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49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二人其实没多少交情,所以二人一前一后地走着,各有心思。
尤其是杨士奇,他神情有些憔悴,抱着书,思绪又开始飘飞到了九霄云外。
却不知是不是地上有一块石头,杨士奇猝不及防的,猛地打了个趔趄。
整个人随着书摔在了地上。
胡俨一看,先搀扶起杨士奇,才弯腰去拣书,一面道:“杨侍讲啊,年轻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啊,老夫瞧你脸色不好,人生在世,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这天底下,哪里有比自己的身体更紧要的事。”
杨士奇一脸惭愧的样子,也跟着拣书,见胡俨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他有些忍不住了,便道:“有一件事,下官想了足足一个多月,越想越不明白,越想越糊涂。”
胡俨听罢,露出好为人师的样子。
不,他本来就是天底下最大的老师。
胡俨便道:“你说来无妨。”
杨士奇带着几分为难道:“这……这里说话不方便吧。”
胡俨笑着道:“你我又非受人瞩目的人,能有什么妨碍呢?”
说着,他苦笑,要知道,不久之前,即便是阁老,都敬重的称他一声胡公。
杨士奇想了想,便道:“胡公的学问最是渊博,下官想要请教,这圣人教诲之中,读书人应当如何获取知识呢?”
“这个容易。”胡俨奇怪地看了杨士奇一眼,他觉得杨士奇不该问这种稀松平常的问题,倒是耐心地道:“《礼记·大学》有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正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随即胡俨又道:“东汉的郑玄言:所谓的致知,即是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不过到了宋时的时候,大儒司马光又将此知视为‘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因而这格物致知,倒不如说是致德行之意。自然老夫对此,倒是与朱熹圣人相同,认为此言应当是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之意。”
胡俨笑道:“终究还是朱熹圣人更胜一筹,郑玄所言,倒是颇受东汉和魏晋的玄学影响。司马光之德行之说,又过于笼统,怕也不足为信。”
杨士奇低头,却依旧愁眉不展的样子。
胡俨便奇怪道:“怎么,老夫回答得不满意?”
“不不不。”杨士奇苦笑:“下官听一人说了一番话,因此近日才愈发的糊涂了。”
“你说来听听。”
“心即理,知行合一!”
“哈哈……有趣,有趣。”胡俨笑了笑:“这是何人所言?”
杨士奇却是抿唇不语,他不敢说张安世,怕被人笑话。
胡俨见他不言,便道:“你是入了痴,有时读书是这样的,老夫偶尔也会如此,只是许多话,乍听之下似乎玄而又玄,实际上,其实也不过如此。”
杨士奇很是真诚地作揖:“多谢胡公开解。”
“老夫去了,你不必再帮老夫搬书,老夫还没老到连书都搬不动。”
“是。”
胡俨摇摇头,看着杨士奇,他突然发现,此人倒是颇有几分意思,就是……人太痴了。
当下,搬书回了国子监,刚刚在公房落座,书吏便奉来了茶盏。
茶热腾腾的,胡俨只捧在手里,想要慢慢地吹凉。
可是猛地……电光火石之间,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划过。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这方才忽视的话,现在猛地涌入心头,就好像一道闪电,五雷轰顶!
啪……
却在他一颤的功夫,那滚烫的热茶突然泼洒出来,胡俨猛地一摔,便将茶盏摔下去。
那茶盏顿时摔了个粉碎。
飞溅的瓷片,甚至溅至他的脸上,以至他脸上割破了一道口子,瞬间便有血珠冒了出来。
书吏见状,大惊失色,慌忙上前要帮胡俨擦拭。
胡俨却顾不得疼痛,只愣愣地看着地上的茶盏,突然怒吼道:“走开,走开!”
书吏,忙道:“学生万死。”
“出去,立即出去。”
“胡公,您不要紧吧。”
“不要管我!”胡俨厉声大喝。
这书吏从未见过胡公发这样大的火气,据说当初他被粪坑炸了,也不曾这般。
书吏缩了缩脖子,只好道:“学生告退。”
门被书吏关上了。
胡俨还站在原地,不管脸上已渗出殷红鲜血的口子。
也没有顾得上地上摔了个粉碎的茶盏。
他猛地,陷入了沉思。
“心即理……”
“心即理……”
口里呢喃着,他却是抬头,看着房梁,时而又低头,人像无头苍蝇一样,走了几步,即使被案牍撞到,他也没理会,又走几步,却是碰倒了灯架子。
哐当,灯架子倒下。
他没去搀扶,也不理。
“不对,不对,不该如此……心若是理……那么格物致知何解?朱熹圣人怎会错?不对,不对,一定是哪里错了。”他忘我地喃喃自语。
“假若,假若心即理,那么知行合一……岂不是……岂不是……”
猛地,一个又一个念头涌入心头。
他有时浑身颤栗,可很快,却又恢复了理智,忍不住低声骂道:“一派胡言,一派胡言,怎么可能是如此,绝不可能。”
他在公房里关了一夜。
甚至没有回家。
直到次日的时候,书吏来到公房,打开门的时候,大吃一惊。
只见这公房早已是一片狼藉,摔碎的茶盏,倒下的书架,丢弃得到处都是的书籍,还有泼了一地的墨。
至于胡俨,此刻却伏在案牍上,他正认真地翻着书,好像想从某些书中寻求答案的样子。
书吏忙上前:“胡公,这是……这是怎么了。”
胡俨今日没有发脾气,而是很沉默,他眼里布满了血丝,用疲惫地眼神看了书吏一眼。
而后,他突然道:“心即理何解?”
书吏思索了很久,最终摇头道:“学生不知道。”
“知行合一呢?”
书吏部依旧摇头,苦笑道:“学生……觉得此意不通。”
“不通在何处?”
书吏挠挠头道:“圣人书里没有这句话。”
“哈哈……”胡俨大笑,最后挥挥袖子道:“你下去吧,这里没你的事了。”
书吏却是害怕出事,不敢走。
而胡俨确实很快就不在乎书吏的存在了,他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虚空,继续喃喃念着:“此句不通,此句怎么会不通呢?我看此人学识太浅薄,哎,夏虫不可语冰啊。”
书吏:“……”
其实这也是常理,这一句出现在明朝中叶,振聋发聩的话,本来就不是普通人可以领悟的。
那些门外汉听了这些话,可能压根不会注意。
而像这些书吏,肚子里有一些墨水的人听了去,也是一头雾水。
读书更精通一些的,只怕也只是觉得还不错。
而到达了杨士奇的层次,则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味了。
至于胡俨此等大儒中的大儒,这种博览群书,对诸子百家都有涉猎,同时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之人,这一句话所带来的冲击,却不啻是一个百斤重的火药包。
似乎在此刻,一切的事都已不重要了。
因为这短短一两言,颠覆了胡俨的整个认知体系。
他下意识的想要将这番话当做是笑话来看待。
可是……内心深处,他又一次次的开始推翻了这个可笑的念头。
就好像搭积木一样,这堆积起来的知识城堡,一次次被这句话推翻,而胡俨又拼了命的进行重建。
推翻的次数越多,重建就变得更令人绝望。
眼前好像有千重山,他迈步过去了。
“胡公,胡公……要不要吃点东西。”
“吃东西?”一脸颓废的胡俨侧目看这书吏。
随即摇头。
“不吃。”胡俨一面说着,一面却是站了起来,举步就走。
书吏担心地道:“胡公往哪里去?”
“寻找答案。”
胡俨毫不犹豫地道:“我要去求教。”
“求教?胡公……不会说笑吧,这天底下,谁有胡公的学问高啊。”
胡俨听罢,忍不住冷笑道:“一山还有一山高,你懂个什么?”
……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