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将军好凶猛 第142节

作者:更俗
葛怀聪昨日曾下令要求南北两侧拆除棚屋,清理出往北城、南城区域进攻的通道来,但天朦朦亮时,等他与朱沆、岳海楼等人赶到西南城的前阵督战,才发现这条军令根本就没有人理会。
在南北两翼负责前阵的将官,甚至担心暴民这时候反杀回来,会妨碍到他们分兵进西城劫掠财物,还拆除一些屋舍,用砖石木料有意将几条狭窄街巷彻底堵死。
不要说拆除两侧的屋舍,单单将一条宽街的碍障物清除掉,清出一条往南城区域进攻的通道,就已经日上三竿了。
待六百桐柏山卒整编完成,徐怀将修造登城道等事交给郑屠、韩奇、徐忻他们负责。
他与徐武碛、周景等人赶到西南城来找朱沆、徐武坤会合,他也是想亲眼看一看城中契丹及诸蕃反抗民众的组织强度。
清顺军骑兵步卒总计有五千兵马进入大同城里,但进攻通道太狭窄,兵马再多都无法发挥出优势来。
徐怀赶过来时,清顺军仅安排一营兵马,在五六丈的长街上分作数阵结阵,正进行强攻前的最后准备;后方的街道里被集结起来的兵卒塞得满满当当,但这时鸟用都发挥不出来。
之前清理街障浪费太多时间,契丹人早就在对面严阵以待,两侧屋顶还密茬茬的站满契丹弓手。
徐怀从马鞍上站起,直接搭手跳到一侧的屋脊上,将两边的阵列看得更清楚,也都有些不忍心看下去。
骑兵通常不配备重盾。
而为保证突袭推进速度足够快,天雄军及清顺军步卒要么没有准备遮护面积大、坚厚的蒙铁重盾,要么就换上轻便小盾,更不要说携带偏厢车、冲车等攻城器械了。
进城已经是第三天了,葛怀聪这些蠢货,压根就没有想到要就地取材,打造这些攻城器械。
甚至都还不如两百监军使院卒在进入西北角楼下驻院之后,羁押十数汉民匠户,紧急找来一些马车,改造十数辆偏厢车以备不患。
清顺军这时候拆了不少板门充当大盾,举起来顶在最前面,想以此抵挡从两翼屋顶的契丹弓手。
即便萧林石没有可能提前发动城里的契丹人及诸蕃民众,但也很显然在天雄军与清顺军前锋军袭夺胜德门之后,萧林石潜藏在大同城内的人手就马不停蹄的动作起来了,对如何玩巷战也有周密的计划。
狭窄的长街上,清顺军推进很快就被契丹人拿拒马、鹿角或马车改造的偏厢车迟滞住推进的脚步,他们所持的小盾以及前排几张门板,根本无法保障后方的兵卒不受精锐契丹弓手从两翼屋顶射来的利簇。
曹师雄、曹师利兄弟二人可以说是勇将,但清顺军降附之前,作为契丹汉军,给养、兵甲等各方面的待遇都远低于御帐军,地位低下,相当于大越厢军,真能指望有多强的战斗力?
第一队进前接战不到一盏茶的工夫,被射死射伤二十多人,却连前方的拒马、鹿角都没能搬开,只能惶然退了回来。
清顺军也缺乏足够多的强弓劲弩与契丹弓手对射……
第八十章 观敌
清顺军前队没有大盾,拆下来的门板又太笨拙,没有办法结阵遮挡严密,看到身边不断有人被契丹弓手从两翼屋檐射倒,其他人心惊肉跳,只能仓皇后退。
蕃民健锐却无意见好就收,数十人手举圆盾、弧形长刀从街障之后杀出,两侧屋顶的弓手也是一步步往前推进,频频开弓引弦,箭矢如雨而下。
清顺军前队百余人节节败退,兵卒心慌意乱,就要往葛怀聪、朱沆、岳海楼等人观敌撩阵之地退窜过来。
葛怀聪等人左右也有百余精锐,后侧还有三队清顺军集结完毕,长街两侧铺院房檐下,还各站一排刀盾手,关键一堆将官都骑着马观敌瞭阵,使得长街更为狭窄拥挤。
上百名兵卒倘若都溃退过来,这边所有人都会被搅乱掉。
葛怀聪抓住缰绳,手指关节捏得发白;岳海楼一张枯峻瘦脸像岩石一般绷紧。
其他几名都指挥使、都虞候左右张望,眼睛里尽是游离与惊畏之色,想着往后撤出。
葛钰使左右扈卫支起盾牌、长矛,在诸将之前结三重盾阵,但还是担心溃兵冲到跟前后,扈卫可能心慈手软,这时便想下令射杀三五人,迫使溃兵不退朝这边退却。
“吼!”
曹师利见部属如此不堪,也很是羞恼,却也不想坐看兵卒溃逃回来叫这边给射杀了,从扈随手里接过长槊,低吼一声夹马前驱,长槊斜指,槊杆斜拽着荡打,将几名溃兵抽倒在地,吼骂道:
“不战而溃者死!别他娘给老子丢人现眼!”
曹师利也是少有的悍勇,驱马到前阵,长槊化作斩刀从左上方斜劈下来,气势刚猛雄浑。
一名胡虏健锐试图举盾格挡,却抵挡不住劈斩携带的巨力,盾牌未碎,手臂却折,脸面也随之被盾牌砸得血肉模糊,人往后倾倒去。
曹师利槊势未老,瞬然间使长槊顺势前扎去,当胸又刺死一名藩民矛手。
然而冲杀到前阵的蕃民健锐这时候正杀得热血沸腾,看到天雄军有大将到前阵来,并没有避退畏惧之色。
看曹师利如此勇猛,蕃民前队稍有收敛,更紧密的聚集到一起,以便能三五人同时抵挡曹师利那杆勇猛无敌的长槊,而其后方这时候有七八名好手兴奋的嘶吼着,挥舞刀盾便往前冲杀过来,意欲围猎曹师利。
胡虏自幼便在马背上渡过,除了擅长骑射外,身手也极其矫健灵活。
单看这七八健锐从密集的阵列间,有如游鱼一般往前快走,甚至还有两人从两侧房檐快速奔走,以期凌厉进攻曹师利的侧腋,便知草原的刀术、身法,与气势雄浑、甚至予人拖泥带水的伏蟒刀、伏蟒枪有着极大区别。
在契丹,虽然极重视吸纳汉民的耕织铸造技术,也继承吸收汉唐仪礼官制施行朝政,然而对汉民习武却始终是压制姿态。
清顺军在曹师雄、曹师利的治理下,军容比天雄军要严整得多,基本上能做到令行禁止,但军中强横好手却极为有限。
曹师利身侧仅四名骑兵护持左右,身手算是不错,但十数契丹弓手蹲立两翼的屋檐之上,利箭一支接一支都往曹师利面门射去,他们都未能替曹师利尽数挡住,迫使曹师利不得不抬手挡住铠甲遮挡不住的面门要害,面对七八名契丹好手冲入前阵来围杀,仅能单手持槊相格。
曹师利再是武勇,也难支撑住多久!
徐怀取下贯月弓,看左侧房檐那名契丹武士已腾空跃起,正举刀往曹师利肩颈暴斩而去,右手倒扣两支棱锋箭、一支狭刃羽箭,在这一刻连珠射出。
徐怀的箭囊里装有几种羽箭,主要区别在箭簇上,有破空能发现尖锐声响的鸣镝箭,有专破坚甲的棱锋箭,也有射程更远、射速更疾的狭刃箭;同时狭刃箭的破空响声更小。
第一支棱锋羽箭射及身前,那名契丹武士才惊觉过来,近乎直觉的绷紧浑身筋骨,竟叫身形在半空滞停数瞬,使利箭贴着脖梗射过,但紧接着第二支棱锋羽箭又至。
契丹武士其人犹在半空中,撇刀相格。
第三支狭刃羽箭近乎同时射至,契丹武士气力用老,刀势来不及变动,只能眼睁睁的这支利箭从他刀锋之下三寸,狠狠射入他的胸腹。
徐怀站在两百多步外的远处射杀一人,顿时叫另几名契丹武士心惊肉跳,不敢再浪,稍稍退后,与后面的刀盾手聚拢到一起,不敢肆无忌惮的上前围杀曹师利;两翼屋脊之上的契丹弓手,所持是射距近的骑弓,又没有穿甲携盾,房脊之上闪避空间极为有限,更不敢轻易走近徐怀的射程之内。
清顺军前队兵卒看到主将杀上来,与后方弓手眨眼前杀死对方三人,也顿时士气大振,嘶吼着往曹师利身边聚拢过来,进一步减轻曹师利所承受的压力。
葛怀聪、岳海楼、葛钰等人都禁不住转头朝徐怀看过来。
能射两百步的硬弓,天雄军中不是没有人用,但关键是天雄军之中,没有一人能用如此硬弓连珠射出精准三箭。
葛怀聪、葛钰等人是震惊于徐怀的箭术与那惊人的膂力。
岳海楼则是看出三箭的蹊跷所在,利用不同箭簇的羽箭连珠发射,进一步缩短第二、第三箭之间的时间差,令契丹武士仓促格挡时产生致命的错觉,比单纯的三箭连珠,心机要阴险得多。
莽虎徐怀真如郑恢死前秘密所禀,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货?
徐怀面对这些人的注视,只是神色淡漠的回视。
胜德门城楼垮塌,包括第六将都指挥使朱广武在内,竟然有七八百人被砖木砸死砸伤,他是真真对天雄军的这些酒囊饭袋彻底失望了。
天雄军主力注定将覆灭于此,即便葛怀聪等人能逃脱,徐怀也无需再看他们的脸色。
所以,他现在决定不装了。
他只要掌握一两千能完全掌控的精锐兵马坐守边州,即便岳海楼这一刻识穿他的行藏,又能如何?
岳海楼禀报蔡铤,将当年的旧案翻出来,拿朝廷的尚方宝剑来斩他?
至于眼下,岳海楼与葛怀聪都得先为眼前的稀烂局面焦头烂额,根本无暇来顾及他。
众人虽然震惊于徐怀的惊人箭术,岳海楼也隐隐感觉到郑恢、董其锋死前留下来的情报里有极大的错谬,但此时更令他们焦头烂额的,确实是胡虏暴民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以及进攻意志;这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
清顺军步卒战斗力确实不能算有多强,但问题是,天雄军三万多禁厢军在大同,整体战斗力就一定强过清顺军了?
曹师利未敢力战,他亲自出战也只是想稳住前队阵脚,看到胡虏暴民不再往前猛攻之后,他也就脱敌退了回来。
“……怕是需要及早应变!”
曹师利将铠甲缝隙间卡住的几支利箭或拔下、或拗断,然后在扈卫的帮助下,脱下铠甲以便医师处理几处不深的箭创,比起箭创,更令他头痛的是眼下比想象中要糟糕得多的局面。
他们这时候也陡然发现,即便城中三四万胡虏青壮,未必都有这么强的战斗力与作战意志,但南北城区域的街巷太狭窄,暴民也有足以利用这些狭窄的街巷,将他们限制在西城,令他们无法往外展开兵力。
胜德门垮塌,四万兵马被憋在西城人心惶惶,每拖一天,对军心、士气都是沉重的打击。
“怀聪将军,现在应当立即清除西城易燃茅屋,着手强攻内城,以待援军!”岳海楼朝脸色有些发白的葛怀聪说道。
从胜德门往内城西门的主街最为开阔,足有十四五丈,同时内城紧挨着城墙外侧,一箭距离内除了一条不算多宽、这时候已经结冰的内濠外,也没有其他建筑。
这也是目前大同城内唯一能叫他们展开兵力的战场。
而立时对大同内城展开强攻,也能提振、维持士气,让四万将卒从散涣的状态中迅速回转过来。
不然的话,岳海楼怀疑他们都未必能坚守到东路军援师赶来。
“是,是,即刻派人出城去找刘世中、小蔡相公请援!”葛怀聪脑子里就听到岳海楼所说的“援军”的二字,忙附和道。
“援军是要请,刘帅、葛经略两边都要立刻派人去通禀消息,但还是先清除西城易燃的屋舍,防止暴民纵火——而倘若能攻下内城,对暴民的士气也将是沉重打击!”朱沆朝葛怀聪沉声说道。
“暴民势强,但内城残敌与之并无联络,也并没有趁机出内城反攻的架势。可见数千敌骑从应州还援以及城中虏民暴动,并非西京留守司、防御使司所主导。”
葛氏在天雄军根深蒂固,几乎所有的都指挥使、都虞候以及诸营指挥使,都是葛伯奕提拔起来的亲信。
因此,葛怀聪再是无能,此时却也无人能够替代他,岳海楼也只能耐着性子劝葛怀聪沉着应对,说道,
“我们有四万兵马,利用街巷抵挡住暴民的冲击,只要能攻下内城,此仗犹胜未败……”
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
徐怀与徐武碛等人,就站在北侧房脊上看葛怀聪、岳海楼、朱沆等人商议事情,也将诸将官的神色反应都看在眼底。
虽说岳海楼在岚州时,未能警觉到异常,也未能劝阻刘世中、蔡元攸、葛伯奕要求曹师雄、曹师利杀戮胡虏以释疑,天雄军将卒放纵劫掠,他也未加劝阻,但他有一点观察没错。
那就是内城残敌与外城区域的诸蕃反抗民众并无联动。
契丹及诸藩民众的反抗昨日午后渐成规模,守军虽然当时还紧闭城门,但还是依仗高耸的城墙,用弓弩保护退避到城墙下的蕃民,驱逐天雄军将卒靠近过来加害。
照理来说,契丹及诸蕃反抗民众趁夜袭夺三座城门,内城里的守军再迟钝,也应该能知道民心可用。
然而,等到胜德门陷入大火、轰然垮塌,以致天雄军试图往南城区域推进被无情封堵,内城里的守军反倒没有什么动静了。
岳海楼猜测从应州率数千骑兵还援大同、以及暗中发动蕃民反抗之人,与契丹留守西京道的主将完全就是各行其事。
而城中十数万契丹及诸蕃民众,青壮年可能也就四万多人,也确实不可能每一个人都精擅骑射。
大同城作为西京道重镇,大量契丹人及诸藩民众居住城里,他们大部分人都放弃游牧部族的传统,与市井化的汉民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大多数是契丹官员及贵族子弟,或是依附契丹贵族的蕃民,刀弓已经变成他们装点门面的装饰品,尚武的基因早已经从他们的骨髓里退化,更不要说严格保持准军事化的传统骑射习俗了。
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伐燕战事发动之前,那些被紧张局势驱赶,或者萧林石暗中引导进入大同城避祸的部族。
这些部族绝大多数都是契丹夺取燕云诸州之后迁徙过来实边,长期以为保持着传统的骑射游牧习俗,平时也负责为御帐军、宫分军以及诸部蕃军提供兵源。
而作为御帐军兵源的那一部分契丹本族部族,更是受群牧司所遣官员直接管辖,州县及节度使、防御使司对这部分部族没有管制权力。
契丹从部族抽丁从征,最多可以二丁抽一,稍为宽松一些,则是三丁抽一。
天雄军在战前,对云朔等地的军情搜集非常粗陋,徐怀只能大体估算除了萧林石已经从这些部族征调的三千精锐骑兵,也是凌晨时突袭胜德门的这部分兵马外,这部分部族在战前全部撤入大同城里,大约还有四到六千名青壮。
虽然萧林石在战前没有将这部分青壮都编入军中,但天雄军的屠杀威胁面前,徐怀毫不怀疑这四到六千名青壮,会完全对萧林石唯命是从。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