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镇抚大秦 第51节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但随着天子失权,诸侯间开始图强争霸,各国开始大兴讨伐,在这天下动荡的时期,原本被上层贵族垄断的书籍,随着一些小国的覆灭,以及城池的毁灭,开始大量流落到外界。”
“而后促就了百家争鸣的出现。”
“在不少士人眼中,大争之世是士的盛世。”
“让处于贵族底层的‘士’崛起,将原本的世卿世禄贵族,彻底给压了下去。”
“这种看法并不完全准确。”
“因为这其实是贵族对大争之世的看法。”
“只不过贵族掌握了天下话语权,而这个看法,在贵族中本就无比正确,所以这个说法被视为了真理,如你们兄弟二人一般,你们日常接触的人,都非富即贵,所以对此是深以为然。”
“但天下人数最多的是黔首!”
“然则无人过问过他们,也无人在乎他们的评价。”
“因为你们是贵族。”
“你们的眼中只看得到同一级的存在。”
“最底层的黔首奴隶,你们根本就看不到,又何谈去在乎了?”
“我今日便明确告诉你们。”
“百家争鸣下受益最多的是黔首。”
闻言。
扶苏跟胡亥对视一眼,眼中露出一抹凝重。
扶苏正襟危坐。
他知道。
嵇恒真正的讲课开始了。
嵇恒深吸口气,汩汩的痛饮了几口,这才继续道:“百家争鸣初看,的确是士的盛会,各种先贤学问,层出不穷,但你们恐是忘了,诸子百家是如何形成的,在诸侯征伐之中,大量贵族家道中落,甚至是破灭,这些曾经身穿锦服的人,又岂会甘于为黔首?”
“正是因他们不甘为底层。”
“所以才促就了士人口中的‘学在四夷’。”
“即私学泛滥。”
“诚然。”
“旧贵族都有着一股傲气,有着一袭脱不下的长衫。”
“招收的多为家世不错的豪强子弟。”
“两者其实是各取所需。”
“但在战乱时期,豪强崛起的快,覆灭的更快。”
“不少豪强覆灭后,为了维持生计,只能为吏,或者为师,选择‘为师’定然要将知识向下传播,即真正传导到了最底层。”
“在这方面儒家做的最好。”
“儒家讲有教无类,前期还稍有点门槛,但随着儒家子弟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儒家弟子开设私学,这些儒家弟子,就彻底放弃了要求,只要能提供几块肉脯,皆可入门求学。”
“到如今儒家弟子已遍及天下。”
“而这只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方面其实是百家争鸣。”
“靠入门拜师,终有其局限,影响力有效。”
“而百家争鸣不同。”
“各家大家齐聚一堂,争论学术,这才是真正的启发天下。”
“或许在你们眼中,这对黔首并无用处,一不能参与其中,二不能学会识文断字。”
“实则不然。”
“底层民众有耳有眼,他们能听能看能感受。”
“百家争鸣对士而言,只是在争论学术高低,但对旁观黔首而言,这是在开民智。”
“而且是天下大家在为他们开民智。”
“底层人大多喜欢巷议。”
“因而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天下民智由此开!”
“底层人的确不识字,也不会写,但听大家的言论,对思维的启发,实则远超识文断字。”
“在过去,底层人的确愚昧无知,然在百家争鸣之后,他们民智渐开,已有了自己的认知,只不过现在还不为天下洞悉,但当他们正式映入天下人眼帘时,定会震撼整个世间。”
“因为在这数百年的战争中,他们已明白了一个道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057章 帝国的傲慢!
四下死寂。
扶苏跟胡亥都被震住了。
嵇恒的说法,太过惊世骇俗,也太过耸人听闻。
但又未尝没有道理。
嵇恒没有理会满眼不敢置信的兄弟二人,安然的吃着牛肉喝着小酒,仿佛刚才那一番话,并非出自他的口中。
良久。
扶苏才回过神来。
目中依旧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他在脑海仔细回想了一番,最终惊悚的发现,他身边的确无人提及过黔首。
他日常听闻的,要么是宫中琐事,要么就是天下大政,亦或者各种流言蜚语,但这些信息,鲜少跟黔首有关。
扶苏身子一颤,嘴唇微微抖着。
他已意识到。
嵇恒说的或许是真的。
因为大秦的确用民过甚,他甚至还因此上书过。
他当初之所以上书,是因身边的人抱怨不断,认为朝廷征发民众、加征口赋太多了,他当时对此深以为然,只是后面被始皇驳斥,他为了不惹始皇动怒,也就放弃了。
而今细细想来,却察觉到了不对。
当时劝自己最凶的是城中显贵,但在知晓自己碰壁之后,这些人就决然没有再提过。
但这些人不就是嵇恒口中的恒产者吗?
他们之所以没再提,恐是担心说的太多,会引起自己不满,但连他们都感觉用民过甚了,只怕底层更是苦不堪言。
扶苏脸色腾的变得煞白。
另一边。
胡亥在理了一阵之后,还是没理清,困惑道:“底层的黔首真有那么苦?还快活不下来了?”
“这不可能吧?”
扶苏神色复杂的看了眼胡亥,心中幽幽叹息一声,胡亥久居深宫,没有接触过政事,对天下之事知之甚少,也根本不清楚天下的状况。
他开口道:“嵇先生之前曾提过。”
“大秦这些年大兴土木,不仅在各地广修宫殿,还在全国修有各种官道,仅郡县级就有三百九十余条,这里面还不包括内史郡通外官道十二条,以及正在修筑的驰道、直道,以及北方的长城。”
“除此之外,还有堑山堙谷,决通川防,疏浚曹渠等等。”
“如此种类繁多,耗民甚多的工程,都在这几年推行,底层民众如何承担得起?”
“其中还不包括迁五十万人口于南海,迁数十万人口填戍边等手笔,要是加上南海北疆的驻守将士,数量只会更巨,若真按律法一户出一人的情况算,只怕大秦家家户户服役都填不上,但现在这些工程还在继续施行,势必是强加到了黔首身上。”
“大秦如此耗费民力,天下岂能不怨声载道?”
嵇恒淡淡的看了伯秦一眼,缓缓道:“你能看出这些已不错。”
“但不够。”
“大秦之所以会落得民怨民沸。”
“其实原因就一个。”
“傲慢!”
“帝国的傲慢。”
“这种傲慢非出自一人,而是大秦的整个君臣。”
“甚至是整个体制!”
“大秦开国之初,信誓旦旦的昭告天下,今后要改制华夏文明,要盘整华夏山河,要一扫华夏之积弊,更要再造华夏文明,重整河山,更说要让天下永久太平。”
“这番超迈古今之豪言,的确是振奋人心。”
“也引得了天下人瞩目。”
“大秦立国之初,的确开始雷电施治,大刀阔斧的整饬天下积弊。”
“更新官制,集权求治。”
“以郡县一治为根基,以求治天下为宗旨,以施政治民为侧重,以治权集于中央为轴心。”
“再辅以郡县制,实现自上而下的有效施治。”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甚至还弄出了一套乡官系统,即基层的三级民治。”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明国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锦衣夜行[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