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将军好凶猛 第73节

作者:更俗
诸贼酋都桀骜不驯、目中无人,事顺时则争利抢利,稍遇挫折又横加指责、嘲弄。
陈子箫虽说被推为大将军,联军及诸贼酋都听他号令,但他心里很清楚,仲长卿、高祥忠这些人心里未必就真服庸于他。
“还能怎样?十八里坞什么时候不是打,这时候当然是将兵马集结到淮源去,总不能看着他们在后面捅我们的腚!”
高祥忠肤色黢黑,脸皮子皱巴巴像山里风化多年的山石,深陷的眼珠子却不时阴戾的透出一抹寒芒,叫人不敢忽视他是个心狠手辣的大寇。
郭君判、潘成虎、周添三人跟吃屎一般没用,两千人马都挡不住淮源四五十马兵横冲直撞,他哪里敢放心将后路交给这三人看守?
这些年石溪庄能屹立桐柏山里不倒,高祥忠的人生准则就是该狠时狠、该苟时也绝不要去争什么意气。
仲长卿手指敲下高椅扶手,说道:“联军看似成势,但此时实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绝无二途。是继续进攻十八里坞,还是将兵马拉去攻打淮源,我都没有意见,但一定要择一而攻之,不能迟疑不定,却致进退失据。”
在诸多凶神恶煞般的贼酋之中,仲长卿身形颀长,脸面白净,此时他也刚过三旬年纪,要不是身穿铁甲,更像是一名游历天下的士子——而幼时家境富庶,在被族人驱赶出来之前,仲长卿也确实用功读过几年书塾。
联军当前的状况,他看得比较清楚。
他无意指责郭君判等人的无能,即便此时担心后路不稳,不宜再强攻十八里坞,也应该立即对淮源展开围攻,而不是像高祥忠那般,仅仅拿后路不稳当借口,实际上只是想着撤军,挑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窝起来观望形势。
倘若联军仅有两三千人马,退可守险地,进则快如飓风,没有什么拖累,当然可以耐着性子观望形势。
然而现在诸寨联军都快有上万人马,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时候形势但凡有点变化,他们想要退居险地,粮秣补给就会成大问题。
而这么多人手,很多人甚至还拖家带口,一旦朝廷兵马围剿过来,也极难快速脱离出去,换个地方打开局面。
在仲长卿看来,即便要观望形势,也必须其二择一,先攻下十八里坞或淮源再说。
唯有如此,他们控制的地域才有足够的纵深,粮秣补给才相对充足,也才能震慑徐晋等大姓及州县不敢轻易妄动,从而赢得从容去整合、操训各部兵马的时间。
此时的联军,就像舟行到险滩处,在湍急的水流中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怎么可能停下来?
“郭君判也不能说是无能,实是没有料到淮源乡营兵马敢如此冒进行事,才在措手不及间被徐氏那莽将钻了空子,”郑恢此时认定徐族莽虎徐怀是幕后夜叉狐所操控的棋子,站出来说道,“而淮源乡营如此冒进行事,定是邓珪这些人确知我们要攻打十八里坞,想要用这种手段,将联军主力牵制回去,以解唐氏之围——我们岂能明知其计如此,还要中其计乎?”
“那请问子晖先生,我们不愿中计又能如何?徐氏四五百族兵连夜潜往淮源,邓珪这厮手里现在有七八百能战之兵,他倘若决心从淮源大肆杀出来,郭君判、潘成虎、周添这些蠢货能抵挡得住?”高祥忠二三十年前就看郭君判、潘成虎这些人不顺眼,以为他们没有资格在桐柏山里跟自己并驾齐驱。
“这也是我疑惑的地方。”
郑恢、董其锋等人在诸寨联军里当然不会以真面目示众,而是伪造别的身份作为陈子箫邀请来的客卿与众人相处,参与对联军的整合、指挥。
他们在诸寨联军之中,明面上的地位当然不可能跟高祥忠、仲长卿等自居将军的贼酋相比,因此他开口说话,也只能是建议,说道,
“然而也恰如仲将军所言,联军此时已是逆水行舟,非要淮源与十八里坞拔其一,才能有更多的转圜余地。徐氏为何悍然出兵去淮源接受邓珪的调度,我们是暂时想不明白,但恰恰如此,我们回师去攻淮源,胜算更低。依我看,唯有以最快的速度打下十八里坞,打通太白顶与玉山驿、仲家庄之间的堵点,使我们在桐柏山西片所控制的地域连成一片,到时候要粮有粮、要地有地,也可以多征募成千上万的丁壮,再去收拾淮源,已先居于不败之地……”
郑恢当然猜此时淮源所发生的一切,是夜叉狐藏身幕后操纵,这也叫他更加肯定,绝对不能让陈子箫、高祥忠他们这时候从十八里坞撤军。
不去打内部已分裂的十八里坞,而转头去打徐氏与巡检司彻底联手的淮源或玉皇岭,郑恢对诸寨联军这支乌合之师得有多强烈的信心,才会如此建议?
然而诸多密辛不能便向诸寇挑明,郑恢起初也是暗暗焦急,担心陈子箫未必能说服其他贼酋。
没想到仲长卿却有如此远见,郑恢当然也是毫不犹豫的站出来,在仲长卿议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服诸寇坚定信心继续进攻十八里坞……
不错,郑恢听到郭君判所部被徐氏那头莽虎杀得丢盔弃甲,他也震惊得手脚冰凉,直到这时他嘴里也感到苦涩。
不过,楚山夜叉狐此举意图将联军的注意力吸引回来,是那样的昭然若揭,他怎么可以轻易上当?
事实上,哪怕郭君判、潘成虎、周添他们暂时被从白涧河东岸赶出来,联军也一定要拿下十八里坞。
拿不下十八里坞,他们极可能满盘皆输!
是的,即便联军快有上万人马了,但随蔡铤在军中多年的郑恢,怎么可能看不到这支乌合之师实际有多脆弱?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支乌合之师在真正成气候之前,去强攻士气、民心皆可用的淮源,危险有多大?
第一百零八章 好气
三日过后,贼军并未往白涧河东岸增兵;潘成虎、郭君判、周添诸部贼众在白涧河两岸,也没有再敢逼近淮源进行扰袭,而是驱使胁裹的民众伐木取土、加固据点。
贼军主力执意先攻十八里坞的意图,徐怀、王禀、邓珪、徐武江等人又怎么可能还看不明白?
七月既望,桐柏山里暑热稍解。
乡营除留两百人马,在苏老常、仲和等人率领下,与巡检司武卒共守淮源外,其他近四百步卒、马兵,再次沿白涧河东岸的土路,从跳虎滩贼军营寨前通过。
“小青,今日没有猎得贼寇,你将郑屠烹煮熟的羊头,送给咱们的老朋友!”
徐怀将马鞍旁的烧羊头,摘下来递给唐青。
“我的爷,你知道我半夜起身,在这羊头里我下了多大功夫,怎么就扔给贼寇?”
郑屠这次却捞到随军出征的机会。
徐怀昨日叫他连夜收拾、烧熟一只羊头带上,他还以为徐怀馋他的烧羊头肉,想带在路上解馋,花了好一番气力挑选上好羊头,用上好酱料,半夜起床来认认真真煨了一个半时辰,却不想徐怀竟然要将这烧羊头扔贼营里去。
唐青喜滋滋的将羊头抓起来,绑上绳索。他留了一个心眼,找到一颗大树旁,奋力将羊头往跳虎滩贼营甩掷过去,郭君判真要受辱不过,拿弓箭射他,他还能及时躲树后去。
“这是做甚?”邓珪勒住缰绳,看着徐怀、唐青戏耍似的将一只上好烧羊头扔到贼营里,唐盘、殷鹏、唐夏等将都嘻嘻哈哈的围看,他好奇的问道。
虽说唐青能甩掷这么远,但他不明白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郭君判上回送我们四十多颗头颅,从邓郎君你那里换得七百多贯赏钱,我们当然要礼尚往来,”徐怀拽住缰绳说道,“你看郭君判多激动啊,身子都在抖,可惜我们这次出发还是太匆忙了,就带着一颗烧羊头出来;要是多送一颗,郭君判指定又要派手下送头颅给我们!”
徐怀又跟郑屠说道:“你烧羊头有功送礼有功,下回郭君判送贼寇头颅回礼来,你要算首功。”
“爷,你可不要诓我。”郑屠喜滋滋的说道。
遥看郭君判此时正气急败坏的以掌击栅,邓珪笑着劝戒徐怀:“我们此去见徐武富,你可得给我收敛一些,莫要将他给气坏了场面不好收拾!”
“有啥难收拾的,咔嚓几声而已!”徐怀说道。
见徐怀对自家族人都不敛杀心,邓珪只能摇头而言,觉得跟这样的莽将谈不到一块去。
这一次邓珪亲自陪同徐武江、徐怀他们同行,目的就是说服徐武富接受现实。
这不仅是要避免日后徐武富抓住这事纠缠不休,同时也唯有徐武富接受现实,这四百徐氏族兵才能彻底的放下后顾之忧,在徐武江、徐怀等人的统领下成为抵抗贼军的中坚战力。
倘若徐武富强硬对抗下去,不仅玉皇岭容易为贼军抓住机会分而击之,而四百徐氏族兵的家小都落在徐武富的控制之下,徐武江、徐心庵、徐四虎等留在狮驼岭、歇马山及金砂沟的家人也将受到徐武富的威胁而寝食难安,怎么可能指望他们心无旁鹜的去跟贼军作战?
……
……
“为何还要对这些狗贼笑脸相迎?我想不明白,我不去!”徐恒连刀带鞘猛敲桌案,额头青筋暴跳,近乎咆哮的厉声质问其父徐武富,他想不通邓珪、徐武江、徐怀等狗贼带着徐氏族兵到北桥寨前,他父亲还要带着他们出寨去迎接。
这无异是无知青年刚走出学校,就被社会狠狠扇了八百记耳光后,还得挤出最完美的笑容去面对操蛋的社会。
操!好气!
“你现在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这一切都是徐武江与邓珪的合谋啊,”徐武富长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邓珪需要徐氏族兵替他守淮源,徐武江需要邓珪替他洗脱逃军的罪名,我们错就错在放徐武坤去淮源互通消息,让他们媾和谈成夺兵之谋。州县为匪军隔绝在外,邓珪在桐柏山就是天,对抗他就是对抗州县、对抗朝廷……你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吗?”
邓珪要是在此,一定会振臂嚷嚷: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很可惜邓珪不在这里。
徐恒听其父一席话,整个人像是被抽掉一根筋似的,沮丧坐一旁椅上,犹不甘心的问道:“真就要叫这些狼心狗肺之徒得逞?”
“邓珪征召徐氏族兵剿匪,我们公然反对就是错,邓珪就可以拿通匪之罪诛杀我们——所以,我们不接受现实,就是死啊!”徐伯松连连叹息说道。
徐恒迷茫问道:“邓珪真能如此心狠手辣?当初他可也是执意安排徐武江他们去送死的啊,徐武江就能信他?”
“所以说是我从头到尾看走眼了啊,”徐武富苦涩的说道,“也许被遣去青溪寨,徐武江未有预谋,但从那之后,徐武江事事牵着我们的鼻子在走——可笑我们还拿出数以万计的钱粮修造塘坝、新寨,开垦山岭,最后一切皆为这厮做了嫁衣,要说不甘心,你以为我就不胜过你?我心里好气啊!”
“匪事能平,徐武江这等狼心狗肺之徒是能得意,但我们也不失为富家翁,与这等心狠手辣之辈去斗什么斗?”徐仲榆叹了一口气,他倾向也是接受现实,说道,“其实冷静下来想想,除了一口气咽不下,又能损失多少呢?”
桐柏山匪事甚烈,但天下总体还是承平盛世。
他们也没有人会认为陈子箫等大匪真能成事。
只待朝廷剿匪大军开拔过来,匪事靖平,族兵也都将返回乡里,重新拿起耙锄走进田地耕作,他们难不成将四五百族兵的统御权抓在手里,还能上天了?
至于都保、扈户长等乡役差遣,因为要承担起征缴、押运粮赋的责任,稍有差池便要拿身家去填,有时候实是苦差遣。
邓珪现在权柄极大,自是能将这差遣从他们手里夺走,却也没有太多可惜的,最多是徐氏族产会落入徐武江等人的控制而已。
而徐仲榆更在意的是自家田宅,只要他们事事依顺,却不怕邓珪一个小小的巡检使敢伸手侵夺的。
当然了,他们要是执意对抗,被邓珪扣上通匪的罪名,那一切就难说了。
也许这些田宅落不到邓珪以及徐武江这些狼心狗肺之徒的手里,但州县那么多吃肉不吐骨头的主,哪个不会抓住他们的把柄,赶过来分一杯羹?
识时务者为俊杰,实在没有必要为争一口气,
“我们受徐武江胁裹也深,徐武江要是不能洗脱逃军的罪名,将来事发,我们也会受牵涉;眼下徐武江能洗脱罪名,于我们而言未尝就是坏事。”周景作为外姓子弟,对徐氏内部的争权夺利并不甚关心,他还是念着徐武坤、徐武良以及徐怀他爹的旧谊,希望能尽力弥合两边破裂的关系。
徐武富眼神阴戾的瞥了周景一眼,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告诫徐恒有什么性子都给他忍下去。
……
……
“匪寇凶残,屠戮乡野,孰谁能忍?然而武富偶感风疾,见风头胀欲裂,伯松叔、仲榆叔也年迈,不堪再带乡兵上阵杀贼,实憾也,”徐武富阴沉着脸,一字一顿的说道,“所幸徐氏有徐武江,武勇过人,又有统兵之谋,先在军寨任节级,上下敬爱;为奸人所诬被迫逃军,也幸得邓郎君洗脱冤名——我与徐氏族中老人商议,特向邓郎君荐徐武江任玉皇岭都保长,效命邓郎君鞍前,率乡兵杀贼也……”
“好好,徐郎君有练兵之功、识人之明,又倾力输送粮秣以助剿匪事,此等义举待知州陈郎君上禀朝廷,说不定徐郎君真就要成为郎君呢!”
虽说邓珪此时能从权任职桐柏山里的一切乡役差遣,但徐武富、徐伯松、徐仲榆等人作为徐氏族老推荐后再由他来任命,那就便能堵住一切口实。
而徐武富、徐伯松、徐仲榆等人能如此配合,邓珪当然也不会吝啬美言。
当然,他这也不是完全虚夸,要是日后没有蔡铤在朝中作梗,待平定匪事之后,以徐氏的剿匪功绩,徐武富通过功举由吏转官,并非难事。
当然,朝中有蔡铤作梗,邓珪他自己现在就想着能平安熬过此劫,并不奢望能得大功以获赏擢——他爬得越高,距离蔡铤越近,其实也就越凶险,除此之外,能什么好处?
徐怀抱着刀,暗中观察徐武富、徐恒、徐伯松、徐仲榆、徐武碛、周景等人的神色,见他们虽然心里气愤,却还是能够认清眼前的事实。
这也是很正常。
这次没能成功的将贼军主力从十八里坞引诱过来,说明郑恢这人还是有些能耐的。
要避免贼军主力攻陷十八里坞、解决后顾之忧再来围攻淮源,他们也必然要同时对跳虎滩、鹰子嘴等贼寇营寨发动攻势,将白涧河以东区域的匪患缓解下来,最好能打通与东面信阳县的联系。
而这时候倘若不能解决玉皇岭这边的后顾之忧,怎么指望以徐氏族兵为主要的乡营、巡检司武卒,能够倾尽全力、心无旁鹜的去攻打贼营?
都到这一步了,徐武富、徐伯松、徐仲榆等人真要还不识抬举,就算邓珪、徐武江他们还有犹豫,徐怀也会怂恿他们以通匪的罪名,将徐武富等人强行扣押下来,又或者直接赏他们几口上好棺材!
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时
“……这事说起来也简单,我郑屠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说到底就是徐武富贪图荻娘的美貌,纳妾不成便对徐节级怀恨在心——你们不知道徐武富那色样啊,我坐肉铺子里就见过,他在后面盯着荻娘那腰臀,都拿衣袖子抹口水了啊。我那时就知道徐武富一定会阴害徐节级。可不巧了,恰逢有人诬告徐节级私通虎头寨匪寇。你们说,邓郎君初来乍到,对桐柏山里的情形不熟悉,误信奸人所言,情有可缘对吧,但徐武富、徐恒这两父子真狗日,他们知道后这事非但不帮徐节级开脱,反而落井下石,献下毒计,叫徐节级带人去守青溪寨。虎头寨势大,大家也有目所睹,要是徐节级投降了虎头寨,恰好被他们坐实通匪的罪名,要是不投,被虎头寨杀了,这狗日的也正好将荻娘抢过去做小——你们说徐武富的心思毒不毒、狠不狠?”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覆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