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靖明 第135节

作者:冬三十娘
谷大用点着头:“陛下仁心如海,阖宫上下莫不泣拜,日日为陛下诚心祈祷。”
“在王府那边也办一个。湖广多水患,失孤幼子也不少。黄锦带出来了一个干儿子,朕会遣他去湖广,在那边教这些孩子一些东西。去了湖广,莫要苛待佃农。慈幼院就是养济失孤幼儿,不用急,万勿收受被人发卖幼子。”
“奴婢记住了,一定不会贪功行事。”
“康陵之事,你也已经为皇兄尽了最后一份忠。湖广乃朕龙兴之地,你晚年若能代朕在湖广多布德泽,不光是朕,你在湖广也会有万民感念。”朱厚熜郑重地看着他,“朕希望在你总镇湖广后,终有一日大明也能传颂一句湖广熟、天下足。”
谷大用诚心跪拜在地:“老奴当初只愿能为陛下守献帝陵寝,如今陛下还能信老奴,乃至于委以重任,老奴必洗心革面,以死相报!”
“你不觉得老来还要操心便好。”朱厚熜浅笑一下,“去了之后,向镇远侯好好赔个礼,向他传朕口谕:江彬折辱你,朕已经杀了。素闻你镇守淮安十年以清白闻名,体恤军卒,本意召你回京提督一营。然湖广潜龙之地,朕欲使湖广熟,还需你用心为朕守土安民。”
“奴婢领旨。”
朱厚熜点了点头:“你也去准备吧,尽快启程。”
最后就只剩下魏彬一人。
“你最聪明。”
魏彬闻言跪好:“老奴惶恐。”
“所以朕给你的任务最重。”朱厚熜凝视着他,“以你的头脑、资历、经验,朕要你做的事仍然需要你多琢磨,多来向朕请教。”
“……请陛下吩咐。”
朱厚熜拿出了一个印盒和一本册子:“三个月内,你与无意军功的各家勋戚家商议好,把这皇明记成立起来。告诉他们,想赚钱,就别违了祖训用家仆去经商。各自作价,分行分业,都参与到皇明记中来。就这一次机会,或多或少,全看他们自己。”
魏彬凝重地接了过来,想了想之后问道:“陛下,若勋戚疑心陛下是之前清理皇店官店后欲再行夺产……”
“所以你的任务最重。”朱厚熜淡淡说道,“朕只是给个机会,不逼任何一家。这皇明记,总号在京城,第一家分号却会在广州府,你也要去广州府。”
魏彬浑身一震,忍不住抬起头看向皇帝:“陛下,那沿海各省海商之家……”
“所以朕说你最聪明,任务也最重。”朱厚熜笑了起来,“如今仍有海禁,除了朕这皇明记,谁人见得光?有怨气,且让他们先憋着。有海寇,让广东海防道去剿。”
“……陛下,所得入内帑及分润给勋戚家,那户部那边……”
“朕自有计较,户部不会有话说。”
“……奴婢明白了,奴婢先回去研读章程,若有不明之处,再来向陛下请见。”
朱厚熜点了点头:“去吧,朕会从内档司调两个人协助你,他们都是学过朕一些方略的。”
魏彬终于知道了,皇帝对于广东新法诸事一直没有停止思考,一直在准备。
而北京皇庄、湖广安陆潜邸王府两处慈幼院,将来所培养的幼子也都会有用武之地。
宫中这些小太监、小宫女们,将来只怕结了菜户还都有个本事不小的儿子。
向这个年轻的皇帝跪拜谢恩后,魏彬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历经正德一朝内臣的飞扬跋扈,皇帝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把内臣的气焰和心思彻底压了下来,如今才开始施恩、给他们完全不一样的出路。
以天子家仆去制服那些不知上进的勋戚,而且带着他们赚钱继续笼络住这些人,竟还与广东新法及将来东南局势有关。
他身上的这个任务,确实最重。
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朱厚熜先安排好了这几件事。
剩下那些奏疏,他回到了御书房:“黄锦,听三位伴读学士商议完票拟可否,若无争议的便批朱。若有争议的,就先留下,回头再给朕看。”
自己批意见看反应的阶段过去了,现在这些奏疏,内档司都会有誊本,他大可慢慢以观后效。
做皇帝确实不能做得那么累,那么急。
说一千道一万,他很多的措施固然只是作为手段,但实际上若留到一代后恐怕问题会很大,比如关于后妃宫嫔可以选自大族的规定。
所以,如果过劳死了人亡政息岂非搞笑?
还是要学会调剂。
于是他准备带着林清萍去观花殿赏赏花。
第151章 皇明记
这个时节,御花园里其实没什么花。
园中梅花只有数株,从观花殿这里看去,又能看得出什么?
眼前的花只有一朵,朱厚熜饶有兴致地看着祝允明的笔触。
他是以书法著称的,但在绘画上并非没有用心,只是比不上唐伯虎和文徵明的画技。
此时此刻,祝允明虽然不知道自己画的是谁,但他明白眼前窗台旁眺望着紫禁城北的美人身上穿着的翟衣。
皇帝虽未大婚,但已经有女人了。
这极有可能是将来后宫一贵。
于是不论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还是应付着身旁这个猜不透心思的皇帝,祝允明都在用心画着。
“……臣惭愧,笔意粗陋,未能尽绘娘娘尊姿雅韵……”
林清萍看着画作是开心异常的,祝允明却惶恐地谦虚着。
他忘不了抵京之后陛下初次召见时的问话:
“你是兴宁县知县,朕不问兴宁县人丁几何,赋税多少。朕问你,你是父母官,你治下之子民,你这个父母官为儿女留下了什么?待你走后,你这数万儿女,有多少人能承你这父母余荫?你既为父母,可曾念过儿女过得好不好?”
祝允明答不上来,因为答案是很明显的。
纵然他督促了一番县学,驱逐了些许匪患,还做了不少他认为很有意义的事,但真从父母之于子女的角度,那又算得了什么。
但他觉得陛下这是在难为人。
然而陛下随后说道:“待你百年后,世间会传你诗文书法之名,但世间不会多传你为官造福一方之名。那么,你为官一方又所为何来?只为了多一些俸禄?你不为官时,吴中祝枝山墨宝难道求取者少?给价颇低?”
于是祝允明迷惑了。
他未任官前,他的墨宝确实有很多人想要,开价都不低。
他去广东做官了,墨宝没卖出去多少,结果听陛下的意思,他为官一任也没多少成绩?
那他为什么要去做官?
这自然是诡辩,这也因为他担惊受怕一路穿越了大半个大明来到了皇帝面前,然后被皇帝这么问。
随后皇帝走到了他面前:“朕知道,你屡试不中,胸中颇有怀才不遇之感。朕只是想告诉你,这经义之才、诗词书画文艺之才,与治国治民之才,是两回事。”
祝允明无言以对。
“既然你治理一县都无言以对,或不敢直言反对,那么因为只言片语便臧否太宗、妄言前朝旧事,又是何道理?”
四段话,祝允明彻底败在这逻辑里。
敢在自己写的书里面指点江山记述太宗与方孝孺之经过,到了御前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祝允明内心的一点矜持就这么被赤裸裸地剥开来。
要求名就别做官,要做官就做好,敢于留下文字为何御前却一言不发?
随后皇帝就说:“你已经五十了,专其一,留在京城备朕请教书法诗文吧。”
今日奉诏入宫,却是为宫中贵人作画。
他的画不算绝佳,因此他向皇帝谦虚着。
朱厚熜却颇为满意:“清萍,你来看看,如何?”
林清萍知道这是吴中四大才子之一为自己专门做的画,哪管什么如何?好就对了!
皇帝没有像之前一样专心国事,而是和她一起到这御花园来游玩,还召了知名才子专门为自己作画。
“……臣妾很喜欢。”林清萍说得诚心诚意。
“那便署个名,用个印,藏起来。”
朱厚熜笑着看祝允明在画卷上题了自己的名字、甚至额外题了一首诗。
至于用印,祝允明也带了自己的私章。
让林清萍先回去之后,朱厚熜才笑着看祝允明。
怕吧?被召入宫作画,私印都带着了。
但朱厚熜并不会因此得意什么,反而让他坐在了一旁:“你的事可大可小,朕一句话就能断你生死,你诚惶诚恐,度日如年。”
祝允明便跪拜连声称惶恐、不敢。
朱厚熜没有对他讲什么大道理,想来祝允明也不会感兴趣。
“都说文章憎命达,你其实也谈不上命达。”朱厚熜让他坐了下来,“你所著《野记》,被有心人传阅、刊印,你的责任也不算小。因为那贼人之所以传阅刊印你的文章,是因为你的名气大。”
祝允明想哭。
所以当初为什么要写那个东西?
得到更多调查信息的朱厚熜看着他:“知道自己为什么屡试不中吗?”
祝允明其实大略懂一点,但想听听皇帝怎么说,因此看着他。
“做官并非不需要聪明。”朱厚熜看着他说道,“只是有些人的聪明,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在于懂得许多事情为什么要如此行之。科举怎么考,读卷官如何阅卷,自有其道理。你在诗文上的才情再高,不明体例之重要性,不明白能顺从体例要求便是顺应为官要求,那又如何能高中?”
祝允明黯然。
朱厚熜想起国策会议及之前许多场合里众臣的一言一行,慨然说道:“能够闻弦歌知雅意,上传下达无有错漏,这才是根本。故而科举考试,截句而成题,八股而成文,都看考生有没有这份天资。还是那句话,你瞧不上,只说明你根本没明白科举考的是什么。天下读书人那么多,难道不能高中进士者个个学问都差?无他,你们适应官场的难度比其他人更高而已。”
祝允明并没想到皇帝会从这种角度跟他讲这些东西,结合自己为官数年的经历,不无感慨地跪了下来:“陛下今日方把臣点透了。”
“因此朕认为你非治世之才,然既能创下偌大名声,正该发挥所长。”朱厚熜让他又站了起来,“诗文、书法、辞句之美,亦有其用处。此乃国之用,而非用于民。待朕召唐寅、文璧前来,尔等吴中四才子虽已失其一,未尝不能于我大明、于华夏神州留另外美名,传扬千古、远播四海。旧事勿虑,你臧否太宗,若太宗当面,朕无非说一句‘祖爷既有伟业,何惧后人臧否’。安心待召。”
直到此时,祝允明才真正为《野记》一事放下心来。
听话里的意思,陛下不准备追究他编排太宗皇帝的事了。
另外,唐伯虎、文徵明也在奉诏入京的途中?
朱厚熜确实无所谓祝允明说什么太宗皇帝朱棣夷方孝孺十族,方沐贤既事发,这回《野记》流传会被摁住。
对他而言,依心行事就行。
就这三个人,去做什么官?是当官的料吗?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明国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锦衣夜行[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