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天汉之国 第158节

作者:安化军
第369章 不去洛阳
锦屏山上,董先看着山下绵延不绝的金营,紧皱眉头。过了许久,骂道:“直娘贼,金军本来是攻卢氏县,与我有何关系?他们攻不下,就到这里惹我,真是背运!”
身边的张玘道:“卢氏四面环山,道路难行,惟有沿着洛河逆流而上稍好走些。金军可不就朝着这里来了?观察放心,寿安地形险要,金军想从这里过去,一样是妄想!”
董先道:“我这里地盘小,户口少,兵马自然也不多,哪里能跟邓州的王宵猎比?金军来攻,这一战不知道要折损多少人。”说到这里,重重叹了一口气,愤恨不已。
另一边的王倚道:“永安的孟邦雄,不过是乡村无赖,聚集了几千人称王称霸。刘豫登基,他立即举旗响应,现在做了西京留守。若是我们战事艰难,也可伪降刘豫,先赚些钱粮来使用。”
董先看了王倚一眼,冷声道:“我是什么人?岂能做那认贼做父的事!”
王倚道:“前些日子王宵猎在卢氏招观察过去议事,观察没去,只怕惹他不快。现在金军来攻,若是没有强援,守起来必然艰难。这一带兵力最多的就是王宵猎,观察又恶了他。”
董先面沉似水,也不说话,只是盯着山下金军大营。
张玘道:“宜阳正处于山水之间,城前金军列阵的地方狭小,何必怕他们!明日我出城,与金军战上一场,看他们有什么本事!”
董先叹了口气:“我不是怕金军,只是手下兵力有限,不想耗在这里。我军驻在洛河谷地,本就是易守难攻之地,就是来十万金军,我又何惧!只是现在金军占了关中,官军逃散,周围许多地盘都成了无主之地。不乘这个时候,占些地盘,扩大势力,岂是男儿所为!”
张玘听了,只好闭上嘴,不再说话。
董先自从成为翟兴的前军统制,每战必争先,立功无数,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不过,王宵猎以数百人起家,几年时间占据数州,手下几万大军,对董先的刺激很大。他清晰记得,几年前在洛阳城里见王宵猎的时候,那个有些稚气,却语气坚定的少年。
王宵猎比自己年轻,起家比自己晚,兵力比自己少,也不比自己能打。几年之后,怎么就有了今天的成就?董先想不通,也不服气。富平一战宋军战败,在董先眼里,是难得的机会。数年前王宵猎不就是紧随杨进部队进了襄阳府,从此一飞冲天的?只要占住地盘,就有了一切。
风吹来,带着刺骨的凉意。寒风吹在旁边的松树上,发出呜咽。太阳躲在云层后面,天看上去灰蒙蒙的。冬天的早晨,山顶上冰冷刺骨,唯有山下的洛河上面,有雾气在蒸腾。
卢氏县衙,汪若海一边在火堆上烤着手,一边道:“兀术带金军主力离开虢州,到洛阳去了。想先攻董先,沿着洛河逆流而上,来攻卢氏。有洛河相助,那里运粮草方便了很多,适宜大军行动。董先只有五千兵马,想挡住兀术,可不容易。”
翟兴道:“兀术去了洛阳,最好的办法,是攻其后路。我从伊阳,王镇抚从汝州,进攻洛阳!”
李彦仙点头:“最好是如此。董先是我们东边屏障,若有闪失,卢氏也难守住。”
王宵猎看着桌子上的地图,好久不说话。战场如果从卢氏挪到洛阳,可就失去了地利。
过了好久,李彦仙问道:“镇抚,你在汝州有数万兵马,若是进攻洛阳,兀术不能置之不理。如此一来,解了董先的围,卢氏也安全。”
王宵猎道:“卢氏周边都是大山,易守难攻。守这里,我们一千兵可以当一万兵用。若战场挪到洛阳与金军作战,先失了地利。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现在的兵马比金军少,钱粮也不富裕,可谓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这种事情,非到万不得已,还是不做的好。”
汪若海点头:“镇抚说的是。牛皋在汝州的三万大军,守则有余,攻则不足。放弃城池,去与金军野战,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一旦有失,汝州不保,邓州的北边就门户大开了。”
翟兴看了李彦仙一眼,两人摇头,不再说话。
三者的兵力,翟兴五六千人,李彦仙现在不足万人,主力是王宵猎。王宵猎不想这么打,两人也没有办法。不过,王宵猎说的不错,现在也不是与金军决战的时候。兀术的精骑少了一半,但带的仆从军却多了数倍,比几个月前更加难对付。
过了很久,王宵猎才道:“要想救董先,与其攻洛阳,不如攻虢州!”
翟兴和李彦仙一愣,一起道:“虢州道路难行,又有金军阻挡,如何好攻?”
王宵猎指着地图道:“现在守虢州的,是金军新任的虢州都监韦仪。在火山关下有约两千人,在虢州有约五千人。其余的分散四周,抢劫粮草。这些要么是富平一战溃逃的官军,要么是韦仪从关中招募的游惰之民,可以说是乌合之众。只要我们大军到虢州城下,虢州唾手可得!”
“虢州?”李彦仙快步到了桌前,看着地图,皱起了眉头。
过了很久,李彦仙道:“虢州到卢氏,只有火山关一条路走。金军难攻,守却容易很多。我们反攻出去,应该也不容易。”
王宵猎道:“韦仪本是盩厔游手闲人,平日为祸乡里。仗着是当地大族,没有人理他。投靠金军之后,裹挟了几千人,成一方大将。这种人,我不信他的军队有什么战斗力。选大将从火山关反攻,只要进攻得猛,首战即胜后,韦仪的军队很可能溃散!”
说到这里,王宵猎直起身,看着众人。道:“我们攻下虢州,兀术必然从洛阳回援。那个时候,我们以逸待劳,与他战上一场。若形势不利,从虢州撤回就是。金军白白到洛阳一趟,等他回来,应该也是春天了。如此,不但是守住了卢氏,还拖垮了金军。”
李彦仙猛一击手:“有道理!从汝州进攻洛阳,扩大战事,太多不可控制的事情了。若是我们进攻虢州,则一切皆在掌握之中!夺回虢州之后,看金军如何!”
王宵猎道:“现在金军讹里朵领兵趋凤翔,向秦州方向进攻。都统完颜活女则向泾原、兰州的方向去。兀术带兵守关中,来攻我们。若是我们攻下虢州,把兀术隔绝在洛阳,必然会引起金军震动!”
几个人听了,不由得心中一震。王宵猎说的不错,攻下虢州,陕西震动,这是大功。
第370章 韦仪的难处
火山关,邵兴下了马,快步进了帅帐。里面烤火的贾何、冯赛急忙站起身,行礼问候。
邵云走到火边,对两人道:“我从卢氏快马回来,告诉你们一个消息!”
贾何笑道:“看你气喘吁吁的样子,有什么大消息?难道是对面的金军要撤了?”
邵云道:“不是金军要撤了,而是我们要反攻!不再死守火山关,而是以反攻韦仪!打跑韦仪,重占虢州!占领虢州之后,甚至是重占陕州!”
贾何和冯赛大吃一惊。上前盯着邵云看了几眼,道:“经略真是这样说的?我们不足一万兵,对面的韦仪可是近两万人!兀术走了,这两万兵还在呢!”
邵云摆了摆手道:“除了经略,还有王镇抚在卢氏呢。此次北来,王镇抚带了一万五千兵马。加上我们的一万人,足足两万五千人。韦仪不过是浮浪子弟,有何惧哉!”
贾何、冯赛两人低头想了一会,一起点头。
邵云道:“此次回卢氏,王镇抚和经略吩咐我们,用十天的时间,查探清楚对面韦仪的阵营。到底关前有多少军队,是如何驻扎的。到虢州的路上,还有多少人,在哪里驻扎。十天之后听候军令,反攻金军!只要我们击溃了对面的韦仪军队,后续大军立即跟上,进攻虢州!”
贾何奇道:“兵贵神速!既然要反攻,为何还要等十天?”
邵云道:“栾川到卢氏的道路太过难行,王镇抚军中许多盔甲兵器还没有运到卢氏。要进攻,需要从邓州再调军队来,还要征集民夫,运送粮草辎重才可以。”
冯赛道:“年初王镇抚救援陕州,并没有如此多的麻烦。他们三万人,衣食无缺。”
邵云叹了口气:“正是因为年初救援过陕州,现在才会如此的困难。年初的时候,王镇抚是集中了邓州、襄阳、唐州、随州的人力物力,出动了绝大部分军队,才能相对轻松。民力是有限的,年初征调过一次民夫,现在再征调,百姓还不造反啊!只能花钱,从民间雇佣,不会如年初了。”
“花钱?花钱雇人?数万大军参战,靠着雇人运粮,要花多少钱?”贾何听了简直目瞪口呆。
邵云道:“襄阳是富裕地方,不要跟我们陕州比。他们用会子,是官府印的。缺钱了,只管印会子就是。哪里像别处,金银铜钱哪里如此方便。”
冯赛道:“若如此简单,各地的镇抚使都学会了。实际上,不要说地方印的会子,就连朝廷的会子印出来也经常没有人要。年初一贯会子能买十几石米,等到了年底,连一石也买不到。襄阳的会子就没有听说这种事,而且周边数路都喜欢用,必然有不一样的地方。”
邵云点头:“说的也是。想来襄阳的会子,也不是随便印的。”
三人说了一会闲话,邵云烤热了身子。道:“天色不早,我到前线去,换赵成下来。赵成来了,我们刚才讲的事情,你们再跟他讲一遍。此事非常重要,千万莫小视!”
看着邵云离去,贾何道:“却是有意思,我们守了近一个月,突然就要反攻了。”
冯赛道:“兀术大军离开虢州,韦仪的所谓一万余大军,直如土鸡瓦狗一般!此时的虢州,便如空城一样!经略能想出此计,正是攻敌虚弱之处!”
贾何连连点头。两个人坐在火堆边,商量着接下来要做的事。
火山关下的帅帐里,韦仪坐在火堆前边,一只手里拿着一只烤熟的松鸡腿。喝一口酒,咬一大口鸡腿,面色阴沉,看着火堆里窜动的火苗。
方镇掀开帐门进来,向韦仪叉手行礼道:“都监,附近搜寻粮草的兵士回来了。”
“如何?”韦仪把酒碗放在地上,急切地问。
方镇道:“附近都是大山,人口本来就不多。听闻金军到了虢州,许多民户逃亡。搜了半天,只在附近搜到十几户人家。其中大半是猎人,家中本来就没有米麦,只有些风干的兽肉。我问过了,今天只搜到六斗米,当不得什么事。”
听了这话,韦仪不由皱起眉头:“我们数千大军,这可如何是好?从虢州运粮,道路不便。而且四太子兵马去了洛阳,给我们留下的粮草本来不多。”
方镇道:“火山前三千大军,是不是多了?对面的宋军,依我看来,最多几百人。这里到处都是大山,我们三千人连扎营的地方都没有。”
韦仪道:“人少了怎么行?后面卢氏县里,可是有李彦仙的近万人,还有王宵猎来援的兵马。一旦攻破了火山关,我们就要与他们作战!”
方镇不由皱起眉头:“宋军这么多人,粮草怎么运来?内乡离卢氏数百里,运粮可不容易。”
韦仪道:“王宵猎占据数州,治下百万民户,还愁没有人运粮?若是没有办法,我们也去关中征些民夫来。华州是人口稠密的地方,征调数万民夫应该不难。让他们运粮,省了我们许多力气。”
方镇连忙道:“都监说的是。还有附近的陕州、渑池等地,都可以去!”
韦仪低头想了想,断然道:“便如此了。分别派兵去华州和渑池,搜些粮草,再征集民夫,让他们为我们运粮!四太子在洛阳,自然有孟邦雄帮他运粮,不用管他们!”
方镇应诺,急忙出去安排。韦仪喝了一口酒,看着面前的火堆出神。
兀术率领手下粮骑和高琼去了洛阳,留自己在虢州。兀术走了,自己压力小了许多,但虢州的粮草也被兀术带走,自己一万多大军,养起来可不容易。李彦仙爱惜治下百姓,并没有过多征粮,便宜了韦仪。但虢州是小地方,把民间的粮全抢了,又能有多少?
叹了口气,韦仪愁眉不展。突然觉得,自己的军队是不是太多了?几个月前起兵,一下子扩展到近两万大军。开始的时候,觉得十分威风。到了现在,才发觉养活他们并不容易。
富平一战,宋军迅速溃散,金军席卷关中。金军的习惯,并不会大量驻军守地方,而是保持机动力量,用地方势力帮自己。韦仪因缘际会,趁时而起。他的近两万大军,实际上是包括了数州府的各种牛鬼蛇神。再加上宋军溃军加入,迅速膨胀起来。这种军队,数字虽多,战力有限。但对首领来说,经常被自己手下庞大的兵力迷惑,觉得自己一下子成了什么重要人物。殊不知在正规军的眼里,是乌合之众。
第371章 守不起
卢氏县衙,王宵猎坐在书案后,看着最近得来的到虢州一路的情报。李彦仙在一旁,叉腰查看墙上的地图。汪若海坐在靠门的位置,低头处理公文。
厅堂的正中,放了一大盆炭火,正烧得红通通的。
姜敏推门进来,把一份公文放在汪若海案头。道:“从内乡运粮到栾川,再从栾川到卢氏需要的人力计算好了,请参议过目。”
汪若海草草看过,拿到王宵猎案前,道:“镇抚,经过计算,若我们出兵一万,与李经略的兵马合兵,则共一万七千五百人。要保证粮草不缺,后方需要有三万五千民夫运粮。”
王宵猎道:“我们军中还有五千人运送粮草辎重,有没有算进去?”
汪若海道:“算进去了。军中五千人,主要是负责从卢氏向前线运送。”
王宵猎看了看公文,点头道:“算得清楚,甚是难得。”
汪若海指着身后的姜敏道:“这个姜敏天生聪慧,不管什么一学就会。不但精于计算,还会列出方程来求合适数值。算学的书我也看过,一时之间还是学不会方程。”
王宵猎看看姜敏,在汪若海案边静静站着,有些拘谨。对汪若海道:“有的人学东西格外快,为没有什么。一时学不会,时间长了也就会了。”
姜敏就是因为在村学学得太快,被王宵猎带到邓州。没有想到,到了邓州,依然是大部分课程一学就会。正因为如此,被选到了汪若海的手下。
李彦仙转过身来,道:“有两万兵,击溃对面的韦仪没有问题。一个月内,必重夺虢州!”
王宵猎道:“经略说的是。韦仪不过乌合之众,我们两万兵,就是狮子搏兔之势。不过要考虑清楚的是,占领虢州之后怎么做。”
李彦仙道:“夺回来虢州,就轻易不让其落入金军手中!两万大军守城,兀术倾力攻,我们也不怕他!只要守上几个月,到了夏天,金军就该撤了!”
王宵猎叹了口气:“经略,我说句你不爱听的话,现在不是占领虢州的时候。关中地区,有金军十万,还有十几万的仆从军。我们在虢州不走,只会让金军增兵。还有,从内乡到虢州,七百多里路,运送粮草太难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咬咬牙还能坚持。经年累月,实在是守不起。”
李彦仙道:“粮草能运到卢氏,辛苦一点运到虢州,没有多少路,有什么难的?”
王宵猎对汪若海道:“运粮草到这里要花多少钱,你给李经略算一算。”
汪若海拱手,道:“邓州、襄阳一带,百姓的役期是每丁一年五十个工。年初救陕州,邓州、襄阳和唐州的百姓,青壮几乎全被征集,役期用完了。再征调百姓,就要给他们发钱。”
“要发多少钱?”李彦仙看汪若海的样子,就知道数字不小。
汪若海道:“内乡以南,每个工六十文。内乡到栾川,每个工八十文。栾川到卢氏,每工百文。平均就算八十文,一共有三万五千民夫,经略,不是小数字。一天时间,仅发工钱就要两千八百足贯,一个月要近八万五千贯!打上半年,要五十多万中贯呢。更不要说,这些民夫我们要管他吃,管他喝,还要管他柴炭烤火,花钱太多了!”
王宵猎道:“这还没有算运的粮草要多少钱。加上军中的花销,半年就要近百万贯。经略,经过了战事,陕州、虢州周围人丁稀少,地方上收不到粮草。想守虢州,我守不起啊!”
李彦仙听了,不由愣在那里。过了一会才道:“官府征调民夫,是理所当然之事。何必给钱?”
王宵猎摇了摇头:“为了一座虢州城,让我得罪治下的百姓,失去民心,怎么可以?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没有百姓支持,钱粮从何而来?”
李彦仙想了一会,颓然道:“如此说来,虢州还是守不住?”
王宵猎道:“富平一败,失了关中,虢州就没有了根基。金军大举来攻,只能撤走,不能够在那里与金军相持。若是金军退走,虢州兵少,倒是可以进攻。说到底,虢州成了与金军对峙的前线,不能做根基。这是由金军与本朝的国力决定,不能强求。守卢氏县,只要两三千兵,就如铜墙铁壁。守虢州,没有一两万人,如何守得住?若一两万兵,金军围住,几个月就饿死了。”
汪若海道:“时势如此,我们只能顺势而为。此次进攻,若能攻下虢州,也不能久守。最好是吸引兀术回援,我们选好地点,痛击兀术一下,撤回卢氏。”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娱乐春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叛徒[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秦吏[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晚明[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长安风流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铁血德意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赵氏虎子[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天可汗黑道特种兵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大明春色[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始皇家的好圣孙大明国士军火帝国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异时空之抗日[精校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