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天汉之国 第176节

作者:安化军
王宵猎连连摆手:“不能这样算的。我说的只是大概,人数没有定死。具体多少人,要根据最基本的军阵多少人,向上要多少指挥,要多少侦骑,多少辎重,及其他人员,才能把人数算出来的。还有骑兵配到哪一级,炮兵到哪一级,有多少人,都各不同。也就是说,各军配置不同,人数也不同。”
汪若海点了点头,心中有些明白了。王宵猎的整编,与以前宋朝军队不同,不再那么随便。而是根据战场实际,打仗行军的条件,计算出人数来。从道理上讲,这次整编与熙宁年间行将兵法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只是有不同的原则,不同的实际情况,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整编军队,是王宵猎想了许久的事情。只是不打仗,对军事实际不清楚,此事无法进行。不管是依这个时代,还是凭记忆中的前世,照猫画虎是不行的。
把军队的编制讲清楚,王宵猎又道:“我们军中,与以前相比军官会增加很多。依我估计,士卒与军官的比例,大约一比五。营以下的不谈了,在团及以上设司令部。司令部的人员,大约是七个人。以团一级为例。长官是统制,另设一都监与统制同为长官。统制指挥作战,都监则负责军功、军法及军中钱粮等事。直接点说,都监主要是对内。要让士卒自觉遵守命,不要有烦心事,能战,还要敢战!战时则与统制一起指挥,同样是长官。”
汪若海试着问道:“依镇抚所说,这不就是从前的监军?”
王宵猎点头:“不错,就是从监军变来。不过这个监军不是从上级临时派下来的,而是军队中的一级正常编制。最好能做到统制能做都监,都监能做统制,文武全能。初期吗,我们一步一步来。”
中国从先秦时的军队中就设监军,当然不是没来由。宋朝的武将官职中,像钤辖、都监等官职本来就是监军,只是随着时间演变,渐渐成了统兵官。
王宵猎设双主官,当然与以前的监军不同。监军是上级,甚至是皇帝派来,权威极重,慢慢侵夺指挥官的权力。设立双主官,只是分工不同,一起对上负责。
设立监军,王宵猎犹豫了很久。监军这个位置,历史上的非议极多,很多败仗都与他们有关。军中设监军很容易引起指挥官反感,觉得是来监视的。有这么多坏处,历朝还是要设,这就说明,这个职位有其存在的意义。
王宵猎道:“这一个职务,都一级为军使,营一级为监押,团一级为都监,师一级为钤辖。与统兵官都头、指挥使、统制、都统制一起,为军中的双主官。他们的决定,一般来说要经过司令部。这就是司令部存在的意义。军队不再是由统兵官一个人指挥,而是由司令部一起指挥。”
对于司令部,王宵猎讲过许多次。陈与义等人都是似懂非懂,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到现在,众人终于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虽然不能够十分理解,但大致明白。
王宵猎道:“除了双主官,团级司令部的第三人是副统制。一般来说,我现在计划的,是副统制兼中军营指挥使,同时兼提举一行事务。也就是说,如果战场上统制不幸战殁了,接替其统制位置的是副统制,而不是都监。这叫指挥序列,职务顺位。”
汪若海点了点头,看了看李彦仙。现在王宵猎军中,李彦仙是中军都统制,兼提举一行事务,就是王宵猎说的副长官,也就是副镇抚使了。镇抚使有很大的独立性,当然不会再设监军。
见众人没有说话。王宵猎又道:“副统制之下,是参谋官,主管军中训练、作战等事务。参谋官之下,则是左统领和右统领。除了司令部事务,左统领兼管前、左两营,右统领兼管右、后两营事务。这只是分工不同,左、右统领是团司令部官员,绝不是两营的统兵官,不能搞混!”
其余几人互相看了看,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角色。现在房间里的,王宵猎是镇抚使,同时是统兵官和监军。李彦仙是副职,汪若海是参谋官,邵凌和牛皋两人则是分管前后左右军的。说的是团司令部,其实王宵猎也把镇抚使司几个主官的职责讲明白了。
王宵猎道:“虽然是双主官,但一军最重要的责任在统兵官。战场上刀来枪往,指挥官出意外并不罕见。就团一级来说,统制出了意外,副统制接任。副统制再出意外,由左统领接任职务。左统领也出意外,就由右统领来接任。还出意外,则分别由中军副指挥使、前、左、右、后指挥使依次接任。”
众人点头。既然中军的统兵官是副职,则实际事务就由副统兵官负责。地位上,这位副统兵官跟其余四军的统兵官是一样的,而且排位还要靠前。
“团一级分管四军的是左、右统领,营一级的是左、右承局,都一级是左、右节级。师一级则是左、右虞候,军一级是左、右都虞候。我们军中,牛皋为左都虞候,邵凌则是右都虞候。”
牛皋和邵凌对视了一眼,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职务。从王宵猎的安排,两人是镇抚使司官员,只是各自分管两师日常事务。办公在镇抚使司,而不是在下面师里,更没有自己的衙门。
说到底,虽然王宵猎知道,这个时代最合适的编制是五五制,但对记忆中的三三制念念不忘。副统制和左、右统领的设置,有三三制的意思。
最后,王宵猎道:“每一级司令部,都还有一个人没有说,就是掌书记。掌书记负责日常杂事,包括公使钱的使用。有大事开会时,由其记录。司令部的印记,由其掌管。换句话说,这个掌书记做的事情多,权力却有限得很。镇抚使司的掌书记一直不得其人,你们多留意一番。”
众人左右看了一下,房间里五个人。王宵猎一分饰两角,也还差一个人。不用说,差的就是掌书记了。权力虽然不大,掌书记到底是司令部人员,品阶不低。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
第414章 要学习
坐下喝了一口茶,王宵猎道:“朝廷军队的编制,一直是三级。以前是厢、军、营,现在则变成了军、将、队。不只是名字变了,人数也变了,指挥方式也变了。但我一直觉得,有许多不便之处。不但是不利于指挥作战,也不利于平时训练,也不便于管理。此次整编与以前的整顿不同,全部大改,需要非常多的精力。军队整编,不只是编制变了,军官变了,更重要的是作战方式变了。”
李彦仙道:“作战方式如何变?还不是跟以前一样,遇有战事,各将领兵出战。”
王宵猎摇头:“不只如此。分这么多层级,首先是因为要面对不同的战争。完成什么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作战单位,将领指挥不能盲目。比如都一级,其实是一简单军阵。没有侦骑,没有指挥系统,没有辎重人员,实际不能单独作战。营一级同样没有辎重和指挥,独立作战时,要单独配备。只有到了团这一级,才有了独立作战的能力。这样设置,对于我军的组织、指挥,就有了不同的要求。”
说到这里,王宵猎想了一下。才道:“不同的战斗应该有分级,只是以前没有人提过。我是这样觉得,把军队的战斗笼统地分为战略行动和战术行动。哪一级军队适宜战略行动,哪一级适宜战术行动,应该有明确的分别。之所以把团这一级定为根本,是因为其可以独立完成战术行动。可以认为,团及其以下的部队为战术单位,军为战略单位,师则介于两者之间。原则上,团以下的营、都,是不可以单独执行作战任务的。各级统兵官,对这一点必须明确。”
后世对军事力量的划分当然不是这样的。不过王宵猎不知道,只能按自己的理解来。经过这样的划分,各级就有了确切的含义,利于将领的指挥。
见其余几人还是一脸茫然。王宵猎吩咐门外的姜敏:“去取军中收集的阵图来。”
不多时,姜敏抱了一大卷阵图进来,交给王宵猎。
王宵猎把阵图铺在桌子上,对众人道:“自我带兵以来,多方努力,收集来了这些阵图。从太宗朝的平戎万全阵,到真宗朝常阵,再到神宗朝的八阵法,一应俱全。我们带兵打仗的人,都知道将领交战时依阵图列阵的弊端,这些不必多讲。那为什么收集阵图?因为这些阵图,是历朝军事经验的总结。既有对真实战例的总结与思考,也有一些奇思妙想。临战用阵图指导作战当然不对,但认为阵图无用,弃之如弊履也不对。我们应该利用这些阵图,对战争进行研究、思考。为什么阵图上这样列阵?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坏处呢?阵图到底讲述了战场上的什么内容?面对这些内容,将领应该怎么安排才对?阵图上的各种兵种,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应该怎么应用他们?一句话,把这些阵图研究透,学得通了,再从里面走出来,不被阵图束缚。对于统兵官来说,这是必须要学的理论课。”
李彦仙看了看桌上的阵图。不由摇头道:“这里面一些阵图我也见过,只是觉得无大用,并没有仔细研究。如镇抚所说,就要在上面花费许多精力了。”
王宵猎道:“一个统兵官,不打仗的时候干什么?除了管理军队,最重要的就是这些事情。不但要有实战的经验,还要有理论的知识。最好的理论,就是阵图了。”
几个人中,只有邵凌对阵图了如指掌,其余几人多是见过,而没有深刻体会。
从太宗时候起,宋朝皇帝便就喜欢研究阵图。到了战时,赐阵图给将领,让他们依阵图布阵。甚至有时候会向前线派排阵使,监督布阵。前线将领深受其害,对此非常厌恶。
用阵图指导作战当然不对,但用阵图来学习却非常有用。将领的军事理论知识,一大半可以从阵图上学来。王宵猎收集阵图,是用于学习,不是用于作战。
看几个人的样子,王宵猎道:“这几年我命令军校的教头研究阵图。他们许多见解,都写在了旁边的备注当中。你们闲的时候,拿这些多看一看。过些日子,军校中专门派教头,你们都去学一学。不要小看了这些,把阵图学进去,走出来,对一个将领有非常大的好处。”
李彦仙等人称是。
王宵猎道:“要想真正懂得作战,不但要有经验,还要有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我不否认,世界上存在天生良将。不怎么学习,就会指挥军队。上阵作战,总能够打胜仗。这种人可遇而不可求,不能等着送上门来。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怎么办?就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接下来的日子,一边进行军队整编,还要组织各级军官进行相应的学习。年初在渑池让兀术吃了大苦头,估计接下来的一两年内没有大战。没有大战不能闲着。一边要组织军队进行不断地演练,一边要努力地学习。”
见王宵猎说得极是认真,李彦仙、汪若海、牛皋和邵凌一起称是。
王宵猎道:“在开封府的时候,宗留守看重岳飞将军,曾经授以阵图。岳将军言,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话说得对,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适用。说句心里话,我不是个善于带兵打仗的人。但到了这个位置上,又不得不必须能带兵打仗?怎么办呢?就只能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就必须比别人花更多的精力和功夫,仔细研究每一仗。学得多了,见得多了,仗打得多了,也就比一般人强了。我不敢奢望手下有多少天生良将,但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善于学习总结。天资这种事情没有办法,但更用功,更努力学习是可以自己掌握的。这句话,希望你们记住。”
王宵猎的态度非常诚恳。四人一起叉手,高声称诺。
喝了一口茶。王宵猎手抚茶杯,看着门外的春色。过了好一会,才道:“刘参议奉枢密命前来,不能怠慢了。但是我们的军队与枢密的军队不同,建军的理念不同,管理的方法不同,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也不同,打仗更不同。昨天你们看到了,实际上刘参议的想法许多与我不一样。以后你们接触,注意不要反对刘参议,说什么听着就是了。我的军中,必须以我的方法管理军队,这一点没有讨论的余地。有不同意见的,没关系,走就是了。天下有许多军队,其他地方也有大好的前程,不必拘泥于此。我这个人的心胸没有那么的狭隘。纵然是走了,也不会成了仇人。”
李彦仙道:“我既然同意两军合并,自然没有其他想法。镇抚放心!”
王宵猎笑了笑:“有其他想法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做就是了。这句话不是对都统说的,是对你们每一个人说的。不是让你们有什么想法,而是管理手下的时候,记着这句话。人的脑子啊,是个非常奇怪的东西,总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做上级的,管下级怎么做,不要去管他们怎么想。别人怎么想都要听你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说到这里,王宵猎看着众人道:“我就是提醒你们一句,不要在刘参议面前失了礼。记住,他是我们的上级,不能乱了规矩。还要记住,我们是独立的军队,要有自己的办法,不能什么都听别人的。”
汪若海道:“昨日为刘参议接风,我见镇抚也不是十分恭敬。”
王宵猎笑着道:“怎么才算十分恭敬?刘参议说什么,就是答应什么,事事顺着他?我这里十万大军,只会唯唯诺诺成什么样子!不必多想,你们只管把心思用在我们军中就是了。”
第415章 打烂它的狗头!
看看就要进入三月,寒风已经远去,春风扑面来了。春风中,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先绽放,到处都染上了鲜艳的颜色。襄阳城外,每大都有大群看花人。白天徜徉在花海中,日暮而归。
王宵猎备了酒,邀请刘子羽到花园赏花。花园是原京西南路转运使司的,王宵猎接手之后,重新进行了整理。现在百花盛开,正是赏花的好时节。
在几棵大玉兰掩映的亭子里坐下,士卒取了酒出来。紧靠着亭子,几株紫荆开得正艳。整棵树缀满花朵,好似几团火一样。
看了一会花,喝了几杯酒,话题还是回到军政上来。
刘子羽道:“这几日我听人说镇抚大军正在整编,不知是也不是?”
王宵猎点头:“不错。参议知道,我的军队起自勤王,一向比较杂乱。现在军队多了,必须要整编成正式的军队。不然不好管理。”
刘子羽道:“听人讲起镇抚整编的编制,与现在相比,层级过密,军官太多。恕我直言,养兵是非常费钱的事。其中最费钱的,是养军官。镇抚军中军官设的太密了,只怕费钱多。”
王宵猎笑道:“多吗?其实不算多的。我的军中又没有武功队,军官并不比其他军队多。”
听了这话,刘子羽顿了一下。此时军中封赏极滥,一些军队中中下级军官扎堆,武功郎了还跟士卒一样的很多,被戏称为武功队。这些人虽然做着士卒的活,却拿着军官的薪俸。
停了一会,刘子羽道:“镇抚打仗不少,有了战功岂能不赏?”
王宵猎道:“有功必然要赏。不过功与功不一样。有的是作战勇猛,武艺高强,还有的则表现出了领导才能。有领导才能的升官,否则只是记功,并不升官。记功的不一发赏钱,有许多奖励办法。”
见刘子羽还是满脸疑惑。王宵猎又加了一句:“与其他军中不同,我军中的士卒,是按照服兵役入军中的,他们的妻儿父母并不随军。大多数人,宁愿记功,提升自家的门楣,让父母妻儿好过,并不想要那几贯现钱。这一点,与以前的禁军不同。”
刘子羽听了忍不住问道:“不知镇抚军中士卒一月多少料钱?”
王宵猎道:“若是普通士卒,一个月三百文。不过他们的吃穿用度都在军中,不必自己花钱。”
宋军的士卒,上军一个月一贯钱,中军五百至七百文,下军三至四百文。不过禁军收入的大头是月粮,俸钱只是花用而已。王宵猎军中不同,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卒,发到手的就是俸钱,不发粮食。
刘子羽想了一会,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叹了一口气。不管是招募还是组织,不管是训练还是作战,不管是生活还是钱粮,王宵猎的军队跟其他军队的差别太大,谁能一下说清楚?
过了一会,刘子羽道:“自靖康之难,本朝与金军打了五六年了。除了这两年镇抚几次胜仗,可以说是连战连败。败得太多了,慢慢就总结出金军的特点。总的来说,金朝是猛安谋克,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全民皆兵,与我们的招兵、募兵大为不同。猛安谋克的结构简单,一声令下,军队就能够立即聚集起来。与之相比,本朝的保甲之制差可相似。只是到如今,保甲已废,只能徒唤奈何了。”
“而且与本朝相比,金军上下相差不大。纵然是亲王将帅,一样穿粗衣,吃粗饭,上下一心。军队最重要的是难得人心。金军心齐,岂是我军可以相比的?我们带兵的人,要注意不要锦衣玉食,失了士卒人心,仗就会非常难打。只是这一点,做到的有几人?”
“金军作战军纪极其严明。主帅一声令下,无人敢不遵。冲锋的时候,有回顾者立斩!这样的严刑之下,人人有必死之心,战力自然强劲。”
“至于其他的,金军马多,骑兵自然也多。虽然金军不擅骑军冲阵,但其人人有马,可以快速地从这一地到另一地。胜利的时候追杀逃亡,纵然一时小败,也能退走。就不用多说了。”
王宵猎点头:“参议说的不错。金军确实有这些特点,所以特别难打。”
刘子羽道:“与镇抚说这些,是提醒镇抚,整编军队的时候不能只按自己的想法来,要多多参考金军。能胜我们这么多场,就说明金军很强,要多去学习。”
王宵猎一时语寒。过了好一会,才道:“学习?学什么?金军与我们完全不同。数十年前,他们还渔猎于白山黑水之间。族中分部,许多部的语言都不相通。立国之后,一切简陋,因为复杂的管理他们也无法理解。比如猛安谋克,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部落的时候,能够快速把数部统一在一起。日常的事务也少,这样简单的制度能够适应。但占据中原,依然用猛安谋克制度,怎么统治?金人的办法是让其他族的人为奴隶,受其奴役。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一猛安。但金军的户,不能与我们的户相比。他们的一户,下面不知道还有多少奴隶呢。这样的制度,占领再大的地方,动员能力也上不去。所以金朝现在占据了广大的地盘,其核心兵力依然不过是十几万人。每次出征,正兵下面都要配上几个奴隶。参议,这样的军制我们要怎么学?我们汉人,自有适合自己的制度,做好自己才是第一。”
见刘子羽面上有不快之色。王宵猎又道:“说句不太恰当的比喻。比如一时不备,人被狗子咬了一口。被咬这一口,有许许多多的原因。人只要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咬自己的狗子有多么厉害就是,并不需要自己去学狗子,反咬一口。人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疏忽了的地方,找一根棍子,打烂咬自己狗子的狗头!与金军相比,我们是人,金军是狗,学什么!”
听了王宵猎的话,刘子羽一下张大眼睛,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样的比喻,自己还是第一次听见。面对金军咄咄逼人的进攻,这话甚至有点大逆不道。
金军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当然有。王宵猎也没有放弃学习。但战争有战争的规律,政治有政治的规律。王宵猎的学习,是在战争规律和政治规律的框架下学习。而不是不管青红皂白,因为被对方打败了,见到对方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就学习。
被狗咬了,就学狗的样子,甚至恨不得改变自己的样子,安一个狗头,这不是狗头军师吗!
如果是几个月前,这种话王宵猎是不能说的。不是对与不对,而是没有自信。地位没到,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甚至惹人嘲笑。但现在不同。不管人数还是战力,王宵猎都已经成了为宋朝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包括赵构在内,再没有哪支力量强过王宵猎。何必还听别人指指点点?
刘子羽的想法不奇怪。实际上,宋朝大多数的官员都有这样的想法。不管是主战派,主和派,甚至是投降派,都认为想战胜金军就要学习金军。
何止是这个时代。后世清末中国被列强入侵,彻底打败,主流依然是这种想法。那个时候全盘西化的论调甚嚣尘上,甚至有人主张连汉字都放弃,语言全盘拉丁化。至于中国文化,更是被许多人,特别是文化领袖认为是要抛弃的垃圾。
面对国破家亡的危机,怎么改才能应对危机?大多数人没有主意。少部分有主意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无非被嘲笑。只有真正的勇者,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经过实践,被人接受。
没有被人认同的主意怎么办?当然有到了国外见多识广的人,告诉别人国外是这样的,因为中国不是这样被打败了。怎么办?照着国外的学呗。会不会学错了?有人会告诉你,人家国外就是这样,所以打败中国了。中国都被打败了,还不照着外国学,想要亡国灭种吗?
只要是中国人,肯定听说过这种论调。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文化,特别儒家文化。因为中国是儒家文化,才会落后了,才不能打仗,才会被人欺负。要想救中国,就要灭掉儒家。从国外开始领先中国的时候改造儒家是远远不够的,要到先秦时期,把儒家从根子上灭掉。还有人提倡法家,又有人提倡墨定,一个说是法制,一个说是科学才能救中国。
对不对?天知道!文人就是胆大。一个延续数千年的文明,大嘴一张,就敢说文化是垃圾。历史上的辉煌,大手一挥,全是假的。不但是要学外国,还要什么都学,甚至殖民三百年。
面对内忧外困的局面,怎么救中国?王宵猎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知道,学发生的历史上任何一个外国,不管是英美法俄日,都是错的。只要是学外国,就一定错。中国就是中国,要救中国,只能用中国自己的办法。用别人的办法,是不行的。世界上数百国家,就没有哪个成功。
近代中国为什么落后?有人说中国有技术无科学,有思想无哲学。文化看似灿烂辉煌,实际上一无是处。有人说中国重农抑商,以展不了工商业。有人说中国文化中没有演绎归纳,还有人说中国古代是官府独大,资本家发展不起来的。甚至有人因为中国没有专利法,说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说中国没有尚武精神,奇奇怪怪,各种说法都有。
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当然是有道理的。提出这些说法有没有必要?当然有必要。那这些说法正确不正确?当然不正确。想法多了,说法多了,可以深入思考问题,才能真正的认识这个世界。以这些说法和想法做参考,认真地分析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践。用实践改造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两者缺一不可。踏踏实实地去做,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回到古代怎么救中国?有许多答案。很多人说,当然是发展资本主义,推翻封建主义。王宵猎可以肯定地说,这样做一定会失败。中国可能崛起,资本主义会失败。或者资本主义成功,中国几乎肯定不能崛起。人类社会,哪有一定的公式可以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这个公式,除了总结出来的那几个国家之外,还能套到哪一个国家?
这些理论最有价值的,是教给我们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公式不是一般规律。
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了,而且落后得很远。许多人从落后的中国,到了发达国家,一下子被晃瞎了眼。甚至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永恒,中国永远追不上外国。能够按照他们学到的,一切照抄,好坏能跟上外国的脚步。如果不学,那就只能处于愚昧落后之中。
哪怕中国从泥泞中站起身子,他们眼中还是贫穷落后。哪怕中国实现工业化,开始成为世界工厂了,他们还是认为你做的都是落后的东西。
从打败西班牙,英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多少年?三百多年而已。很长吗?蒙古建立金帐汗国,也将近三百年。从美国冷战胜利多少年?很长吗?
有一种人,因为别人比自己先进,自己见到了就无比艳羡,失去了理智判断。比如疫情期间,有一位特别有地位的专家,说中国人早餐白粥没营养,不如像美国一样吃个汉堡。无数人争论,有人想证明白粥其实有营养,结果发现是徒劳。还被人耻笑,说爱国的人没脑子。
问题是,中国人的早餐是白粥吗?有多大的地盘习惯早餐吃白粥?哪怕这样的地盘上,又有多少人早餐只喝白粥?中国人的早餐,难道不是油条、煎饼果子、肉夹馍?不是肉包水煎包?不是韭菜盒子胡辣汤?不是馅饼小馄饨?几个人喝白粥!
可以想象,这样的专家,到了美国一下子开阔了眼界,觉得自己发现了世界的真理。觉得这里的一切都是对的,自己从前的习惯一切都是错的。不要说美国还有汉堡可乐,此时宋朝被金军压着打,还有人觉得女真人吃的是无上美味呢。
回到了古代,有人要学欧洲大航海,建立殖民地。有人要学美国,做世界霸主。照着历史上欧美兴起的那一圈国家的作为,设计自己理想的蓝图。怎么可能呢?这里是中国。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明国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