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初唐峥嵘 第81节

作者:狂风徐徐
如果战事连绵,如果李建成对陕东道大行台官员下手?
如果任由陕东道就这么被夺走,再加上东宫亲征河北道……李世民在长安以外的优势将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昨日李道玄兵败战报入京,李世民猜测父亲未必许自己再次领兵,但他没想到,东宫居然插了一手进来。
房玄龄思索片刻,“蒋国公、于学士、韩从事均是殿下心腹,麾下大半是殿下旧部,太子亲征河北,时日不会太久,殿下小心提防,理应无妨。”
这分析还算在理,陕东道是李世民的基本盘,从武德三年始攻略中原,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李世民费了无数心血,安插了无数亲信,这样的控制力……不是东宫伸手进去就能摧毁的。
“殿下……”
杜如晦的话刚出口,李世民突然问:“李善如今还在陕东道?”
三人面面相觑,杜如晦身为京兆杜氏子弟,消息灵通,“昨日东宫设宴,随齐王南下的太子洗马魏征曾提起李善,赞其腹有韬略,不过李善押运粮草北上去了刑洲,尚未回返。”
李世民微微叹息,他记得前几日宇文士及提起,长安县尉李德武入东宫为太子千牛备身。
当日自己还在盘算裴世矩那只老狐狸的立场,但今日李世民不再去想那些了。
此时此刻,李世民对李善有着深深的同情。
同病相怜。
感同身受。
李善腹有韬略,允文允武,折服如许世家子弟,还不够出色吗?
这是能振兴家族的麒麟子,但为什么却遭到李德武无情的抛弃?
我李世民统军不败,平定关中,扫荡中原,降服河北,还不够出色吗?
但为何登上帝位的父亲却心心所念,欲以绳索缚虎呢?
长久的沉默后,李世民的神色转为冰凉,负手道:“克明,如何应对?”
杜如晦已然思索多时,开口道:“其一,殿下当不宜自请领兵再伐河北。”
这是理所应当的,刘黑闼虽然在河北闹得凶,但和去年比起来要差得远了,如果李世民自请领兵,圣人不仅不会同意,更会愈发猜忌。
“其二,陕东道大行台受太子节制……此事殿下无法推脱,不如主动提出。”
房玄龄眼睛一亮,“克明此策,攻心为上!”
李世民也微微颔首,太子是以自请征伐刘黑闼来要求节制陕东道大行台的,如果秦王府这边主动退让的话,很可能造成东宫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局。
一旦太子击败刘黑闼,必然在河北安插亲信……一位东宫太子左手握着陕东道,右手捏着河北山东,遭到圣人猜忌的恐怕是太子了。
杜如晦颇有自得之色,捋须道:“其三,当催促太子即刻出兵。”
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极高,亲信数不胜数,关于下博一战,他手里的战报比圣人、东宫、兵部都要详细的多。
下博一战,首在李道玄冒进,次在史万宝顿足不前,但数万突厥骑兵的存在显然也是个重要因素。
如若秦王府这边干脆利索的许诺让东宫暂时节制陕东道大行台,催促太子即刻发兵……说不定还赶得上和数万突厥大军打个照面呢。
李世民咬咬牙,心想如果太子在突厥手里吃个败战……还会有人再言,太子亦有帅才吗?
这句话,是一个月前太子率数万府兵击退攻入关中数千突厥兵后,李渊说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力劝
这是个难得的好天气,虽然仍有带着寒意的微风拂过,但高悬的太阳给大地带来久违的暖意。
懒洋洋的李善毫无仪态的坐在一块石头上晒太阳,两条腿叉开,恨不得劈个叉。
从历亭以北出发南下已经是第二日了,没有伤兵的拖累,速度快了很多,苏母伤势虽然距离痊愈还早得很,但苏定方执意亲自带上,两人一马,每隔一段时间李善和周氏检查伤势,情况还算不错。
所以,李善这几日难熬的很……之前南下速度还不算快,李善勉强跟得上,但速度一提,大腿内侧又是血淋淋的一片,现在上下马都要人搀扶。
郭朴坐在一边,忍笑说:“个把月哪里磨得出茧子,至少半年吧。”
李善唉声叹气,一旁的凌伯嗤笑不已……昨天李善突发奇想,将一床被褥铺在马鞍上,结果要不是郭朴手快,李善得摔个半死。
“前面就是永济县了。”张文瓘指着前方,“过了永济县便入魏洲境内,距离馆陶不过数十里。”
李善递去一个赞赏的眼神,脚尖踢了踢一旁的周赵,“你也算贝洲人氏?”
周赵面无表情的拍了拍衣衫,嫌弃的移开几步。
张玄素指着西侧,“那便是永济渠。”
李善忍不住起身眺望,永济渠是隋炀帝所谓的隋唐大运河的重要一部分,不过和其他几条河道不同,永济渠主要的作用是运输军粮……是隋朝向辽东用兵的主要交通干线。
如果没有这条永济渠,可能历史就不会变成那样……明清立都北京,以漕运维持京城以及东北防线,主要就是因为那条南北运河,而永济渠是最关键的一段。
张玄素轻声道:“大业四年,隋帝诏发河北诸郡百万余民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数年来,山东连年征战,再无百舸争流,千帆竞渡之态。”
李善凝神看了一阵,突然问:“若是有敌自西来犯……永济渠可有桥?”
张文瓘扬声道:“自然有桥,不过距离这儿尚远。”
“有敌自西来犯?”凌伯盯着李善。
李善摆摆手,“放心吧,再南下就是永济县,过了永济县就是魏洲……如今刘黑闼必然在攻打洛洲……”
说到一半,在众人怒视的眼神中,李善讪讪的住了嘴。
张文瓘好奇的左顾右盼,有点不能理解,他随手指了指被捆着的突厥青年,“之前听周先生所言,此人身份不凡……不会有突厥兵追来吧?”
“武城县内,范愿追问此人去向,自然身份不凡。”李善想了会儿才说:“不过刘黑闼理应不会让突厥兵犯贝洲。”
“你想啊,若是突厥人发了性子,在清河乱杀一通,那刘黑闼必为万夫所指。”
“刘黑闼若能破洛洲,必然要攻相州、魏洲,到时候这突厥人说不定派的上用场。”
只几句话,周围人已经四处散开,昨日小腿受了伤的周赵连蹦跳跳,张玄素和凌伯脚步飞快,就连郭朴和苏定方都边聊着边走远。
“呃……这是……”
李善干笑几声,个个就差捂着耳朵一边跑一边喊……我不听我不听!
难道你们走远了没听见,就代表我没说吗?
不对!
应该是,难道我说了,就代表突厥人会追来吗?
休息了小半个时辰,一行人再次启程,很快就过了永济县。
毕竟还没入魏洲,众人商议不停歇,先入魏洲境内,还没走多远,前方就有斥候飞马而回。
带着伤坚持上前探路的范十一脸上颇有喜色,勒马高呼道:“魏洲总管亲率大军,就在前方驻扎。”
长吁短叹声在周围响起,漫长的历程终于结束了。
从下博出发,历经三州,大小十余战,更有夜袭敌军营帐,奔袭破城的壮举……李善在心里想,这也算不大不小的一次传奇。
马蹄声越来越近,李善眯眼细看,百余骑飞驰而来,为首者身穿明光铠,身材挺拔,掀开头盔,是一个面宽鼻挺的中年人。
“田兄!”柳濬趋马出列,他和田留安是旧日同僚,均随李世民攻伐洛阳,兼击窦建德。
“柳兄。”田留安翻身下马,“淮阳王安在?”
柳濬惨然一笑,“下博一战,淮阳王率精骑破阵,史万宝顿足不前,身陷重围,淮阳王命某率兵向东,自行向西,两路突围。”
“向西……”田留安的腮帮子动了动,“齐善行率兵南撤至洛洲。”
“赵州早已失陷,贝洲总管许善行兵败身死。”
也就是说,李道玄想杀出重围逃生的几率几乎不存在,而且已经好几天了,若是杀出来,也该到洛洲、魏洲了。
田留安叹了口气,他是秦王府右四统军出身,和李道玄颇为相熟,很清楚秦王对其的看重。
看了眼队列,田留安微微蹙眉,虽然都是骑兵,但居然好些妇女,甚至还有孩童,“他们是……”
“噢噢,容小弟分说。”柳濬一个个介绍过去。
景城录事参军张玄素自然是久闻大名,清河张氏子弟张文瓘居然也听说过,那是因为张文瓘虽是贝洲人氏,但其实他生于魏洲,长于魏洲,直到前年才返回贝洲,而且和多位唐军将领相熟。
“苏定方?”田留安感觉好像在哪儿听说过这个名字。
“这位是夏王麾下国子祭酒凌先生。”
田留安脸色微变,施礼道:“虎牢关一战后,秦王殿下曾询先生下落。”
李世民在擒获窦建德之后,审问俘虏,被凌敬的献策惊出一身冷汗。
凌伯还是那副脾气,“秦王欲赶尽杀绝否?”
“说笑了,先生之才,殿下久闻。”
张玄素打圆场道:“山东凌敬,素有大志,足智多谋,如此人物,秦王不收归门下,却要赶尽杀绝?”
凌伯还想反唇相讥,身后的李善用力咳嗽两声,老头儿才悻悻住了嘴。
田留安视线落在李善身上,但身前的张玄素低声道:“洛洲战况如何?”
田留安往边上走了几步,苏定方、凌伯都向反方向踱步,避过身去。
“下博兵败,刑洲总管齐善行领军后撤至洛洲。”
“昨日军报,刘黑闼猛攻洛洲,庐江郡王召相州总管北上,兵败身死。”
顿了顿,田留安才继续说下去,“今日战报,庐江郡王弃城难逃,齐善行收拢大军南撤。”
张玄素、柳濬脸色大变,攻占洛洲对于刘黑闼来说,意义非凡,这代表着一面旗帜,也代表着河北山东从此不再是李唐国土。
“撤吧,渡河去陕东道。”张玄素建议道:“刘黑闼兵锋锐利,兼数万突厥骑兵,……”
“绝不能退!”张文瓘脸都涨红了。
“齐王率大军顿足不前,冷眼旁观,魏洲、相州独力难支。”张玄素厉声道:“难道让三州唐军全军覆没?”
“今日不退,又怎能他日卷土重来?!”
“如今寒冬,突厥必会北返……”
两人争论不休,田留安也犹豫不定,转头看了眼柳濬。
柳濬想了想,低声道:“适才还有一人未为田兄引荐,此人虽然未加冠,却实是英杰,小弟难逃遭敌军追击,本该一死,便是得其援手。”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庆余年[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窃明[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无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民国投机者第五部队[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反元[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铁血德意志[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天下[精校版]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明风月[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海魂[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战国万人敌[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隋末之乱臣贼子[精校版]巨浪[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晚唐浮生启明1158[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