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靖明 第117节

作者:冬三十娘
周诏诚恳地说道:“陛下!您初登大宝,来日方长。眼下您最该盯着的,不是两广,也不是东南,更不是边镇,而是藩王啊!只需二三年,陛下大势自成!徐徐拔擢新进,从容布置,此方为上策!有心人,只盼着陛下急。中枢变化之剧,彼辈喜闻乐见;新进升迁之速,彼辈喜闻乐见!地方无所适从,彼辈喜闻乐见!”
“只要再多上一点火星,天下暗流涌动,彼辈可乘之机就来了啊!自陛下与群臣大礼之争起,彼辈必已因此开始谋划!日精门之火为始,继以屯门之败,东南杀官!处处罗网,意在大位!臣请陛下明鉴,万勿因中枢咸服之象轻忽之!”
周诏一口气说完,随后咳了咳。
黄锦和朱清萍听得担忧至极,不由得看向皇帝。
朱厚熜站了起来作揖:“谢周师教诲,朕必慎之又慎!”
周诏欣慰又难过:“勋戚乃天家柱石,虽多无能狂妄之辈,陛下又何须此时便降等、除爵、夺产、训诫?等几年嘛!仲德公为何不直言劝谏?”
他话里话外,倒开始怪起袁宗皋来。
朱厚熜听周诏说得这么直白,也不由得不怀疑起自己来:难道是真的飘了?真的太急了?
他觉得自己已经够有耐心了,只在海洋方面的暗子确实是急了些,那也是责任心驱使的不得已。
周诏数落了一句袁宗皋之后就气鼓鼓地看着朱厚熜:“勤政自然是好的,但议政议到深夜是何道理?陛下如今紧要大事是养好身子,早日大婚诞下皇子!此事胜过陛下数条大计!”
帝师痛斥天子,朱厚熜顿时有点麻了:合着我现在不论如何英明神武都抵不过早点生个大胖小子?
第137章 国本大事
大病刚愈的周诏“倚老卖老”给朱厚熜再上了一课,朱厚熜在让黄锦送他回去之后,并未停止思考。
一旁的朱清萍欲言又止。
国家大事她是不能多嘴的。身为皇帝身边的女官,只能陛下吩咐什么就做什么。
随后朱厚熜吩咐道:“去宫后苑走走吧。”
这个时候还不叫御花园,朱厚熜刚才静思片刻,忽然也察觉:入宫都快半年了,他竟从来没有踏足坤宁宫后方的这座小花园。
半是因为藩王继统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半是因为使命感驱动以及在王府的时间里想了太多要做的事。
登基之后,他竟过得比原本的会计生活还要社畜多了。
每天都主动地了解着关于帝国的诸多文本、数字、动态,又或者学习研究理学、心学这些思想层面的问题,日复一日推敲着人心以及自己的一些举措会有什么得失。
“在朕身边,是不是常常提心吊胆?”跨过坤宁门后,朱厚熜忽然问高忠。
高忠一下子就跪了:“奴婢只知用心办事,陛下宽仁,奴婢从未觉得提心吊胆。”
但他的动作已经说明了一切。
领导勤奋到一定程度,底下人还真是随时绷着一根弦,生怕哪里被找到错处。
何况还是皇权生杀予夺的此时?
“那就好,起来吧。”朱厚熜浅浅地笑了笑,目光看向此时的宫后苑。
记忆虽然模糊,但此刻还是有很多东西不一样。朱厚熜也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与自己曾经游览过的御花园不同,单就此刻而言,大概就是更为僻静。
后宫里现在人不多嘛。
除了张太后和夏氏,除了邵太后及蒋太后、两个公主,如今宫中前任皇帝们的妃嫔全都已经边缘化,不会再踏足这占地足有一万多个平方的禁宫花园。
朱厚熜慢慢走在园中,忽然随口说道:“改名叫御花园吧,宫后苑这名字少了些皇家气象。”
这里被改名只怕是将来的事了,不论如何,自己的时间确实还很多。先改了过来,不让后来有被别人改掉的机会。
高忠领了旨意,朱厚熜一路往北,看了看北宫墙旁的一处位置。
这个地方他有印象,应该是有很多假山石的,现在却是一座高过宫墙的殿阁。
“这里叫什么名字?”
“陛下,这里叫观花殿。”高忠回着话,带着些忐忑的笑意,“御花园里所植花木虽不多,但于这观花殿上望去,掩于楼阁大树之间也别有意趣。”
“上去看看。”
于是登上了这观花殿,往北可以看到北面宫墙外的风景,往南嘛……
朱厚熜站在了高台上,隐隐看到了夏氏扶持在一旁,张太后正于西侧那边缓缓散步。
想一想,作为皇帝,在这高处看向御花园,只怕看到的“花”主要还是困居宫中只能来这里散散心的妃嫔们。
现在御花园里没几朵花。
张太后她们的步伐很慢,身边也没几个人。
朱厚熜看似在赏景,实则还在想周诏说的话。
他能登上帝位,就是因为朱厚照没有子嗣。
因为知道明中后期藩王们的“废”,所以朱厚熜还真没把注意力放到他们身上。
但是,皇帝真的需要非常优秀、勤奋吗?藩王们虽废,却也是很好的吉祥物。只需要他们身上的血统,那么一些有心人就能够通过拥立某个藩王做点什么事情。
站在朱厚熜的高度,现在有相当多的信息能汇总过来,他还有超越时代的认知。
历史上不曾发生的,也许因为现在自己的一些操作就有可能发生。
藩王,确实是花费成本最少就可以拎住的线头:如果真有人对他朱厚熜不满意,总归要从现在的藩王里找一个来合作,要不然就纯纯是地狱难度的王朝稳定期造反。
朱厚熜想了想之后就说道:“看到慈寿太后和庄肃皇后了,那就过去问候一下吧。”
看到皇帝出现在这里的张太后和夏氏很明显地吃惊不小,毕竟从未在这里见过他。
“伯母,皇嫂,到那边亭中歇息一下吧。”
于是御花园西南角的假山和小池旁的亭子里,三个人都坐了下来,高忠和朱清萍他们自然吩咐随行的太监宫女从食盒中摆上茶水点心。
张太后又切换到了假笑模式,脸部显得有些僵硬。
朱厚熜一句话就让两个中老年妇女为之心动:“此前袁金生假借圣意在宫外预选淑人,着实太急切了一些。朕既有诺于太后、皇嫂,其实也一直记着这件事。”
提到袁金生,但后半句又再次确认过继之事,张太后和夏氏的心动是不同的。
朱厚熜笑着说道:“过继嘛,总要嫡母生母将来不因此产生纷争才行。原本是想着亲上加亲的,后来才知皇嫂两个妹妹,一个嫁给了魏国公,一个嫁给了寿宁侯之子。”
夏氏见他是真的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不由得心里有些感动。
如果是真的纳她妹妹为妃生个孩子出来过继到她名下,那之后还有一个姨母身份,是可以走动的。
但张太后却不这么觉得,皇帝话里是在暗示张家现在凭借联姻,既在宫里有太后、皇后的关系,又在宫外有顶级勋臣的关系吗?
她现在已经知道,她的脑子比这个皇帝差多了,因此就没接话,静静听皇帝想说什么。
“朕当日虽提出两全之法,然其后诸臣又多有劝谏,以为若将来安排不当,恐会有大纷争。”朱厚熜叹了一口气,“如今皇兄丧仪已毕,朕这些时日也在琢磨此事。今日在此巧遇,朕想征求一下伯母与皇嫂的意见。”
“……陛下之意如何,还请示下。”张太后打起十二分精神看着他。
“第一个方法,要等。”朱厚熜对夏氏微笑了一下,“明年选秀大婚后,若以嫡子或长子过继,恐怕群臣谏止。因此,只怕至少是三子、四子甚至更靠后了。”
想着皇家子嗣之难,夏氏脸色微微一白。莫说生下来就是皇子,真要个个都不夭折,第三、第四个皇子只怕也是数年后了。
“第二个方法,就是现在就从小宗择幼子继嗣。”朱厚熜看向了张太后,“查查宗人府中宗亲名册,议定合适的孩子,把仪礼办了,名分也就定了下来。这个法子快,但过继之后恐怕就要提前册封亲王,尽快建藩就藩。”
朱厚熜说完就看着她们。
张太后勉强笑了笑:“这件事,我与庄肃皇后也商议过。终究还是要封王就藩的,都是朱家血脉,确不宜再为陛下平添烦忧。”
“如此说来,伯母和皇嫂都觉得第二个法子更好?”
张太后意味深长地说道:“陛下当日谢笺到后,蒋大学士便曾言明其中隐患。以陛下骨血相继,将来只怕始终还是会起纷争,这样也好。”
朱厚熜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每天还跑过去问候也让张太后越来越受不了。
她已经不再是这个皇宫里地位最高的女人,因此这宫墙也就越来越像牢墙了。
“既然如此,朕便交待下去,开始筹办此事吧。”朱厚熜笑起来,“先找好人选,再商议于何处建藩。”
又闲聊了几句,朱厚熜开始往回走。
他知道对杨廷和是不能过多猜疑的,那会形成恶性循环。历史上杨廷和虽然曾和宁王有些来往,但后来被嘉靖用大礼议折腾得致仕、儿子都被流放了,也不曾再筹谋什么。
两广之事,只是杨廷和最后一搏,想要朱厚熜看看大明地方的实际状况。
但因为朱厚熜对海洋的重视,因为现在一些暗中黑手的引导,这件事毕竟还是产生了连锁反应。
其中一个关键人物,就是王佐查到的寿宁侯张鹤龄的师爷管家:方沐贤。
张家的生意,张家如今的许多决策,背后都有他的影子。
现在,张家除了徐鹏举,除了朱厚照的国丈夏家,后来还与前任阁臣李东阳成了姻亲。
如果朱厚熜没记错,将来张家还会和孔家结为姻亲,张延龄的女儿嫁给了下一代衍圣公。这个衍圣公的母亲,却是李东阳的女儿。
曾弹劾张氏兄弟的李东阳,却对这桩婚事没意见?
以张家兄弟的脑子,岂能有这样大的格局?以他们的国戚身份,又岂能让李东阳和孔家这样的文坛大咖与之结下如此级别的关系?
而这个方沐贤,在王佐的多方查访下,竟然似乎与当年的方孝孺有一些若有若无的关系。
偏偏最近,祝枝山早已写成数年的《野记》还是在江南被越来越多人议论。其中的主角,不就有“藩王继统”的朱棣吗?
回到了乾清宫,朱厚熜远远望着南面。
文渊阁里的六个人,全都慑服于他的“英明神武”之中了吗?
更远的东南,是哪些人有不可言说的心思,又或者被某些人利用了?
从藩王宗亲中选择一个人作为朱厚照的继子,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化?
“叫张镗来。”
……
东缉事厂改成了内察事厂,杨廷和他们之所以同意的原因在于一个重大变化。
原本的东厂由太监提督,有不经三法司直接缉拿臣民的权限。
而现在的内厂,在过渡完成后将只由勋臣武将统领,其后职责只是稽查可能散布到大明的敌国秘谍、反贼。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外厂,如今已经撒向了南洋。
终日始终是阴影般存在的厂卫,至少从明确的职权上少掉了一个让朝臣不安的机构。
那么现在东南谜局背后的黑手,就已经是内厂明确可以去办的一个大案了。
张镗其实也不懂这样的内卫该怎么去操作,朱厚熜虽然不是专业的,但毕竟有很多后世见解。
另外,他的内帑暂时充裕。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奋斗在盛唐庆余年[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窃明[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天可汗民国投机者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开海[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汉世祖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她们为我打天下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军火帝国铁血德意志[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猎谍[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附身吕布[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大宋私生子[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新宋风流[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大明国师始皇家的好圣孙枭臣黑道特种兵朝为田舍郎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刺明[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精校版]国策[精校版]海魂[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