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北宋大法官 第134节

作者:南希北庆
张斐也是直摇头道:“这种论述不准确,用历史要更为准确。”
说着,他看向许芷倩。
许芷倩这回就直接递给他一条小纸条。
张斐拿过来一看,“唐朝灭亡是在天佑四年(公元907年),而我朝建立是在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如果吕中丞是将唐朝视作前朝,那么中间五十三年藩镇割据的年代又算什么?太祖太宗是否有对中间这五十三年所生弊政,进行过改正?
如果将前朝视为中间五十三年的藩镇割据,那么太祖太宗又是否对唐朝的弊政进行过修正?如果是唐朝加上中间这五十三年视为前朝,那么这不就是历史吗?”
还是那句话!
细啊!
很细啊!
王安石听得是心花怒放,这一段话里面有多少个“修正”、“改正”,光凭这一点,也知道此番论述,对他最为有利。
吕诲无奈地点点头道:“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是史来论,是要更为准确。”
张斐便问道:“那么现在往前的一百年,算不算历史?”
司马光暗自叹了口气,你们这些人,真是不吃教训,这小子的问题,怎能轻易回答,你看,又掉坑里了吧。
吕诲极不情愿地点了下头。
张斐道:“那么对之前一百年的弊政进行改正或者完善,是遵从祖宗之法,还是违反祖宗之法?”
司马光突然问道:“你已经论述了这祖宗之法的唯一性,那么约束性和广泛性又是什么?”
王安石赶紧道:“等等会,我看这问题还未讨论清楚啊!”
占得上风,自然得趁胜追击啊!
司马光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你还有什么要提的吗?”
王安石则是挑衅地看着吕诲等人。
就这?
继续论啊!
你们不是满腹经纶。
可别让这小子给压了下去。
这个问题对于王安石而言,是至关重要,越清楚越好。
吕诲见王安石挑衅,顿时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当即道:“主审官说得是,这问题还未讨论清楚。”
司马光兀自保持风度,微笑地点点头。
吕诲不服气,拿起方才许芷倩给他们的文案,问道:“这上面的政策,也是前一百年的政策,依你的意思是,这上面所写的政策,皆可以更改?”
此话一出,堂上气氛又变得有一丝诡异。
“危险啊!”
富弼轻声自语道。
这上面的政策,都是为了防止武将势大,外重内轻,君弱臣强,就确确实实是整个北宋的政策核心,也贯穿整个大宋。
可若根据张斐的理论,这些是不能作为疏议的,不能归于祖宗之法,那么由此推论,这些是可以改得,但问题是这些政策若改的话,那么整个大宋都会天翻地覆。
整个架构都会崩溃。
这话答得不好,可就非常危险。
方才还开心的王安石,顿时又变得紧张起来。
司马光低声道:“你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王安石道:“记得上回张三曾讽刺你身为主审官极其不专业,我这就叫做专业。”
“……”
司马光也不与他置气。
张斐也很谨慎地答道:“若有弊病,且危及到江山社稷,当然是可以更改的。”
刘述面色一喜,问道:“那到底这些政策有没有弊病呢?”
张斐道:“我所论证的是,这些政策不能作为疏议,因为根据祖宗之法,要防止弊政,也要及时修正之前政策存有的弊病。
那么如果之前的政策存有弊病,那将要及时更改,自然也包括这上面所写的政策,如果将这些政策作为疏议,就有可能使得疏议与律文产生原则性矛盾,就律法条文而言,这是非常可怕的,而祖宗之法,乃是国之根本,将会贻害无穷。”
“但我说这些都是不可以更改的,太祖太宗所制定的政策,也都是完美的,后世子孙只需效彷即可,事实上也是如此。”
许芷倩小声滴咕道:“他这分明就是强词夺理。”
“草!他们根本就不懂法好吧!一群傻逼。”张斐小声回得一句,又拿着自己制定目录看了看,然后向许芷倩道:“把五号文案拿来。”
许芷倩翻了翻,找到五号文案,递给张斐。
张斐看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来,“基于祖宗之法而言,这上面的政策还真存有一些弊病。”
这回你还不死?刘述喜出望外,问道:“不知哪一条?”
张斐道:“冗官之祸。”
第一百一十三章 尔等皆是不法之徒
什么?
冗……冗官之祸?
堂上是一片寂静。
其实关于冗官之祸,自仁宗朝,就不断被提及,也没有人敢说,冗官非祸也。
这是一个共识。
人人都知其弊,但恰恰这弊端,却又是官员们的核心利益。
而官员们又掌控着决策制定权,那么就人性而言,谁也不愿意拿到捅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三冗之祸,人人皆知,却始终无力解决。
但是,从未有人敢将这冗官之祸,归咎于太祖太宗头上。
这么说,真无异于自寻死路啊!
此时此刻,就连连富弼、韩琦等人都不得不佩服这张斐的勇气。
饶是喊出“祖宗不足法”的王安石,也是自愧不如。
人都傻了。
你这玩大了呀!
刘述是真没有想到,张斐敢往这上面撞,愣得半响,他才反应过来,登时激动地不已地问道:“依你之言,冗官之祸,皆因太祖太宗之弊政也?”
这回不用张斐看,许芷倩已经将文案放在张斐面前。
张斐翻开看了起来。
在坐的官员,如今一看张斐瞅文案,心里又莫名地慎得慌。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准备充分,哪里知道,跟张斐一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完全没得比。
他们随口一问,张斐都能从自己准备的文案中,寻找到答案。
这准备的得多么充分。
这甚至有作弊的嫌疑。
张斐看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此弊政的源头是在于太祖太宗,但却不能归咎于太祖太宗,而是应该归咎于后世不肖子孙,违反祖宗之法……”
说到这里,他又看了眼文案,才确定道:“所导致的。”
刘述听得莫名其妙,哼道:“你这话显然是自我矛盾?”
这等胡话都能说出口,显然是慌了。
“一点也不矛盾。”
张斐问道:“关于太祖太宗时期的官员人数和如今的官员人数,诸位可否清楚,若是不清楚的话,我这里有具体的数目。”
刘述赶忙道:“你别再弄什么文案,这我们都清楚。”
这个问题争论这么多次,每朝官吏的人数,他们都能够倒背如流。
“那再好不过了。”
张斐照着文案念道:“在太宗真宗朝,官员人数大概在八千左右,而我朝达到两万四,足足翻了三倍,中间相隔差不多也就是五十年,这是非常可怕的增长。”
刘述打断他道:“你休在此东拉西扯,我现在是问你,冗官之祸是不是太祖太宗所致?”
“还请刘郎中稍安勿躁,这我自会解释清楚的。”
张斐说着,又向许芷倩道:“把节字号文案发给他们。”
许芷倩一愣,“原来这号文案是用在这里的?”
张斐点点头。
还是要发?
不少陪审管都抑郁了,这打得一点也畅快啊!
门外的赵顼已经是大汗淋漓,他反倒是需要喘口气,对于他这个皇帝而言,这个官司也是越打越要命了。
他尚且如此,更何况司马光和王安石。
目前谁也不知道,这场官司的走向。
因为这已经开始对太祖太宗发起论战。
在封建时代,这其实是很致命的。
拿到文案,他们立刻就看了起来。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