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镇抚大秦 第10节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胡亥有些恼了。
他感觉自己似被戏耍了。
嵇恒很平静,举起酒壶畅饮一口,随即坐正了身子,轻笑道:
“你能说出这些,说明私下的确用过心。”
“只是你说错了一件事。”
“大秦会用儒学,但不会用儒家。”
“两者难道有什么区别?”胡亥疑惑道。
嵇恒淡淡的扫了胡亥一眼,道:“有。”
“你其实没说错。”
“大秦这两年,对儒家并不客气。”
“不仅大肆焚书、禁书,还绝私学,今年更是大兴诏狱,将数百名儒生下狱。”
“从种种迹象来看,大秦的确在践行李斯的上书。”
“‘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制便,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juan)除去之……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
“即罢黜百家,独尊法术!”
“但这只是表象!”
“大秦立国九年,力推秦制秦法又岂止九年?”
“然九年过去,关东不仅没融入大秦,反倒对大秦越发怨恨。”
“这便足以证明,强行让关东民众,接受大秦的文化体制是行不通的,继续以高压姿态强令关东接受,只会遭至更大祸端,甚至是逼得天下皆反,始皇是何等人物,又岂会看不到?”
“因而与你理解的恰恰相反。”
“朝堂之所以针对儒家,为的就是启用‘儒家’。”
“只不过这个‘儒家’,非是你心目中的‘儒家’,更非是儒生崇尚的‘儒家’。”
“而是大秦自己缔造的‘儒家’!”
“准确说是一层‘儒皮’!”
“大秦会用带有礼乐色彩的儒家,去安抚关东民众,缓和关中跟关东文化之间的对立冲突。”
“但正因为此。”
“儒家才必须‘死’!”
“大秦要的是大秦的儒,非是儒生儒学的儒。”
“儒生本就擅长鼓动造势,若是不把儒家彻底清理出朝堂,消弭儒家在朝堂的影响力,等日后朝廷采用儒家礼乐,定会被这些儒生大肆利用,以儒家的滋事生事能力,必定给天下惹出不少动乱。”
“这非大秦想见到的。”
“这些其实都不至让儒生被坑杀。”
“至于为什么会被坑杀,其实就是那个问题的答案。”
“杀我者,扶苏也!”
“正常情况,将儒生驱离出朝堂就够了,但正是因扶苏的存在,所以必须要有儒生死。”
“至少始皇要这些儒生死!”
“我其实只是被殃及的一条小小池鱼。”
闻言。
胡亥眉头一皱。
他听明白了一些,但还有一些不解。
他沉思片刻,困惑道:“为何始皇一定要儒生死?”
嵇恒嘴角掠起一抹冷笑,道:“因为始皇不会去推行仁政,真正施行仁政的另有其人!”
第012章 君儒臣法!
“长公子?”胡亥脸色有些不自然。
嵇恒点了点头,道:“如果不出意外,扶苏就是大秦内定的储君,也就是今后的秦二世。”
“始皇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扶苏铺路。”
“我之前就说过,始皇已意识到问题所在,今后定会让朝廷转向。”
“你前面提过,扶苏在朝中说过‘远方黔首未集’,这句话已表露出扶苏的一些政治倾向,他其实是反对秦始皇过于重视法家的政治主张的,对儒家思想也报以同情甚至是支持的态度。”
“若扶苏上位,儒家依旧在朝,岂会不被启用?”
“但大秦是靠变法强大起来的。”
“法为秦之根本。”
“这一点容不得任何人变动。”
“儒法对立,扶苏不谙政道,更不专权谋,若是真用了儒生,定会遭致朝廷混乱,朝堂政务也会大受影响,到时天下岂有不乱之理?”
“始皇为以防万一,下令焚书坑儒,为的就是将儒家彻底驱离朝堂。”
“就算为扶苏埋怨,也在所不惜!”
闻言。
胡亥神色有些幽怨,道:“始皇为长公子做这么多,真的值得吗?”
隔墙。
扶苏面色发白,用力咬着嘴唇。
他同样在心中自问,自己真的值得父皇做这么多吗?自己真的担得起父皇的期许吗?
他……不知道。
扶苏满眼迷茫,也充满了无助。
他过去从没想过这样的场景,也不愿去想。
因为他始终相信,无论发生什么,只要有父皇在,一切都算不得什么,父皇会为自己解决好一切。
父皇就是自己的一片天。
一片能替自己挡下一切问题的天。
但现在……
这天好似要塌了。
嵇恒淡淡的看了眼胡亥,摇头道:“没什么值不值得的。”
“始皇除了是君,还是父。”
“而且始皇为扶苏做的远不止这些。”
“我前面无意间提到过,扶苏会被始皇安排到北疆。”
“推测的依据,就是始皇想让扶苏上位。”
“只要始皇想让扶苏上位,扶苏就定然会去北疆,具体以什么形式,我不清楚,或是贬、或是派、或是以其他理由,但一定会去。”
“而且只会是北疆!!!”
“为什么?”胡亥下意识脱口问出,下一瞬,他似想到了什么,目光闪躲道:“因为蒙恬?”
嵇恒看了胡亥一眼,对胡亥这么快反应过来,有些意外。
他点头道:“我之前说过,始皇对扶苏对天下的认识,是且怒且喜且忧。”
“忧的便是扶苏涉事不深,没有自己的班底,缺乏军功,一旦始皇出事,以现在扶苏的能力,根本没能力控制朝局。”
“为了让扶苏更好继位,只能让其远去北疆,跟蒙恬共事。”
“扶苏过去跟蒙恬私交甚笃。”
“此去北疆,一来可加强扶苏跟蒙恬的关系,让蒙恬及军方为扶苏所用,以帮助扶苏日后稳定朝局。”
“二来北疆艰苦,也是想借此让扶苏多些历练,体会一下帝国的危险,让其少一些空谈幻想,多加领会自己政策的良苦用心,避免扶苏上位后矫枉过正。”
“现在再来回答之前的问题。”
“为何始皇不会自己去做,而是选择交由扶苏?”
“因为扶苏威望不够。”
“他需要靠仁政来积攒威望。”
“内行仁政安抚民心,外有蒙恬军方支持,扶苏这才能坐稳天下。”
“至于为何要针对儒生,答案已显而易见。”
“大秦要的是扶苏的仁,天下传扬的也只能是扶苏的仁。”
“所以谈仁的儒生必须驱离朝堂!”
“更要泯其话语权。”
“加之,扶苏仁善,若是掌权,听闻民生疾苦,定会施行仁政。”
“儒生若是在朝,以扶苏对儒家的亲近,恐会听信儒生之言,改变朝廷既定的政策。”
“大秦的法之根基,也会被动摇。”
“扶苏若大肆重用儒生,废除一些明文法令,无疑会自乱朝纲。”
“为避免扶苏矫枉过正,也为继续维持法之制度,儒家必须从朝廷清除,唯有如此,才能在扶苏上位后,朝堂少受影响,少受干扰。”
“至于坑杀,则更简单了。”
“因为扶苏忠孝。”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庆余年[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第五部队[精校版]铁血德意志[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明风月[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海魂[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战国万人敌[精校版]北颂[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隋末之乱臣贼子[精校版]巨浪[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