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158节

作者:四代重奸
“如今军中粮食将尽,我早已经命李百户用尽银两,前去湖广购买粮草。如今吃食尚且不足,哪里有多余的银子去购买农具呢?”
张都督从接手制造边军火器开始,就一直有一个铸造重型红夷大炮的想法。只是朝廷自有法度,一切军械需按照边军要求进行制作,张都督得不到施展的机会。
如今他好容易加入了义军,自以为能够大展拳脚,却不曾想整日要和这些农具打交道,真是“辱于奴隶人之手”啊!
张顺哪里不知道他的想法?只好劝慰道:“好在义军开荒垦田,砍下了许多树木,少了伐木之苦。我听说如今你已经烧炭数万斤,开始着手炼铁之事。当时候一旦万事俱备,你就可以开炉炼铁,铸造万斤红夷大炮了!”
张都督见张顺还惦记着此事,心中倒好受了一些,只是仍然忍不住嘟囔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等到官兵杀将过来,有再多的粮食,也白白便宜了别人。”
张顺只好安抚了张都督一番,并顺便命他打造六七百勾枪,以便新军使用。
枪头装柄方法有两种,一种叫做銎装,即将枪头后端打造成筒状,把枪柄纳入枪头的圆筒之中;另外一种叫做梃装,即是将枪头后端打造成铁茎,然后夹在枪柄之中,类似箭矢的安装方法。
在战国时代,銎装枪头的武器叫做长矛,而梃装的武器则叫做铍或者铩,两种形制分的清清楚楚。
第一种方法打造费工,安装方便;第二种打造简单,安装复杂,两种方法各有优劣。
本来除了长柄大刀、三尖两刃刀等武器依旧采取梃装以外,枪头銎装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只是若是钩枪采用第一种组装方法,很容易在勾割的时候,导致枪头脱落。
当张都督向张顺建议采取梃装的时候,张顺思索了一下,反而问道:“若是梃装,能否保证很少脱落?”
张都督只想省功,哪里想的了许多。见张顺发问,他愣了一下,才嗫喏道:“无论如何,梃装要比銎装稍微好一些,不那么容易脱落。”
张顺知他心思,便摇了摇头,安排道:“这六百余支钩枪万勿与我打造精良,一体銎装。只是那枪头柄部打造之时,需留下缝隙,以钉钉之,谨防脱落!”
张都督闻言差点哭了,自己好容易想省点功夫,却不曾想却给自己又找了个麻烦,反倒还要多打造一套钉子出来。
张顺将事情交代明白,方才心满意足的返回住处。结果他前脚刚进屋,还没来得及让柳如是端上茶水,悟空便报道:“陶家湾陶太公前来拜见!”
张顺一刻也不得清闲,没有奈何之下,只得命悟空将他领了进来。
陶太公乃是陶家湾的掌门人,和三川集卢三爷的地位差不多。自从义军占了那陶家湾之后,陶太公“识时务者为俊杰”,便改换门庭,拜在张顺麾下,每次集市结束之后,向张顺缴纳五成利润。
前番陶家湾逢集,正好小赚了一笔钱财,这便眼巴巴的跑了过来,讨好张顺来着。
那陶太公都六十多岁了,驼背很严重,好似一只大虾似的。他颤巍巍的拜过了张顺,两人分了主客坐了。张顺皱了皱眉头,看这人一大把年龄,生怕此人在自家山寨出了意外,就有心赶他回去。
等到柳如是上了茶水,两人闲聊了片刻,沟通一下感情,陶太公便命人奉上了纹银一百三十三两。
张顺命人清点一下,收了起来,便欲端茶送客,恕不远送!
不曾想那陶太公察言观色,知张顺有点不待见他,心中忐忑。他连忙站起来说道:“公事已毕,犹有些许私事打扰舜王一番。老朽前番得了一件宝物,不敢自专。特意带来,亲自献与舜王!”
张顺一听,心中纳闷:这穷乡僻壤,倒有什么宝物?莫不是走了狗屎运,捡到了一块狗头金?此物虽好,对个人而言却是宝物,但是对上万人的义军来说,其实也值不得什么!
张顺便点了点头,看他卖弄什么名堂。那陶太公见张顺同意了,便高声喊道:“陶家湾供奉宝物一件!”
言毕,只见一位十五六岁的妙龄女子双手托着一个用红布盖着的托盘,走上前来。
张顺观赏了那女子片刻,见她目光清澈、面目姣好,倒起了几分心思。
他正欲开口问询是何宝物,结果不曾想,那女子神情羞涩,差点失手摔了手中的托盘。
那陶太公见此大惊,连忙撇了手中的拐杖。如同猛虎一般猛扑过去,好歹稳住了那姑娘手中的托盘。
陶太公这才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勉强笑道:“此乃小老儿孙女,年少无知,不曾想慑于舜王虎威,差点摔了宝物,还请舜王责罚。”
张顺已经是过来人了,如何不知这老头心思。这是一宝两送,买一赠一啊!
不过,张顺想了想自己差点失火的自己后院,反倒有几分心悸。他便坦然笑道:“是何宝物,可否一观?”
“小老儿正为舜王献之!”那陶太公闻言一笑,伸手抓住红布一抖,便抖开了遮盖之物。
只见一阵霞光闪耀,一簇五彩晶石如同珊瑚一般陈列在那女子身前,直衬托的那女子如同九天仙女下凡尘一般。
张顺哂然一笑,便问道:“此乃何物?”
那陶太公洋洋得意道:“此乃五彩水玉,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方成如此之宝物。舜王请看,此物有青、黄、赤、白、黑五色,正象征金、木、水、火、土五德。世上之人,除了舜王,更无一人可拥有如此宝物。”
张顺看了半天,倒是乐了。你道怎滴,这所谓的“五彩水玉”,其实就是一大块五彩水晶罢了。
第56章 丑女
水晶在古代被称为“水玉”,或者称作“水精”、“玉英”。著名诗人屈原又诗歌云: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这“玉英”便是指水晶。
元代之前,中国尚玉,各色宝石不甚流行。直到元代以后,西域商人沿着南洋、西洋输入了大量彩色宝石,深受当时元朝贵族喜欢。
等到朱元璋覆灭元朝,建立大明以后。明承元风,追捧宝石之风更胜。
朱棣“靖难”之后,派遣三宝太监郑和郑公公七下西洋,更是购进了大量宝石。
特别是东南亚生产各种红蓝宝石,西洋波斯湾附近“此处各番宝货皆有,更有靑红黄雅姑石,幷红剌、祖把碧、祖母剌、猫睛、金钢钻,大颗珍珠如龙眼大,重一钱二三分,珊瑚树珠,幷枝梗、金珀、珀珠、神珠、蜡珀、黑珀,番名撤白值。”
只是等到刘大夏烧毁《郑和出使水程》以后,明朝再也无力组织舰队下南洋、西洋,此事遂罢。
不过东方不亮西方亮,明朝遂后在云南宝井发现了宝石矿,盛产大量红蓝宝石。其中顶级红宝石最负盛名,顶级“鸽血红”即产于此处,此地逐渐成为明中后期所需宝石的主要产地。
只是随着明朝压迫日盛,再加上“播州之乱”、“奢安之乱”等土司叛乱的影响,边疆日益收缩,云南宝井这块盛产宝石之地遂后便丢掉了。
这所谓的“云南宝井”既是后世的缅甸抹谷,依旧以生产宝石玉石出名。
有句话叫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室、王室风气如此,大明奢侈之风更是盛行,竞相以佩戴宝石为荣。
万历十年,潞安府的潞王筹备婚礼的时候,仅仅首饰一项,便用“青红宝石八千七百颗,各样珍珠八万五千余颗”。
甚至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三年之内共进珠宝九次,合计花费白银二百二十一万两。几乎和朝廷在“播州之乱”耗费内帑白银二三百万两相当,足见其奢靡程度。
水晶虽然不及宝石罕见,亦是珍贵之物。明代盛产水晶的地方南方有福建漳浦铜山,北方有宣府黄尖山。河南信阳和湖北兴国一带亦均有出产。甚至还流传有“南水晶白,北水晶黑,信州水晶浊”之语。
张顺见了此“宝物”,顿时起了心思。他顾不得陶太公年迈体弱,连忙追问道:“此宝物得于何处?可有产出之地?”
陶太公先前落后于三川卢三爷一步,在张顺面前并不如卢三爷受宠。
陶家湾与三川集两地既使本就相距不远,结果卢三爷在张顺的支持下,优先售卖粮食等物,优先收购收购皮毛药材等出产,更是在开集开市的时间上优先选择日期,折腾得陶家湾集市日渐衰败。
这陶太公也是好气魄,干脆亲自带着孙女、宝物过来,本就打算“投资”张顺而来。
见张顺问询,他连忙颤巍巍的讲述道:“此物乃陶家湾所产,我等都是山野之民,往日毛手毛脚,开采之时,难免有所损坏。若是舜王有心,陶家宁愿将本地水玉矿脉,一并献与舜王!”
那陶太公说到“一并献与舜王”之时,还下意识看了那少女一眼。张顺心里明白,一时间也不置可否,只是笑道:“老丈心思我尽知矣,只是此事须从长计议,等回头议过了再谈不迟。”
遂后两人热情的交谈一番,那陶太公才兴尽而归。
当柳如是出来收拾茶水的时候,看到张顺还盯着那姑娘的背影看,便撅着小嘴道:“爷这是有了新人忘旧人呐!”
张顺收回目光,嬉笑着伸手刮了一下她的鼻梁,然后一把把她抱了起来,放在自己膝盖上。
柳如是是典型的江南美女,身材娇小,坐在张顺腿上也不十分沉重。张顺伸出双手环着她的蛮腰,用鼻子在她脸颊旁轻轻嗅了一嗅,笑道:“吃哪门子的醋啊?我就是奇怪她腿脚是不是有问题,怎么走起来一拐一拐的?”
柳如是闻言愣了半晌,还没顾上撒娇,反倒“噗嗤”一声便笑了出来。
她吃吃笑道:“人人都说爷不学无术,倒是没冤枉了你。她这叫做‘三寸金莲’,走起来叫做‘弱柳扶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言毕,她又竖起耳朵偷偷听了听屋里的动静,才趴在张顺耳朵上,小声嘀咕道:“像我家小姐这般虽然螓首蛾眉、朱唇皓齿、狐媚入骨,只要裙底莲船盈尺,便是大煞风景,多半落个‘半截美人’的名号。”
啊?张顺吃了一惊,听这柳如是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其实不就是这女子“缠足”了嘛!
他娶了好几房婆娘,没有一个是缠足之人。他还以为这缠足之风是满清带来的胡夷之风,感情这个时代审美都这么畸形了吗?
张顺连忙问了,没想到那柳如是呵气如兰,趴在他耳边软软糯糯地说道:“爷可知,人家在外面如何编排你吗?他们都说‘舜王好色天下闻,三房丑女耕耘勤’。这也是为什么上次栾川王氏特意送来一位体重一百八十斤的丑女过来,就是吃不准你是什么口味儿!”
张顺听了差点乐死,难怪自己取了这么多美女,大家都没有羡慕嫉妒恨呢,感情大家审美不同呵!
柳如是见张顺笑出声来,生怕李香在屋里听到了,连忙伸手去捂住他的嘴巴。
张顺好容易忍住了笑声,才掰开她的小手道:“既然如此,你们几个为何没有缠足?”
柳如是听了这个就来劲了,连忙兴奋的小声说道:“红夫人出身边地,骑马射箭男儿一般,哪里考虑缠足之事?三夫人平民百姓,日日需要辛苦劳作,岂能缠足困于闺房?至于我家小姐,更是李老爷娇生惯养,不肯让她吃半分苦,所以大龄未嫁!”
她鬼精灵一番话,反倒偷偷把三位夫人编排个遍。张顺听得好笑,便问道:“那你呢?”
“奴……奴家天生脚小,若缠下去就没有脚了!”柳如是偷偷笑道。
第57章 回乡
张顺见柳如是娇憨可爱,倒没有责罚她。听她说了实情,他只是心中好笑。
原本他以为像李三娘这样不符合古人审美的女子被称为“丑女”也就罢了,哪里想到像红娘子和李香这样的美女,只是因为没有缠足,便成了“半截美人”的丑女了。
不过,张顺作为后世之人,自然有一股傲气。反正老子喜欢就成,管你们这群变态背后闲言碎语作甚。
一念至此,张顺拍了拍柳如是的屁股,笑道:“还不赶快收拾东西,若是让你家小姐听到了你在这里咬耳根子,怕不是日后没有好日子过了!”
柳如是顿时吃了一惊,轻叫了一声,;连忙跳了下来,手忙脚乱的收拾起残茶旧盏起来。
张顺也不管她他,自顾站了起来,思索道:如今义军看似踏上正规,其实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己带领过了的三千老卒,虽然伺机修整了一段时间。可是武器铠甲和战马依旧没有得到补充,日常训练自己有没有亲自主抓,肯定多有懈怠之处。
耕种之事虽然已经拉开帷幕,却是贫瘠山地,又缺乏种子肥料农具等物,如今又天气大旱,也不知道年底到底有多少收成。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万余义军上下花钱如流水,一刻也断绝不得。
张顺带领义军和卢氏县令士绅勾搭好了,才得以占领这一镇两市六里之地,可是依旧无法养活养好麾下的士卒,自己还得另开财源才行。
这附近金矿、铁矿已经纳入义军掌控之下,今日这所谓的“水玉矿”亦当纳入囊中。只是涓涓细流不成江海,对于义军的日常开销而已,仍是车薪杯水罢了。
算来算去,还需要来一笔意外之财,才能保证日后的开销。更何况如今是大争之世,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是不能迅速扩军,依旧是死路一条。
想到此处,张顺便和柳如是打了个招呼,前去寻那宋献策、张慎言等人去了。
结果寻了半天,两人各自忙活去了,张顺这才作罢。
这时候,跟在他身后的王锦衣犹豫了一下,向张顺说道:“主公,锦衣离家已久,甚是思念妻子。义军左右无事,我想回怀庆府老家一趟,顺便把家中的婆娘接过来小住!”
张顺闻言倒有几分抗拒,义军吃食本就不够,若是再多来几张口,岂不是更不足了?
那王锦衣倒是机灵,连忙说出一番话来,彻底打消了张顺的顾虑。
既然如此,张顺又想起了一事,便对王锦衣说道:“此次回乡,往来有六七百里。既然跑了一趟,你给我带十个人一起回去,顺便帮我寻一下赵鲤子。”
“此人乃是赵鱼头的孙子,当初为了寻那‘河神’黄守才助我渡河,寒冬腊月渡过黄河,如今依旧没有消息,也不知道到底如何了!”
王锦衣一一应了,便要辞行,准备第二天一早出发。
张顺犹豫了一下,便回去让柳如是把五彩水晶包裹了,一并让他携带到洛阳发卖。
柳如是闻言嘴巴撅的老高,竟是不舍得。原来这女子和西方巨龙颇为类似,向来对亮晶晶的贵重物品没有半点抵抗力。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庆余年[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无家[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叛徒[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铁血德意志[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晚明[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长安风流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开海[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军火帝国大明风月[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海魂[精校版]绍宋[精校版]战国万人敌[精校版]北颂[精校版]大明春色[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盛唐崛起[精校版]隋末之乱臣贼子[精校版]妻乃大元帅[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