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974节

作者:四代重奸
三辞三让之初,张顺本着俭省节约的心思准备“借”崇祯的冕服凑数,结果被众人一口否决了。
但是,时间紧任务重,无奈之下众女只得齐上阵,连续废了两三个月的功夫,终于在登基前夜把这一身衮冕给他做好了。
待到四女给他穿戴整齐,仔细一看,只见面前之人身材高打、器宇轩昂,端的是神仙似的人物。
“怎么了?”张顺眼见四女一呆,不由奇怪地问道。
“这身衣服,大约也只有陛……陛下穿得!”四女回过神来,不由开口赞叹道。
正所谓:“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
这张顺本就好气质,如今又穿了这一身以黑红为主色的衮冕,看起来极具威严气度,让人忍不住产生了一股顶礼膜拜的冲动。
张顺闻言就着大铜镜看了看,一时间也忍不住感慨万全。
或许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或许自己做事还不够大公无私,或许自己也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但是这一身华夏衣冠终究算是保住了!
一念至此,张顺便辞别了众女,在高启潜的引导和悟空的护卫下大踏步走向了乾清宫。
乾清宫内,朱常洵与内阁诸臣早已经翘首以待。
张顺进了宫内,先向“弘光帝”朱常洵行三叩九拜大礼。
朱常洵生受了,然后离开了龙椅,一步一步踱下台阶,将玉玺郑重递与给了张顺。
张顺受玺,便高举至头顶,然后一步一步走向前走去,直到走到那宽大的龙椅跟前。
眼前的龙椅很大,可是它却坐不下两个人。
所以只能朱常洵下去,自己坐上去。
“臣朱常洵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直到这时,身宽体胖的朱常洵不由高呼一声,十分艰难的跪拜了下去。
朱常洵话音刚落,以张慎言为首的内阁诸臣亦纷纷大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715章 传国玺
话说张顺既已受玺,接受朱常洵及阁臣朝拜。
但这并不是登基大典的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始。
登基大典的第一步是祭祀天地宗社。
天即皇天上帝,亦即昊天上帝,祭祀地在天坛;地即皇帝祇神,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后土神,祭祀地在地坛。
宗即宗庙也,祭祀地在太庙。
初,经过宋献策建议,将原来的明朝诸帝移出,将张顺先祖移入。
然后,慎终追远,极其不要脸的以黄帝为太祖,以舜帝为高祖,又往上追封三代,皆移入祭祀。
那张顺本是穿越而来,对此倒也不甚在意。
既然自个是炎黄子孙,那以黄帝为太祖,想必也不算认错了祖宗。
至于社,即社稷,亦即“土地之主”和“五谷之长”,故而又被人称之为“土谷之神”,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祭祀地在社稷坛。
由于昊天上帝和皇地袛神在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哪怕身着华丽的衮冕,亦不足祭祀之。
故而张顺只得折回养心殿,又换上了一身质朴的大衮冕。
《礼记》:“礼有以文为贵者”,亦“有以素为贵者”;“有以多为贵者”,亦“有以少为贵者”。
前者的代表就是衮冕,而后者的代表就是大衮冕。
相对于繁琐华贵的衮冕而言,大衮冕采用黑羔羊皮制成,“以象天色之玄”,而且“冕无旒、衣无章”。
用这种返璞归真的设计,以表达对皇天后土的“报本反始”之心。
祭天礼仪大致包括迎神奏乐、燔柴、行礼、奠玉帛、进俎、初献、饮福受胙、撤豆、送神、去燎所、望燎十一项,步骤极其繁琐。
只过了一会儿,张顺就热的满头大汗。
原来按照正常情况,祭祀天地这种典礼都在冬至举行,天气较为寒冷。
但是,时值初秋,“秋老虎”尚未远离,张顺身披“黑羔裘”,自然是热得不行。
不过礼制如此,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进行到底。
好在祭祀天地需要这般,祭祀宗社就可用换回衮冕,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那天坛在城南,地坛在城北。
好容易祭祀完皇天上帝,天色刚微微亮,张顺连忙催促着众人前往城北,祭祀皇地袛神。
众人刚要动身,就在这时,突然有人跑到宋献策跟前耳语了几句。
那宋献策眼睛一亮,连忙扑到张顺面前,大声高呼道:“陛下,祥瑞,天降祥瑞啊!”
“何来祥瑞?”张顺闻言连忙抬头看了看天空,只见蒙蒙的天空万里无云,七八点残星点缀其上,却是无一丝异象。
“方才赵鱼头乘快马自洛阳而来,言说两个月前,孟津河水忽然清澈见底,众皆疑之。”宋献策连忙大声道。
“俄而有渔人于洛河网中金色鲤鱼一条,长约五尺,重达百斤,疑似为龙。那渔人不意大喜,连忙喊来左右亲邻帮忙。”
“不意那鲤鱼力气极大,未几,竟挣破渔网而去。”
“待到那渔人上岸,遍查渔网,只见一物挂在网上。洗净一看,竟是一方玉玺,遂售卖于市。”
“赵鱼头见而购之,只见上面刻着鸟虫,不明所以。遂使人视之,乃‘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也!”
“啊?这是传国玉玺啊!”众人闻言一愣,不由纷纷交头接耳道。
“传国玺?”张顺听到这里,不由半眯着眼盯着宋献策问道,“果真如此?”
“这……赵鱼头已经赶到,陛下召来一问便知!”宋献策顿时脑门冒汗,连忙回答道。
“好,宣赵鱼头觐见!”张顺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道。
“宣赵鱼头觐见!”随着张顺诏令一下,顿时早有太监高声传召道。
“草民赵鱼头,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不多时,一个颤巍巍的老者来到了张顺面前,伏在地上三叩九拜道。
“平身!”张顺看着愈发苍老、愈发卑微的赵鱼头,一时间不由感慨万千。
当初那一个精神矍铄、畅谈古今的老先生,如今却和一个普通人一般,匍匐在自己的脚下。
难怪自古以来,帝王都“道寡称孤”,果然是高处不胜寒呐!
就在张顺打量赵鱼头之际,却不知伏在地上的赵鱼头同样是心绪百转千回。
当初和自己堪堪而谈的那个年轻人,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就如同天命加身一般,由一介布衣荣登九五之尊。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那赵鱼头闻言并没有起身,反倒膝行向前道,“草民自得了这一方印玺以后,倍道兼行,用了半个月功夫赶到了京师。”
“不意适逢陛下登基,实在是天命所归。”
“还请陛下收下这一方印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张顺闻言仔细一看,却见赵鱼头粗糙的手中正捧着一方指头大小的印玺。
那印玺颜色极为怪异,乍一看好像是白色,仔细一看又好像泛点绿,似乎还有点金光闪烁,不知真假。
张顺笑了笑,亲手接过来拢到袖子里道:“些许死物件,不值得先生如此劳烦。”
“按理说,先生本是朕的旧人,如此隆重之事,理当恭请先生出席才是。”
“只是念及先生年事已高,这才不敢劳烦先生长途跋涉。”
“既然今日先生已至,还烦请先生为我观礼!”
“陛下!”张顺话音刚落,内阁大学士冯铨连忙接话道,“这传国玉玺本为秦始皇所用,毁和氏璧而成,传自五代李从珂,遂不知所终,至今数百年矣。”
“昔王莽篡位,命安阳侯王舜索之,遂崩一角。”
“今陛下既为舜王之后,名讳又与之同音,可见正应于此。”
“此乃大大的祥瑞,还请陛下诏令四方,使世人咸知之!”
“还请陛下诏令四方,使世人咸知之!”冯铨话音刚落,众人料定此事为张顺所安排,不由纷纷跪请道。
“哈哈哈!”不意张顺闻言仰天大笑三声,这才开口道,“昔日秦始皇六合,虎视天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又毁和氏璧以为大宝,欲以传万世。”
“不意其江山二世而亡,其传国玺又为他人所得。”
“自是巧争力取,谓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玺也。”
“故昔日孙坚得之,命丧黄泉;袁公路得之,冢中枯骨。”
“后人求之不得,则伪造以欺人;得之则君臣色喜,以夸示于天下。”
“是皆贻笑千载,朕不为也!”
“今朕以农人为城橹,以士人为干戈,以工匠为甲胄,以商贾为玉帛,天下谁人能制?”
“故天下百姓方为传国玺,朕安用一死物为!”
第716章 大虞
话说张顺既祀天地宗社,遂折回乾清宫,又换回了那一身华丽的衮冕,端坐在龙椅之上。
张慎言携百官,于下面三叩九拜,三呼万岁,至此彻底定下君臣之份。
张顺遂下诏书,改国号为大虞,年号统天,以李三娘为皇后,以红娘子为皇贵妃,以马英娘、李香、高桂英和王奇瑛四女为贵妃。
其余诸女,各册封妃嫔不等,不在细表。
原来当初,群臣议国号有虞、陈、熊、虍若干种,张顺选择了半晌,最终选择了一个虞字。
一则,虞即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
二则,虞夏商周,虞乃王朝开端。
古语云:君以此兴,必以此亡。他深知自此以后,王朝恐怕将会彻底终结,这将会是最后一个国号。
三则,有虞氏乃舜帝的国号,他每以舜帝自比,也应当选择类似的国号。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奋斗在盛唐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窃明[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天可汗民国投机者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汉世祖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她们为我打天下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军火帝国铁血德意志[精校版]交锋[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国策[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猎谍[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附身吕布[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大宋私生子[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新宋风流[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大明国师始皇家的好圣孙枭臣黑道特种兵朝为田舍郎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刺明[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