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将军好凶猛 第149节

作者:更俗
徐怀看向朱芝,淡淡问道,
“即便葛怀聪、岳海楼他们不将罪责都推到你父亲的头上,但以你父亲的性情,在朝廷问责面前,他会为自己辩解吗?倘若不辩解,倘若不千方百计找人请托,你父亲作为突袭兵马的监军使,要承担多大罪责,你不会不清楚吧?少公子不会真以为我们只要翻过那道城墙,就万事大吉了?”
第九十章 说服
“芝儿他在哪里,医师说他箭伤怎样?”
朱沆一脸憔悴,在行辕大堂与葛怀聪诸将大吵过一番,又听闻朱芝夜里巡查前阵,为敌军冷箭射中颈项生命垂危,他有如又遭晴天霹雳,深一脚浅一脚的带着吕文虎走进驻院,看到徐怀、徐武坤等人站在院子里,惶然问道。
“少公子在屋里……”徐怀请朱沆、吕文虎进屋说话。
朱沆推门而入,却见朱芝站在屋里,哪里像有半点受箭创、生命垂危的样子?
“为何要将我诓来,你们想做什么?”朱沆厉色盯住徐怀问道。
“我们不是要诓骗朱郎君,实是怕葛怀聪、岳海楼有所觉察,”徐怀走到长案后坐下,示意朱沆也坐下来,说道,“朱郎君不妨坐下说话。”
朱沆神色冷俊盯住徐怀,坐长案前。
“葛怀聪、岳海楼、曹师利以及朱沆郎君深夜军议,却将其他人手都遣走,应该是讨论弃城而逃的事情吧?要不然的话,不至于连我七叔及吕爷都没有资格站院子里!”徐怀开门见山的问道。
既然徐怀就是夜叉狐,朱沆也不想瞒着他什么,但朝左右看去,希望其他人都退开,生怕这事泄漏出去,军心会直接崩溃掉。
“这其实是我早就预料到的一刻,没有必要再隐瞒什么了。吕爷这边也是早一刻知晓,能为朱沆郎君多做一些准备。”徐怀说道。
“葛怀聪等人虽有此念,但弃四万军卒于不顾,逃归岚州,谁能容得下他们?”朱沆声音沙哑,却坚定说道,“你们无需担忧这点,我也断然不会坐看他们弃四万军卒独逃的!”
“岳海楼是什么意见?”徐怀问道。
“……”朱沆迟疑片晌,说道,“岳海楼到底是怯懦之辈,却是劝葛怀聪今夜就走!”
“岳海楼不是怯懦。”
徐怀说道,
“他此时态度,能给我们一个明确的信息,他已经断定刘世中、蔡元攸不会派援军过来,而他怂恿葛怀聪逃得越早,刘世中、蔡元攸没有增派援兵的罪责就越轻。他算得很清楚,唯有如此,对蔡系才最为有利,他才不管四万军卒的生死。朱沆郎君,你想想看,倘若天雄军四万兵马在大同城支撑到粮尽,都没有等到援军,刘世中、蔡元攸二人总归要死一个来谢罪,蔡系也必将受到重挫。不过,倘若天雄军四万兵马前后在大同城里都没有撑住五天,之前又是天雄军放纵军纪,激起蕃民激烈反抗致此大败,是不是朝廷就很难指责刘世中、蔡元攸没有及时派出援兵了?”
“……”朱沆又不蠢,他有时候不去深想,实是不忍心,又或者说不愿意跟着葛怀聪这些人弃四万军卒不顾。
“朱沆郎君你也不要试图拿这点去说服葛怀聪他们。他们即便明白这点,也不可能有胆气坚守到粮尽军溃之时,他们这时候只想着现在先逃回去,再想办法减轻罪责,”徐怀继续说道,“不管朱沆郎君你是何等的愤慨,又或许如何威胁,四万军卒的性命,都已经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了!朱沆郎君你再坚持己见,最终也仅仅促使他们胁裹你而逃,倘若不是我们在这里,他们未必不敢对朱沆郎君你下毒手。一个死人总归要承担更多的罪责,毕竟不能开口为自己辩解了!”
“……”朱沆抬头看着徐怀,苦涩道,“你大半夜将我骗到这里,大概不会只是跟我说这些吧?”
“我昨日就问过朱沆郎君,诸事不谐,我等当如何处之?”徐怀说道,“昨日朱沆郎君没有应我这句话,此时我不过再想问一遍而已。”
“葛怀聪、岳海楼等人笃定想逃,曹师利也不想葬身于此,我能奈何之?你这个问题,恐怕是问错人了。”朱沆说道。
“葛怀聪、岳海楼、曹师利等人越城而逃,大军便会即时崩溃。而此前天雄军烧杀掳掠绝无手软,也必然已激起蕃民杀戮之心,四万军卒最终能有三五百人逃脱升天,或许就是天眷顾了,最终都难免死于蕃民的屠刀之下,难有幸免”徐怀问道,“但朱沆郎君有没有想过,或能有办法能叫更多人活下来……”
“有何办法?”朱沆问道。
“朱沆郎君敢为万千将卒活命,而背负一些骂名吗?”徐怀问道。
“不,你们不要想着胁裹我去投敌,”朱沆像被踩中尾巴的猫,惊惧而立,厉色盯住徐怀腰间的挎刀,严声说道,“我朱沆唯有一死,断不会受你们的摆弄!”
“朱沆郎君,言重了!”徐怀说道,“王禀相公历来都认为契丹已是风烛残年,不足以为大越威胁,真正需要警惕的实是赤扈人——对此,契丹也有像萧林石这样的将臣早就认识到契丹与大越乃是唇齿相依。我们要做的,并非投敌——契丹此时都朝不保夕,此时投契丹,不是搞笑吗?也请朱沆郎君不要轻看了徐某了。”
“……你说。”朱沆锁紧眉头,盯住徐怀说道。
“我们要做的,就是使萧林石相信我们回到岚州,一定会想办法促进大越与契丹休兵止战,携手对付赤扈人,”徐怀说道,“王禀相公也历来如此主张,因此才被贬楚山,这种种情形,契丹人都有所了解。我到底是人微言轻,不足以取信于人,但倘若朱沆郎君出面,把握应该更大。当然,不管怎么说,这事对朱沆郎君的令名,多少会有所影响,就看朱沆郎君愿不愿意为诸多无辜将卒做出这点牺牲了!还是说,朱沆郎君就忍心看四万军卒被葛怀聪这些无能之辈扔下不管?当然,朱沆郎君你更要想清楚,葛怀聪一旦决定越城出逃,哪怕是绑,也一定会将你一起绑走陪着背锅的!”
“我朱沆算得了什么?”朱沆惨然一笑,说道,“萧林石怎么可能因为我一席言,就网开一面?真要是如此,他要如何对他的部属,对契丹朝堂有所交待?他自己也不可能将唾手可得的大功,因为朱某一席言,就信手扔掉吧?”
徐怀说道:“当然不会仅限于此。”
“你有何筹谋?”朱沆问道。
“我得先问朱沆郎君有没有这个决心!”徐怀说道。
“我不会投敌,你们要是想活命,径可拿我尸首去投敌,我也不会怨恨你们——此仗之败,也非你们的过错,”朱沆站起来,负手站到窗前,看着院子里越落越大的雪,说道,“但我也不是拘泥之人,真要能令万千人活命,我受人诟病,这不能算多大的委屈!”
“朱沆郎君,请随我到院中来!”徐怀站起来,请朱沆一起走到院中。
朱沆走到院中,就见四周大雪纷飞,不明白徐怀想要做什么。
“你看那里!”徐怀示意左右点燃火把后登上院墙,却是一座倾斜坡道紧挨着北城墙,出现在这栋院子的后方。
“你们什么时候造的这登城道?”朱沆目瞪口呆的问道。
“在岢岚城,王禀相公去见葛伯奕谏劝他约束军纪,也指出汉蕃矛盾激化以及迫使曹氏兄弟杀蕃以证心迹,只会为敌所趁,但可惜没有一人能听进只语片言——我们在那时就断言到此仗必败,不可能存在任何的侥幸,”徐怀说道,“王番郎君使我护送朱沆郎君北上,我又不能辜负王禀相公、王番郎君的信任,只能硬着头皮来趟这浑水。当然,我们那时就做了一些情况不对就护送朱沆郎君南归的准备。我们提前准备很多工具,进城之后就秘密拆屋取料,造这条登城道却是没有花多大的功夫——要是时间更宽裕一些,我们挖一条地道都不成问题,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怎么用好这条登城道,救更多的人出去……”
“要怎么用?”朱沆完全没有想到徐怀从进城之时就密谋脱身之术,他一时间哪里能猜透徐怀的算谋?
“葛怀聪一定是要走的,但倘若葛怀聪暂时掩藏住消息从这里走,大军至少不会立时崩溃!”徐怀说道,“除了这条登城道外,我们还准备了数十架云梯、绳梯在城上,同时也将左右三十余栋宅院拆除可以临时容纳三五千人马进来——也就是说,只要安排周密,葛怀聪至少可以从容率三五千精锐从这里出城!这怎么都要比葛怀聪在众目睽睽之下出城,即时引起全军崩溃要强那么一些!”
“确实是比仅三五百人逃走要好!”朱沆不得不承认道。
“是的,”徐怀说道,“不过,朱沆郎君在葛怀聪面前就要转变态度,不但不能再激烈反对他们逃走,还要说服他们从这里逃走,还得承认这条登城道乃是朱沆郎君命令我们暗中所造——这件事传扬出去,朱沆郎君日后回到朝中,也一定会受人诟病的!”
“形势如此,我因此受人诟病,却也能受得!”朱沆说道,“关键你不会仅限于吧!”
“葛怀聪他们倘若仅率三五百人,甚至少到三五十人逃走,萧林石根本就不会搭理他,只会专心致志将城中四万弃卒吃个干净,”徐怀说道,“我们千方百计使葛怀聪率三五千整编精锐从这里西逃,实是要利用他们吸引敌军的注意力!萧林石此时真正能用于雪地包抄追击的兵马不多,一旦都被葛怀聪吸引过去,我们才能用手里仅有的三五百人马庇护侧翼,掩护更多的兵卒出城逃往北面的武周山!只要逃入武周山,即便萧林石不能明白我们并无与契丹为敌的心思,最终也应该能有半数人马活着逃回岚州……”
第九十一章 夜遁
“西城粮秣不缺,街巷纵横又不利敌卒推进,我有四万军卒背水一战,绝非无望坚守到刘帅督援军赶来,但久候援军不至,诸将忧迟则生变,执意要走,我强留之也不近人情。”
朱沆此时见着既无能也无骨气的葛怀聪诸将,已是深恶痛绝,强抑住内心的愤慨,勉强放缓语气说道,
“汉蕃对立深重,刘世中、蔡元攸为帅,虑蕃虏难以降服,以劫掠侵之,我便忧有这一败,遂秘令院卒在此修登城道,以备不时之需——诸将欲走,可不动声色、藏匿声息,静待明日夜深人静,假称攻其北城,将三五千精锐兵马调入此间出城西撤。这样大家回去后多少能有一个交代!当然,之前行辕距离胜德门太近,可以便于指挥的名义,先将行辕撤到北城墙下,也不虞敌寇会察觉到什么……”
大雪还在簌簌降落,火把照亮的范围极为有限,但葛怀聪等人还能看清楚登城道的轮廓。
葛怀聪等人面面相觑,又都拿不怀好意的眼神打量朱沆。
朱沆知道他们在想着什么,无非是怀疑他之前坚持要天雄军固守西城,却早早就心怀叵测偷偷给自己准备好退路罢了。
“走登城道可上城墙,三五千兵马怎么从城墙下去?”葛怀聪沉吟片晌问道。
“监军使院也秘密打造云梯三十余架、绳索两三百条,不需要从别处搜集,倘若行动够迅速的话,一个时辰足以叫五千兵马越城而出!”朱沆说道,“为造登城道,左右院落都已经拆空,只要外围加以警戒,五千兵马也都可以先秘密撤入此间,待整顿后鱼贯登城而出!”
越城而逃,最怕是混乱。
大军崩溃之时,即便内城有上百架云梯,但在人人争逃的混乱之中,在敌军惊觉到杀透过来之前,能有一两千人登上城墙,就相当乐观了,更不要说出城才是逃亡的开始。
监军使院这边的部署,完美解决掉越城之前的混乱。
等大家都登上城墙,再沿云梯、绳索而下,却是要便利得多,即便有些混乱,不过是多摔死一些人而已。
他们之前想着惶然逃命,也不是没有想过会被问罪,但这时真要能多带三五千精锐返回岚州,即便还会被问罪,怎么也要好过最终仅有三五百溃卒得脱。
“迟则生变,倘若叫敌寇察觉到这处登城道,提前在城外布下兵马,我们再想脱困就难了。”
朱沆主张明日再走,这样他们就能多出一天,暗中准备得更充足,岚州厢军都指挥使葛槐则主张现在就走,迫不及待说道,
“此时距离天亮还有两个时辰,即刻将人马调来,应该能赶得及出城远走!”
“这大雪一时半会停不下来,要是拖到明日夜里,雪深过膝,我们出城又没有马匹,又如何能快速走过雪地?”
“大雪降下,援军更无望赶到,此时应当机立断,万不可再优柔寡断!”
葛槐揭开话匣子,诸将便你一言我一语议起来,最为核心的就便是当下就走,绝不可再拖延下去。
至于走哪些人,大家也很公平,就是将最嫡系的亲卫营走。
除开朱广武已死外,天雄军在大同共有以葛怀聪为首的七名禁军都指挥使、都虞候,六名厢军都指挥使、都虞侯,再加上朔州清顺军曹师利、孟平二人,每人身边都有二百到五百不等的亲兵扈卫,总计加起来约不到四千人。
他们个人对亲兵扈卫多少有些顾念,他们要是有子侄族人在军中,也基本上都会安排在亲卫营里。
而将这些嫡系亲兵带走,不仅逃亡途中面对敌兵追击时有人庇护,更关键是他们回到岚州之后,多多少少还有些底气面对朝廷的问责。
“既然诸将都觉得当赶在这时就走,我也不执意。是我在这里预留了退路,为堵天下悠悠之口,也当是我为诸将殿后,”朱沆抑住内心的叹息,平静说道,“不知道葛将军是陪我留到最后一批再走,还是先出城整顿兵马?”
“这么多人乱糟糟出城,没有人在外面弹压,是不行的。”
谁知道兵马调集起来会不会闹出什么动静,叫敌寇察觉?
一旦叫敌寇察觉,或者消息不意走漏,大军啸闹惊扰起来,很可能最后几批人就走不了。
葛怀聪怎么可能会陪朱沆留到最后?
“那好,为防止消息泄漏,大家都不要再离开这里,各派一名嫡系心腹回去假称要奇袭北城,将人马调过来就可以了。谁要是这时候还想着将掳掠来的财货、胡姬,一并带走,结果搞得乱糟糟一团,莫要真当我这个监军使院判是吃素的!”
朱沆厉色说道。
“当是如此,每人各召一名心腹进来传令,不得私语吩咐!”葛怀聪知道这些人都是什么德性,他自己都得忍痛将两名胡姬扔下,自然不会允许别人在这时候坏事。
朱沆又说道:“为了尽可能拖延时间,在最后关头,我需要驻守附近的解忠等将都能听命于我,不能叫他们有任何的懈怠、傲慢,还要先请葛将军将虎符交给我!”
“……”葛怀聪犹豫起来。
“虽说葛将军出城后,我作为监军使殿后,便有权节制诸部,但未必能压制住解忠等将听到动静后跑来一探究竟。到时候我不能借虎符将他们震慑住,消息提前走漏,负责殿后的监军院卒,想脱身就难了,还请葛将军理解。”朱沆寸步不让的坚持说道。
葛怀聪说道:“行,我出城之时,便将虎符交给你,还会另写一道军令,着解忠等指挥使皆听你号令行事——”
葛怀聪是小心谨慎之人,朱沆找他到这里来议事,他身边就带了百余扈卫,先将左右的院子控制起来,但北城墙以及西北角楼还在监军使院卒的控制之下。
葛怀聪这时候就想着脱身,也不想在这些细枝末节去跟朱沆争执什么。
岳海楼神色阴沉地眺望夜幕下隐约模糊的北城墙,他不禁有些怀疑,但他同时也很清楚,葛怀聪等人迫切想逃,他此时想说什么话,不会有一点作用。
……
……
凌晨时,善法寺大殿里叫十数支大烛照得透亮。
萧林石身穿狐裘,坐在铺满杂乱文卷、图册的长案前,面容已难掩憔悴、疲乏。
为方便军情传递,大殿门洞开,寒风往里直灌,吹得烛火直摇。
十数甲卒安静的守在殿前;大殿数名军吏冻得手脚通红,正马不停蹄的汇报、整理各处传回来的军情。
在各个对峙战场上,即便对面毫无动静,萧林石也要求每隔半个时辰传递一次军情过来。
“西城有动静了,”一名武将走进来,都顾不上将大敞解下,快步走到案前,任积雪抖落在大殿里,说道,“好几处都有人马往西北角转移的响动,看来确如大帅所料,他们早就在这里准备好翻城逃走的通道,而他们也果然不敢拖延到雪深之后再走。大帅,我们应该即刻点燃篝火,发起夜战!”
萧林石摇了摇头,说道:“城中都按兵不动,着武尚即刻率部驰往秋林渡,在那里伏击逃敌!”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