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天汉之国 第35节

作者:安化军
王宵猎点了点头,一时间沉默不语。杨审说的不错,现在汝州的人户太少了,养兵困难。自己可以想办法赚来钱。可没有粮草,有钱有什么用处?到时无非是物价上涨,数目好看而已。
过了许久,王宵猎才道:“你说的确实有道理。所以除了做这些,我们还要招揽人户,增加人口才可以。汝州闲地本多,只要有了人手,就能够种出粮草来。”
杨审道:“可现在去哪里招揽人户?金兵随时就会南来,百姓就怕住不安稳。”
王宵猎道:“所以还是那句话,只有我们能保地方安全,才会有人来我们这里。要保地方,就要有强大军力。而没有百姓,哪里来的强大军力?是个死结。”
想了一会,王宵猎道:“现在北方百姓,都想着南逃。如果我们这里太平,自然会有人来。”
杨审笑了笑,没有说话。
一说起钱,杨审就想到自己的担子。现在赚钱不是最要紧的,军队钱粮才最重要。一州之地养三千兵多不多?这可很难说。要看这州里有多少人户。
人多的时候,想着有地就好。而地多的时候,就想着有人就好。现在的汝州就是地多人少,靠现在的人口,供养军队有些吃力。
站在那里想了一会,王宵猎道:“此事先不讨论,以后想办法就是。军队也是人,必要的时候,可以支援种粮。他们搭一把手,就能多种许多地。”
有军有地,其实不怕没粮。最简单的办法,军队可以屯田啊。不过王宵猎不想那么做,军队是打仗的,是让他们屯田生产,很容易影响战斗力。培养战斗力多难?
调整了情绪,王宵猎指着桌上的图说道:“依你想来,不许经商,每月发多少钱合适?”
杨审道:“朝廷自有俸禄,又何必去多想?”
王宵猎道:“若是依朝廷俸禄,那你算是什么官呢?”
杨审听了一愣。是啊,现在有朝廷官身的,就只有王宵猎而已。自己这些人,并没有朝廷的正式官告,也不知道是什么职级。再者说了,朝廷的俸禄虽有定数,现在物价却贵,养活妻小并不容易。
王宵猎道:“在我想来,不必照着朝廷俸禄。我们每月发钱,要让大家吃饱穿暖,中高级官员有最起码的体面。钱少不了。便如你,我准备的数字,是一月俸钱四十贯足钱,米五石。”
听了这话,杨审被吓了一跳。愣在那里好一会,才小心道:“小舍人,这数字太高了吧——”
王宵猎摇头:“不高。现在万物腾贵,没有足够的钱,如何才能过上好日子?”
杨审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月五十贯,一年可就是六百余贯,这可不是小钱。自己的春风楼,一年只赚二三百贯,就觉得了不起了。跟王宵猎给的俸禄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与官员比较,一月俸钱五十贯,再加上禄米五石,妥妥是中级官员了。要知道这个时代,全国的中高级及官员也不过数百名。按照后世的说法,这都是高官高官待遇了。
见杨审在那里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王宵猎道:“当然,要给你们发这么多钱,军中首先就是要先有钱。怎么有钱?要靠着现在的钱生出钱来。”
杨审摇了摇脑袋,忙道:“小舍人,这么大的数目,怎么赚出来?不只是军官,我们还有三千兵马呢!这些人,每月一样要发钱的。一人两三贯,就是近万贯!”
王宵猎摇头:“军官当然要发钱,按着官员的规矩发就是了。士卒却不同。现在军中士卒,跟以前不一样,不是我们雇来的。他们这些人的家眷,全都安置在了新建的村子里。因为是军属,所以不用服徭役。也就是说,军人不必养家糊口。而他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军中发下去,不用他们花钱。一个月发几百人,让他们零用就好。”
杨审忙道:“小舍人,世间可没有这样的军队!”
王宵猎笑道:“怎么没有?便如汉唐,被征入军队,还要自备兵器盔甲呢!只是入宋以后,军队全部雇来,形成了新的规矩而已。现大敌当前,军队全部靠雇,哪里拿出那么多钱来!”
宋朝的军队是雇佣的,数量一直不多。不打仗的时候,如真宗仁宗之后,动辄近百万。真正打起仗来,就发现能打仗的军队其实很少。
一百万军队,哪怕一个人一年三十贯,人头费就是三千万贯。北宋说是财政收入近亿贯,其实真正的现钱才多少?而一年三十贯现钱,士卒家里还是衣食不继。这样的军队再多,战斗力也是靠不住的。
到了南宋,真正国家的正规军,与金朝形成均势的绍兴十年左右,也不过二十多万。这二十多万军队,就足以让金军不敢南下,岳飞还有余力北伐。
北宋初建国,禁军也是一二十万,就能横扫天下。在这个时代,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并不需要太多。有三十万人,就足以威镇天下,让天下太平。更多的数量,其实没多大用处。
不过现在宋朝的局势,想养活三十万人,可不容易。二十万军队,其实就让南宋使出浑身解数,把天下刮地三尺了。更多的军队,那是真地养不起。
王宵猎是想着跟金军决高下的,必然要想办法。若是像以前一样雇人当兵,再多的钱,也没有足够的数量。只能另想办法,杂以征兵制了。
军人当兵,让其家眷有土地另建新村,给以徭役的优惠。在这个时候,还是有吸引力的。
听了王宵猎的解释,杨审心里觉得有道理。只是跟现在不同,又觉得不妥当。
王宵猎道:“金军南来,二帝北狩,是前所未有之事。许多规矩必要改变。从我们改起,又有什么不妥当的!只要让士卒和家人吃饱穿暖,过上太平日子,何怕招不到人!”
第79章 农工商
吃饱穿暖,过上太平日子,这样简单的要求,对这个时代的人就有莫大的吸引力了。以前就是太平的时候,朝廷军费花了许多,军中士卒的日子还是难过下去。
想了许久,杨审点了点头:“小舍人说的有道理。就不知道官兵认不认,愿不愿意接受。”
王宵猎笑了笑,没有说话。军人的士卒都安置在了新的村子里,说得难听一点,相当于官府手里面的人质。他们怎么能不认?只是接下来的一年,由于没有产出,会被很多质疑罢了。
不再讨论此事。
王宵猎指着桌子上面的图,道:“提高官员将领的俸禄,我们手里就要有钱。不能像以前一样,说是发多少钱,结果大量折支。日子过得顺心了,战场上面官兵才能尽心搏杀。你看这里,我列出了可能赚钱的,要投钱下去。经营得好了,钱粮自然就来了。”
杨审看桌上的图,上面自州府以下,列了许多项目。
第一个就是交引,只是上面打了一个叉,不知道什么意思。
见杨审满面疑惑,王宵猎道:“交引是赚钱的法子,对社会也有大作用。只是现在地盘太小,又是新立,做不起来。上面打个叉,就是现在不行,留待以后的方法。”
自近百年前益州出现了交子,钱引在宋朝被推广。有的时候发展得很好,后来缺钱,这业务慢慢就坏掉了。对于官府来说,金融是最重要且最容易赚钱的方法。只要有实力,必然要做的。
指着桌子上的纸,王宵猎接着道:“说到赚钱,无非是农、工、商几样。农我们有新建的村子,只要安排个专门的人管着就好。其实是工。工赚钱的方法有许多,我这里写了几个我想到的。”
杨审凑前去看。见工的下面,写着衣食住行。衣的下面是织、染、裁缝。不需要王宵猎解释,杨审便就明白,是要建织布、染色和做衣服的工场。这不稀奇,宋朝本来就有。金军南下之前,开封府里有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为皇室做衣服。只是一般的州府是没有的,也不知道王宵猎要怎么来赚钱。
食的下面,第一项写的就是酒楼。杨审只能苦笑。看来不需要自己去找买主了,王宵猎这里就可以把自家酒楼买下来。第二项则是酒醋作坊,这也是每州都有的。第三项,则是糕点作坊,以前没有见过。
王宵猎道:“人们最喜欢只果子,只是现在没有专门作坊。我们找几个手艺精巧的,专门建一处做这个的作坊,必然赚钱。乱世之中,只有官府能保证原实不缺。”
杨审想不出能做什么糕点,怎么赚钱。只是不与王宵猎分辨,接着向下看。
下一项,就是屠宰场。不必问了,必然有官府养的猪羊,专门屠宰,卖给百姓赚钱。下面就是豆腐坊、榨油坊。都是一看就知道是做什么的。
再后面是住。第一项就是客栈。由官府出面,盖些客栈货场,供人住宿收钱。宋朝一般的州里都有宅店务,城中大量房屋是官府所有,收取租金。这一项依此而来,非常平常。
不过除了客栈,还有一项住宅。是说由官府组建一支建巩队伍,专门建设房屋,或租或卖。这是以前没有见过的。官府建房,都是征发徭役,哪里这么多麻烦。王宵猎要自己组建队伍,看来是要减轻百姓的负担。杨审点点头,倒与王宵猎的表现相符。
再下面是行。写的第一项,就是邮递。邮递古已有之,宋朝主要传送公文,由枢密院管辖。第二项是供销社,却是从来没有见过。
见杨审询问,王宵猎道:“这是为了方便民间通有无,专门设的。一头是供,一头是销。供的这一头联接乡间百姓,工场坊务,世间万物无所不包,南北百货无所不有。销的这一头联接城市和市集,把货物卖出去。既方便了百姓,也赚些钱财。”
杨审听了,面露难色。过了好一会才道:“知州,熙宁年间设市易务,民间受苦不少。你设这供销社,岂是与之类似?商人南贩北运,赚些钱财,养家糊口而已,何必夺他们生路?”
听了这话,王宵猎愣了一下。北宋王安石变法,只要赚钱的生意,官府没有不插手的。特别是对商业,曾经由官府大包大揽。官府增加了收入,但对民间确实有很大的危害。宋朝官员,对于官府插手商业是非常警惕的。虽然徽宗是变法派,这一点也无法改变。
想了一会,王宵猎道:“由官府做这些,一是官府可以收入银钱,二是方便百姓。偏离一点,必然就走入了邪路。放心,我们做这些,不会出现你说的事情。”
杨审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对于这些,到底有什么好处什么害处,杨审也说不明白。只是他管着军中财库,要问清楚才好。
看下一项,则是商场。这不必说,应该是由官府经营卖场了。以前倒是没有做过,不知道王宵猎要怎么做。杨审想了想,自己到此不熟,也没有多问。
一个是供销社,一个是大卖场,算是王宵猎从世带来的观念了。商业不发达的时代,供销社的作用不可忽视。由官府组织,充分利用民间人力物力,实现商品全国范围的流通。对于一个地域广大的国家有非常大的作用。做得好了,可以大促进商业的发展。而大卖场,而是在城市把卖家集中起来,从而实现规模效应。省了买家挑来挑去的时间,也为卖家做了广告,算是双赢。
在这个年代,这是超前的思想,王宵猎自己也觉得得意。见杨审没什么反应,还有点失望。
再下面,则是除了行的内容。第一项就是车。只是怎么做车,怎么赚钱,王宵猎没有写,杨审只是一扫而过。其实这个地方,是王宵猎将来要下大功夫的。后世的汽车是重要的产业,这个时代如果把路修起来,马车何尝不可以是支柱产业?
其余的如磨坊、铁铺、木器作坊等等,都是这个时代常见的产业。杨审并不觉得奇怪,也不觉得王宵猎能做出花来。只是依照宋朝的习惯,赚钱就要官办,也没有提反对意见。
一切看完,杨审道:“知州,这些办起来,可要花不少钱!”
王宵猎急忙问道:“我们军中够吗?”
杨审想了想:“若是从民间征些人来,再加上给钱,勉强能够。不过,钱这样花了,军中可就没有钱了。没有钱,这怎么能行?”
王宵猎点了点头:“是啊,没有钱,这怎么能行?——这样吧,工人的工钱,欠人的钱款,我们可以先欠着,几个月后还。几个月后,总能赚出钱来。”
杨审听了不由瞪大眼睛:“世间哪里有这样的事情!做了事情不给钱,百姓岂不怨恨官府!”
王宵猎愣了一下,没想到杨审这么大反应。给官方做了欠着钱,不是正常的事情吗?做完事就能拿到钱,那在官府要好硬的关系来。
转念一想,这个时代跟后世不同。官方的钱,一旦欠了,只怕很难要回来,当然不肯欠。
想了想,王宵猎道:“我们便就先欠着!官府能收赋税,钱不会少了,如何不肯欠?你放心,此事我会去说。偌大一州,总会有人愿意相信,以后机会就会多。”
杨审摇了摇头,显然不信。此时的官府,在民间哪来这么大的信用?当然,一定要欠也可以。官府手中有暴力,莫非还有人敢不从不成。
见杨审不信,王宵猎也不多说。许多事情,要先做出来才可以。
第80章 月饼
到了春风楼门口,杨审看了看西天的斜阳,不由叹了口气。
小舍人醒来,在永安大胜,守巩县成功,当时大家都认为他天纵奇才,以后必有富贵。哪里想到自从回到汝州,变化这么大。所做的事情,一件比一件不靠谱。
建新村庄还好说,窑工和其他闲散人员总要安置。现在又要建各种场务,而且听他意思,都要朝大了做,杨审只能摇头。生意是那么好做的?杨审家里经营这酒楼,就耗费无数精力。把王宵猎说的场务都建起来,不说要多少可靠的人,只要一旦亏损,汝州赔不起。
小厮迎上来,拱手道:“主人家,你今天请的客人已经到了。小的在二楼找间济楚阁儿,他们早早等在那里。只是还没有上茶饭,客人有些不耐烦。”
杨审道:“知道了。我自去招呼,你去忙吧。”
说完,进了春风楼,一路到了二楼阁子里。已经坐在这里的邵凌、曹智严、解立农、余欢和牛皋几人起身,相互行礼。行过了礼,各自落座。
解立农道:“小舍人唤你去州,有什么吩咐?”
杨审道:“有两个消息,一个好的,还有一个坏的。你们先听哪个?”
曹智严道:“自然是先听好的。坏的消息不讲也罢,没来由坏了大家的心情!”
杨审摇了摇头。道:“好的消息,小舍人跟我说了大家的俸禄。以前朝廷杂七杂八的都没有了,只有俸钱和禄米。我们的俸钱大约是一月四十贯,禄米五石。”
“好大的手笔!小舍人果然是小舍人,知道他不会亏待我们!”解立农听了喜形于色。
邵凌道:“若是如此,一个月可要好多钱。哪里来钱?”
“这就是第二个不好的消息了。”杨审叹了口气。“为了赚钱,小舍人欲要大建场务。凡是市面上有的生意,没有不做的。我们哪里有本钱呢?小舍人就要欠着。我们初来汝州,便要欠钱,让百姓怎么看我们?小舍人却是满不在乎,也不知道信心哪里来的。”
听了这话,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大建场务,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从事工商业赚钱,哪个不知道?这种事情宋朝不是没做过。只是到了后来,大多都是盘剥百姓,甚至是强买强卖,赚到的钱却不多。有了教训,对这种事情大家都很谨慎。
过了许久,邵凌才道:“小舍人年幼气盛,想来是不知道以前故事。你没有劝一劝?”
“我劝了,可小舍不听哪!有什么办法?”杨审两手摊,无可奈何地摇头。
解立农道:“不必想那么多!我们有钱花就好!一个月四十贯,我乡下的庄子何必再要!过两天就把家里的人全接到汝州城里,乡下的地全卖了!”
杨审道:“你家里二十几口人,难道搬到城里你养活?”
解立农道:“若是钱少,他们自然要去想办法赚钱。一个月四十余贯,足够吃了,待在家就好。”
杨审道:“小舍人说了,一个月四十贯,养的是祖父母、父母和自己夫妻、孩子,兄弟姐妹是不养的。上溯至三代,是我们现在的算法。你要搬到城里,兄弟姐妹让他们自己去讨生活。”
解立农听了不由愣住:“还有这种说法?按律法,祖父在,不可分居异财。按这种做法——”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覆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