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135节

作者:四代重奸
当“闯王”、“闯将”一身狼狈的赶回来的时候,见了张顺不免多少有些尴尬。
张顺也不是那婆婆妈妈的性子,直接开门见山道:“民以食为天,即使有万般本事、千般无奈,也不能让义军饿着肚子。如若不然,不等官兵来攻,我们不战自溃矣!”
“闯王”无言以对,只得拱了拱手道:“舜王仁义,不计较恩怨,千里来援,高某感激不尽!”
“只是如今义军只占据这济源一处,粮食早已搜刮殆尽,我等亦无能无力矣。若是舜王有什么办法,只管说出来,只要我们能做到的,无有不应!”
张顺正等着他这句话呢,便一副苦恼的样子道:“今年老天不开眼,山西发生大旱,民不聊生,粮价飞涨。我颇有些门路,可以从别处运来粮食,只是这一路人吃马嚼,外加商人获利,价格确实低不得!”
义军钱财来的容易,倒不甚在乎。那“闯王”闻言张顺有办法,连忙一口应道:“义军之中别的物件不多,唯有这身外之物尚有不少。你开个价,有多少粮食,我们义军要多少!”
张顺其实哪有什么门路,他那便宜老丈人李百户上次送来五千石粮食以后,至今尚未再次运粮过来。
好在上次因为义军和张顺闹翻了,倒替他省下不少粮草,再加上红娘子勤劳持家,从舜王坪、圣王坪产出一些,日常又购进一些,才勉强凑个三四千石。
张顺便笑道:“如此好说,一石十两纹银,我先让人送来二千再说。”
“好,一言为定!”“闯王”闻言大喜,也不还价。这倒让张顺顿时颇为后悔,却是忘了再多报几两价格。
原来寻常时节,这粮价每石也不过一两出头,最多也不过二两有余,张顺这一张口便翻了个七八倍。只是义军正在生死存亡之际,哪里还顾得了许多?
张顺之前在泽州敲诈城中大户,也不过诈出了三四万两。他这一年了养兵练卒,置办铠甲武器及建设营地,皆投入不少,早已经接近花费殆尽。
如今又得了这笔横财,张顺也颇为喜欢。甚至一时间都生出了干脆让自己便宜老丈人李百户到处购粮,自己充当二道贩子卖与义军发家致富的想法。
好在张顺清醒的认识到乱世“有枪便是草头王”的规则,没有武力保证,自己手中再多钱财也不过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双方计议已定,张顺连忙命令李际遇带领人马返回营地原来粮草稳定军心,一边便整顿人马和官兵交手。
等到李际遇运来粮草以后,义军士气稍振,张顺命令“闯王”和“闯将”带领精锐遮蔽战场,自己亲自带领麾下人马攻打碗子城,试图打通天井关。
但是由于延绥副参将李卑有了防备,再加上天井关地形险要。张顺命令李十安带着十几门火炮轰了三日,也没能够攻打下来。
直到张顺得到消息,曹文诏带领大军来援,才提前撤退,以免为官兵所趁。
这一次张顺策划十分周全,结果还是受挫于碗子城下。其他义军统领倒是明白当前困境,也没抱怨什么,但是仍然止不住义军士气低落。
正当张顺准备重整旗鼓,再想对策之时,舜王坪营地陈长梃又派人传来消息。
不知为何曹文诏发现了圣王坪营地,并发动了突然袭击,营地损失惨重。曹文诏又尾随溃兵追至舜王坪,陈长梃亲自带队进行防御,已经击退了官兵三次进攻。
但是鉴于官兵兵强马壮,人多势众,恐怕坚持不久,希望张顺早日返回,击退曹文诏。
张顺不由大吃一惊,他这营地颇为隐秘,除了少数义军知道之外,并无其他人知晓,如何就走漏了风声?
张顺一时间都怀疑是其他义军统领故意泄露给曹文诏,以报复当初自己不与曹文诏接战,导致义军遭到了前后夹击。
虽然当初一个是自己实力不济,不愿意招惹曹文诏,一个是曹文诏和自己交过手,不愿招惹自己的霉头罢了。但是架不住人心阴暗,有人因此怨恨自己。
张顺知道如今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暂且记在心里。他急忙召集张慎言、宋献策一番权衡利弊以后,召来蒋禾命他带领五百刀盾手返回营地。让他帮助营地遏制曹文诏的进攻,并伺机协助把全营上下通过垣曲撤退到济源附近。
又过了十来天,张顺仍然没有能够在军事上取得太大进展。这时候,舜王坪营地上下一并撤到了济源。
虽然,之前损失了不少,依旧还有七八千人马,再加上义军七八千人马,张顺麾下三千余战兵。这小小济源城便汇集了近两万人员,一时间粮草压力大增。
那红娘子、李三娘、李香都一并赶了过来,脸色都不太好看。李香是刚刚入了新家,“家”却没了;李三娘是觍着肚子赶了过来;红娘子更不要说了,舜王坪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她亲自安排建设而成,如今却全没了。她们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张顺急忙连番安抚,才勉强稳住她们的情形,只是这义军士气不免第二次受挫。
张顺这时候也终于明白了,《孙子兵法》中所言:“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是什么意思。
如今天寒地冻,与战不利;义军勉强合营,不能如臂使指;官兵众,义军寡;官兵皆是精锐,义军参差不齐;至于赏罚之事,又非自己可以过问,如此观之,义军此战必败矣,非人力所能为也!
怎么办?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正是此意。
张顺遂心生退意。只是如今义军三面临敌,唯有黄河以南,才是官兵防守薄弱此处。
只是官兵早已料得此处,将黄河两岸船只一并清理干净,如今河上竟然半只舟船也没有。
第339章 祭祀河神
身处绝境,张顺只好把麾下幕僚、将领一并招来问计。众人闻言皆是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对。
张顺只好把问题拆解了,详细问道:“如今身处险地,三面被围,一面临水,理当如何?”
“若溃围而出,当从何处溃围而去,亦当赶往何处?若渡河而去,又当如何渡河,今后当如何行事?”
这时候张慎言才勉强站起来说道:“如今三面被围,依我之见,其实未必。”
“官兵虽然已经占据天井关、舜王坪营地、怀庆府等地,其实尚有一处尚未合围。此地便是那垣曲县,总兵张应昌虽然屯兵平阳,如今不知何故,竟没能够及时东来,占据垣曲,我军便有了回旋的余地。”
“将军若是准备溃围而出,理当当机立断,率大军西出垣曲,击退张应昌,便能逃出生天!”
萧擒虎闻言皱了皱眉头,提醒道:“围三阙一,兵法之常。我身为猎户,捕猎虎豹,亦常如此,主公不可不慎也!”
张顺闻言皱了皱眉头,知道他们的意思。如果义军准备溃围而成,这垣曲便是最后一个突破口,当然也很可能是一个陷阱,究竟如何,情报不足,只看你敢不敢赌上则成千上万条人命!
张顺不好决断,只好继续追问道:“若是渡河,又当为何策?”
诸将闻言挠了挠头,绞尽脑汁思索起来。没想到这时候赵鱼头见大家多没有说话,便站起来道:“主公,我本就是这黄河舟子,略知一二。我便说一说愚见,说的不好,也请大家不要笑话!”
他是宋献策、陈金斗和悟空之后第四个“从龙”之人,别人哪里敢笑话他?
只是他跟了张顺以后,随着越来越多有本事之人加入,便很少参与这个军政之事了。
张顺对他颇为尊敬,连忙请他坐下说话。那赵鱼头才斜签着坐了,说道:“主公最近事情繁忙,糟心事太多,想必没有想起那‘河神’黄守才。”
“之前我听说主公请他送‘黄河石’,付了五千两银子。一块破石头,他何德何能敢收这许多银两?原本主公想让他帮忙购进粮草,他也没有购来,只是帮助李百户运输了一趟罢了。”
“我深知此人,不是贪财的性子,又是最讲究义气之人。如今他得了主公的好处,定然会拿自家性命来还。”
“我那孙子自幼便在这黄河长大,泡在这河水里,如同鱼儿一般。主公可遣他夜里泅渡此河,去寻那黄守才。此人在舟子中威望无两,定然能召集来许多船只,协助主公渡河!”
张顺听了不由拍案叫好,连忙问道:“只是这样,那黄守才岂不是犯了该死的罪,牵连了一家老小?”
“主公仁义,身处险境,仍然不忘他人安危!”赵鱼头趁机拍了个马屁,继续说道,“只是这黄守才上无老下无小,光棍汉一个,怕什么牵连?”
“更何况他既然用了主公五千两银子,岂能白用?我听说秦淮河上的名妓,赎身钱也不过一两千两罢了,他‘黄守才’还能比名妓身价还高?”
“我见主公前番便想招募此人,此番正好绝了他的归路,岂不更好?”
张顺闻言见大家均没有其他意见,便拍板道:“如此,我们便使这渡河之策,大家以为如何?”
宋献策见大家言辞已尽,便笑道:“方才我听闻赵先生说什么‘黄河石’,倒是心生一计。”
“如今义军连败,人心惶惶。渡河之事,宜秘而不宜宣,不然我怕‘河神’黄守才为官府所困,事不济矣。可是其余愚民不知,若是穷则生变,则枉费了主公一番苦心。不若明日,主公便使人将‘黄河石’还与河神,而祭祀一番,以安众心。”
张顺闻之深以为然,第二天查明官兵仍然没有大举进攻的迹象。他便大张旗鼓,命令士卒用牛马拉了“黄河神石”,送与河神。
其余诸义军统领虽然面面相觑,不知其然,亦不知其所以然,也只好勉强跟随而去。
彼时寒风凛冽、黄河水滔滔。这黄河不愧是中华境内第二大河,此时河水远远不是后世被大量抽水灌溉,常常断流所能比拟。
而这黄河河神的祭祀,更是自周代以来,被列入“四渎”祭祀至今。哪怕是后世进入唯物主义时代,没了官方祭祀,黄河仍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张顺文采不好,勉强写了几句,皆不堪入目。他只好让李香和柳如是帮忙润色了许久,才勉强凑齐了一片祭文。
文曰:昆仑竦峙,河水如练;
灵钟坎德,功配坤元。
万物蒙灌溉之利,又遭泛滥之害。
余受命于天,得此神石,以昭天命!
如今困顿,为河所拦。
复还此石,惟尔知晓。
备兹牲礼,渡此劫难!
大概意思就是:昆仑山脉高耸入云霄,黄河水如同一条白练一般蜿蜒在大地之上。祂天生具备水德,功绩却又配得上土德。万物得到了祂灌溉的好处,也遭受到祂泛滥的恶果。
如今我受命于天,上天特意赐予我这块神石,以表明我的天命。如今我陷于困难之中,被你这条河所阻拦了。我特意把这块神石还给你,让你知晓我的天命所在。我又特意备下了三牲祭品,希望你能够帮我渡此劫难。
言毕,张顺便命士卒将“黄河神石”及三牲投入河中。这几样物品皆被滚滚黄河吞噬,如此祭礼乃毕。
张顺麾下不少士卒本就是孟津舟子出身,对河神本就深信不疑。他们又多次听闻张顺的天命,见此倒内心稍安。
其余义军也多处于延绥之地,地处黄河南岸,对“河渎”的信仰也颇有耳闻,大多数也信了几分。
只是其余义军首领又不是愚民蠢妇,多少有点不信。他们只是疑惑地看着张顺,张顺便笑道:“诸位少安毋躁,我计议已定,只需等待数日。不出三日,我定然有办法帮助诸位渡过此河!”
第340章 鲤鱼跃龙门
张顺祭祀完河神当晚,便亲自到黄河岸边为赵鲤子送行。那赵鲤子本就是一个年轻气盛的小子,他便三下五除二,便脱去了身上的棉衣、鞋子等物。直到只余下一条牛犊短裤,露出一身精壮的肌肉出来,才算干休。
这小子常年在黄河里畅游,早练就一身匀称的肌肉。他和悟空那种棱角分明、形状夸张的肌肉截然不同,浑身上下反倒显得更为圆润、自然。
张顺走近两步,拍了拍他健壮的肩膀笑道:“好小子,行不行?如今天寒地冻,三九寒冬,不比往日。你千万不要逞能,若是不行,我再想办法便是。万万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好心办了坏事!”
赵鲤子正是争强好胜的年轻,闻言连忙反驳道:“男子汉大丈夫,如何说不行?且不说我自小在黄河长大,这水里的石头、水草,甚至鱼啦虾啦,皆一清二楚。”
“莫看这滚滚河水像是龙潭虎穴,其实如同我家的后院一般。就凭我这般出入江河的本事,大海大洋,我也去的!”
“金鳞不是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化龙!好小子,只要跟着我好好干,会有那么一天!天地之大,岂止中原?海洋之阔,岂止江河?”
张顺言毕,便亲自舀了三碗烈酒递与赵鲤子。赵鲤子一口气尽了一碗,连尽三碗,拱了拱手道:“主公少安毋躁,且等我带领‘河神’黄守才赶来!”
言毕,他竟是连那碗都没来得及一摔,直接用油布把棉衣裹了,负在身上。然后“扑通”一声扎入滚滚河水之中,只溅起了些许浪花。
张顺借着月光看了半天,不见赵鲤子身影,心中正在担忧。那赵鱼头看到了,笑道:“主公勿忧,我孙子这口气憋了许久,定会泅渡长远。”
果然过了片刻,张顺才望见远处波光移动,之见一条身影出现在大河之中。他如同一条蛟龙一般,时隐时现,渐渐游向了远方。
且不说张顺等人如何等待。且说那赵鲤子入了水中,如鱼得水,双脚踏浪而行,如履平地。
他用的既不是蛙泳、蝶泳,更不是仰泳、自由泳,而是后世所说的“踩水”。这是一种立泳姿势,最为省力。
赵鲤子平日游戏河中,偶尔也有抽筋、乏力之事发生,特别是如今三九寒冬,河水冰凉,更是容易出现意外。这赵鲤子最为善游,所以他便一路踩水而去。
河水很凉,幸好赵鲤子早已喝下烈酒暖了身体。那酒如同一团火焰,热腾腾地驱赶着体外的严寒。
黄河虽宽,终有竟时。不需一炷香时间,赵鲤子便便能踏过了滔滔黄河到达对岸。
但是,他别有想法。张顺答应义军三日之内见分晓,而他出发又耽误了半日,若是依照正常法子渡过黄河,还需要再步行六七十里赶到偃师王庄村才能见到“河神”黄守才。
为了节约时间,赵鲤子便顺流而下,借助水流之力直驱孟津。到了孟津,水流渐缓,赵鲤子为了避免浪费更多的体力,才离河登岸。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庆余年[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窃明[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铁血德意志[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天可汗长安风流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天下[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军火帝国大明风月[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国策[精校版]海魂[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战国万人敌[精校版]北颂[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盛唐崛起[精校版]隋末之乱臣贼子[精校版]妻乃大元帅[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