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靖明 第88节

作者:冬三十娘
杨廷和遍观如今满朝,认定严嵩既有充足动力、也有充足的实力。
与其让王守仁走到那个位置,不如推选严嵩。
“如今我只愿把陛下登基诏书中所心忧之几桩新政推行好,此外就是理学根本之事了。”杨廷和缓缓说道,“阁臣九卿之外,想要将王伯安挡在第三关,就只有那下月群辩时让他哑口无言。几位宿儒和致仕耆老,论学问、论历事都各有所长,定要让他们月内能抵京。”
“还有一法!”杨廷仪说道,“如今只是王宪还借口裁撤冒滥及重设三大营一事陛下忧切,压着宸濠叙功的事说下一步再办。若是能及早叙功,齐心协力推动王伯安授爵,则可解此忧。”
杨廷和当然知道这个法子,但此时此刻,“齐心协力”四字显得很刺耳。
纵然是他,现在也不确定皇帝心目中的御书房首席人选,到底是王守仁还是严嵩,又或者有其他目标。
这种情况下又哪里谈得上齐心协力呢?
补两个阁臣,会连带着搅动多少三品以上的高位?
杨廷和颇有些心力交瘁的感觉,还要去把自己领办的清理皇庄皇店一事办好。
杨潭戴罪之身,他倒是不敢怠慢,可蔡震所代表的宗亲和张锦背后的内臣们……
在府中商议了许久,独坐在椅子上的杨廷和还真的露出了梁储想象中的悲伤表情。
“……父亲。”送完客人回来的杨慎担忧地看着他。
杨廷和回过神来,开口指点:“你这三篇经义心得,要往务实处写。陛下并非要宣扬心学、取代理学,陛下只想这汪水活起来。”
这么多个回合下来,杨廷和也终于越来越了解朱厚熜了。
只是可惜,晚了一些……
……
世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皇帝大张旗鼓地搞这场御书房首席“大选”,真实的目的竟然令人心疼。
现在首先感觉到疼的是朱清萍。
“……陛下,这么多,奴婢都要喘不过气来了。”
“不着急,由浅入深,慢慢来。就用朕教的法子,你之前见过怎么做啊。先是性……”
对话内容引人遐思,但这是非常正经的学术研究。
朱清萍苦着脸给皇帝打工,拿着笔开始整理翰林学士及满朝有进士出身、受到举荐的大佬们呈上来的经义心得见解。
入睡前,两人尝试了几晚之后发现姿势不对,因此朱厚熜就改变了思路。
他得用他更系统的方法。
朱熹也好,其后诸多理学大家也好,没有人用朱厚熜熟悉的方式更有条理地去做梳理,将理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等东西表达清楚。
诸多见解,突出一个云里雾里并随意。
换一句话说,他们做学术啊,并没有后世所谓学术论文规范。
想到哪说道哪,引经据典时也不给你写个出处。你要是不够博学,记忆力不够好,有些文章得看吐你。
完全不系统,针对性极差!
身为皇帝就是这点好,要不然在这个时代,哪里能一道旨意就搞来这么多有针对性的“论文材料”?
做学问,是要讲方法滴。
所以现在,朱清萍开始做琐碎的工作了。
她得先按皇帝定下的法子,从四书五经等经典中找到出处,然后把皇帝写在一张纸上的编号索引标注在那些经义心得见解上,就像去做句读一样。
同时呢,又对已经初步有点熟悉的理学重要名词,整理出不同的人对它的阐述,摘录到专门的册子里。
这就是朱厚熜的归纳分析方法,而朱清萍是工具美人。
朱厚熜看她熟悉了方法,施施然地背着手往中圆殿那边去了。
中圆殿那边也是工具人,黄锦和严嵩、刘龙每天上午都先一起看一遍呈送到御书房的待批奏疏。
由三人辅助,对内阁票拟意见的审核,是准还是不准,原因及可以给下去的意见,严嵩和刘龙都可以说——当然了,主要还是严嵩说。
朱厚熜本来的目的也是给出意见之后看下面的反馈或者执行效果,这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所以抱着先尊重内阁大臣的意见、信任他们能力的态度,现在的奏疏批复工作已经有效率多了。
“你们已经是御书房伴读,但若想成为首席,就要加倍,每人六篇!”
“臣遵旨。”严嵩巴不得。
刘龙不想做什么御书房首席,但他不敢多嘴认怂。
“今天讲《礼记》。”
朱厚熜也学会了不必每天都把全部奏疏批完,一心要求进步的严嵩在他的要求下暂时非常竭力地按奏疏内容分出轻重缓急,因此朱厚熜又会多出一些时间。
一边能跟朱清萍私聊交流,一边还得听讲——反正听讲时只用听,没人逼着他问什么问题或者考较他什么。
严嵩也难得地开始享受到可以按时回家的日子——虽然严世蕃已经被送到锦衣卫舍人的官学那边去了,严嵩其实希望多跟皇帝呆着。
习惯,会是很强大的力量,这就是严嵩现在全力以赴的原因。
于是次日当他再看到一封奏疏时,凭他现在已经对朱厚熜形成的了解,他在朱厚熜来到御书房后就郑重地说道:“臣以为,这道奏疏内阁的票拟不妥!”
朱厚熜正在看。
严嵩在一旁简要的解说,这是这段时间以来形成的“工作默契”:“虽说正德十四年朝廷允许弗朗机人入京朝见、商议朝贡之事,但言官一直因大行皇帝欲习弗朗机语,弗朗机人又贿赂江彬,因而上疏请求驱逐屯门岛上之弗朗机人。今又上疏言其事,内阁以为可,臣却想起此事源头。”
朱厚熜已经看完了这道疏,放下之后看着他:“说说。”
“正德九年,吴侍郎任广东右布政使时擅立《番舶进贡交易之法》,藩夷商船可随时来我大明,船到广东便可上税、交易。此举一出,藩夷商船接踵而来。只是此法虽有开源之妙,吴侍郎亦倍受弹劾。自弗朗机商船也来后,更是弹章毕至。其前情又是:我大明朝贡国之一,位于南洋之满剌加于正德六年被弗朗机人倾覆……”
朱厚熜听他有条有理地讲着这桩与广东朝贡贸易有关的事情,包括吴廷举此人,包括高州电白港之外海上航路的海盗及倭患,也包括吴廷举在任时广东市舶司收获的丰厚利润。
他静静地听完才看着严嵩,随后问黄锦:“这道疏何时呈来的?”
“今日常朝后刚到。”
朱厚熜深深地看着严嵩。
真有这么渊博的见识,看到这道疏后就能娓娓道来?
第113章 新旧时代在此交汇
朱厚熜想起老秦讲过的,酒囊饭袋徐鹏举最开始在嘉靖登基不久领了个仿造葡萄牙红夷大炮的任务,好像就是从之前一次海战胜利后缴获来的。
仿造结果感人。
此刻从奏疏中看到了弗朗机人目前的活动,朱厚熜沉默了片刻。
他很清楚大海之上,麦哲伦正在进行环球探索,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挂了。
但随着这次环球航海的完成,接下来就将有更多的商船炮舰从欧洲出发。
此时此刻,至少在火炮这个层面,欧洲的技术应该是已经超出大明了的,不然也不会有徐鹏举奉命仿造这件事。
朱厚熜只听老秦吐槽过一嘴,所以他也并不清楚,发生于正德十六年下半年的这次屯门海战,称得上是东西方在海上的首次交锋。
“朕记得,朕抵京前慈寿太后曾下懿旨,准了杨阁老等人请奏与弗朗机人有关的一些事。”
“确有此事。”严嵩躬身回答,“其时以大行皇帝遗令、太后懿旨遣还哈密、吐鲁番、佛郎机各国进贡使臣。弗朗机使臣名为皮莱资,其人雇了数名通事,有一人名为火者亚三,贿赂江彬后被引至大行皇帝之前,大行皇帝习弗朗机语便是这火者亚三所为。江彬下狱后,火者亚三已被处死。今江彬既已伏诛,礼部主客司郎中聂仕平与南京四夷馆主客司主事梁焯等人才联名上了这道疏。”
说罢他又凝重地说道:“佛郎机使团其时是先抵南京,在四夷馆中火者亚三曾倚仗向大行皇帝教习弗朗机语之宠,以区区奴身羞辱梁焯,受到梁焯鞭挞。其时江彬大怒,曾欲诬杀梁焯。此事当时在朝堂中引发一番议论,数位重臣上疏为梁焯求情。其后更有御史何鳌上疏言弗朗机之狡诈,弹劾江彬阴结弗朗机人,有屯购弗朗机火器图谋不轨之嫌,江彬颇有忌惮,梁焯这才没有受罚。”
朱厚熜再次深深地看向了他:“来龙去脉你倒是一清二楚,那你认为不应简单下令拒绝弗朗机朝贡、驱离屯门岛上的弗朗机人?”
“弗朗机人盘踞屯门岛,自当驱离!”严嵩严肃地回答,“满剌加曾遣使求救,此事只凭一纸诏令,恐弗朗机人不会退出满剌加。今满剌加挟于弗朗机人之手,海宼也日益猖獗,其后南洋航路不畅,恐朝贡大受影响。臣以为,吴侍郎昔年开源有方,熟知广东事务,不妨令他也上疏一抒己见。”
“如今是兵部左侍郎吧?”朱厚熜回忆了一下,“朕初次视朝前,他也弹劾了王琼、梁储、蒋冕,言辞偏激。”
“是有此事。”严嵩没多说。
朱厚熜想了想就说道:“那就先留中,令吴廷举也上疏谈谈对这件事的意见。”
……
国策会议的十八张交椅,现在定下来的已有四个阁臣、九卿、五府勋臣之一的郭勋、边镇重臣杨一清。
剩余三个位置,御书房首席伴读学士已经有了“选拔”方略,而另外两个阁臣则在开始走举荐、廷推的程序。
每天呈进来的奏疏那么多,严嵩却郑重其事地对这桩“小事”做足了功课。
懂的都懂,他严嵩是“奉旨”去见杨廷和的,而他想做那御书房首席的心思也并没有瞒着皇帝。
朱厚熜不会点破,至于这是严嵩出于忠心给他一个提醒,又或者是严嵩与杨廷和的密谋,朱厚熜并不在意其中区别。
他只知道两点。
第一,这些人拿这件事做文章,绝对不是为了这件事本身,落脚点还是朝堂高层的人事变动。
第二,在他们眼中,这件事绝对只是个小事,一个引线而已。
东暖阁中,黄锦把内档司以及六科廊里过去那些相关的奏疏及档案都找来了。
朱清萍在一旁的小案桌上继续埋头苦读,偶尔休息一下的时候,就看到皇帝正拿着笔在纸上大开大阖地描来描去。
莫非在作画?
朱厚熜的面前,是一张不小的人物关系图,还标注着许多时间节点。
早在二十八年前,正德还没登基的时候,就有西方海盗到了广东。弘治六年,东莞守御千户所千户袁光率兵与之作战,中弹身亡。
正德六年,满剌加、也就是朱厚熜所熟悉的马六甲就已经被弗朗机人侵占。两年后,广东市舶司记录了弗朗机人过来请求贸易被拒绝的事。
屯门岛一带、也就是现在香港的大屿岛附近,就从那个时候被弗朗机人侵占了。
吴廷举是一年后的正德九年开始搞《番舶进贡交易之法》的,但侵占了大明原朝贡国满剌加的弗朗机人却不在其列,只能在官方途径之外进行海上走私交易。
三年后的正德十二年,弗朗机有八艘商船的船队突破了大明水师的拦截进入珠江内河。而当时担任两广总督安排他们先学习礼仪、上奏朝廷并最终得到答复可以入京洽谈朝贡事宜的,是如今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陈金。其时,郭勋也担任广东总兵官。
这一行入京的人,就是严嵩说的以皮莱资为首的使团。他们的翻译火者亚三,最后经江彬引见,成为了朱厚照的葡萄牙语老师。
如今,陈金是九卿之一,列席国策会议,但戴罪在身。
郭勋,同样列席国策会议,代表五府与兵部一起忙碌着裁撤冒滥与重设三大营这件大事。
吴廷举是兵部左侍郎,仅次于王宪,而杨廷仪则是排名第三的兵部右侍郎。
江彬刚刚被处死,张佐当日说:王琼他们与江彬牵涉不浅,杨廷和他们手上恐怕还有更多的牌。
刑部大堂上,他们没有打那些牌。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庆余年[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民国投机者第五部队[精校版]铁血德意志[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明风月[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海魂[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战国万人敌[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隋末之乱臣贼子[精校版]巨浪[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晚唐浮生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