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靖明 第18节

作者:冬三十娘
既不能是长子,更不能是嫡长子,谁知道那是猴年马月的事?
朱厚熜表明一下“态度”而已。
蒋冕说出了这番话,达到了他的目的也就不再言语。
其他人只是看着蒋冕,暗骂了一句罢了。
谷大用眼见如此,拜了拜之后已经转身走到行殿门口高声唱道:“太后口谕:天位不可久虚,嗣君已至行殿,内外文武百官,可即日上笺劝进!嗣君升坐,百官朝见!”
……
大明嗣君、今日之后的天子终于出现在京城文武百官甚至军民耆老代表面前,行殿内外,乌泱泱的一片跪了下去。
站在最前排,隐隐约约听到行殿中刚才那一阵声音的徐鹏举率领有资格进入行殿的重臣,进来之后先是行了四拜的朝见礼。
徐鹏举看到徐光祚对他点了点头,也看到杨廷和等人通红的眼眶中恍惚的眼神,还有谷大用、王府属官看向嗣君时敬佩的目光。
他拿出了幕僚师爷精心准备好的第一份劝进笺,双手高举大声说道:“臣,魏国公徐鹏举,叩请殿下早登宝位。”
三劝三辞,潜规则。
为表庄重,套路都是固定的。
朱厚熜在御座上稳稳坐着,看眼前这么多人一个个掏出劝进笺来,由负责礼仪的人收集起来放在盘中呈到面前来。
而朱厚熜则摇了摇头,叹着气说着第一遍推辞的话:“所请不允。”
“臣,魏国公徐鹏举,叩请殿下早登宸极至尊,以慰群生之望!”他掏出了第二封劝进笺。
朱厚熜这回拿了一封劝进笺看了看,装模作样地回答:“览启益增哀感,即位之事岂忍言之?所请不允。”
“四海之心向往殊切,臣,魏国公徐鹏举,伏望殿下仰遵祖训,俯顺群情,少抑冲怀,亟登大位!”
又一轮劝进笺送上来,这回多看了几封,底下一直跪着。
朱厚熜知道自己可能处理得比嘉靖更漂亮,因为他对这件事的走向和各方的底线知道得更清楚,因为他很坦诚地与周诏、袁宗皋、张佐等人商量过了,因为他确实有一个成年人的心性。
在皇权光环的加持下,似乎有势如破竹之感。
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因为登基一事确实已经骑虎难下,杨廷和的个性和他的实力根基决定了他做不来那个权奸——朱厚照驾崩前,被杨廷和他们恨之入骨的“八虎”还有三人仍旧受宠、掌握大权呢。
原本的嘉靖也过了这一关,但后来的大礼议仍旧持续了多年。
自己又已经改变了多少呢?
接下来在具体的事务上才是真正争权的开始。
想着这些,朱厚熜放下手头这份劝进笺之后,眼神坚定地看向了众人:“再三览启,具见卿等忠爱至意。宗社事重,不敢固拒,勉从所请。礼部何在?”
毛澄心情复杂地回答:“臣,礼部尚书毛澄,拜见殿下。”
“予钦奉皇兄大行皇帝命遣官迎取来京,奉慈寿皇太后懿旨,天位不可久虚,命以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尔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合词劝进,至再至三,情辞恳切,勉从所请,其具仪来闻。”
“臣遵旨!”
山呼万岁之声,在这京城宣武门外、天地山川坛侧面响起。
第27章 上任京城!
入宫之仪,遣官祭告天地、宗廟、社稷,经大明门入午门,先到文华殿审定登基诏书草案、钦定年号,然后到华盖殿换上丧服去祭告大行皇帝受命,随后到奉天殿前换上衮衣和冕,谒告祖宗。
然后就是登基之仪了,流程更加繁琐。
到了这一刻,登基大典已经不容停止地运转起来,所有人都不再有心思去争议什么。
钦天监的人要设定时鼓,鸿胪寺要设表案,教坊司要布置礼乐,锦衣卫要准备云盖云盘云舆。宫中十二监四司八局全都忙碌起来,天子仪仗大驾卤簿要准备好迎接皇帝入城。
外头在忙碌着,朱厚熜暂时回到了行殿之中。
午时日中才出发进入大明门。
袁宗皋在一旁看着朱厚熜,忽然轻声说道:“臣不如周希正。”
朱厚熜愣了一下,随后笑起来:“袁师自谦了。”
“臣离开王府时,殿下不足九岁。殿下如今之圣明,自是希正功劳更大。”
“……周师确实教诲良多,然而先生这段时间以来,对朝局鞭辟入里,与杨阁老他们争辩时的说辞策略也颇为有效。”
朱厚熜并没有多少得意。
因为这件事,严格来说他准备了一年多。
虽然知道大概的攻略,但朱厚熜最大的倚仗其实就是杨廷和与太后最后退让了。大礼议闹得打死那么多人,天下也没有因为这件事乱起来。
既然如此,他才想着利用这第一次碰面的机会,把一些规矩立下来。
老秦毕竟说过,杨廷和他们在嘉靖早期确实很辛苦。嘉靖太多疑了,不够自信,所以不断地用大礼议的方式争权。杨廷和他们一边要跟嘉靖争,一边还施行新政,让嘉靖早年有了些中兴模样。
朱厚熜是真心觉得大可不必在这件事上折腾不休。
后面那些什么兴献王称宗祔庙还有让朱棣成为成祖等等操作,属实会让朱棣棺材板很激动。
相比而言,现在给杨廷和他们的刺激大一点,但后面越来越“和善”,倒会另有一种好处。
这算不算是对杨廷和他们的pua?
袁宗皋不知道朱厚熜在想这些,只是有些敬佩地看着他:“希正信中说得更多的,还是殿下之聪颖、勤勉。今日殿下于阁臣之前振聋发聩,可惜希正年迈,不能一同入京耳闻目睹。臣与希正不敢言功,面对杨阁老这等人物毫无忐忑,言辞锋锐理据皆全的却是陛下。”
朱厚熜心想因为我毕竟有一颗成年人的心,他笑着摇头:“也就显得更孤家寡人了。为君者自己冲在最前头,也是不明帝王权柄运用之道的表现吧?”
“有今日之辩,何人敢于如此轻视陛下?君王之势,因时用之,因时藏之。”袁宗皋感慨地跪拜下去:“陛下今日不仅是压服,也是义理之胜。陛下天命所归,实乃大明之福。臣必披肝沥胆,助陛下澄清宇内、再兴大明。”
“袁……卿,平身。”朱厚熜接受了儿时这位启蒙老师的马屁和表忠,扶起来之后收敛了笑容,“朕既受命,必不负先生所教。愿以再兴大明为己任,愿先生日加训勉。”
此刻是真正的君臣对视了。
六十八岁的袁宗皋也已经很年迈,在江西多年,比周诏显得更苍老。
他眼中有些红润,也有欣慰:“臣不知能辅佐陛下多久,但仅就这数日见闻,殿下宽和待人,举止有度,志向深远,胸有乾坤。今日看来,梁叔厚似已归心,蒋敬之蠢蠢欲动。登基之后论功行赏,钱宁江彬大案,杨介夫与王德华多年之争,殿试取新,想来陛下已经思量过了。”
“慢慢来吧。”朱厚熜笑着说道,“袁卿江西一任,若有良才尽可举荐之。王府属官出身所限,只怕是后继无人。那解昌杰……”
袁宗皋脸上怒色一现:“既为王府长史,竟行此不忠不贤、贪赃枉法之事!此人不可用!”
“当然是不可用。”朱厚熜轻叹道,“等纷争再起,杀鸡儆猴吧。朕既已为天子,便已无朝堂旧臣与潜邸旧臣之分。唯才是举,择贤用之。”
“陛下圣明!”
朱厚熜笑了笑,就见张佐走入殿内跪了下来说道:“陛下,午时已到,请陛下移驾大辂。”
袁宗皋再次站起来行了行礼,先出去归入百官之列。
朱厚熜身边,已经只有内宫中的诸人,谷大用、张锦、韦霖、张佐、黄锦都在身前。
他往前走着,开口说道:“谷大用。”
“奴婢在!”
“今天朕说的话你们也听到了。”朱厚熜淡淡说道,“你之前说的那些话,现在有什么新的感悟?”
谷大用低着头小声回答:“是奴婢造次了。陛下天资英断,该是陛下的,自然是陛下的。”
“终归伺候皇兄这么多年,有些苦劳。”朱厚熜瞥了他一眼,“如今钱宁、江彬下狱,还有宸濠之乱至今尚在清查冒功之人,群情汹汹,你们是躲不过去的。回宫之后,你们几个就好生商议一下吧,朕干脆地处置了,也免得你们晚景凄凉。”
“……奴婢叩谢陛下大恩。”
谷大用跪在了身后,心里想着昨夜干儿子来传口谕时转述的话。
魏彬他们算计错了,陛下并不是真的要跟朝臣们撕破脸换一批新人。
杨廷和他们在这件事上,当场并没有多少还手之力就顺台阶而下了。
几个八虎余孽枉做小人啊,还想着浑水摸鱼。
今日之后,朝中还会因陛下继位名分问题继续争,让他们能在太后、陛下、朝臣的角力当中左右逢源吗?
已经结束啦!
陛下快刀斩乱麻,大势已定。
还好,陛下终究还是念在他之前冒死请见说的话的份上,答应了他们一个晚景,接收他们手上掌握的一些东西。
既然是晚景,终归不是诏狱和刑场。
他跪在身后,朱厚熜已经走出了行殿,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随之单膝跪下,这是军中之礼。
屁股决定脑袋,时代决定做法。
朱厚熜既不能完全用后世的思维和观念套在现在的很多事上,也没资格从道德上居高临下地去俯视谁。
谷大用、魏彬、张永他们确实不干净,但他们有他们的作用。
朱厚熜深知这第一场胜利并不算什么,因为他是掀了屋顶,让杨廷和他们极为担心他继位后会怎么折腾,这才退而求其次同意他开个窗户。
若不是朱厚熜收回了“因循守旧”的总体评价,告诉他们“大家的方向是一致的”,杨廷和他们能那么容易偃旗息鼓?
后面才是一生永恒的争斗,与一项项人事安排、财权掌握、大政方针有关的吵闹。
而当下,杨廷和他们最害怕的那件事,朱厚熜必须要给他们一点盼头。
那就是清理正德朝那些恃宠而骄、作威作福过的内臣、幸臣。
如若不然,杨廷和他们会不断生事的,毕竟那才牵涉到真正的问题:皇帝真的不信任他们。
眼下杨廷和他们暂时不阻拦了,那只是因为在这件事上他们不想做奸臣,没那种胆子去觊觎更大的权力。
说难听点,是忠臣被强势的君主拿枪指着了。
可你不能一直真的拿枪指着他们,旁边还站着许多磨刀霍霍的太监。
所以只好清理掉谷大用他们,毕竟这本来也是要做的。
好在他们本来就已经有这种觉悟了,他们本来的预期已经低得可怜,朱厚熜能把他们手里掌握着的权力拿过来,看起来还像是对他们开恩。
朱厚熜才打完有攻略的第一仗,接下来的每件事,他都不再有攻略。
但他毕竟要登基了,他已经更加自信。
接下来,谷大用说的军权,朝堂中的权力格局洗牌中,皇权将是他的武器,最强大的武器。
可怕的皇权。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娱乐春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叛徒[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无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晚明[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长安风流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铁血德意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赵氏虎子[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始皇家的好圣孙大明国士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天可汗黑道特种兵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国策[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大明春色[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篡清[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晚唐浮生这个北宋有点怪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