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115节

作者:四代重奸
他们刚刚二百骑突击李十安炮兵阵地失败,正担心回去受罚之事,贸然见到一条“大鱼”,如何不喜?
于是,他们便拍马前来,要捉那张顺等人。这时候,张顺也发现了有一股小队官兵朝自己冲了过来,不由又惊又怒:这群贼鸟厮,到底何处而来?
张顺暗暗压制住心中的恐惧,连忙向左右望去。只见此时悟空已经和官兵厮杀在一起,官兵居然抵挡不住。那“左金王”“革里眼”贪功,见有机可乘,早已带领麾下骑兵,一左一右冲了上去,如同螃蟹钳子一把,夹向敌军。
自己堂堂义军三十六营盟主,天命之子,身边却只有二十余骑,怎么办?唯有逃命而已!
张顺正准备向悟空方向逃命,却不料转身一看,只见又有几十骑迎面冲了过来。原来悟空杀散的越效忠侄子麾下的百余骑兵,也看到了这里的动静,凑了过来。
这正是后有追兵,前有阻拦。张顺不由一愣:难道这真是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华夏不成?
第291章 马失前蹄
张顺岂是坐以待毙之人?但从他本是一介良民,却趁着孟津洪灾的机会起兵造反来看,他就不是那安分之人。
每一个成功之人,常常心怀责任。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
张顺身为穿越者,看多了穿越小说,心中也颇有一种使命感。他无端的认为,既然上天让自己降临这个时代,终归不会让自己白来这么一遭。
如果真是白来这世间走这么一遭,那只能说是上天瞎了眼!
这个时代没有动漫,也没有二刺螈;没有网络小说,也没有电脑游戏;没有那个时代的灯红酒绿,更没有让人满意的衣食住行。又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呢?
张顺拽了拽身上李三娘亲手缝制的披风,蹬了蹬红娘子亲手纳制的千层底布鞋,扶了扶箭儿制作的护腕,紧了紧竹儿争强好胜勉强制成的腰带,心想:我特么真是渣男,就算死了这辈子也算值了!
只是希望我走后,她们都有一个好的归宿,虽然明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唯有化身千千万,大庇天下女子尽开颜!
张顺脑子里冒着无聊的念头,可他并不想像以往那样束缚它们。趁着这物件能够多想,就多想点吧!说不定,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呢?
张顺心中活动很是丰富,可是在外人看来,不过一瞬而已。此人便整顿完衣物铠甲,干净利索的翻身上马。他高声喊道:“如今我等前有狼,后有虎。即使我们放下武器投降,也只能落个任人宰割的下场!”
“如若有愿活命者,且随我冲杀便是。死中求活,方有一线生机;卑躬屈膝,唯有命丧黄泉!”
这二十骑皆是张顺亲手从义军之中挑选的武艺精湛,忠诚可靠之辈。当然即使有些不忠诚、不可靠之处,如今他们也不得不忠诚,不得不可靠起来!
张顺也顾不得许多了,只是擎出双锏,一拍马屁股,便一马当先向骑兵较少的官兵一方冲了过去。
这二十骑兵若说想不想拼死一搏,其实并不好说。不过,人在绝望之下,无路可走之时,若是有人领着走向疑是的一条路来,他们也会盲目的追随过去。好歹胜过无路可走,不是吗?
张顺冲了出去,其他骑兵稍作犹豫,也跟着冲了上去。直到这个时刻,张顺心里才稍稍松了口气。
邓玘的部将杨遇春的死法,张顺还是亲眼所见,由不得他不担心警惕。好在他的人缘,最终比还是杨遇春好上一筹。他能够在临死之前有几个陪葬的,也算是可以瞑目了。
张顺死死地盯着对面的敌人,双手紧紧地握着双锏,手指关节都握的发白了,他都没有注意到。
骑兵冲锋,以骑枪为王!因为骑枪以刺击为主的攻击方法,最容易借助马匹的力量,轻松的撕裂敌人的铠甲,刺穿敌人的身体。
但是,骑枪不是没有缺点,它的优点正是它的缺点。
由于骑枪以刺击为主,骑枪的攻击范围一般为骑兵身前较小的范围。若是超过这个范围之外,很容易因为巨大的惯性,导致骑枪折断,甚至将自己带下马去。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鞭锏、马刀、长刀才得以出现在战场之上。
张顺学习鞭锏的时候,陈长梃便曾经对他说过:“骑战以长枪为首,余者鞭锏马刀长刀皆以破枪为法。”
“此类兵刃皆短于长枪,唯有躲过或者格过枪头之后,才有杀招使出。若是避不开、躲不过枪头,唯有死而已!”
张顺一边一遍有一遍的回忆起双鞭破解骑枪的办法,一边迅速拉近了与敌方骑兵的距离。
张顺和敌方官兵距离越近,他心中越是稳定。骑兵相对冲锋,以死相搏,第一考验的便是勇气。
人皆有畏死之心,不是每个人都能慷慨赴死,淡然待之。在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生死一搏的过程中,有部分官兵开始动摇了起来。
毕竟他们是刚刚被悟空杀散的官兵,对义军悍不畏死和骁勇无敌的形象,依旧深深的印在脑海之中,不成散去。
如今又遇到对面义军,拼死冲锋,顿时胆怯了三分。骑兵生怯,便不敢和义军面对面对冲。他们无意中便稍稍偏过了对面的义军的正面,下意识试图从义军骑兵之间穿过去,以避免生死相搏的事情发生。
这伙官兵这一胆怯不要紧,正好让张顺躲过了本来直挺挺刺来的骑枪,反倒轻轻松松与其他官兵交马而过。
张顺借机把手中的钢锏左右一轮,直接将两员官兵骑兵抡下马来。这两个骑兵骨碌碌的骨碌了挺远,来不及爬起来,便被其他追上来的骑兵淹没了,一时间也不知道最终是死是活。
张顺对此毫不关心,只是拼命的将手中的双锏轮起来,砸向自己所能砸到的所有敌人。
由于这两支钢锏分量很重,张顺只轮了几下,胳膊就有点酸痛起来。可是张顺顾不得许多了,只得咬牙坚持到底。
张顺这时候只觉得面前一亮,眼看就要杀穿敌人阵型而过,却不料胯下战马一声嘶鸣,一尥蹶子,从后响起将张顺甩下马来。
张顺猝不及防,直接做了一个腾空二百七十度转体,摔了个结实。
他被摔得差点闭过气去,半天才缓过神来,翻身起来一看。
直接前后左右,已经被刚才追击和拦截自己的骑兵团团围住,无处走脱。
他们骑着马打着圈转着,把张顺和跟随张顺尚未来得及走脱的十余骑一起围住,似乎要准备活捉了他们。
张顺这时候一看自己的战马,原来却是刚才为其他骑兵长枪所伤,无意识条件发射之下反倒折断了马蹄,才将张顺摔了下来。
张顺不由长叹一声道:“时也,命也!天也,人也!”遂举起双锏,欲作困兽犹斗。
这时候,有亲兵跳下马来,将手中的缰绳递给张顺道:“主公,你乃天命之人,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天下可以无我王锦衣,不可无公也!”
张顺怆然四顾,反而拒绝道:“如今我是有马难行,有志难伸,怎么能再连累壮士呢?”
第292章 慷慨赴死
王锦衣闻言笑道:“主公勿忧,有我王锦衣在此,只需一杆枪一匹马,便能护送主公毫发无损,突出重围!”
张顺闻言仔细打量了此人一番,见他不过二十三四年纪,相貌平平,身材矮小瘦弱,不由颇为怀疑。他心想:你这年纪不大,牛皮不小,也不知道手上功夫到底如何?
王锦衣见张顺不信,便爽朗地笑道:“主公切勿小瞧与我,我往日深藏不露,只是不欲使人知晓我的来历罢了。”
“我乃千载寺太极宫董乾秉老道人座下弟子,受其所传六合枪棍,天下无双。自我受了这般技艺,也在外面闯出了一番名头,江湖人抬爱,送我一个‘枪挑黄河两岸,棍扫南北二京’的名号,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董老道长有三般本事,最为出名。一曰太极拳,传于温县陈氏,二曰春秋刀法,传于唐村李氏,三曰六合枪棍,传于我王村王氏。”
“那陈氏将太极拳与李氏交换,得春秋刀法。其中最出色之人,便以太极拳为里,以春秋刀法为表,博采众长,武艺大成。遂威震山东山西,号曰‘二关公’是也。”
“而李氏才俊,多以太极拳为基,和陈氏一起创立了一门十三枪,声名颇胜。其中以李信为首,不过此人以智谋出名,枪法非其所长。”
“唯我王氏独专此六合枪棍,精研欲深,别无他念,人称‘枪中王’是也!”
“人常说,学的文武艺,授予帝王家。又常道,君择臣,臣亦择君。初时,我不知主公志向如何,所以投军以来,本事不显,欲观主公是否可扶持之人。”
“如今观之,真吾主也。我……”
张顺这时候已经看到有官兵借机冲了过来,哪里耐烦他在那里吹牛?他连忙站了起来,将右手钢锏往上一抛,伸手抓住钢锏中后段,如同小号标枪一般往前一掷。
正中其中一个骑兵头领,沉重的钢锏如同撕裂纸片一般,直接刺入那人体内,没至锏柄。
张顺这才喝道:“你的名号里,是不是还漏一句:‘枪中王’,王中枪,当中嘴炮最难防!你说你六合枪棍如何,可否挡得了我‘撒手锏’?”
王锦衣这才意识到如今正在战场之上,并非往日校场上那般,可以吹嘘完毕,再行比试。
见情况危急,他连忙大喝一声道:“主公,请速速上马。其他人一心一意护卫主公,且看我手段如何!”
言毕,他竟然对着官兵冲锋的骑兵奔跑起来。张顺又惊又悔,只道是因为自己一番轻视之言,致使如此壮士竟要轻生枉死。
只是张顺万万没想到,这个以一己之力面对冲锋而来的几十骑兵的王锦衣巍然不惧,只用手中的长枪一拨一戳,便戳死了当面的一名骑兵。
那骑兵虽死,可是战马还一无所知的顺着惯性向前奔跑。当战马和王锦衣交错而过的瞬间,这位壮士竟然伸手一抓,抓住了这匹战马的马尾。
他用力一拽,借助战马的力量,居然飞身上马。他反倒和其他官兵骑兵并驾齐驱,同向而行,这让后排准备刺杀他的其他骑兵的企图落空了。
这时候王锦衣一抖长枪,左右刺击起来。其他官兵猝不及防,被他连番刺番了三五人,方才罢休。
其他官兵见此人勇猛难当,不由连忙一拉缰绳,分开左右,以避其锋芒。
官兵这一躲避不要紧,正好把正处在官兵冲锋中间的张顺漏了过去。
那王锦衣见张顺几乎看呆了,连忙大喝一声道:“主公还不速速上马?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张顺闻言才如梦初醒,连忙翻身上马,掉转马头和剩余十余骑一起跟随王锦衣往外突围。
其他官兵一见“煮熟的鸭子要飞了”,如何肯干休?他们也赶快掉转马头,伴随张顺、王锦衣等人一起奔驰,并继续将他们夹包在中间。
王锦衣过处,官兵纷纷躲避,但是却不肯让开包围圈。王锦衣带着张顺三番五次,五次三番试图突围,皆不能成功。
而对面见他们黔驴技穷,便以弓箭、三眼铳等远程武器进行攻击骚扰,只把王锦衣气的哇哇大叫。
原来这厮一门心思精炼那枪棒之法,却不擅长弓箭、标枪之类的远程武器。
而今张顺又被他护在身旁,更是不敢弃了张顺独自去追击其他官兵,反倒一身通天的本事使不出来。
张顺见这厮也是个健谈的,本来想借机嘲讽他两句。可是他转念一想,如今这人出了丑,自家还是要死。如今自己要再借机嘲讽此人,岂不是显得自己没心没肺,无情无义了?
想到此处,张顺便冷静地劝道:“锦衣勿忧,死且死矣,又有何惧耶?你不必管我,且舍了我去杀那官兵去吧!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倍,岂不妙哉?”
王锦衣闻言不由眼前一亮,高兴的应道:“主公所言甚是,那恕王某无力,先行离去了!”
张顺闻言差点一口老血要吐出来,感情你刚才说的情深义重,如今见事不可为了,便要自顾逃命去了?
好在张顺转念一想:反正自己要命丧黄泉了,又何必多拉一个垫背的呢?既然此人不愿随我,且随他去吧!
想到此处,张顺便对王锦衣拱了拱手,诚恳的言道:“如此,那就后会无期了!阁下好武艺,一路走好便是。”
王锦衣闻言一愣,便问道:“那主公可以遗言与我?”
张顺闻言笑道:“人死如灯灭,我自己尚且管不了,又哪里能管得了许多?各人各有各自福,我说与不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主公所言甚是!”王锦衣闻言大笑道,“方才不过戏言耳!我王锦衣素来敬重轻生重义之辈。主公生于安乐之地,长于妇人之手,却欲与天下刀口舔血之辈争雄,若有畏惧之心,岂能成事哉?”
“如今方见主公豪情,我王锦衣死而无憾矣。主公有我王锦衣在此,只要我王锦衣还有一口气,必不让主公受到半点伤害!”
原来这王锦衣虽然已经认了张顺,却在生死关头,又心生疑惑。直到他看到张顺身置生死之际,却不强留与他,不恐不惧,气度非凡。他才生出“此真天命之人也,此真吾主也”之心,甘愿为他效死,甘愿慷慨赴死!
第293章 英娘救主
虽然张顺已经得到了王锦衣效死,可是依旧无法解决当前困境。
官兵已经看出来了,他们这队人马以张顺和王锦衣为核心,他们的包围圈便以他们二人的位置进行调整。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娱乐春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叛徒[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秦吏[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长安风流民国投机者铁血德意志[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赵氏虎子[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开海[精校版]大明春色[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军火帝国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海魂[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战国万人敌[精校版]北颂[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