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52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啊……”
“臣妾和女眷们在大内张罗了小宴,却不知陛下在文华殿如何,今日是陛下万寿的日子,陛下一定喜不自胜吧。”
“唔……”
徐皇后又道:“陛下是吃醉了吗?”
“嗯……”
朱棣躺下,醉是有点醉了,却是辗转难眠。
细细回顾着和张安世的几次会面,突然恨的牙痒痒,这小子说的每一句话都该杀。
可细细一思量,此子的才干,还有……那一份透出来的机灵劲,那种别出心裁,却让人透着一股子喜欢。
这一点倒是像朕啊!
朕年轻的时候,皇考一直都认为朕在众皇子之中是最聪明的。
这般一想,心情稍有平复,不多时,便传出朱棣的呼噜声。
次日……
杨士奇到了张家。
他先朝张安世行了礼,张安世热情招待。
“公子不必招待了,听闻宫中……陛下对你颇为青睐,倒是在这里恭喜了。”杨士奇认真道。
张安世道:“这多亏了杨侍讲的教诲,没有杨先生,我都不晓得怎么应对呢。”
杨士奇脸一红。
昨夜的事,早就传出来了。
什么秦王绕柱,什么发誓死全家,可偏偏陛下像中了邪一般,竟不追究,似乎此子还颇得圣眷。
这不是见鬼了吗?
杨士奇道:“公子千万不要这样说,这都是公子自学成材,和杨某无涉。”
“这是什么话。”张安世道:“若非杨侍讲言传身教,怎么会有现在的张安世?”
杨士奇听的脸都绿了,嚅嗫着不知该说点啥好。
“喔,杨侍讲不进去坐坐?”
“我是来见一见张公子,现在公子已经面圣,那么杨某也算是如释重负,从此之后,还需每日去翰林院值事,以后只怕不能常来。”
张安世不由感慨道:“是这样啊,那么实在遗憾,我还希望以后都能跟着杨侍讲读书呢。”
杨士奇脸又一红。
这种事儿,只要张安世不觉得尴尬,那么尴尬的就是杨士奇。
杨士奇只好咳嗽一声道:“好了,今日就此别过。”
张安世道:“我送送杨侍讲。”
送到了中门,杨士奇不忘嘱咐道:“张公子,要谨记着,为人要谦虚慎言,你是国戚,许多人盯着你呢。”
张安世道:“多谢教诲,杨侍讲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杨士奇扭捏了片刻:“以后别总是提及老夫教授你读书的事,总是挂在嘴边不好。”
张安世倒没有多想,就道:“噢。”
……
而此时,朱棣心里头的震撼劲还未过去。
清早的时候,汉王就来认错了,表示自己和驸马王宁不该在寿宴上挑起父皇的不愉快。
这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朱棣虽面上显得不高兴,却还是道:“王宁现在如何了?”
“在家养伤,伤的厉害。”
朱棣只点点头:“教太医去瞧一瞧吧。”
汉王朱高煦听了这话,突然觉得自己又行了,看来父皇对自己和王宁还有有感情的。
于是他便道:“父皇,不是说那郭得甘医术了得吗?儿臣听闻他妙手回春,何况他还救下了母后,儿臣对他感激涕零,若是父皇能请他来给驸马都尉医治,就再好不过了。”
朱棣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朱高煦,张口想说什么,可朱高煦却很兴奋。
对呀,我怎么这么蠢?
父皇这些日子,一直将郭得甘这人挂在嘴边,这样看来,父皇最欣赏的人,就是那个郭得甘了。
现在父皇似乎对那张安世颇为喜爱,如今自己手里必须得有一个底牌,比如……拉拢住那郭得甘?
“父皇,儿臣对郭得甘,心向往之,何况他对他儿臣有救母之恩,此等大恩大德,三生难报万一……”
朱棣却是打断他:“够了,王宁能活就活,不能活就去死,救个鸟。”
朱高煦:“……”
“好了,朕还要署理天下大事,尔退下。”
朱高煦怏怏不乐,他实在猜不透父皇的心思,看来……这些时日还是不要招惹父皇为好,但是他得想办法细细查访那叫郭得甘的高人,若是此人能为他所用,那么他这唐太宗的大业也就事半功倍了。
不过他脸皮厚,依旧不肯走,死乞白赖地站在原地。
朱棣心里恼怒,却也拿他没办法。
老朱家的人,除了建文那个妖孽之外,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儿子还是十分宠溺的,总是带着一种老农似的子嗣观念。
朱棣便朝一旁的宦官道:“召大臣觐见。”
宦官匆匆去了,片刻之后,在文渊阁待诏的姚广孝、解缙、杨荣数人便来进见。
行过礼之后,朱棣指了指案头上的奏疏,道:“松江和苏州的大灾,为何迄今为止,还没有结束?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解缙站出来道:“陛下,事有轻重缓急,如今押送至松江等地的粮食已经告空,松江一带米贵,朝廷想要赈济,实在是难上加难,再加上陛下营造北平行在,花费又是无数,泉州等地,又要造船,还有陛下操练诸军……”
朱棣露出不悦之色:“你的意思莫非是……朕花的银子太多?”
解缙忙道:“臣绝无此念。”
朱棣道:“听说今年江西大熟,今岁可否征江西之粮,以解苏、松之围?”
解缙断然道:“陛下,不可,江西士绅百姓,本已困顿,若是再加征粮食……臣只怕要激起民变。”
朱棣手慢慢地拍打着案牍,他有自己的盘算,道:“朕的意思是,是让江西的士绅捐纳钱粮,以解燃眉之急,军民百姓困顿,难道那些士绅和地主还会困顿吗?权当是借粮吧,来年松、苏等地大熟,朕自奉还。”
解缙听罢,有些急了,这可不成,这永乐朝上上下下,哪一个大臣不是江西的?永乐朝的阁臣里有七人,江西籍的就占了五个,六部尚书里,十八个尚书和侍郎,江西籍的也占了大半。
陛下说是从江西借粮,弦外之音就是向大臣们借粮。
几个阁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傻眼,很尴尬,这朱老四有点不要脸啊。
于是大家的目光又落在了解缙的身上,显然,解缙是内阁首辅大学士,你解缙要顶住压力啊。
解缙也知道到了这个时候,自己不得不应对了,于是道:“陛下,这几年……灾害频仍,据臣所闻,如今上上下下,士农工商都是举步维艰。臣倒是听闻……近来南京城出了不少富户,还听说……武安侯郑亨,腰缠万贯……陛下……如今即便从江西借粮,也已是远水难救近火,何不先从武安侯人等这儿,先行告借一些呢?”
朱棣听罢,心里勃然大怒。
解缙这明显是托词,意思是要借先从武安侯开始,武安侯都不借,他们凑个什么热闹。
而武安侯那厮,从前朱棣倒是觉得他是一个大气的人,可哪里想到,此人如今变了,变得不认识了。
第066章 朕发财了?
武安侯不但小气,而且每日哭穷,近来好像故意搬了家里的家具,沿街叫卖,堂堂侯爵,家财万贯,这是做给谁看?还不是说朕薄待了他吗?
这不要脸的老东西!
汉王朱高煦趁此机会道:“父皇,要不儿臣这儿……想想办法,凑个一万两银子,解一解燃眉之急?”
朱棣诧异地看一眼朱高煦。
心里暖和了不少。
不管怎么说,还是上阵父子兵啊,其他人都靠不住的,自己的儿子才靠得住。
朱棣道:“要得,汉王心忧百姓,堪为贤王。”
朱高煦纳头便拜,他哭了,擦拭着泪,哽咽道:“儿臣乃父皇的骨肉,什么都是父皇赐予的,莫说只是些许银子,便是身家性命,父皇予取予求,儿臣也甘之如饴。”
朱棣颔首,赞许了一番。
解缙等人只当没看见。
你们父子俩怎么表演,是你们的事,咱们是来做官的,又不是来倒贴的。
朱棣嫌这些人讨厌,便摆摆手:“退下,退下吧。”
朱高煦还不肯走,趁着众臣告退的功夫,低声道:“父皇,要不儿臣再拿一万两吧,顺道将皇兄的那一份也给了。”
朱棣听罢,道:“难得你还念着你的皇兄。”
“是啊,儿臣是这样想的,儿臣只是区区一藩王,若是给了一万两,而皇兄要是一毛不拔,他这太子只怕面上不好看,儿臣将这银子给了,就说是太子捐纳的,如此一来,便可免得天下人说三道四了。”
朱棣颔首:“兄友弟恭,这才是父子、兄弟该当的。”
朱高煦这才心满意足,告辞而去。
朱棣看着朱高煦的背影,若有所思,不过很快,朱棣又开始骂骂咧咧:“郑亨那狗才,真的变了,这还是人吗?原本这样仗义豪气的人,如今被金银迷了眼睛,被财帛蒙了心智,不干人事了!”
骂骂咧咧之后,发现好像也没啥效果,不能给自己的国库增加一个铜板,也不能从郑亨手里抠出一两银子来。
可心里依旧不忿,便道:“亦失哈……”
亦失哈在一旁,蹑手蹑脚地上前:“奴婢在。”
“你若是像郑亨那样有银子,肯捐纳银子给朕解燃眉之急吗?”
亦失哈立马道:“奴婢愿意。”
“你看。”朱棣道:“那狗东西,连个奴婢都不如。”
亦失哈:“……”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庆余年[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民国投机者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无家[精校版]铁血德意志[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秦吏[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绍宋[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晚唐浮生启明1158[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大明国师始皇家的好圣孙军火帝国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交锋[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国策[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伐清1719[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猎谍[精校版]战国万人敌[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