳不得,直得认了。便要居那天勇星之位,结果“八大王”却是不干了,非要夺那天勇星之位,准备把那天雄星之位与那“闯将”。
正所谓“泥人尚有三分火气,匹夫也有匹夫之怒”,“闯将”一忍再忍,无可再忍,便要和那“八大王”动怒。
那“八大王”自知实力不济,也不由心怯了三分,众人趁机再劝,“八大王”只得悻悻而退,不过嘴不饶人地嘟囔着:“那天雄星‘豹子头’林冲也是没了老婆的,岂不是正和你相合?”
第279章 粮草先行
“闯将”对女人之事颇为忌讳,因为“八大王”嘴贱,两人又差点打起了。
好在众位兄弟借机训斥了“八大王”一番,才把这事情压了下来。
“闯将”也借坡下驴任了那天勇星之位,“八大王”任了那天雄星之位。实力最为雄厚,名声最为响亮的诸人既然各自归位,剩下只能随便按个名号罢了。
“乱世王”因为和“紫金梁”不善,得罪人较多,他便自嘲道:“我这人脾气不好,与众人不合,我便任那天孤星吧!怎么说‘花和尚’鲁智深的位置也不算辱没了我。”
“扫地王”闻言也站了出来,说道:“既然如此,咱们兄弟两个也做过伴,我便任那天伤星便是。行者武松的名头,我却是仰慕已久。”
“九条龙”和“破甲锥”本是小角色,见状也连忙纷纷自荐,各自任了“九纹龙”史进的天微星和“没遮拦”穆弘的天究星。
张顺知他们利用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方便,各自选中了自己喜欢的星位,为了拉拢他们。他也不反驳,但做好人,一一应允了便是。
至于其余诸营或战死,或不在,诸人便没有再替他们选中星位。张顺便趁机提议悟空任了“霹雳火”秦明的天猛星,陈长梃任了双鞭呼延灼的天威星,萧擒虎任了小李广花荣的天英星,张慎言任了“小旋风”柴进的天贵星,“小尉迟”魏从义任了双枪将董平的天立星。
张慎言闻言连忙推辞,张顺认真地看了他一眼,这张慎言才明白过来,这是张顺要自己纳了投名状,断了自己反投朝廷的后路。
张慎言可以想象,随着义军的壮大,以后朝廷肯定按图索骥,依照三十六天罡排名捉拿悬赏诸人。虽然他心中颇为不舒服,也只能无奈任了天贵星之位。
这时候天闲星宋献策连忙走近了,低声劝道:“我营一下子占据如此多位置,恐怕其他营不满,特别是我们占据了太多前面的排名,颇为不妥。”
张顺思索了一下,笑道:“不妨事,如果有其他义军实力雄厚,德高望重,我让大家退位让贤便是。不过,你这话说的也有道理,那便让悟空退出天猛星的位置,任了‘黑旋风’李逵的天杀星位置吧!”
如此,众人计议已定,其他人各自占据了好星位,自然对张顺塞人的行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好我好大家好。
至此,天闲星宋献策的三策:一策更名号,任舜王;二策送神石,定天命;三策分天罡,定星位,皆圆满成功。
张顺借此在义军之中树立了威望,分别了上下尊卑,完成了对义军的整顿改造工作。
既然诸事已毕,张顺已经在济源耽误了许久,亟需立刻出征,讨伐左良玉、邓玘等官兵。
于是,张顺趁机说起此事。结果其他义军统领纷纷表示赞同,但是又提出道:“如今义军群集,人马众多,粮草匮乏,为之奈何?”
张顺知道,这是其他义军对自己“耍了这么多花招”的不满。他们虽然政治敏感性不足,但是自己吃没吃亏,心里还是明白的。
他们的心思很简单,既然你要压我们一头,让我们听你指挥,那么吃喝拉撒的粮草之事,你得想办法给我们解决。毕竟“皇帝还不饿差兵”呢,更何况你一个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三十六营盟主呢?
不过好在张顺搭上李百户的线以后,粮草问题便没有那么严重了。更何况红娘子经历过陕西大灾,对缺乏粮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慌。所以她利用张顺从城中大户手中诈出来的银两,拼命的从李百户这条线购买粮食。
特别是经过和李百户两次交易之后,双方建立了最基本的信任,李百户特意承诺这一次要给他运来五千石粮食。
当然,这五千石粮食依旧不能满足义军整体需求。按照张顺估算,这时代士卒一个月的口粮大概在0.6石左右,约合后世九十斤左右。这五千石粮食顶多也就能支撑义军一万八千四百人半月支用,若想坚持久一些,必须另想办法。
好在张顺也不是省油的灯,干脆提出道:“如果粮草让我一人承担,也不是不可,只是义军日后缴获理当归公才是。日后安功行赏,不知大家觉得可也不可?”
张顺这招准备完全将其他义军纳入麾下,其他人如何肯依?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只得示意“活曹操”代替自己等人发言。
“活曹操”白了一眼,只得站出来说道:“义军上下皆是兄弟,并无直接统帅关系,焉能让盟主一人承担。只是济源地小人寡,经过义军多次搜刮,早已经山穷水尽。”
“如今我们义军人马加上男女老幼,总共不下五六万。这人吃马嚼早已不够用,本就不应当久待此地。只是因为盟主之位,才耽搁至今。如今盟主又要带领大伙进攻官兵,实在是无能为力。”
“还望盟主念在大家兄弟们一场,接济大家一番,这样也好同心协力共谋官兵。”
张顺当然也知道不可能自己一点油水不出,就让他们给自己卖命。他见其他义军退了一步,便主动言道:“‘活曹操’所言甚是,既然大伙齐心协力准备做一番事业出来,那么我也竭尽全力,尽量给大伙承担一些粮草便是。”
“先以一个月为期,我为大家担任一半粮草,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其他人见张顺如此“豪爽”,不由大为满意。原来王嘉胤、“紫金梁”担任盟主之事,自顾尚且不暇,哪里有为其他义军负担粮草的惯例?
平日也就支援点武器铠甲,或者打了败仗,无路可走的时候,前去投靠之人被他们收留一番罢了。
这时候,连对张顺颇为不满的“乱世王”都不由夸赞道:“舜王仗义,果然有圣王之风。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虽然我们并非食舜王之禄,但是舜王为我们提供了粮食,我们理当知恩图报,定然唯舜王之令是从,卖了讨伐官兵!”
其他人见“乱世王”都表了态,也纷纷表态表示服从张顺命令。
第280章 发起会战
既然张顺已经整合了义军,他便“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李际遇正好回报轵关空虚,无人把守,正好可以占据,以备东来之兵。张顺便将从原本“紫金梁”麾下新挑选士卒选拔了一千,拨付与他,命他修整轵关,防备官兵张应昌。
这轵关便是太行八陉第一的轵关陉。轵者,车轴之端也。轵关者,通道仅当一轵(车)之险关也。
这轵关陉地处王屋山与中条山之间,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论天下形势时,曾有“秦下轵道则南阳动”的说法。
语中的轵道就是轵关陉,这里的南阳便是先秦时期,约与孟津相对的黄河以北,太行山脉南端以南的一片广阔地区的称呼,也就大致是明清时期的怀庆府附近。由此可见,轵关陉便是由河东进入怀庆府的军事要道。
只是大明王朝建立以后,中华核心省份二百年无战事,这些关卡早已废弃,反倒便宜了张顺等人。
李际遇占据此处,修整防御设施,日夜巡防,哪怕张应昌率领数千大军来攻,也不能顷刻而破。
张顺心中大定,又连忙命令“闯将”黄来儿率领大军,北出占据碗子城,据守天井关。
此地险要之处,张顺早已尽知。由于此地官兵不堪使用,多次被义军攻破路过,所以没有多少防守兵力。
前番“闯将”虽然领了命令,却推诿不前。但是先逢二当家“紫金梁”葬礼,又因张顺盟主之位登临典礼等事耽搁,张顺也不再追究,只是再次严厉命他前往。
这次“闯将”黄来儿倒也老实,一声不吭,便率麾下四千人马前去,据守了天井关的碗子城。
至于留守济源的人选,张顺和麾下宋献策、张慎言、李信商议许久,才下令任命张慎言为留守总管,徐子渊为粮草总管,蒋禾率领一千步卒,为防御总管,协调“扫地王”八百士卒,一同防守济源,同时负责运输粮草之事。
其余人马“八大王”三千,“乱世王”三千,“活曹操”二千,“九条龙”五百,“破甲锥”七百。外加张顺麾下“左金王”五百骑兵,“革里眼”五百骑兵,刘成五百骑兵,外加步卒三千一百人,共计一万三千八百人出征。
此时,二当家“紫金梁”身死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张顺借势宣称:“我舜王如今继承二当家‘紫金梁’遗志,统合天下三十六营兵马,率十万大军东征。欲破三府,戮三王,以报二当家杀身之仇!”
张顺及麾下其他义军,皆身着孝衣,白盔白甲,以示势不两立、报仇雪恨之意。
其实,义军手中根本没有那么多白衣白甲,大多数士卒系了一根白布拉倒。只是这声势造了出来,由不得邓玘、左良玉稳坐彰德府。
张顺等人宣传的所谓“破三府”,便是黄河以北的河南北部怀庆府、卫辉府和彰德府。“戮三王”,乃是指怀庆府城内的郑王、卫辉府城内的潞王和彰德府城内的赵王,三位明朝王爷。
那邓玘、左良玉之流不过是个小小的总兵罢了,哪里敢担如此大的责任,只得弃了围剿武安县和林县的义军,仓促整顿军队,前来应战。
而张顺率领大军,至怀庆府城,却不围不攻。他前番也曾和其他义军围攻过怀庆府,深知怀庆府城墙高大,防守严密,不可骤破。
他便率领大军继续西行,过修武、获嘉等县,直至辉县乃至,直接威胁卫辉府城。
这卫辉府城比不上其他两个府城,那怀庆府内有怀庆卫,彰德府内有彰德卫,虽然皆不堪战,守城之时好歹也能根据花名册拉出人马出来。
而这卫辉府城内仅仅有一个卫辉守御千户所罢了,比不上另外两府城,好歹也有一个五千多人的卫所,哪怕吃空饷再严重,士卒再不堪使用,拉出来千余人马还是足够了。而这卫辉府满打满算也拉不出五百士卒出来,真是可怜可叹可悲呐!
城中潞王朱常淓闻言吓破了胆子,几欲逃亡。幸好其母妃李氏劝阻道:“天下仍然是我朱家的天下,潞王若是闻风丧胆,岂不是为天下人所耻笑?”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