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初唐峥嵘 第118节

作者:狂风徐徐
但现在……李建成刚刚那番话用意就在这儿了。
虽然陕东道是李世民的势力范围,官员任免,军事大权,均由李世民自行任命,无需向李渊禀报……但兵力调配不在其列。
李世民居然调兵去山东……这是犯了忌讳的。
能从陕东道调兵去河北,那会不会调兵去其他地方?
或者会不会从其他地方调兵?
甚至……会不会调兵入长安?
历朝历代的开国君王可能都不会碰到李渊这样的局面……一般来说,开国君王往往都是直接掌控军权的首脑人物,但偏偏如今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是比李渊要高的。
而刘邦能抵定天下后削权韩信,秦始皇灭六国后可以让王翦养老……毕竟是外人,是臣子。
但李渊不能,贸然削权军功盖世的皇子,甚至杀戮……很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毕竟李唐立国,一直是以宗室子弟打天下的。
李渊并不妄自菲薄,但也并不认为自己比汉武帝牛逼……汉武帝能不出面就扫平谋乱的太子,李渊未必有这样的水平。
李建成轻轻呼出一口气,他清晰的看见父亲眼中的狐疑……不管有多少,只要有,那就够了。
而李世民在心里暗骂大哥这一招太过歹毒……说的好听点是里间父子,说的难听点,那就是指责自己有不轨之心。
到底有没有不轨之心……这不重要。
李建成点出了最关键的一点,李世民有不轨之行的实力,只要想,就能做得到!
长时间的沉默后,李渊看着神色平静的长子,再看看面露苦涩的次子,揉着太阳穴,摇头道:“二郎,究竟为何?”
实在头痛啊,午后就打定主意,今夜以尹德妃侍寝,不料现在却要来想这些。
虽然李建成竭力劝诫,但李渊性格中的软弱一面还是占了上风,他并不相信……或者说他不愿意相信,李世民有可能做出兵变的举动。
因为,李渊很了解自己这个次子,这是个力求完美的人……无论在哪个方面。
如若登基为帝,必将为一代明君,如何肯身染污点?
不得不说,李渊对李世民的认知相当准确。
事实的确如此,历史上的武德末年,其实李世民是占据上风的,但却被太子、齐王逼到拐角处,一直到反复确认不可能取李建成而代之后,才发动了玄武门兵变。
即使如此,李渊还活了十多年呢,别觉得李世民自信有绝对的把握……想想沙丘里被饿死的赵武灵王吧。
李世民上前一步,单膝跪地,“父亲,孩儿的确遣派偏师渡河。”
“十余日前,魏洲总管田留安信使入京,孩儿思虑良久,去信陕东道,令蒋国公调配五百骑兵,五百步卒,共计一千偏师,以陕东道大行台兵部侍郎王君廓领兵。”
“孩儿实是无奈之举,刘黑闼率四万大军猛攻馆陶,另突厥三万骑兵围城。”
“相州、卫洲亦岌岌可危,而三胡率数万大军顿足不前,难道就此让刘黑闼席卷河北?”
李渊眉头略略松开,微微颔首,虽然不悦,但也认可了李世民这个理由。
这是个让李建成无法反驳的理由。
不是我要犯忌讳调兵越界,实在是老三李元吉不干人事,率数万大军就是不肯北上,坐视刘黑闼猛攻魏洲。
而魏洲、相州的田留安、齐善行都是秦王府出身,李世民自然心急如焚,暗地里遣派兵力相援。
而李元吉为什么顿足不前呢?
自然是受东宫太子李建成的指使。
李建成一时哑然……还真一下子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呢。
“不过孩儿也实在没想到……”李世民苦笑道:“突厥大军北返,刘黑闼麾下尚有数万大军,兵力如此悬殊,淮阳王弟居然并齐善行、王君廓大破刘黑闼。”
“二郎,起来吧。”李渊轻轻抬手,“本是同根生……”
长长叹息后,李渊加重语气,“不可因私废公!”
憋了一肚子气的李建成,和松了一口气的李世民同时躬身应是。
李渊在心里琢磨了下,“道玄已然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命其收复河北诸州后,即刻回京。”
“安抚山东诸事……洛洲总管程名振可堪重任?”
李建成和李世民对视了一眼,结果两人都没吭声。
前者是因为猜测程名振已然投入秦王府,后者是因为李建成之前那番话杀伤力还没消逝。
又是一阵叹息,李渊都不记得这是今天晚上第几次叹息了,“大郎,东宫可有合适人选,出巡安抚山东?”
洛洲是河北首府,刚刚任命程名振为总管,还是你这个太子一力推荐的,现在就撤了……那简直是儿戏,只能让东宫再出人手了。
“太子洗马魏玄成,乃山东名士,久有声望,可巡视河北。”李建成顿了顿,补充道:“太子宾客崔昊乃清河崔氏子弟,亦有名望。”
李渊点头,“此二人奉诏,巡视山东,安抚百姓。”
这次,李渊没有去询问李世民……你小子已经占了太多便宜了,不能把便宜占完啊!
对此,李世民本人倒是无所谓的,在心里猜测……魏征、崔昊虽然都是山东名士,但论安抚河北,曾经被窦建德依为腹心的谋士凌敬或许更擅长。
第一百六十八章 封赏
李善来到这个时代,已经见过很多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了,李世民、秦王妃、杜如晦、玄奘和尚……
这些人和史书中的形象总有着这样那样的区别,不过这也是应有之义。
李善也结交了不少的友人,有视为挚友的王仁表、李楷,有不打不相识的程处默、尉迟宝琳、长孙冲。
这些人中,论品行,却是史书上默默无闻的李楷最为了得,光明磊落,为友思量,堪称良友。
回到长安后的李楷,第一时间送上捷报之后,马不停蹄先去朱家沟安抚朱氏,继而每日在东山酒楼设宴,席间竭力为李善扬名。
之前李善这个名字还只是停留在某些有心人的耳边,但如今有陇西李氏嫡系子弟的鼓吹,李善李怀仁之名已然遍传长安……这本来就是世家大族扬名的主要手段。
筹谋设计,虚张声势,使刘黑闼大军阵脚大乱,终使唐军以弱胜强……各种版本的故事在坊间流传。
李善之前诸事也被翻了出来,大肆流传,就是这个力度有点没控制住……如果李善在长安,只怕都要听不下去。
除了的确玉树临风之外……什么掌扇杜如晦,力敌尉迟恭,义救魏玄成,李善是真的不想认。
在院子里等待下人传报的李楷好笑的想,坊间那些夸张的流言蜚语显然是有人刻意为之的,试图让李善向东宫靠拢。
不过让李楷诧异的是,秦王府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秦王已然许诺召怀仁入麾下,为何一言不发?
“三郎君。”
李楷微微颔首,大步走进后院,“拜见秦王妃,拜见母亲大人,拜见叔母。”
“真是好儿郎。”秦王妃不过二十三岁,虽然性情稳重,端庄秀丽,但并不是那种端着身份的人,笑道:“朱娘子真要好好谢过德谋,虽殿下有令,但德谋南下北上,两度急行,实在辛苦。”
看朱氏要起身相谢,李楷赶紧避开,躬身道:“怀仁曾言,愿此生携手为友,若易位处之,怀仁必不负。”
“好了,在家里就不用……”秦王妃掩嘴一笑,这段时日李楷为友扬名一事,本身就遍传京中。
李楷无奈的说:“实是肺腑之言,不仅外甥如此,孝卿兄亦不遗余力。”
的确,王仁表也在大肆吹捧李善呢……毕竟是太原王氏子弟。
长孙氏看向儿子的眼神中带着欣赏,四个儿子中,长子李嘉过于忠厚,次子李大惠资质平平,四子非她所生,唯独三子李楷最被赞誉。
“来吧。”长孙氏示意侍女将茶盏端过去,“这是朱娘子亲手所沏,谢你往来奔波。”
李楷接过茶盏笑道:“果然又咬盏,叔母手艺,足以称道。”
秦王妃笑眯眯的看着李楷一饮而尽,眼角余光扫了眼朱氏,这位妇人适才轻描淡写,尚未咬盏便让侍女通报李楷入内……如此技艺,的确足以称道。
朱……到底是哪一家?
李楷坐下,陪着三位长辈闲聊,虽然秦王妃比他也就大了三岁,却是不折不扣的长辈。
如今外间消息中,除了李善扬名之外,最引人注意的自然还是河北战事。
刘黑闼死讯传入京中后,李道玄、程名振、齐善行分兵北上,收复贝洲、洛洲,坐镇魏洲的田留安分兵收复德州、博州。
之后收复失地的战报不断入京,有时候一日三报。
定州总管双士洛在扛过了过境突厥军后开始收拢兵力,并很快收复了整个定州……田留安一早就使信使报信刘黑闼已死。
幽州燕郡王罗艺在等待了将近半年后终于出兵,很快收复了易洲、莫洲。
齐善行率兵北上,陆续收复刑洲、赵州。
李道玄、程名振在收复冀州、深州后分兵,后者西去收复恒州,前者东向收复瀛洲、盐洲。
魏县大败,刘黑闼身死,再加上残部在洛洲被李道玄、齐善行合力击溃,失陷的诸府洲几乎没有抵抗的意志,导致唐军进军速度非常快。
闲聊了好一会儿,秦王妃看看时辰不早了,准备告辞回宫,但在离开之前,轻声道:“不知朱娘子是否知晓,父皇半月前下诏,明年二月初行科举事,但诸州府报考名单需在十二月中旬之前核定……”
“李怀仁似乎未入县学?”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如果李善想以科举入仕,那就要启程回京,而且需要通过长安县衙的考核。
朱氏神色平静,躬身行礼,送别秦王妃出府,而李楷一脸的莫名其妙……以李善如今的名声,在河北的筹谋之功,被秦王召入府中任职,应该是理所应当的吧?
回到承乾殿,秦王妃意外的发现丈夫一人在书房里独坐,并没有召臣子相伴……李世民在去年回京之后,几乎每日都要召心腹幕僚、十八学士议事,以示礼贤下士之风。
“观音婢回来了。”李世民笑道:“听闻今日去了客师府中?”
“三堂姐传信,李怀仁之母今日登门拜谢。”秦王妃随手整理案桌上杂乱的书籍,“朱娘子气度非凡,茶艺足以称道,对朝中局势明了于心,且通晓典故,必有来历。”
“朱氏……”李世民歪了歪脑袋,“西汉大司马朱诩以沛郡为堂号,后分出凤阳郡、吴郡。”
“朱氏自承祖籍关中。”秦王妃摇摇头,看了眼榻上铺开的地图,“听闻道玄已然收复河北,不知父亲何日召其回京?”
“快了,必不会使道玄长驻河北。”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显然,李建成力荐李道玄出任河北道行台尚书令……这件事对李渊还是有影响的。
一想到这儿,李世民就心里发毛,不过这几天,李渊的态度反而缓和下来了,甚至都没提过那座为李世民特地修建的弘义宫了。
叹了口气,李世民换了个话题,“对了,今日已议定河北诸将封赏,田留安封爵道国公,齐善行封爵内丘县公,程名振封爵平恩县公。”
秦王妃在秦王府中绝不是个只知道俯首听命的主妇,皱眉低声道:“崔氏?”
田留安封国公无所谓,但程名振封爵平恩县公是因为他就是洛洲平恩县人氏,按理来说贝洲清河人氏的齐善行理应封爵清河县公。
但偏偏有个清河崔氏。
清河崔自然不想看到郡望堂号被人夺去……所以李建成一力坚持齐善行以刑洲内丘为封号。
李世民冷笑道:“父亲几度对山东苛求,其因隐晦,而大哥却……”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