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124节

作者:四代重奸
第312章 暗渡陈仓
话说张顺新娶了一房婆姨,得了两个美娇娘,每日风流快活。他武艺也不起早练了,营地事务也不及时处理了,诸将都暗暗焦急,却没有办法。
本来刚正不阿的赵鱼头还能劝上一劝,却因为张顺念他年高,将他留在了舜王坪营地。如今只有宋献策在身旁,此人虽然神神叨叨,却不是直臣,竟是一言不发。
马英娘气的忍不住了,在自家账内大喊大叫道:“吴妈,你不要拦我。待我砍了那两个狐媚子,绝了将军的念想,免得他做了无道昏君!”
吴妈老神在在的站在那里,对马英娘说道:“姑娘,我哪里拦你了?若是想去,你自去便是!”
马英娘为之气结,一脚蹬翻了桌子,低声质问道:“吴妈,你就不知道配合我一下吗?”
“你又不会真去,我拦你做什么?”吴妈笑道,“姑娘别在大呼小叫了,让别人听去了,传到主公耳朵里不好!”
“难道这义军上下,竟然没有一个胆大妄为的忠臣吗?”马英娘闻言嘟着嘴骂道,“连主公的小妾都不敢擅杀,也不知道规劝主公国事为重,算什么忠臣义士!”
吴妈闻言哭笑不得道:“我的小姑奶奶,谁那么鲁莽,竟敢冒犯主公的虎威,难道不怕日后主公给他穿小鞋吗?姑娘你就且把心放在肚子里吧,主公这几日也就图个新鲜,等新鲜劲过去了,就一切照旧了!”
一听到“照旧”,马英娘像被踩着尾巴的猫一般跳了起来,大声喊道:“‘照旧’、‘照旧’!你的意思是照旧纳小妾,照旧不理我,是吗?”
吴妈见马英娘真急了,才理会道:“姑娘,要我说,你把自己脱个光溜溜,往主公帐内一钻,比什么都好使!偏生要什么矜持,如今花都谢了,马上连果实都有了,再着急也没有什么用!”
“主公是什么人呐?来着不拒,只要年轻漂亮就行。正所谓‘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姑娘只需将这轻纱一捅捅开,就心满意足了,何必如今纠结来纠结去呢?”
马英娘听了也有几分意动,可是转念一想,又摇了摇头道:“不成,不成,之前我矜持了那么久,现在倒贴过去,被人轻视不说,恐怕反而容易被他认为是轻浮之人。我再想想,此事容后再议!”
这边马英娘纠结来纠结去,张顺却做的干净利落,半点纠结也没有。
偷得浮生半日闲,张顺好容易把这两狐媚子喂饱了,这两人就没有在折腾这闺房之事。
这个时代既没有网络,又没有游戏,更没有其他什么有趣的娱乐项目,也唯有这男女之事,让他乐不思蜀。
好在他前世身为宅男,深知“女朋友哪有游戏好玩”的道理。与她们玩乐了几日,便戒了色,好好休养了两天。
这一天张顺晚上喊来李香和柳如是,赶紧过来伺候他穿上衣衫铠甲。只一会儿张顺穿戴整齐了,跨上仅剩的一支钢锏,看起来威风凛凛。
李香上下打量了一番,对柳如是笑道:“如今看来,咱们爷才像个人物。往日里只在脂粉堆里打转,只道是个好色之徒罢了!”
不待柳如是接话,张顺自然而然的接道:“男人不好色,还能好什么?”
柳如是啐了一口,嬉笑道:“依我之见,咱们爷确实是做大事的人物。”
“此话怎讲?”李香一听就知道她没有好话,连忙接茬道。
“这么厚的面皮,确实非常人所能及也!”
言毕,两人轻遮檀口,咯咯的笑了起来。笑着笑着,两人眼泪都出来了。此去一别,不知凶吉如何!
沉默了片刻,李香才低声问道:“爷,你就这么走了吗?你若是有个万一,我们该怎么办呐!”
张顺闻言一愣,心想:难道你们要给我插旗吗?他连忙厉声喝道:“什么怎么办?凉拌!吾自有天命,跟着我若是一点惊吓都受不住,趁早回家生孩子去!”
言毕,一言不发,转身走出来营帐。只留下面面相觑的李信和柳如是不知所措。
张顺出去以后,先把刘成喊了过来,对他说道:“敌人援军将来,我欲亲率骑兵前往。如今我已瞒着众人,独留守张三百代为指挥义军上下。只是我担心张三百威望不足,有没有自己帮衬,准备把你留下了,监督敌人动向,你以为如何?”
刘成闻言,连忙问道:“那主公你怎么办?听主公意思,你只带‘左金王’和‘革里眼’前往。此二人皆非可靠之人,万一相互勾结,有了异心,主公岂不是处于危险之地?”
“不如,我随了主公左右,将他们二人留在营地一人即可,如此方可保主公完全!”
张顺闻言笑道:“你的忠心我是知道的,所以才特意留下你来协助张三百。他们二人若没有我的监督,若有异心,则义军危险矣!”
“此去,我让悟空和王锦衣伴随我左右。此二人领兵作战虽不如你,胜在有血气之勇,既使有变也能护我周全。汝需知道,我身家性命全寄于咱们顺营上下,若你们有失,我必不能独全;若是你们得以保全,既使我遭到困难,别人也会掂量三分!”
刘成闻言连忙跪下来拜了三拜,指天发誓道:“我刘成誓死忠于主公,定然协助张三百大败敌军,保证全营上下周全。如若不然,天打雷劈!”
张顺连忙将那刘成扶起来,口中自责道:“何必如此,何必如此!只需用心用力就行了,不需要发此毒誓。”
张顺既然把营地之事安排妥当,便暗中带领“左金王”和“革里眼”千余骑兵,他们人衔枚、马勒口,悄无声息出了营地,从北门远远的绕过官兵营地,一路向东北去了。
义军营中或有发现动静之人,只道是张顺有派遣骑兵前去巡逻探查去了,根本没想到整日和两个狐媚子胡天黑地的张顺会偷偷出营,偷袭官兵援军去了。
第313章 围点打援
围点打援虽无出奇之处,但是在后世被我军反复使用以后,反而成了战法中著名的“定式”。
张顺虽然不学无术,好歹也在红旗下长大,对那些著名战例也多有耳闻。所以,当他听到官兵援军要来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围点打援”。
这是野战能力强的队伍对付防守能力强的队伍的基本战法,满清也多次用这种手段对付明军。
只是这一次对张顺来说,这种战法却有一个难点。那就是张顺手头兵力不足,之前为了防备可能从北而来的曹文诏,他不得不分出不少兵力,监视防御北方。
这就导致张顺实际兵力和邓玘、左良玉等人基本相当。虽然经过张顺精心设计,多次打击敌方士气,获得了野战优势,仍然不能将对方吃下。
此次若是张顺分兵而往,皆两边皆弱于敌军;若是全军而往,将会被官兵及时发现,然后尾随而来,前后夹击,定然覆军杀将;若是不管不顾,只得官兵汇合一处,义军弱于官兵,又是必败之局。
思来想去,张顺唯有借助陈长梃整合的义军力量,冒险一搏。
计议已定,张顺先假装沉迷女色,吸引众人注意力,然后在趁夜偷偷带领骑兵日夜兼程赶往林县与陈长梃汇合。
这倒不是张顺信不过众位义军头领,不把实情说于他们听。而是担心他们因为自己的离开,没了主心骨一哄而散,自己这千把算计,全部落了空。
上次张三百代替自己指挥,还算中规中矩,竟然也没有被其他义军统领发现。这一次,张顺也如法炮制,命令张三百假借自己旗号,继续指挥众义军头领,而他则去寻那一丝变数,“出奇制胜”。
那京营王朴因为携带红夷重炮,行军缓慢。等张顺赶到林县与陈长梃汇合以后,还没有赶到磁州。
这时候,张顺本打算要赶到磁州与彰德府府城之间拦截京营,已经为时已晚。
于是,张顺干脆在林县与陈长梃歇息一晚,顺便了解一下呗陈长梃收拢的义军成色如何。
结果张顺查阅一边以后,不由大失所望。这些所谓的义军,皆是乌合之众,打顺风仗的时候,呐喊助威还成;一旦势头不对,定然一哄而散罢了。
若是像张顺在义军那般,抽调精锐,进行配合作战,如今时间紧急,也来不及了。一时间,张顺都有点想怒骂陈长梃一顿,怎么不知道早做打算。“兵无选锋则北”,连抽调精锐进行作战,这种事儿还要人教吗?
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张顺望着陈长梃疲惫憔悴的脸,也着实骂不出口。
自己结拜以来,也就这两个义兄能够稍微放心点使用。如今他能够做成这样,也算不错了。若换作他人,说不定就拉起队伍趁机自立,另起一营了。
想到此处,张顺重重地拍了陈长梃两下,盯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道:“辛苦了,陈兄!剩下的一切都交给我吧,你做的挺好了!”
陈长梃这才展颜一笑:我这般辛苦倒没白费,看来还是帮上兄弟忙了!
这时候,张顺才让陈长梃喊来其他义军统领混天王、偷日照、睡虎、一盏灯、飞天圣等人,对他们说:“感谢各位哥哥、兄弟仗义,前来助我破敌。”
“这一战,以我为先。只需诸位呐喊助威,顺风打劫便是。若是事有不谐,我们会及时告知大家,各寻生路便是。”
“若是侥幸成功,官兵铠甲武器,任大家挑选,我们只要那战马、火炮之属。”
这些人一听,不由大乐:如此好事,却是上哪里寻找?连忙纷纷应了,各表忠心不提。
张顺这边安排妥当,陈长梃听得真切,连忙将他拉到偏僻之处问道:“主公,如今善待他们,只凭我等人马,如何对付当前官兵?我早已查的明白,这次王朴带来了京营六千人马,十门红夷大炮。仅凭我等一千多骑兵,究竟如何对付得了这许多官兵?”
时值六七月份,天气渐渐炎热,近几日又雨水稀少,太阳晒的火辣辣的疼。
张顺避了避太阳,笑道:“我们也未必不能胜敌,只能看天意如何!若天命在我,定当全胜;若天命在彼,只好再寻时机。”
话说那王朴带领六千京营精锐,携带十门红夷大炮在彰德府歇息一晚,第二天一早上路。
这一路上他们路过的磁州和彰德府府治所在的安阳县皆有不少山地、丘陵。
王朴深知自己的重任,一路上胆战心惊,生怕有“贼寇”才山中冒了出来,骚扰自己等人。
他来之前已经细细问过,距离此地不远的武安、涉县、林县皆是“贼窝”,不服王化,聚啸山林,打劫过往客商。
王朴颇为担心,直到他们走出了安阳县境,进入到一马平川的汤阴县。
王朴和张顺一样不学无术,对汤阴县千年历史一无所闻,唯有知道此地乃岳武穆岳王爷的故乡。
明代岳王爷亦是武圣,明神宗曾册封他为岳圣帝君,册封关羽为关圣帝君,民间便出现了两位武圣信仰。
这王朴见到了汤阴县,心中稍安,暗中心想:我这一路行来,平平安安,少不得要进了汤阴县城,拜一拜武圣岳王爷!
王朴刚想到此处,只听见一声炮响,只见斜刺里杀出来一彪人马,视之乃“二关公”陈长梃也。
王朴心里不由一个咯噔:莫非我欲拜岳圣帝君,反倒惹恼了关圣帝君不成?
这厮看不真切,只把陈长梃当做关圣帝君了,顿时肝胆俱裂。
那陈长梃一看面前这支队伍,不由大乐。连忙话也不多说,大刀一回,一马当先杀向王朴中军大旗所在。
原来这京营正如张顺所料,自北南来,一路上越走越热,早就不耐棉甲闷热。这棉甲以厚实的棉花压制而成,堪比棉袄,时值六七月,谁人又能在河南之地穿着行军?
张顺和官兵多次交战,每次也不得不站前穿甲,战后便脱。有个别运气不好的,由于脱甲过急,被风一吹便得了“卸甲风”。
这京营本不堪战,自然是早脱了衣甲,放在辎重车上去了。
第314章 这不是做梦
以有心算无心,以精骑对无甲的步卒,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
京营人数虽众,经过李邦华半年左右的整顿以后,守城还勉强凑合,野战就上不得台面了。
更何况他们还来不及穿上铠甲,便被陈长梃借机突袭,哪里抵挡得住?
这王朴虽然怕的要死,好歹还有几分忠义之心。他连忙一边聚拢身边的亲卫家丁,试图抵抗陈长梃的骑兵突袭,一边命令其他士卒返回身后辎重营取回铠甲、红夷大炮,准备反抗。
结果,正当王朴才稳准心神的时候,又听得一声炮响,只见队伍左右各出现大队人马,旗帜招摇蔽日,骏马来回奔驰,尘土漫天飞扬。一时间不知道“贼人”来了多少人马。
这时候,只见一员将领模样的人马带了两个护卫上前几步,高声喝道:“王朴小儿,本王等你已久,何来太迟也?”
王朴扭头一看,只见那人身后高高飘扬着一张“舜”字大旗。他不由心中一颤,连忙强作镇定地喝道:“贼人休得猖狂,且报上名来,我等手下不死无名之辈!”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张顺。他左悟空、右锦衣,蔚然不惧地喝道:“死到临头,还敢嘴硬!我乃义军三十六营盟主舜王是也,早已汇合义军上下,将那邓不奇、由顽石之流围的死死,如今我率领五万大军在此,专等汝辈前来自投罗网!”
王朴闻言一愣,才反应过来所谓“邓不奇”、“右顽石”乃是“贼人”给邓玘和左良玉取得侮辱性绰号,不由大吃一惊。
这时节没有无线电和网络,信息只能依靠快马传递,中军常有失真之处。王朴只道是邓玘、左良玉已经陷入困境,自己却一无所知。
特别是这两人一路上多次书信,催促自己急行,行迹颇为可疑,更加重了王朴的疑心。
这时候官兵人心惶惶,纷纷依照王朴的命令向身后跑去,去取铠甲、马匹,以作防御和逃跑之用。只是京营组织无法,引起了大规模混乱。
张顺见此,暗道一声:天助我也!便一声令下道:“诸军且观战片刻,以免狗官走脱。且看我骑兵逞威!”
言毕,张顺竟然也一马当先率领麾下骑兵向官兵队伍中段杀了过去。这时候“左金王”连忙带着麾下五百精骑,追了上前,随张顺一起冲锋起来。
而官兵队伍另一边,“革里眼”得了命令,也一马当先带领麾下五百精骑冲了上去。
王朴在队伍前面被陈长梃缠的死死,不能走脱。而他的队伍,却被“左金王”、“革里眼”一左一右夹击之下,瞬间被截成两段。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娱乐春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窃明[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无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长安风流第五部队[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晚明[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铁血德意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大明国士三国之袁氏败家子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赵氏虎子[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始皇家的好圣孙天可汗黑道特种兵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国策[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至尊特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大明春色[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中华第四帝国[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