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49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呵……和朕斗!”朱棣得意地冷笑一声。
不过……
朱棣忍不住心里又嘀咕。
朕还有姓郭的亲戚?
不过一时也无头绪,其实这也可以理解,皇家的亲戚太多了,不说远的,单说太祖高皇帝,生下的儿子就有二十六个,女儿十六人,更不必说其他乱七八糟的眷属了。
不过朱棣的心情好上了不少,龙行虎步地回到了文华殿。
文华殿里,皇子和亲王以及驸马们却各怀心事。
汉王朱高煦有些不耐烦了,他朝驸马王宁都使了个眼色。
王宁乃是朱元璋第六个女儿的丈夫,朱棣靖难的时候,他将南京城的军事机密泄露给了朱棣。
因此,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他既是功臣,又是朱棣的妹婿,很受朱棣的信任。
王宁如今算是位高权重,不过他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因为和朱高煦关系十分好,被人认为是汉王的死党。
王宁似乎得到了朱高煦的暗示,二人会心一笑,随即各自错开目光。
年少的伊王朱木彝这时冷不丁地道:“汉王与姐夫在笑什么。”
这一句破天荒的话,让朱高煦顿时恼羞成怒,道:“去去去,一边去。”
朱木彝虽然是朱高煦的叔叔,却很害怕朱高煦,连忙躲闪到太子朱高炽的身后。
此时,朱棣已摇摇晃晃的回来了,一脸不悦的样子道:“又在吵嚷嚷什么?”
“陛下……”王宁这时道:“臣有事要奏。”
朱棣对王宁还是很客气的,刚刚靖难的时候,王宁就冒着风险给他通报军事情报,而且又是他的妹婿,以往关系就不一般。
朱棣随和地道:“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臣要弹劾张安世。”
此言一出,文华殿里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朱高炽脸色微微一沉,有些惊慌。
朱棣落座,抿了抿唇道:“今日乃是朕的寿宴……”
“正因为是寿宴,所以臣吃了一些水酒,有些话才不吐不快。”王宁道。
朱棣脸色缓和了一些,道:“说罢,这张安世怎么了?”
“张安世不学无术,在京城之中,是出了名的草包,他还经常打着皇亲的名义招摇过市……陛下,臣也是皇亲,有些话……憋在这里,实在无法忍受。陛下可知道……坊间是怎么议论张安世的吗?”
朱棣的脸色拉了下来:“如何议论?”
王宁道:“百姓们都说,永乐朝的皇亲,不如建文朝远甚。”
此言一出。
朱高炽的脸色已是惨然,他连忙摇摇晃晃地起身,拜下道:“父皇,儿臣罪该万死!”
朱高煦则站在一侧,一言不发,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这个节骨眼,突然参劾张安世,杀伤力实在巨大。
一方面,王宁没有寻出具体的罪证,因为一旦有具体的罪证,那么皇帝必定会派人核实,东宫也肯定不是省油的灯,太子党也一定会竭尽全力干预这件事。
那么就干脆从皇帝的软肋下手,皇帝夺了侄子的大位,对朱棣而言,这本身就是很不光彩的事,所以极为看重天下百姓对于自己的评价。
现在王宁说百姓说永乐朝的皇亲不如建文朝的皇亲,这岂不是说,他这永乐皇帝,不如他那丢了江山的侄子?
这对于朱棣而言,是绝不可接受的。
朱棣深吸一口气,看了看王宁,又看看跪伏在地瑟瑟发抖的太子。
想了想,他压抑住了满腔的怒火,只是语气却是极冰冷的道:“是这样吗?”
“是。”王宁道。
朱棣道:“朕知道了。”
王宁心里已经有了把握,他知道,陛下这是在刻意的压制怒火。可陛下的性子,这怒火便如火山,迟早要爆发出来的。
只是接下来,气氛却一下子清冷起来。
许多人连马屁都没心思拍了,几乎所有人都战战兢兢。
朱棣默默地喝了两杯酒,才对着身后的宦官亦失哈道:“召大家来给朕祝寿吧。”
亦失哈感受到了朱棣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忙不迭地颔首:“奴婢遵旨。”
他匆匆至文楼,召集其他的皇亲来文华殿见驾。
……
文楼这边,数十个皇亲,一个个整装待发,张安世位列其中,不过他最年轻,只能排在最尾。
众人一个个鱼贯而入进殿,随即朝朱棣行礼道:“臣等恭贺陛下,陛下千秋万代。”
朱棣没有去看这些皇亲,而诸皇亲们也一个个垂着头,似乎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张安世的心噗通噗通的跳,很想抬头看一眼朱棣长啥样子,于是眼睛很努力地朝上去抬,隐隐约约的……似乎眼前的视线变得清晰。
只是在下一刻,他竟呆住了,一时连礼节都忘了,瞠目结舌地看着远处那个众星捧月的人。
绰绰的上百盏灯影之下。
那众星捧月一般高坐的人,似乎化成灰张安世都认识。
卧槽……是他?
张安世已是身躯僵直,背脊发凉起来。
此时他脑海竟开始有些空白。
第063章 秦王绕柱
令张安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千秋万代,好一个千秋万代,历朝历代,哪一家天子可以做到千秋万代呢?朕不求千秋万代,只求天下太平,让皇考在天有灵,得以慰藉。天下是朕的,可将来,也是朕的儿孙们的,朕最怕的是……子孙不肖,使先人蒙羞啊。”
大家将头垂得更低,许多人的心里都嘀咕,好端端的万寿节,大家来祝寿的,怎的说这些话?
朱棣的脸色却是越来越冷,又道:“朕听外头传出许多流言蜚语,说是咱们这些皇亲,可厉害着呢,一个个飞扬跋扈,不学无术,呵……不学无术,这是有人意有所指啊!虽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在朕看来,若不是有些人为非作歹,激起了民愤,又何至到今日这群情汹汹的地步呢?”
“朕不是建文那个小子,朕自认对你们这些皇亲,已经格外优渥了,建文在的时候,对你们喊打喊杀,今日要削藩,明日要将自己的亲族置之死地。你们扪心自问,朕对你们如何?可你们……就这般回报朕吗?”
朱棣越说越激动,此时老脸已胀得通红。
张安世却依旧呆若木鸡,脑海里,无数的回忆开始涌现出来,然后开始琢磨自己曾经什么时候说过什么话,于是下意识的开始往人堆里钻,脑袋几乎贴着前头张辅的后背,心里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幻觉,都是幻觉。”
就在这个时候,朱棣突然道:“张安世何在?”
没动静。
大殿之中,落针可闻。
朱棣又大喝一声:“张安世!”
所有人目光逡巡,最后……站在张安世前头的人,自觉地让开了朱棣的视线。
转眼之间,张安世好像赤……条……条……地出现在了朱棣的眼前。
只见朱棣接着道:“这张安世,可是太子的好妻弟,是未来的国舅,可是你们知道,坊间……”
他一面说,一面目光朝向张安世看过去。
而目光投射的那一刻,朱棣的声音也就戛然而止了。
张安世避无可避,握了握拳,只能硬着头皮道:“臣……张安世,见过陛下,陛下……陛下……”
朱棣的脸抽了抽。
大殿之中,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朱高炽在一旁急了,连忙道:“快给父皇祝寿……”
朱高煦和王宁对视一眼,彼此脸上都洋溢出怎么都掩盖不住的微笑。
朱棣道:“你他娘的是张安世?”
皇亲们大气不敢出,他们似乎感觉到山雨欲来,虽然对这个张安世,许多人都不熟,不过见陛下如此,完全已经可以想象得出接下来的雷霆之威了。
张安世有些慌,其实他曾想过这位老兄无数种可能尊贵的身份,可是绝没有想到他是永乐皇帝。
不过到了这个份上,张安世只好心一横道:“是,臣是张安世。”
下一刻,便见朱棣已经离座,朝着张安世疾步走来。
朱高炽大吃一惊,以为脾气火暴的父皇要对张安世不利,立即眼泪婆娑,哽咽道:“父皇息怒啊。”
张安世也吓了一跳,看着朱棣像一头豹子一般,直直的朝自己的方向疾冲。
张安世没见过啥世面,吓得两腿都开始不听使唤了,居然下意识的……开始逃。
于是……
一个不可思议的场景出现了。
张安世气喘吁吁地绕着柱子跑。
朱棣在后头怒气冲冲,骂骂咧咧地追。
秦王绕柱!
“你他娘的再跑给朕看看。”
张安世要哭了:“我不想跑呀,我不想的,我腿不听使唤啊,要不你别追了吧。大哥……不,陛下,你饶了我吧。”
朱棣感受到了巨大的羞辱。
朱棣又惊又怒,偏偏见张安世逃,他的火爆性子也无法容忍自己的脚停下来。
于是一个追,一个逃。
而其他人等,则是瞠目结舌,一个个人……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