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镇抚大秦 第46节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等扶苏身影彻底不见眼前,冯去疾也笑着道:“近日一直有消息传,长公子已迷途知返,不仅焚了那些迂腐之极的儒书,还看起了商君书、韩非子,长公子能有如此转变,实是大秦之幸也。”
胡毋敬等人也笑着点头。
李斯摇了摇头,道:“老夫不这样认为。”
“长公子过去耽于儒学,而今虽及时醒悟,但回转太快,未必是好事。”
“有时过于想证明自己变了,反倒会出错连连,就算做了一些改变之举,想法思维短时也很难变更。”
“长公子想真正做出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沉淀。”
“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听到李斯的话,其余重臣对视一眼,暗暗摇了摇头。
李斯未免有些过于严苛了。
一时间。
大堂安静了下来。
几位大臣人人默然,而后如往常般,处理起了政事。
另一边。
扶苏没有回雍宫,而是去了御史府。
他有一事想请问张苍。
第051章 儒法,法儒!
“御史张苍,见过公子。”一个长大肥白衣袂飘飘的中年男子,恭敬的朝扶苏行礼。
见张苍这费力模样,扶苏忍不住笑了笑,不知为何,每次见张苍,总感觉有些欢快,尤其是拿张苍跟四周精瘦小吏相比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扶苏笑道:“张御史无须多礼。”
张苍点点头,撑了一下腰,缓缓站直身子。
他已是有些微喘。
扶苏并未过多寒暄,开门见山道:“我刚从丞相府出来,特意寻你是心中有惑。”
“公子但问无妨。”张苍面色沉稳。
扶苏微微额首,道:“我昨日去了诏狱,此事你应知晓。”
张苍点点头。
他为御史府御史,虽是主管官吏上计的,但有些消息还是能耳闻,而且诏狱本就是御史府下的刑狱。
扶苏道:“昨日嵇恒离去时,特意留了个问题。”
“他提到,大秦跟关东最棘手的冲突,是魏国的私学……齐国的商贾大富这些,并问道,若大秦继续这般高压,天下何地将反?又会是哪些人先反?我心中有个答案,但却是有些不确定。”
“因而想请张御史……”
只是扶苏话还没说完,张苍一个踉跄,已是摔倒在地,身子颤抖如筛糠,面色惨白,看向扶苏的眼神满是幽怨和恐惧。
他是真的怕了。
上一次被扶苏叫去,已给他吓出半条命。
这段时间一直战战兢兢,唯恐政事上出了岔子,引起始皇不满,顺势把自己给处理了,结果上次的事还没消停,又来?
这谁顶得住啊?
扶苏是大秦公子,始皇就算知道,也不会太过怪罪。
但他不是。
他只是一个普通御史。
虽自负腹有万千韬略,但也禁不起这折腾。
张苍慌忙道:“公子莫要再胡言了。”
“大秦在陛下的治理下,边陲将士功业壮盛,郡县值事官吏辛劳奉公,天下黔首生计康宁,断无公子口中的担忧。”
“嵇恒乃六国余孽,那些不当之言,公子莫要轻信。”
扶苏微微额首,沉声道:“张御史放心,扶苏不会轻信,只是心中有惑,想请张御史解惑,张御史你也莫要惊慌,只是学术性的探讨。”
张苍正色道:“没有讨论的可能。”
“公子若还想问这些不当之论,那公子可离去了,张苍不才,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而且公子之问,也断不可能发生。”
张苍的语气无比坚定。
不容置辩。
扶苏深深的看了看张苍,又看了看无人的四周,凝声道:“张御史,四周之人我早已屏退,你还这么不敢开口吗?”
张苍默然无声。
良久。
扶苏叹息一声,道:“罢了,你既不愿开口,我也不强求。”
“多谢公子。”张苍深深一躬,又道:“公子,嵇恒此人的确有才,但他毕竟为六国余孽,不一定真跟公子同心,有些话听之即可,莫要对外声张,更不能向陛下、向旁人提起。”
“言多必失。”
“也谨防祸从口出。”
“扶苏谨受教也。”扶苏离案起身,深深一躬。
“是张苍心胸狭隘,当不起公子信任,更不敢当公子这般大礼。”张苍也是深深一躬。
扶苏道:“此事不再提了,嵇恒昨日还说了一件事,法即是儒,对于这个观点,你是如何看的?”
张苍没有急着开口,在屋中转悠着,思索了片刻后,才平静的道:“这个观点对也不对。”
“我师从荀子。”
“夫子乃当世儒学大家。”
“而我夫子之学,跟孔孟之道有显著差别,孔孟之学为‘法先王’,我夫子之学为‘法后王’。”
“法先王是价值理性。”
“法后王则是工具理性。”
“但两者之间真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吗?”
“只怕未必。”
“夫子当初授课时讲过‘礼’到‘法’,是基于社会秩序重建思路的自然延伸,过往的‘礼’不足以惩戒人心、整顿社会,因而就必须用更为强制性的‘法’。”
“法跟礼其实都是基于‘人性’。”
“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但善恶其实都是人,只是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
“夫子之学是基于当时君主强兵胜敌的需求,提出‘法后王’‘性恶论’的观点,并注重严刑峻法,因而真论起来,夫子的儒学已从孔孟这样的礼儒转变成了礼法并重的法儒。”
“儒即是法,法即是儒,其实是对的。”
“李丞相更甚。”
“他是儒为表象,法为表里。”
“李丞相在《行督则书》中就曾写道: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督责之,则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是故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能穷乐之极矣,贤明之主也,可不察焉!”
“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后能灭仁义之途,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揜明,内独视听,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忿争之辩。故能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
“李丞相此事已公然主张君主权势独操、决事独断了。”
“这些观点跟孔孟之学完全背道而驰。”
“可称为儒法!”
“之所以还带有一个‘儒’,是因李丞相是在夫子之学的基础上做的延续与伸展,只是更偏向了法。”
“夫子为法儒,他则为儒法。”
“不同于孔孟,但表里皆出自夫子。”
闻言。
扶苏若有所思。
他随即又问道:“那韩非子呢?”
张苍摇了摇头道:“韩非子不一样,他已完全脱离了儒学。”
“只认‘性恶论’。”
“他坚定认为人性本恶,而且是不可变更的。”
“当初求学时,韩非子就跟其他人不同,他不仅看儒学,还看大量其他学说,集百家之长,汇一家之言,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这方面我跟李丞相都不如他。”
“而且韩非子深得夫子之辩才。”
“只是因为口吃,并未将一身才华施展出来。”
说到这。
张苍一下住口了。
第0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
四下一片死寂。
隔了一会,张苍才继续道:“李斯跟我都没有自己的思想,依旧沿袭着夫子之学,因而在我们身上,儒即是法,法即是儒是适用的。”
“但像韩非子这般,早已摆脱儒学束缚,初期读商、管之书和孙、吴之书,中期学儒墨,后期学黄老,而后专研‘性恶论’,集百家之所长,成自家之言者,儒即是法,这个说法对他并不适用。”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奋斗在盛唐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窃明[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天可汗民国投机者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汉世祖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晚明[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她们为我打天下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军火帝国铁血德意志[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猎谍[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附身吕布[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大宋私生子[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新宋风流[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大明国师枭臣黑道特种兵朝为田舍郎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刺明[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精校版]海魂[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大流寇[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