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191节

作者:远征士兵
只不过,此时他看的已不是八路军的侧翼,而是盯着垂涎已久的中条山……只要把中条山拿下,不仅对帝国军队南下进攻华夏腹地十分有利,还可以切割顽军和八路军。
到时,八路军的侧翼就一直暴露在帝国兵锋之下了。
第321章 东方马奇诺
冈村宁次并没有急着展开他的进攻计划。
这一方面是因为进攻兵力二十万人的中条山需要更多的部队、更多的补给,以及一个更严密的作战计划,这些都需要时间调谴和准备。
另一方面,则是冈村宁次确信,重庆方面一旦对帝国军队做出战略误判就很难改变。
这是由重庆方面与八路军的矛盾所决定的。
到时不论八路军如何提醒,甚至晋绥军的警告,都会被重庆方面视为“从自身利益出发释放出假情报”而无视。
这一点与马奇诺防线极为相似。
西欧之所以修筑一道纯以防守为主的马奇诺防线,其实并不像常人所想的那么笨……它其实有战略方面的考量。
西欧只需将马奇诺防线往边境上一摆,鬼子的盟友想进攻西面就基本不可能,于是只能往东发展也就是把战争的祸水引向毛熊,这才使西欧能“坐收渔人之利”,在别人打得水生火热时自个埋头发展。
只不过之后的战局发展失去控制使他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历史是何曾的相似。
中条山这个素有“东方马奇诺”之称的防线其实也有类似的战略考量……在此之前,鬼子就对中条山展开过十余次大规模上百次小规模的进攻,但均告失败。
于是顽军就认为中条山防线“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接着就守着这条防线对山西一带的战事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结果与马奇诺防线相似,同样是出现严重的战略误判搬起石头砸自个脚。
出于这些方面的考量,冈村宁次认为帝国军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因此不慌不忙的调兵谴将为进攻中条山做准备。
这方面冈村宁次是对的。
在冈村宁次调动兵力时八路军总部就发觉不对劲了。
八路军的情报人员遍布华夏各地,其情报网要比鬼子甚至顽军都要强大。
八路军情报的缺点,就是情报人员因为缺乏电台并在各地都遭受打压,所以在传送上需要更多时间,但得到的情报却十分详细。
因为这,八路军总部在一周后才发觉不对。
这天,参谋长拿着一封电报匆匆走到首长面前,报告道:“首长,这是刚刚得到的情报,原驻守勃利县杏树机场的关东军第7飞行团第32飞行大队,及驻海林县机场的第2飞行团第83大队先后调到太原!”
首长听着就皱起了眉头,问:“鬼子现在已经有多少飞机了?”
参谋长回身从桌上找出一份文件,翻开看了看,就回答道:“首长,加上这两个飞行大队,还有之前调来的第3飞行集团……共有4飞行大队,2个飞行中队,这还不包括原本就留在太原的2个侦察机大队,估计有各型飞机两百架左右!”
“六个师团的兵力,再加上两百多架飞机!”首长说:“鬼子这是要打一场大仗喽,而且目标很可能不只是我们!”
参谋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这点很明显,八路军几乎没有重装备,比如火炮、汽车之类的,飞机根本找不到目标。
如果是针对八路军,98轻爆就足以完成侦察和轰炸的任务。
可现在鬼子却调集了这么多飞机,甚至还征调精锐的关东军飞行大队……这就非同寻常了。
想了想,参谋长就说道:“看来,这一次晋绥军是凶多吉少,很难挡住鬼子的进攻了!”
首长没有回答,他默默的看着地图,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看,这一回,鬼子想要的不只是晋绥军喔!”
参谋长被首长这话吓了一跳:“不是晋绥军,难道是顽军?”
首长点了点头,分析道:“对付晋绥军不需要这么飞机和兵力嘛!晋绥军只有十几万人,鬼子犯不着用六个师团十万人去进攻,而且打晋绥军也不需要两百架飞机!”
被首长这么一说,参谋长发现还真是。
在兵力方面,鬼子一向认为以一比三的兵力就能对敌构成优势,与士气不振的顽军作战还可以进一步拉大。
依此估计,鬼子顶多只需要5万人就够了,现在却集结了至少10万人。
在飞机方面,晋绥军也没那么多的火炮和汽车,鬼子调集那么多飞机同样是浪费。
那么……
就只有一个可能,鬼子的目标既不是八路军也不是晋绥军,而是驻守中条山的顽军。
想到这,参谋长赶忙报告道:“重庆方面不久前将第三十一军团调走,第一战区司令换成了何应钦!”
“这些软骨头!”首长忍不住骂了声。
何应钦是冈村宁次的学生,之后还与冈村宁次有书信来往。此时重庆方面派何应钦驻守中条山,其意图很明显,他不是来主持大局而是来与鬼子外交周旋的。
历史事实也证明何应钦在中条山战役的中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甚至不仅没有发挥作用还可以说是起了反作用。
何应钦新官上任根本不了解中条山的防御状况及通讯状况,其中尤其是通讯状况,他密集发布了两道“誓死抵抗”及“撤入山区”的命令……
这么做如果在通讯设备良好信号清楚的情况下没什么问题,所有前线部队都是先收到第一道命令再收到第二道命令。
但山区信号不好,电话线又被敌人打入内部的奸细剪断,于是一部份部队只收到一道命令在前线固守,一部份部队则收到两道命令撤退,结果全军乱成一团莫衷一是。
首长指着地图继续分析:“只有打中条山才需要这么多飞机嘛!中条山的南面就是黄河,顽军供给中条山的所有粮食和弹药都要经过黄河才能运送到中条山驻军手中,飞机就是用来炸桥、炸船的,到时候封锁了中条山的运输,中条山就危险喽!”
参谋长马上就着急起来,他面带惊恐的问:“首长,那我们,是不是应该通过情报人员警告顽军做好准备?”
首长脸上透着几分着急又带着些无奈:“当然要警告,不过……很可能起不了什么作用!”
第322章 两手准备
八路军的警告果然没能起到作用。
首长是通过情报人员辗转向顽军提供情报的:先用电台联系到位于中条山的我军情报人员,然后再通过情报人员一层层往上接触,最后找到顽军中的抗战派,让他们以各种形势将情报上传警告顽军当局。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鬼子过多航空兵的集结。
但这依旧没能引起顽军当局的重视,或者说他们收到了情报却置若罔望,心下已认定鬼子集结这些军队就是要进攻八路军的。
首长这边随后召开了一个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
李云龙一听这情况就乐了,起身笑道:“咱们平时那是前头跟鬼子真刀真枪的打,后来还要防着顽军捅刀子。他们不听更好,这么一来,往后咱们就真刀真枪的跟鬼子干,谁也别藏着揶着!痛快!”
“你说的倒容易!”孔捷扬了扬手中的烟杆:“这要是让鬼子占领了中条山,咱们两百多公里的侧翼就完全暴露在鬼子面前了,鬼子只要把汽车、坦克往里开就成,咱们连能挡一挡的工事都没有!”
这么说李云龙就不答应了:“我说孔二愣子,这鬼子又不是我李云龙放进来的,你冲老子发个屁的火啊?顽军那咱们可是警告过了,人家不听咱们有什么办法!你要是有本事,去顽军那跟他们说道说道去!少在这咸吃萝卜淡操心!”
孔捷把头往旁边一歪,就“叭嗒叭嗒”的抽着烟杆不说话。
他知道这事赖不了李云龙,顽军那一肚子坏水,那边怕鬼子怕得要命,这边对付起八路军来就一副高高在上牛逼哄哄的样子。
这状态别说李云龙了,逮谁谁都不乐意。
这时首长发话了:“虽然顽军是咎由自取,但从民族大义同时也是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我认为我们还是尽力而为帮一帮,毕竟都是华夏土地嘛,不管是什么地方都应该寸不让!”
“可是首长!”百战团团长李长富起身说道:“鬼子这次集结的可是十万人,顽军又主动将晋军的侧翼让了出来,估计一开打晋军就只能撤退。鬼子只要往前一推,这十万兵力就横亘在我军与顽军之间,我们就是想救也没法救啊!”
抗日根据地主要是依托山区开辟,晋西的八路军是分布在吕梁山、云中山一带,顽军则驻扎在南面的中条山。
吕梁山与中条山之间有一道较为明显的平原与山地相间的分割地带,这一带原本是晋绥军的根据地,要是让鬼子给占领了就相当于切断了吕梁山与中条山的联系。
到时八路军想去增援中条山,就需要到平原地区与鬼子作战,对手还是为数十万的鬼子,有大量坦克、火炮,以及飞机的正规军。
这么做明显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说句不好听的,这么打,就算把四十万八路军全填进去都不一定能打得动!
于是会议室里就陷入一片沉默,有些皱眉头,有些唉声叹气,还有的恨顽军不争。
此时的王学新心下也是五味杂陈的说不清是什么味。
这应该就是史上的被称作“华夏抗战史上最大耻辱”的一战。
之所以称之为“最大耻辱”,是因为顽军占据了中条山天险并经营数年,所有人都以为这场仗就算不胜也至少能将鬼子剥下一层皮。
然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此战二十万顽军几乎是一触即溃,前后短短20天,就阵亡四万余、伤三万余,共计伤亡八万余人。
而鬼子仅仅只是死634人,伤2279人。
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有顽军不得人心得不到百姓的支持,有顽军热衷于内部权力斗争而敷衍备战,也有顽军的战略误判临阵换将等等。
但王学新认为最最重要的,其实是那份“谅解案”。
此时鹰酱要出面调停的事其实已经传开了,只是多数人并不知道“谅解案”的具体内容。
这表面看似无关紧要,但对军纪不振的顽军却是致命的。
华夏若从31年九一八事变起,抗战至今已有十年。
八路军是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同时对鬼子不存幻想,以将鬼子赶出华夏为目标,于是这“谅解案”对他们就没什么杀伤力,甚至还让八路军义愤填膺寻求各种方法不承认所谓的“谅解”。
顽军的风气却不是这样,他们对国土没有多大的感觉,他们是以停战保命偏安一隅为目标,一心只想着早点结束这场战场并活到最后。
这么一来,情况就不一样了。
“谅解案”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根救命的稻草。
顽军中相当一部份将领还是留美归来的,他们知道鹰酱的能量,以为鬼子这个胳膊说什么也扭不过鹰酱这个大腿。
于是乐观的估计这场战争很快就会因为鹰酱的调解而结束。
既然战争要结束,在最后关头死在战场上就是件很不划算的事。
于是全军上下毫无战意,空有天险和优势兵力却是兵败如山倒。
否则,以中条山这地形和数年经营,说什么也不可能以八万余人换鬼子两千多人的伤亡。
更可笑的还是,重庆方面在遭受如此惨败后,第一时间就将责任推到八路军身上,说是有此一败皆因八路军按兵不动。
事实却是此时的八路军甚至还处在顽军的封锁中,想动都无法动。
首长等了一会儿,见没人发言,就说道:“所以我们应该做两手准备嘛!一方面,我们应该主动出击偷袭鬼子的交通路线,增加鬼子将战略物资运往前线的困难。另一方面,我们要把事情考虑在前头,万一中条山失守,我们的侧翼就危险喽!”
参谋长补充道:“也就是补充侧翼的防御,难点在于侧翼有两百多公里,以我军现有的兵力,短时间内很难组织起一道这么长的防线。同志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明国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