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天汉之国 第117节

作者:安化军
官厅里,王宵猎慢慢站起身,走到门口,看着天边的夕阳。
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经过了荆门和黄天荡之战,金军不敢再大规模渡江,宋金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的阶段。广设镇抚使,脑子清醒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长久之计。
在设镇抚使的几路,朝廷能够控制的地方非常少。占据地方的不是土豪,就是溃兵,还有一部分是摄官。现在天下盗匪如麻,朝廷兵力不足,只能够设镇抚使,把这些地方实力派限制在较小地域。等朝廷喘过气来,再慢慢一一剿除。
自己的地盘在最前线,只能设为镇抚使。换个地方,或许朝廷舍不得自己这支兵马。
原有八州军,一下变成了四州,四州的地盘怎么养得起大军?想到这里,王宵猎眯起眼睛。
陈与义走过来,低声道:“观察,听秦编修话里的意思,分裂地方,让镇抚使地盘不能过大,是朝廷的意思。朝廷如此做,对我们着实不利!”
王宵猎道:“这是明摆着,防止地方实力过于强大,威胁朝廷,才不许镇抚使地盘超过五州。周围解潜管五州军,为什么?因为地瘠民贫,五州军的人户比不了起其他地方两三州。此事不必多想,朝廷的意图是明摆着的。我们要做的,是想一想怎么应对。”
陈与义沉默了一会,才道:“朝廷诏旨纵有疏忽之处,我们做臣子的也只有奉命而行。”
王宵猎看了看陈与义,道:“如果今年秋天,金军来攻邓州,又该如何?金军先攻河南府,我们帮是不帮?攻蔡州,我又该不该派兵前去?参议,多想一想。”
陈与义叹了口气,脸色灰白。
朝廷的意图是什么,陈与义当然明白。可自己是臣子,不能违背朝廷命令,只能遵从。偏偏自己是王宵猎的参议官,属于被压制的势力,夹在中间着实为难。
正在这时,陈求道急急进来。见王宵猎和陈与义站在那里,道:“观察,对朝廷设镇抚使,你如何看?在我看来,镇抚使的地盘过于小了,难当金军!”
王宵猎道:“设镇抚使的地方都是朝廷力不能及之处。地方军队实力强了,朝廷一样担心。若不是如此,又何必搞镇抚使的把戏!”
陈求道低头想了一会,叹了口气:“确实如此。唉,似观察这般,一年两次立大功,正要尽心报国的时候,却把地盘缩小一半,又如何心甘!”
王宵猎看看陈求道,又看看陈与义。想了想,道:“秦编修一路上辛苦,早早歇息了。晚上左右无事,我这里备些酒菜,此事我们详议。”
陈求道和陈与义听了圣旨,都觉得左右为难。听了王宵猎的话,自然无异议。
院子里,王宵猎三人坐在银杏树下。一边喝酒,一边闲聊。
陈求道道:“观察年初救陕州,几个月后又救荆门,立下了多少大功!天下若有几位观察这样的大将,金虏必然不敢南下!正该给观察升官晋职,于朝廷出力的时候,设什么镇抚使!”
陈与义道:“襄邓与朝廷隔着湖北诸路,千里之遥,又怎么能放心?此时天下哪位大将,能够手握五万大军?若在两浙路附近倒也罢了,朝廷分而制之,偏偏在京西——”
陈求道道:“陕西路的曲端,同样手握重兵。张枢密抚谕陕西,登台拜将,人人称赞!”
王宵猎喝了一杯酒,看着天上慢慢出来的斜月。过了一会,才道:“朝廷没有大军,便就有这样的难处。地方没有大军,挡不住金军南犯。有了大军,又怕威胁朝廷。这个时候,就需要官家有决断,统合属下的力量。若是做不到,图然内耗。”
陈与义摇头:“多少人劝官家驻陛鄂州,上承川陕,下接江南。官家只是不肯。”
作为皇帝,赵构的一大问题,就是在需要他做出决断,团结属下力量的时候他做不到。由于赵构自己的几万亲兵,经过了苗刘兵变,再经过金军渡江紧追,消耗殆尽。赵构身边没有信得过的大军,对于外面的大军便不信任。
三人默默饮了一会酒。陈求道道:“观察,若我去复州,你欲如何?”
王宵猎沉声道:“从汝州到襄阳府,现在这支大军练兵不易。现在初有规模,不可能分给任何其他官员。还有,地方残破,收拾成现在样子不知花了多少心力。又怎么好放手?”
陈求道叹了一口气。道:“我随观察时间不长,道理却明白。身边没有军队,这镇抚使当不得。可朝廷诏旨在这里,又不好直接拒绝。”
王宵猎点了点头,一时之间没有说话。
朝廷任命的镇抚使,大多都是不稳定的地方,许多只是虚名而已。京西和湖北还好,淮南许多地方的镇抚使实际上都无法上任。境内要么有盗匪,要么金军不远,只能保守山寨。
饮了几杯酒,陈求道道:“我想来想去,不能去复州。什么镇抚使我们不去管,还是按照先前那样做事就好了。汪提刑本来就知蔡州,也没有什么变化。”
陈与义道:“朝廷的诏在这里,难道我们抗旨不遵?”
陈求道摇了摇头:“设镇抚使本就是安抚大军,我和汪提刑都没有军队,安抚什么?现在治下有八州军,许多事情刚刚开头,正是要做大事的时候,怎么能分开?分开了,仅凭四州府,如何养大军?”
王宵猎道:“仅有四州府,连现在的五万大军都养不起。若不是在荆门军抢了金军的物资,现在我还要头痛官员的俸禄。八州军都如此艰难,不必说四州了。”
说到这里,王宵猎断然道:“我们这里与朝廷隔着湖北路,路程遥远,朝廷不可能事事皆知。过几日等汪提刑来,我们再商议。金虏南犯,天下离乱,我们起大军本就是外抗金虏,内救黎民!自己的荣华富贵又何必放在心上!不管朝廷的意图是什么,保住大军,保住与金军作战的能力最重要!”
陈求道和陈与义点了点头。过了一会,陈与义道:“如何跟秦编修说?”
王宵猎道:“秦编修只是传旨,跟他说了有什么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事不必说,我们只按自己所想的行事即可!”
陈求道和陈与义点了点头,好长时间没有说话。
陈求道知道,自己手中没有兵,什么随、郢州镇抚使就当不得真。自己真去了,手下的将士和官员都是王宵猎任命,谁管自己?这几个月在襄阳和大家建立起的关系,也一朝全休。
朝廷的意图很明确,王宵猎的地盘过大,需要分开。镇抚使相当于唐朝的藩镇,一个藩镇有八州的地盘,数万大军,哪里还会理朝廷?只是一纸敕命,是无法分裂王宵猎的。
饮到半夜,陈救道和陈与义回去歇息。王宵猎坐在书房里,一个人出神。
今年自己连立两功,朝廷自然极为重视。但自己是勤王军出身,与赵构没有任何交集。等到困难的时候过去,自己的军队便就被盯上了。
在这个时候,五万大军并不是非常大的数字。不说陕西的曲端手中大军,荆湖、江西的群盗号称数十万大军的不在少数。当然,朝廷知道正规军的兵数,知道这些数字不靠谱。但谁又知道王宵猎的数万大军靠不靠谱?还是占的地盘太大,八州之地,而且稳固,朝廷必然会猜忌。
陈求道和汪若海不能上任镇抚使,朝廷会如何做呢?想了许久,王宵猎摇了摇头。实际上朝廷什么也做不了。离的太远,朝廷的实力又太弱,对自己这些地方实力派实际毫无办法。
第266章 军校
歇息了一夜,秦梓的精神明显好了很多。用过早饭,请王宵猎和陈求道到官厅议事。
行礼如仪,王宵猎和陈求道分别落座。
秦梓道:“月初,范相公为宰相,建言诸大将当分镇各地,才有此诏。这是学唐时藩镇之法,让大将守地方,国家无外敌之忧。王观察今年连立两功,是难得的大将。有人建言,当招观察赴行在,别有任用。范相公言,现在京西诸州府,全赖观察大军守护,不可轻动。”
王宵猎拱手行礼:“范相公说的是。”
秦梓道:“范相公是襄阳人,还有族属在老家。听闻他们欲要去投奔相公,不知是否有此事?”
王宵猎道:“有的。前些日子为阵亡的将士做法会,我去了鹿门寺。寺里有不少逃难的北方士人官员,其中就有范相公的族人。”
秦梓点了点头。道:“我临行之前,范相公托我照看族人。若是有想南下而道路不通的,尽量施以援手。既然他们在鹿门寺就好办了。观察可以派人,送他们去两浙投奔相公。”
王宵猎称是。
范宗尹是襄阳邓城人,宣和年间进士。金人南下围开封,范宗尹是重要的主和派官员。金人掳二帝北返,立张邦昌,范宗尹为右谏议大夫。为张邦昌所派,作为使节去南京应天府,敦促赵构即帝位。因为范宗尹力主与金人议和,反对李纲为宰相,被贬出了朝廷。去年,被召到行在任中书舍人,很快升为御史中丞、参政。本月初吕颐浩被排挤出了朝廷,范宗尹以三十一岁的年纪为相,为本朝最年轻的宰相。
从范宗尹的经历可以看出,赵构一直在寻找一个主和派的宰相,协助处理朝政。秦桧回到朝廷,与赵构可以说是情投意和。现在秦桧没有回国,正是范宗尹志得意满的时候。
说了几句闲话,秦梓道:“由邓州到洛阳,我记得是过鲁山关,经过汝州。翟观察在伊阳县的凤牛山寨,是不是也要走鲁山关?道路可太平?”
王宵猎道:“从鲁山县的汤池可以去凤牛山寨,不过路程远了,而且山路难行。最方便的是从内乡县,经山路到栾川县再到凤牛山寨。我这里与翟观察公文往来,都是如此走。”
秦梓点了点头,在那里想了一会。栾川已经不属于京西路,而属于陕西路的虢州。年初王宵猎援陕州,已经把这条路走熟了,只是不知道自己走合不合适。
翟兴在凤牛山寨,威胁西京洛阳,对金军是非常大的威胁。特别是在赵构南渡,天下到处都吃败仗的时候,翟家兄弟多次立功,在朝廷中的地位很重要。所以此次秦梓北来,赵构要他必须面见翟兴,当面封赏。给的封赐,实际比王宵猎还多。
详细问了附近地理,又问了汪若海何时会到襄阳,王宵猎和陈求道便告辞出来。
出了官厅,陈求道道:“看秦编修的样子,我们接不接圣旨,如何处置,他也不太关心。”
王宵猎道:“镇抚使类比藩镇。圣旨还特意提到,立有大功可以世袭。这么好的条件,有几个舍得放弃?在朝廷的眼里,只怕认为人人争先恐后。”
陈求道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依照宋朝的惯例,还有封赠的人来看,只怕此事没那么顺利。更不要说,既然类比藩镇,那就少不了藩镇之间的杀伐。手里没有军队,这官职实在没太大意思。
秦梓回到自己住处,坐在桌边,不由叹了口气。这一路走过来,哪里看不出官员实际对封的镇抚使并不太感兴趣。与去淮南和湖北南部的官员不同,自己这一路,除了王宵猎,面对的主要是以前的政府官员。这些人对政治敏感,自然明白,封镇抚使不是好事,许多人甚至不快。
封镇抚使的地方,经么处于前线,要么被金军打烂,朝廷一时之间力不能及。真是好事,怎么朝廷的重要官员没有封镇抚使的?怎么朝廷控制住的地方,不封镇抚使?
从昨天到今天,秦梓看得出来,不管是王宵猎还是陈求道,对此事都比较冷淡。甚至看陈求道话里的意思,并不想到复州去。作为钦差,秦梓不想多管,也没有精力多管。自己只要把圣旨送到,后续怎么做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进入德安府,秦梓就发现与其他地方不同。与鄂州等地相比,德安府更稳定,百姓生活平定。等进了随州,这种感觉更回强烈。到了襄阳,才发现这里安定繁荣,两浙没有哪个地方能比上这里。以襄阳为中心的数百里内,秦梓觉得没有必要设镇抚使。
想到这里,秦梓无奈地摇了摇头。一项政策,怎么能事事兼顾呢?
王宵猎回到书房,坐在案边出了一会神。吩咐士卒,把陈与义叫了过来。
陈与义进书房行礼。王宵猎吩咐他在一边坐了。
上了茶。陈与义道:“观察叫下官来,不知有什么吩咐?”
王宵猎道:“陈运使不愿到复州任镇抚使,此事便就没有大碍,没有必要把心思花在这上面。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军中要整顿,还有要正式设立军校。”
“军校?这是什么?”
王宵猎道:“我们扩军,是要求新兵进新兵营,军官则要培训。这个培训军官的地方,以后就叫作军校。为何称为军校?实际上是学前些年的学院,增设学科,专门培养军官。”
陈与义点了点头。又问:“军中培养将领,一向都是选自卒伍,又何必专门设学校?”
王宵猎道:“我们现在选的军官,实际出自平民。如果不教他们,他们怎么知道如何带兵?以前朝廷也有子弟弓马所,有殿前诸班直,算是某种类型的军校。参议,我们设的学校,与以前的州学县学皆不同。要针对专门的知识,选专门的教师,进行教援。从学校里学成出来,就基本要吧做某件事了。比如军校里出来,就能做基本的军官。”
说到这里,王宵猎加重了语气:“学校跟以前的教学不同,这一点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也要让教师明白。以前朝廷选拔人才,最主要是科举。文官还好,武举却没有大用。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军官不适合用科举的形式来选拔。一旦设立了军校,武举也就取消,以后军官就要全从这里来。”
陈与义道:“那若士卒战场立功,如何提拔?”
王宵猎道:“只要有机会,一样要送到军校里来学习。学得成了,才可升为军官。如若不然,立功就只记功勋,发放赏赐,而不能升军官!”
陈与义愣了一下,想反驳,却又不知道反驳什么。
王宵猎道:“接下来的全军整顿,这是重要的一项。你要提早安排。”
陈与义称诺。
王宵猎道:“其实岂止是军校,其余的许多技术类,也都可以设专门学校。罢了,此事等会子发行之后,再慢慢详议。”
发行了会了,设立了银行,社会发展就慢慢进入正轨。王宵猎的规划里,各种各样的学校也该提上日程。要保证只要愿学,就可以进学校。学校里学得好,就有一个职位。
第267章 合则利
汪若海到了襄阳城,径直来见王宵猎。
书房里,王宵猎和汪若海相对而座。王宵猎请了茶,道:“提刑一路辛苦。”
汪若海道:“岂敢。观察,我路上听人说,朝廷新设镇抚使。现在治下分成三路,我单管一路。不知是也不是?”
王宵猎点头:“不错。我管襄阳、汝、唐、邓三州一府,陈求道管随、郢二州,提刑则是蔡州、信阳军。境内除提举茶盐官外,其余监司一并撤销!军政、民政,一切由镇抚使决定。”
汪若海叹了口气:“朝廷此举,是因为镇抚使的权力太大,怕观察治下州县太多,实力太强,朝廷不好控制啊。不过只剩四州府,如何养得大军?”
王宵猎道:“朝廷此举,无非还是那句话,攘外必先安内而已。”
汪若海连连摇头:“不能外抗金虏,又何来安内?今年荆湖、江西动荡,不就是金虏渡江,攻破了州县,让地方没了管束吗?唉,朝廷如此做,抗金何日是头?”
王宵猎沉默了一会。道:“其实道理都懂。朝廷设镇抚使,为了什么,又有几个人不明白?毋庸讳言,有人看着权力大了,或者看着可以世袭,难免心动。但大部分人,都不会当一回事。但最重要的,不是懂,而是怎么做。朝廷的目的,是限制各个地方实力派于一地,哪怕降低了抗金的力量。”
汪若海点了点头:“观察说的不错,关键是看怎么做。不知陈运使意下如何?”
王宵猎道:“运使手下没兵,不想去随州。”
汪若海道:“如此我就明白了。”
说完,没有多待,汪若海告辞离去。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奋斗在盛唐庆余年[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窃明[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汉世祖天可汗民国投机者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绍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她们为我打天下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军火帝国铁血德意志[精校版]交锋[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国策[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猎谍[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附身吕布[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大宋私生子[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新宋风流[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大明国师始皇家的好圣孙枭臣极品杀手黑道特种兵长安风流朝为田舍郎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