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镇抚大秦 第115节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你们收的田租又不会少。”
扶苏面露尴尬之色,试探道:“男人,服徭役去了?”
“不是皇帝徭役,哪个男人不想在家?修长城,远哩,都走两年了。”女人冷冷一声,粗黑的手不断擦拭着额头汗珠。
“娘,莫伤心,还有我……”少年低声一句。
女人突然恨恨的黑了脸,没好气道:“你?你是没长大,长大了还不是修长城,要不就跟你叔一样,去南边当流民,这日子苦着哩,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
“以前都说打完仗就好了。”
“现在打完仗,日子没见好,倒是男人不见了。”
“还不如打仗的时候。”
“至少那时候每年还能见见自己男人。”
扶苏满脸难堪,一时也沉默了。
他没法辩解。
他看着少年,认真道:“后生,你父亲会回来的,不会太长时日。”
“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的。”
说完。
扶苏对女人深深一躬,却不敢继续多待,逃也似的离开了。
他实无颜面对女人的愤恨。
公子高跟将闾也是对着女人深深一躬,匆匆离去了,回来的途中,三人谁都没有说话。
气氛很压抑低沉。
等三人回到牛车,嵇恒淡淡的扫了三人一眼,并没有去询问,只是让随从将在路边吃草的水牛,拉回正路上,然后用力抽了一鞭子,一行人继续哒哒的上路。
天昏时分,秦亭到了。
第114章 官吏难做!
暮色时分,清风习习。
嵇恒等一行人进到秦亭的大庭院。
刚一踏入,便有一个持戈的老亭卒迎了过来。
“这是秦亭,几位可是公务?”
扶苏拱手道:“我等乃丞相府治下官吏,奉命前来秦亭,修撰相关秦史。”
说完。
扶苏从袖间取出一份验传。
老亭卒接过验传,仔细看了几眼,点了点头,朝里道:“上吏稍待,亭长,有官宾。”
“听见了,来也!”大亭院中遥遥一声,声音洪亮浑厚。
随着话音,门中走出一人,身材适中,面目开朗,头上一顶矮矮的,绿中泛黄的竹皮冠,倒显得颇为新奇,颏下留着一副短须,使本有些随性的脸颊上,又平添了几分成熟跟多智。
其步态语调又给人一种练达。
刚走出石门,便遥遥拱手作礼而来,走到众人面前三尺处,便躬身笑道:“上吏远道而来,多有劳苦,小吏有礼。”
扶苏面露惊异。
他上下打量了这名亭长几眼,对此人也多了几分好奇,但也笑着一拱手,回敬道:“算不得什么上吏,不过斗升小吏,敢问亭长高姓大名?”
“有劳上吏动问,小吏并无姓氏,本名十月,我嫌弃这名俗气,就自作主张换成了时岳。”说着,这名亭长自己也笑了起来,声音中带着几分豪爽跟豁达。
扶苏也笑着道:“确实好听不少。”
“时亭长,我等欲在贵亭歇息两日,或有公务相托。”
“好说,不歇息没公务,那要我这亭治何干,时岳绝不误事,上吏若有需求,尽说无妨。”
扶苏满意的点点头。
他对这叫时岳的亭长很是满意。
这个亭长没有宫中官吏那般卑俗唯唯诺诺,既似有官风又颇具俗尘的干练,接人待事如沐春风,让人生不出不满。
简单聊了几声,扶苏将自己的验传,给了这名亭长,在一番仔细查看后,亭长小心的将验传交还给了扶苏,而后侧身相让,一拱手说声‘上吏请’,便陪着扶苏等人走进了亭院。
大秦的亭除了是乡以下管辖里(村)的基层治所,还兼作接待来往公事吏员的驿站,并担负传邮公文职事。
因而大秦的乡亭治所大都设在水陆方便的渡口或道口。
秦时的标准亭院是六开间,三进深,左右两分。
第一进右三间,住的是传邮骑卒。左三间住一名管邮件的小吏。
第二进右三间是亭长室,左三间是接待过路官吏的宾客室。
第三进是后院,是庖厨、库房、马厩与亭卒待的地方。
一行人刚进入亭长室,时岳便高喊一声:“还不快给上吏上热汤。”
话音刚落。
就有一名中年小吏捧着大盘,里面摆着大小两套陶壶陶碗,而后先用相对精美的小陶壶,熟练的给扶苏跟亭长斟好热汤,而后才依次用大陶壶给公子高、嵇恒等人斟热汤,态度十分的低微,满脸赔笑之色。
嵇恒面色淡然。
他平静的看了亭长跟小卒一眼,默默的端起陶碗饮用热汤。
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亭长接人待物很有一套。
至少让人生不出厌恶。
而且从来到亭里,便能感到这个亭颇有气象。
日常管理的不错。
以此人的能力,年近四旬,却还只是一个亭长,这便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大秦底层的上升空间太小了。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大秦立国之初,因为缺少官吏,启用了‘任子’制度,即允许一定级别的官员保举子孙为官吏,朝臣子弟不太可能直接为官,大多担任起较为容易升迁的‘郎官’,即中郎、侍郎、郎中等,朝臣子弟挤压地方郡县官吏的升迁,地方郡县的子弟挤占底层官吏的上升空间。
一层挤压一层,最底层的官吏,基本升迁无望。
扶苏喝了一口热汤,赞赏道:“亭长这官儿做得颇有气象。”
“惭愧惭愧。”时岳轻笑一声,缓缓道:“只是一微末亭长,替朝廷管官道传邮,又管十里之民,事不大头绪繁,若平时不提着精神,还真容易一团乱麻。”
扶苏看了时岳几眼,好奇问道:“亭长何时退出的军旅?”
“当年有幸在蒙恬上将军麾下为卒,在伐齐时,立了些军功,成了名百夫长。”时岳道。
扶苏微微颔首:“是也,大秦的亭长大多是退役百夫长做的。”
时岳面露迟疑,拱手道:“上吏却是说错了,我退役下来,并不是亭长,只是在县府为外吏,跟着跑腿办些小差,这亭长之位,还是有幸结识了一位县里官吏,这才侥幸得到。”
“就这一亭长位,日常还不知多少人盯着。”
“这微末小吏也难做嘞。”
扶苏神色微动,并未细问,只是道:“你这亭长比大多老兵亭长做得好。”
“上吏夸奖,下吏自当铭记。”
扶苏道:“时间不早,先谈及正事。”
“上吏请讲,公务何事?是否需本亭效力?”时岳道。
扶苏道:“我等为丞相府治下官吏,前来秦亭,是为勘录秦史,不知亭长可知,亭里何人对秦人立足之事有了解?”
闻言。
时岳有些惊讶。
他在秦亭当亭长六七年了,过往就没有大官来过,甚至别说大官,就连县里都很少有人来,能来的基本都是邮人,以及送服徭役的官吏,大秦立国都几百年了,怎么突然想起秦亭来了?
他想了一下,凝声道:“这我倒不太清楚,明日去亭里问下。”
说着,时岳似想起了什么,突然道:“我记得亭里有一户一直自称是秦世父之后,他们或许对过去的事知晓一些,不过秦国跟秦亭之间都隔了数百年了,也早就换了都邑,只怕能问出的信息很少。”
“秦世父?”扶苏一愣。
他对这个名字丝毫没有印象。
这时。
胡亥得意道:“秦世父是庄公先……长子,庄公逝世后,秦世父将国君之位主动让给了襄公,而自己则领兵跟犬戎作战。”
望着四周惊异目光,胡亥显得颇为兴奋。
他这几日可没少背秦史。
那些年发生了什么,他或许说不出,但有那些君主,他可是记得一清二楚。
时岳笑着道:“这位上吏说的极是。”
“秦世父一脉本在西垂,后面秦国开拓,他们这一脉就回到了秦亭,眼下在秦亭已有数百年了,这一脉眼下人丁已不是很兴旺,跟过去几十年相比更是大为衰弱,县里都无人任职了。”
说到这。
时岳也颇为唏嘘。
扶苏微微颔首,拱手道:“如此,便请亭长明日,将世父后人请于亭中。”
“自当如此。”时岳一口接下。
叙说片刻后,亭长时岳将众人安置到靠近后院的大房子,还一边介绍说这几间是亭院最好的住处。
嵇恒打趣道:“你说最好便最好?”
“我怎么知道你不会留着最好的房子给大官住?”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覆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