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172节

作者:四代重奸
如今流寇四起,且不说流寇会不会打着给“河神”黄守才报仇的名义,来找自己的麻烦。就是不小心把那些受过黄守才恩惠的渔夫舟子逼反了,就没有自己好果子吃。
没办法,孙推府只好硬着头皮把黄守才关在牢里,好吃好喝的供奉着,生怕有个闪失。可他又不敢把他放出去,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这一日,他一边让家里的丫鬟给自己扇着扇子,去去暑气,一边头疼此事。
突然他听到小厮来报,外面先后来了二三个信使,送来了下面知县的书信。
孙推府只道是哪个知县又私事求他,便命他们进来了。等到这三人把书信呈了上来,孙推府打开一看,不由大喜过望。
原来这正是孟津县知县的书信,上面写着:黄守才治河有功,活万人性命,不是官吏,胜似官吏。且不说此人无有造反动机,即便有过,小惩大诫也就罢了,不然若是下次黄河决堤,又该找谁去治理黄河呢?
再拆开一封,却是偃师知县的书信,上面写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河两岸,素来有百姓以渔渡为业,黄守才在其中素有清名。
若是孙推官想兴大狱,需调来兵马,谨防有变。若是仅仅和黄守才有仇,打一顿板子出出气也就罢了,有何必逼的这些人狗急跳墙呢?
而最后一封则是巩县知县的,大体意思也差不多。不过这巩县知县特意提到:黄守才治河有功,素有雅望。如今三县百姓听闻黄守才被抓,欲上万言书,请求孙推官及时判决黄守才无罪。
三地官员或劝说、或威胁、或建议不一而足,却同时向他表态黄守才动不得。
说实话三处知县之前寂寂无名,这时候却突然为黄守才说情,不得不说其实十分奇怪。
可是孙推官根本不以为意,他反倒认为如果不是这样才奇怪。很明显这个时候有人要保黄守才,才故意联络官员士绅一并求情。
孙推官怀疑背后的推动者不是别人,正是新任河南巡抚玄默。
他倒不是怀疑玄默与黄守才有什么交情来着,反而巡抚的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
自己之前站位前巡抚樊尚燝,新任巡抚估计有所不满,故意借此事探一探自己的态度。
特别是如今“流寇”在陕南豫西十分猖獗,估计新任巡抚也不想因为自己捉拿“河神”黄守才之事,引起不必要的动荡,所以借机敲打自己。
想到此处,孙推官心中已经起了妥协退入之意。他便喊道:“来人,准备车马,我要去拜服知府大人!”
他已经想明白了,这事儿说难办难办,说好办也好办。他只需等到请愿的渔夫舟子及士绅过来以后,将这些事情一股脑推到原来巡抚樊尚燝身上便是,难道那樊尚燝还能过来和自己理论不成?
第88章 夺门
过了七八日,果然有数百人操着孟津、巩县及偃师口音,涌向洛阳城。
洛阳繁华,又是福藩重地,城郭虽然周围九里,依旧不能满足市民生活需要。是以,在洛阳成为,亦多有民居、集市等建筑。
请愿之人,多为渔夫舟子,故而多为壮年青壮。由于天气炎热,再加上渔夫舟子多无田产,生活较为艰难,故而这些人多仅穿了一条牛犊裤,光着黑黝黝的上半身赶向洛阳城内。
城外百姓甚为稀罕,不由围在两侧纷纷围观起来。有些大姑娘小媳妇,猛地见到这么多光着膀子的汉子,不由啐了一口,羞红了脸。
这些人举着旗帜,拉着一条长长的布帛,上面签着密密麻麻的名字。
有识货之人,向周围百姓解释道:“你们看,这就是万人请愿书了,上面全都是当地百姓的签名。”
众人闻言皆惊叹道:“如此说来,那黄守才倒是一个好人,府里的推官如何捉了此人?想必也是一个奸臣贼子!”
众人议论纷纷,正是孙推官想要达到的效果。他之前和河南知府勾兑了许久,吐出来好大一块利益,才将这帮人放入城来。
他要当着众人之面,把这口黑锅盖到上任巡抚樊尚燝头上,以洗白自己的恶行。
听闻请愿的渔夫舟子已经赶了过来,孙推官连忙让下人拿出官服,穿戴整齐,戴上了乌纱帽,一副威严模样,这才大摇大摆的领着众人出了府邸。
等到孙推官行至北城门旺喜门附近,果然看到乌乌泱泱一群人乱糟糟的赶了过来。
孙推官强忍着不适,高声喊道:“诸位切勿冲撞了城中百姓,我便是河南府推官,尔等有何话但与我说,我定会为大家主持公道。”
孙推官想的挺美好,他准备等这帮请愿之人喊出“黄守才冤枉,为官府所捉,打入大牢。还请大人明断秋毫,还他一个清白。”
到时候,他就可以应道:“诸位误矣,这黄守才并非由本官所捉,实乃是前任巡抚樊尚燝所为。如今我已经尽知此事,哪怕拼着我的乌纱帽不要了,也有还黄先生一个清白!”
到时候,自己既得名,又获利,还能买好信任巡抚玄默。一举三得,实在是高!
只是他哪里想到,他此话刚刚落地,只听得那些渔夫舟子高声喝道:“便是此贼捉了黄先生。黄先生治河有功,能活万家性命,如今被此贼嫉贤妒能,捉到牢中一番拷打,试图屈打成招。大伙休得和他废话,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言未毕,这伙人伸手往裤子里一掏,竟然皆掏出一把解腕尖刀出来。
孙推府猝不及防,不由大吃一惊。他本道这是安排好的剧本,大家相互卖个好罢了,是哪个无耻之徒,居然不讲武德!
他转身便要逃跑,可是哪里跑得掉?众人冲了上来,只把那解腕尖刀刺来,数刀便刺死了孙推府左右。
孙推府跑不及两步,便被人一把捉了过来,一刀插在他的心窝子,当场了解了他的性命。
其余百姓,本来都是围观吃瓜,万万没想到事出突然,兔走隼落之间孙推府便命丧当场。
众百姓这时候终于反应了过来,高声尖叫道:“杀人啦,杀官啦,造反啦!”
顿时一哄而散,有跑往城中家中躲避的,有跑往城外避祸的,不一而足,顿时在旺喜门附近乱窜起来。
杀死那孙推府之人不是别人,正是赵鲤子。他抹了摸被孙推府喷到脸上的鲜血,如同恶鬼一般喝道:“速速随我夺下此门,迎接舜王入城!”
原来当初老山长左冷禅定下了“伪造”官意、民意的办法之后,颇为敏锐的张顺突然想到:既然孟津、偃师和巩县的百姓可以借机入城,那为何不能让士卒假扮百姓,趁机夺取洛阳城城门?
为了迷惑孙推官等人,张顺还特意命令赵鲤子分别去孟津、偃师和巩县招募部分丁壮,其余一二百人皆挑选军中壮士,连夜打造出一批解腕尖刀,藏于牛犊裤中备用。
果然那孙推官只道是百姓上书,继续依照原有规则行事。哪里想得到“这帮泥腿子”也懂得官员之间的潜规矩,竟然借此骗入城中,胆大包天的要夺取洛阳城。
旺喜门的守卫本来也在看戏,怎么也没想到事情突然直转急下,看戏之人却成了戏中之人。
赵鲤子及其所带领二百壮士皆光着膀子,手持解腕尖刀。他深知自己等人无论武器还是防御皆不如官兵,唯有靠一股血气之勇,快速夺下此城城门,方才有一线生机。
于是,赵鲤子一马当先,率领带领众人冲向旺喜门的门子。这些人虽然手持长枪,身披铠甲,其实都是样子货罢了。
他们说好听点算是门卫,其实不过相当于后世“看门大爷”罢了。
哪个人看大门,还要身穿铠甲?外面看着光鲜,其实乃是用布制成的样子货。他们更是没有见过血之人,如何敢应对如狼似虎的二百壮士。
等到赵鲤子冲了上去,伸手捉住了一根长枪,用力一拉将其中一个门子拉到跟前,一刀搦死。其余门子顿时一哄而散,如遇恶鬼一般,逃跑还来不及,哪里还敢反抗。
赵鲤子连忙留下了三四十人,自己捡起了门子丢弃在地上的武器,又带领剩余之人,顺着城门后面的台阶杀向了城上。
这城上尚有守卫二三十人,哆哆嗦嗦的持着长枪便要反抗。
赵鲤子连杀两人,早已经浑身浴血,他高声喝道:“舜王率十万大军已到,还不速速投降?若有顽抗,格杀勿论!”
赵鲤子言辞方毕,只觉得城上一阵震动,如同地龙翻身一般。便听到一阵阵轰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了过来。
众守卫相顾失色,扭头一看。正好登高望远,只见远处密密麻麻的三支骑兵成品字形从东北方向驰骋而来。望其旗帜,遮天蔽日,如林之盛。山呼海啸一般,呼啸而来。
有不少人瑟瑟发抖,便弃了手中长枪,跪地而降。有七八个顽抗着,在赵鲤子冲上去一枪刺死了一个之后,其余人等一拥而上,当场乱刀戳死。
第89章 洛阳
洛阳又名“雒阳”,别称洛京、洛邑、神都。周代商以后,周朝原本国都镐京偏西,无法控制殷商旧地。于是周武王就命令周公寻找新址,营建新都。
周朝之前,天人照应思想流行。帝王们认为神居于天中,帝王应当居于地中。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便是这种崇拜“中”的思想的反应。
夏之初,禹都阳城,号为天下之中。及至周公,复测量天下地中所在,认为洛阳之地才是天下之中,遂在此地营建洛邑。
又因为洛阳盆地四周皆山,又有伊洛河从中穿梭而过,正如同一个“中”字一般,故而此地又被称为“最早的中国”。狭隘的“中国”含义,便是指的这河洛之地。
洛阳之地虽非关中那样的天险,却也外有八关守护,内有高城深池。虽设立有河南卫,早已不堪使用。
更何况新任巡抚玄默为了配合五省总督陈奇瑜消灭盘踞在豫西陕南等地的义军,早已经把能战之士抽选完毕,亲率大军驻扎在卢氏以西朱阳镇巡检司附近。
当赵鲤子夺了洛阳北门旺喜门以后,张顺亲率刘成、贺锦和贺一龙三人及其麾下一千五百余骑赶到,这偌大一个洛阳城便落入到张顺手中。
张顺来时,特意携带着赵鲤子所率领二百壮士的铠甲武器。刚入旺喜门以后,张顺便一边喊来赵鲤子等人,让他们赶快穿戴铠甲武器,一边命令刘成、贺锦和贺一龙三人,分别夺取洛阳东建春门,西丽景门和南长夏门。
赵鲤子见张顺身边士卒尽去,不由担心道:“主公,还请留下一二百士卒,以防万一。”
张顺闻言不由笑道:“有你这个‘常山赵子龙’和二百壮士在此,即使身处龙潭虎穴,我又何惧焉!”
赵鲤子闻言不由大为感动,连忙拜道:“得主公信任如此,我赵鲤子哪怕只有一口气,必不使宵小之辈伤及主公一根汗毛。”
张顺闻言哈哈一笑,赞许道:“难得你有如此赤胆忠心,我听赵老爷子说你不曾入学取字。古语有云:鲤鱼跃龙门,你既然能够冬夜渡过黄河寻那黄守才,也算是奋力一跃,脱胎换骨了,不如就唤作‘子龙’吧!”
明末市井之中《三国志演义》话本最为流行,“一身是胆”的赵子龙素来是少年们崇拜的对象,那赵鲤子亦不能免俗。
他闻言不由大喜,连忙跪拜道:“谢主公赐字,我必不使此字受辱也!”
张顺连忙把那赵鲤子扶了起来,拍了拍他坚实有力的肩膀,笑道:“既然如此,且让我为赵将军穿上铠甲,等待你为我杀个七进七出!”
赵鲤子连道不敢,正要拒绝,张顺哪里肯依?他发觉赵鲤子虽然年轻,经过多番培养和这次历练,本事增长了许多。
张顺有心抬举他,一来可以提升老陈赵鱼头的地位,二来也可以分一分义兄陈长梃的兵权。
他本来就有借机笼络人心,只是笑道:“刚刚说完要效法赵子龙,赤胆忠心,怎么连主公这点命令都不依了?”
言毕,张顺便亲手挑选了一件质量优良的铠甲,为赵鲤子披挂身上。
张顺为赵鲤子所挑选的是一身后世最为被人熟悉的经典明光甲样式:头戴凤翅盔,身着前胸后背带着明光护心镜的身甲,两肩披上披膊,腹部先束缚上类似枕头似的“抱肚”,再挂上兽吞腹甲和腿裙,才基本算穿戴完毕。
等到赵鲤子穿戴完毕,果然看起来威风凛凛,有几分常山赵子龙的风范。
赵子龙把手中的解腕尖刀往腰间一别,便持了长枪护卫在张顺左右。
张顺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笑道:“守卫之事,有悟空和姬程、姬蛋也就够了,你既然穿戴完毕,速与我整顿人马,随我取了那城中的王府。”
原来这洛阳城虽大,却并非仅仅是百姓的居所。大明万历皇帝最喜爱的儿子朱常洵经历了十五年的“国本之争”,终究没有能够立为太子,继承了家里的皇位。
心怀愧疚之下,万历皇帝便把他分封在洛阳为福王,希望他能够享尽天下之福,也不枉来世间走这么一遭。
为此,万历皇帝不但赏赐了朱常洵许多财物,还特意御批白银三十八万两,于洛阳城中营建福王府。
福王府规模宏大,占据洛阳城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面积。它东至县前街,西至十字街北,南至察院街,北至莲花寺。
四周修筑丈余高围墙,分仿造京师紫禁城,分内宫、外宫两部分。王府共开四门,皆建造府门楼,分别是南面正华门,西面西华门,东门东华门和北面望京门。
张顺携赵子龙诸人从北面而来,正赶到北面望京门。北门为福王府后门,门前建有一丈余高,三丈余宽的照壁。朝南雕刻有二龙戏珠浮雕,朝北书写“皇恩浩荡”四个大字。
张顺虽然是后世之人,来到这时代已久,也一定程度上了解这个时代礼制森严。
只看这气势恢宏的福王府和照壁,也不由赞叹道:“好一个‘皇恩浩荡’,北面望京。一个藩王如此猖狂,朝廷竟然也不敢制,足见其地位超然。”
那福王府听闻义军入城,早已紧闭四门。张顺也不以为意,只是命悟空上前喊道:“舜王起兵,本为百姓。如今入得洛阳城,不曾拜见福王,甚为遗憾。如今你家福王是个王,我家舜王也是个王,闭门不纳,此何故也?”
府内人听了,不由哈哈大笑道:“这天下皇位本当归我家福王所有,奈何被宵小阻挠,方才屈尊为王。莫说这天下之地,周王、赵王、沈王、宁王皆亚于我家福王,你一个流寇土匪,也敢称王乎?”
张顺闻言怒极而笑,亲自接口道:“死到临头,也敢嘴硬?我倒要看看你这福王到底为洛阳百姓带来何福,待我攻下此府,是非功过让天下百姓评说!”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