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将军好凶猛 第170节

作者:更俗
曹师雄、曹师利此时所接管的天雄军战斗力更是涣散,而此时驻守忻代等地的骁胜军、宣武军,虽然号称西军精锐,但此时的郭君判怎么都不可能有多高看他们。
想来想去,萧林石除了手下蕃兵能战,有一批还相当不弱的将领追随外,其人智谋可令人惊怖。
要是萧林石率部投赤扈人,他们还在朔州折腾个毛线啊!
“萧林石这样的人物,应该不会轻易投赤扈人,而如五叔所说,他们也意识到局势非常危急了,那他们会如何小心翼翼的应对这局面?”柳琼儿有些迟疑的问道。
徐怀盯着火盆里烧得炽红的木炭,虽说脑海曾经闪现的记忆片段又短又小,简直叫男人女人都不能忍,但有些事还是有轨迹可循的。
目前他们对赤扈人的直接侦察斥候,由于缺乏必备的人马还无法开展,但正式设立越雨楼以来,柳琼儿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将朔州里所有跟赤扈人打过交道的人都找出来,将他们的所见所闻都抄录下来进行整理。
朔州城里主要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即便绝大多数人与赤扈人接触都有限,抄录下来的消息非常零碎,但情报工作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对零碎信息进行拼图。
此时至少能确认赤扈人在崛起过程当中,对周边部族或联盟或兼并,对敌对部族从来都是消灭其贵族然后进行消化。
赤扈人侵并契丹全境,已经不再是带问号的问题了,但赤扈人后续会如何消化契丹灭亡之后的遗产——数千里之广的地域、上千万人口——这才是后续的关键。
不过,萧林石这样的人物,不会看不到契丹贵族或其他将臣投向赤扈人或还能保住富贵,但皇族子弟很难说不会被赤扈人赶尽杀绝。
像萧林石这样的人物,有能力、有威望,又有一批精兵能将追随,他真要投向赤扈人,赤扈人起初或许会用他南侵中原,但最终怎么会想着不将他除掉以绝后患?
萧辛瀚、萧干这些怂货或惧于眼前的死亡而无视这点,萧林石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想不透这些?
而倘若排除萧林石投敌这一可能,在既有历史轨迹里,云朔地区陷落又非常的迅速,萧林石的命运只存在三种可能,一是很快就灭亡了,一是率部往东逃去燕蓟,但这两种可能性都很低。
萧林石所部也没有资格与赤扈人野战,但大同、应州、怀仁、金城以及丰州不是没有城池据守,萧林石即便受赤扈人与大越兵马夹击,只要粮食不断,支撑一年半载,应该没有问题。
而萧林石这时候应该已经意识到契丹大势已去,他率部往东逃去燕蓟做什么?
那就是第三种可能了:
萧林石他实际上已经决定率部往西逃跑,避开赤扈骑兵南下的锋芒!
徐怀拍着柳琼儿的大腿说道:
“我知道陈子箫、萧燕菡这次过来是为何意了,他们并不是想拙劣怂恿我们去刺杀曹师雄,他们是来探路的!他们要往西逃!他们要带着十数万部族男女老少西迁,这需要阴山以南的西山区域足够安全才能通过,但我们与山胡人挡在他们西投党项的通道上!当然,他们最终也未必想投党项,很可能是想着率领残部继续西迁!”
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谋
“……”
在徐怀的潜移默化之下,兼之大量的碎片信息搜集、整理,郭君判他们现在对赤扈人的威胁已经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了,但他们不可能预知云朔陷落乃至整个黄河以北地区被赤扈人打穿的时间会有多短促,会多么的令人猝不及防。
他们因此也很难推测出萧林石此时秘不传宣的打算。
不过,不要说柳琼儿、徐武碛了,也不提之前桐柏山被打得跟狗一样,郭君判真正着意附随铸锋堂是在北征伐燕前夕,而就是这一段时间徐怀捉拿陈子箫、萧燕菡,随军北征突袭大同,种种精心布局,不仅使监军使院卒安然脱身,还将包括三千多桐柏山卒的天雄军残部从混乱到极点的大同城内救出,并安然撤回到朔州。
这样的谋略与布局,才真正叫郭君判的慑服从肉体深刻到灵魂。
这也是他们明知道局势异常的复杂跟诡谲,但心态上却并没有特别焦虑的关键。
现在徐怀说萧林石的根本目的是想率十数二十万契丹残部老少从云朔撤出西迁,虽然在目前摆出来的逻辑推测上还缺最后一环闭合,但郭君判、徐武碛、柳琼儿却都是信了。
至少分析到这一步,这个倾向性已经是相当明显了。
“端端端!”西城门方向有警钟传讯。
徐武碛、郭君判他们停住手里动作,默数着钟响以及间隙长短。
“我们去西城门看看!”徐怀站起来说道。
“又是三五十骑跑过来骚扰,跟他娘裤裆里的跳虱一般,真是烦不胜烦!”郭君判抱怨道,“真要派兵出去,他们又他娘逃得贼快,跟穿堂风一样,往山里一窜就没影了——这些山胡子,越来越狡猾了,我们不能出兵逮住他们的根脚痛打,想驱赶他们太难!”
起初山胡出来袭扰朔州,存有轻视之心,因此叫他们逮住机会歼灭了两三百人、缴获四五百匹马,但在山胡诸蕃意识到桐柏山卒不好惹之后,就变得极其滑脱,常以轻骑骚扰,以弓箭在外围游射,断然不再轻易过来冲击桐柏山卒所结的盾阵。
相反的,要是这边按捺不住,放弃步骑协同作战,仅派骑兵出击追杀扰袭的山胡骑兵,却常常因为将卒的骑射功夫有所不及,伤亡还要大过对方。
因此两个月以来,朔州城对山胡骑兵的小股扰袭,只能是视而不见,不可能轻易再派人出城,避免中对方的疲兵之策。
现在西城方向传出警讯,明确仅有五十骑不到的小股敌兵靠近,郭君判觉得他们压根不需要理会,由负责率部驻守西城的唐盘处理就足够了;要是唐盘此时不在城楼附近,都未必要赶过去。
“走过去看看,”徐怀伸手拉郭君判站起来,说道,“我们的出路,可能也是在西边!”又看徐武碛问道,“五叔,你觉得呢?”
“……”徐武碛点点头,说道,“我们以往不敢派兵深入西山,是揣摩不透萧林石这些人的心思,担心萧林石还是有可能希望萧辛瀚能出兵夺回朔州的,但倘若你的判断没错,萧林石真正意图是想从阴山南麓率残族西迁,其实他比谁都更想重创山胡势力,或将山胡诸部从阴山以南的西山地区驱逐出去!留给他们的时间很有限了,我们假装不知其计,派兵进西山清剿山胡,他应该不会叫萧辛瀚有机会出兵拖我们的后腿!”
“好像是哦!”郭君判摸着后脑勺,他早就发现自己不去比徐怀了,真是差徐武碛这样的人物都好远。
……
……
徐怀他们出刺史府往西城门楼走去,看到徐心庵正陪同参观过南城墙防御之后的燕小乙、沈镇恶二人走过来,对徐武碛说道:“小乙、镇恶先给五叔你当一段时间副手……”
燕小乙、沈镇恶江湖出身,内心充满叛逆跟反抗精神,对铸锋堂、励锋院会更有认同感,而徐怀也希望后续吸纳进来的人员,特别是寄望其能承担中坚骨干作用的人,怎么都得先从励锋院过上一遍。
众人往西城门楼走去,徐怀途中又安排人去将徐武坤、苏老常、潘成虎、周景找来,登上西城楼看到五十余蕃骑背负刀弓,在距离城墙三四百步停留,还时不时会有三五蕃骑往城墙这边逼近,叫骂着想要引诱城中守兵出城追击他们。
位于管涔山以北、阴山以南、恢河以西、黄河以东的西山,占地比桐柏山还要广阔一些,但人口却要稀疏得多。
据目前搜集到的情报,西山蕃民总计都不足两万口人,分归十三部统领,名义上附庸于契丹,归入西京道治下,但特别的地理位置决定他们长期以来都在契丹与党项人之间左右逢源。
相比较而言,位于恢河河谷之内以及阴山东南麓的诸蕃部族更忠于契丹,也是这次聚集大同城重创天雄军的主力。
西山诸蕃人丁虽少,甚至当年掀起的大小叛乱都为曹家兄弟在朔州镇压,但长期以来都得到党项人的暗中支持,部民武力及兵甲都要算得上不弱。
十三部山胡虽说根子上是游牧部族,但契丹对其防范颇严,限制于转徙,这些年过去也逐步半坞寨化,只是在生产经营方面,还是以畜牧为主。
毕竟西山多峁塬丘谷,又干旱少雨,溪流短浅,远不如恢河河谷利于农业耕种。
两个月时间,朔州不仅将十三部山胡的情况摸清楚,同时也将西山百折千回的地形摸清楚,绘制成图。
不过,十三部山胡内部联络极为紧密,而总计能动员的战兵比例极高,可能高达五六千人。
这种情况下,徐怀要率领桐柏山卒深入西山,对山越部族予以重创,兵力少了肯定不行,但带太多的兵力深入西山,朔州这边的防守又成问题。
虽然朝廷迟迟不给桐柏山卒一个正式的说法,预计留到曹师雄正式重建天雄军时才会有名份,但徐怀已经将战辅兵进行了安排。
三千四百余桐柏山卒,战兵编制仅两千六百余众,其他人马都编入工辎营,实际除了工造等事外,还有相当多的人手是保障铸锋堂、励锋院及越雨楼所需。
仅这点战兵,用起来实在是有点捉襟见肘。
当然,更为重要的,徐怀之前就没有想过王番会推荐曹师雄执掌西翼岚州的军政大权,还以为朱沆出知岚州兼领兵马都监是顺理成章之事——真要那样,徐怀不计伤亡进西山打击山胡势力做什么?
仅仅因为山胡人频频出西山挑衅,就要不多的本钱拼个你死我活,不是吃饱撑着了是什么?
然而时移势易,曹师雄执掌岚州军政,一旦赤扈人南下,曹师雄必然会投敌封锁桐柏山卒南撤通道,徐怀此时其实跟萧林石一样,也迫切想要打开西山通道。
这样的话,一旦赤扈骑兵南下,势不可挡之时,他们随时可以撤入西山,或从西山前往府州或麟州,可以从关中取道返回桐柏山。
这同时也意味着南撤通道将要放弃岚州、太原、晋州这一条线,而转往关中进行部署。
当然,首要条件是重创盘据西山的山胡诸部,或将其彻底驱逐出去。
此时除了有进军西山的必要性外,萧林石藏而未露的谋算,也为他们进攻山胡诸部提供极其有利的条件,无需太多考虑朔州城会遭大同兵马进攻的后顾之忧。
“曹师雄既然是西翼主帅,我们当然不便擅自行动,潘爷待拟一份文函送往岢岚,”徐怀说道,“除了该讨的兵饷、粮秣理应要讨外,还要争取岚谷驻兵从南面配合我们作战……”
即便曹师雄注定会投赤扈人,但也不可能在此时。
所以在曹师雄重建天雄军还需要桐柏山卒配合之际,徐怀得加紧时间,千方百计的尽可能向岚州多讨些粮草运入朔州储备起来。
曹师雄执掌西翼岚州军政,又掌握天雄军重建大权,他必然会将嫡系清顺军调到岢岚、宁武一线,这时候他就有可能会视朱润、解忠、雷腾三部兵马为障碍。
徐怀请求岚谷方向能从南面配合作战,就有可能促使曹师雄将朱润、解忠、雷腾三部或其中一两部兵马调到管涔山以西、西山以南的岚谷县驻守,在形势一旦发生大变,这无疑也是对桐柏山卒有利的一个势态……
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
在管涔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地势陡然开阔起来,气温也要比山外湿润一些,湖水清澈的铺陈于眼前,漾漾水波晃动着初春的风光。
这是管涔山之中诸多高山湖泊之一的天池湖。
隋唐时都曾利用管涔山的高山草甸牧养官马,在天池湖北侧设天池牧监;隋炀帝登基之前常至管涔山狩猎、避暑,还曾在汾水河源修建汾阳宫等大规模的建筑群。
天池牧监以及汾阳宫早就毁于战火,大越立朝之后曾在天池牧监衙署的遗址上修建马营海寺,但随着周边蕃民村寨的没落与外迁,马营海寺也渐香火稀寥,此时仅有十数老僧守在寺中。
曹师雄以及出任阳口砦缘边都巡检使的曹师利兄弟二人,与州判王高行、录事参军荀延年、天雄军都指挥使阴超、文横岳等将吏于二月十五佛祖涅槃日这天,登上管涔山,站在破旧的马营海寺前,眺望水光潋涟的天池湖。
“先慈在世时在宅中每日拜香礼佛不辍,也常与我兄弟二人说要来马营海寺供奉,奈何终不能如愿。今日与诸辈来游马营海寺,我兄弟二人从囊中拨出千余纹银作为修寺之资虽说也只是微薄,但好歹算是还了我先慈遗愿!”
王禀、王番及朱沆离开岚州还京已过去一个多月。
这一个多月里,曹师雄使出任阳口砦缘边都巡检使的其弟曹师利驻守到宁武、阳口砦一带,除了吸纳、消化从大同逃归的六千多天雄军溃卒,还从南下汉民里招募健锐,在清顺军残部的基础上扩散出六将(厢)禁军。
除其弟曹师利、朔州大将孟平外,其他几名都指挥使、都虞候以及大大小小的军将,多任用曹氏子弟及朔州汉将。
契丹虽然在南京道、西京道大规模使用汉军,对汉将的使用素来戒备极深,也恰恰如此,曹师雄深知掌握兵权的重要。
因此他即便知道有些做法在大越会受猜忌,但还是毫无犹豫的借天雄军重建之机,将这六将(厢)人马改编成受他直接掌握的嫡系兵马。
天雄军正式可编十将(厢)禁军,曹家嫡系占去其六,阴超、文横岳两将其部又保持完整编制,理所当然占去其两,最后还剩下的两将(厢)编制以及解忠、朱润、雷腾等部以及驻守朔州的三千桐柏山卒,曹师雄却不急于做出安排,近日却热衷于拉着王高行、荀延年、阴超、文横岳等将吏游山玩水,有时候也邀请一群文士吟诗赋词。
曹师雄如此着急附庸风雅,从当地士绅里举荐一批士子入州县为吏,甚至动不动就慷慨解囊,短短一个月为州县先祠寺观书塾修建就捐出上万两纹银,无非是迫切想赢得地方士绅的认可。
见曹师雄又要捐出千余纹银修马营海寺,王高行、荀延年等人口头当然是一片颂赞,心里却嘀咕,曹家控制朔州不足十载,到底收敛多少,经得起他们在岚州大手大脚的收买人心?
“潘成虎数日前修函称西山蕃胡袭扰朔州甚烈,朔州不堪其扰,请求岚谷兵马与其共击西山蕃胡,诸辈如何看待这事,我要怎么回复朔州?”
曹师雄不可能将桐柏山卒及解忠等部的问题一直拖下去。
那样的话,不仅新任河东经略使的刘世中会派人询问、干涉,消息传到汴京,也难保朝中不会对他们兄弟二人有什么别的想法。
潘成虎代表桐柏山卒从朔州遣人发函请求进攻打击西山蕃胡已经有十数日了,曹师雄这时候自以为已经初步把握住岚州将吏的心思,今日便借出游马营海寺的机会,将这些问题都抛出来,叫大家都来议一议。
王高行、荀延年等将吏低头看着鞋面,看似在思忖,心里却默默在吐槽。
相处一个多月了,他们也差不多摸透了曹师雄的套路。
这段时间曹师雄不管事情大小,基本上都会拿出来召集将吏商议。
商议的结果要是合其意的,他就叫大家一起副签呈报路司批准。
倘若商议的结果不合其意,曹师雄就会说事情还要好好琢磨琢磨,便将事情暂时摁下去不提。
说到底,诸事想要推进,就得照他曹师雄的意志进行,但责任却要所有将吏一起承担,不是他曹家兄弟初附大越就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摸透曹师雄的套路后,王高行、荀延年又怎么肯再轻易开口说话?
阴超、文横岳心机没有那么细腻,他们早就听说朔州兵马有意进剿西山蕃胡。虽说他们心里也有种种想法,但之前曹师雄这边迟迟不吭声,他们也没有办法公开说什么,这时候多多少少也是有些憋不住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