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初唐峥嵘 第182节

作者:狂风徐徐
“如今还不好说。”李善随口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嗯,即使青霉素真的有效果,自己也需要控制一下……既然很可能成功,那总要吧功劳多搂一点。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李善突然有点惭愧……自己也不是什么好鸟啊。
承乾殿。
今日李世民去了天策府……没办法,如今房玄龄是不能入皇城的,想议事只能自己出去。
回到承乾殿,换了衣衫,李世民挥手让宫人退下,先问道:“三姐如何?”
“适才报信,今日已经醒了三次,用了粥水,虽浑身乏力,头晕目眩,但据怀仁说,最险处已过。”秦王妃拿起一件袍子替丈夫披上,“夫君留心,不要着凉。”
李世民喜笑颜开,连连点头,“大业未成,自当留心……不意怀仁有如此手段。”
“怀仁守了整整一夜,妾身探望,三姐醒转,怀仁安排妥当才去歇息。”秦王妃小声说:“未有时机。”
“不碍事,日后再说就是。”李世民笼了笼衣衫,嗤笑道:“大哥自然是以为举荐有功……但李善其人,看似在山东行险事,奇招迭出,实则最是谨慎,行事往往先有伏笔,后有安置。”
“或有人欲以此幸进,但李善却不肯行此险招。”
秦王妃点头道:“其实东宫如何……无甚关系,只需要李善知晓,此事有长安县尉参与即可。”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道:“当日李善来信,愿以科举入仕,孤虽许可,但实有不满。”
“不料李善先以诗才扬名朝野,此次又妙手回春……必得父亲看重!”
简单来说,李善这颗棋子的分量一日重过一日,李世民对其的看重也一日多过一日。
而因为李善的身世,李世民对其非常放心……他绝不会投入东宫。
捧着一碗热茶,李世民在心里想,自己如何用好这枚分量不轻的棋子……或许,自己应该想的更长远一些。
第二百六十九章 分量(上)
平阳公主在宗室中是最为特殊的,这一切并不是因为她是最得圣人李渊宠爱的公主。
相反,平阳公主身为圣人三女,也是嫡长女,迎大军入关,于立国有大功,才最得李渊宠爱,这些,才是平阳公主特殊的原因。
与后世不同,隋唐时期,公主嫁婿,并不会起公主府,而是嫁入夫家,只有平阳公主因为军功而被李渊赐下府邸。
“不必用药了。”
连续问了十多个问题,李善总算放下心,心里啧啧称奇……也不知道是自己运气好,提取的青霉素品质比较高,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体质牛,只不过半个月,平阳公主虽然还身体绵软无力,难以下床,但大体上算是痊愈了。
这半个月内,李善始终住在平阳公主,一次都没回去过,李楷和王仁表为此都摸上门了……李善挺感动的,特地将没用完的酒拿出来款待。
那是他专门提纯过的白酒,比玉壶春烈多了,那天李楷、王仁表是被抬回去。
“太医署说虚不受补,所以还是白粥。”周氏小心翼翼的给平阳公主喂粥,“郎君也说过,药补不如食补。”
虽然还是不能下床正常行走,但平阳公主精神已经恢复大半,不再整日昏睡,笑着说:“昨日嗣昌言,你精于骑射,曾于虎口救出你家郎君?”
嗣昌是柴绍的字。
周氏小脸一红,呐呐答道:“郎君于山东救下数以千计生民……”
平阳公主抿嘴一笑,不再说话,她倒是挺喜欢面前这个小妇人,这些日子日夜相伴,事事仔细谨慎。
倒是那位李郎君……平阳公主总觉得有些古怪,半个月内尽心竭力,但脸上的表情却总是那么冷漠,像个冰块似的。
呃,李善还真不是刻意的……不是刻意以此表达他不是故意留下来多搂点功劳,虽然他就是这么想的,这么做的。
主要是李善习惯了……前世医院里,也的确有那种将患者作为上帝的医生,但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医生都习惯摆出一张冷漠的面孔。
片刻后,周氏端着食盘出去,柴绍大步走进来,坐在床沿,握住妻子的左手,仔细打量了几眼,欣喜道:“今日又好了几分。”
“多谢郎君了……”
“夫妻本为一体,却要言谢?”柴绍笑道:“适才陛下传召,细细问了好久,所以才回来。”
“父亲……”
“前些日子忧心忡忡,如今你即将痊愈,自然开怀。”柴绍感慨道:“天无绝人之路啊,那日若非太子举荐……”
平阳公主微微点头,“大哥、二弟、四弟均有心,还是那位李郎君妙手。”
柴绍目光闪烁,他听得出这句话的意思……虽然的确是太子举荐,但妻子并不希望涉入如今越来越白热化的夺嫡之中。
“不错,怀仁妙手。”柴绍笑道:“平阳还不知道吧?”
“李怀仁虽不过十八岁少年郎,但在京中名气不小,便是他筹谋魏县大捷,擒杀刘黑闼。”
平阳公主大为惊讶,“不是道玄吗?”
“淮阳王还是被他从突厥人手中换回来的呢。”柴绍武德四年就常驻长安,消息比妻子灵通的多,“若不是你病重,圣人早就召见他了……呃,昨日淮阳王来访提起的。”
平阳公主一怔,轻声道:“若是不治……父亲只怕厌弃……”
柴绍没吭声,他当然清楚,如果李善不肯,或者治不好……责罚可能不会,毕竟李善不是太医署的医者,但只怕仕途堪忧。
顿了顿,平阳公主低声问:“此人依附东宫?”
“科举入仕,上月为进士科榜首,以诗才扬名长安,真是惊才绝艳。”柴绍摇头道:“李怀仁与东宫的韦挺、魏征交好,又与多位秦王府子弟相善。”
“诗才?”平阳公主虽然这几日也听丈夫说起李善,但没想过一位医者有这么多身份。
谋士、医者、进士、诗人……
平阳公主来了兴致,细细问了好一会儿,但细节处柴绍也不大清楚。
这时候,外间侍女来报,又有访客到了。
李善站在外院,瞄见一人快步而来,迎向出迎的柴绍。
是丘行恭,李善记得这个人,秦王府的左一府骠骑将军,洛阳大战中护卫李世民杀出重围,去年长乐坡,自己与其长子还干了一架,至今还不对付。
李善对丘行恭印象很深,一方面在于他前世就知道这个人,昭陵六骏中只有他一个人伴飒露紫,另一方面在于,凌敬告诉他,天策府内不是每个人都对你怀有善意,除了杜淹之外,就要数丘行恭了。
此人性情酷烈,最不肯吃亏,当日长子丘神勣被李善打的最惨……后来秦王府子弟大都和李善和解,结交为友,唯独丘神勣除外。
当然了,李善对丘行恭如此另眼相看还有个原因……丘行恭的父亲谭国公丘和与裴世矩是至交好友,丘和出任交趾太守就是出自裴世矩的举荐。
他日自己投入李世民麾下,这是个隐患。
但为什么丘行恭突然来访?
“那是谭国公次子丘行恭。”一旁的马三宝解释道:“当年陛下于晋阳起兵,奴贼围攻扶风,丘行恭降服奴贼,迎陛下入关,途中遭隋军夹击,公主亲率五百骑来援。”
李善默默点头,心中咂舌不已,自从五天前,平阳公主病情大幅度好转后,多有显贵来拜。
刚开始只是几位妯娌,以及几位姐妹,但这两日,渐渐的,不少朝中将官来访,东宫、齐王府、秦王府都有,还有多位身居高位、要职的窦氏子弟。
李唐立国后,平阳公主就再也没有率军参与大规模战事,但当年在关中聚集七万大军,迎李渊入关……那时候李渊麾下也不过就五六万人。
之后平阳公主独有一军,单设幕府,麾下诸多勇武之将,如东宫的太子右卫率裴龙虔、秦王府的丘行恭、被李善坑死的原国公史万宝、扶风太守窦璡、太常少卿李仲文、淮安郡王李神通。
换句话说,虽然后来平阳公主不再领军攻城略地,但她在军中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她当年麾下的很多将校如今都是军中中坚,更别说她至今麾下依旧有一支多达数千人的直属大军。
李善轻轻叹了口气,好吧,历史轨迹已经彻底发生变化了。
自己应该多想想日后的事了……李世民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未必能成功啊。
第二百七十章 选择
柴绍之父乃前隋名将钜鹿郡公柴慎,按照后世的划分,约莫划入关陇一族。
关陇一族,以武起家,李渊的祖父李虎就是当年八大柱国之一,平阳公主府与其他世家府邸不同,后院有一片面积不小的演武场。
李善无聊的坐在一个石凳上,看着马三宝和苏定方在那比试,从名气上来说,前者远胜,战场冲阵,兼之狡黠,但在武力上远远不能和苏定方相提并论。
苏定方为人沉默寡言,性情稳重,但这几个月困居朱家沟,浑身力气没地方使,这半个月一直陪着李善在这儿,倒是能活动手脚。
一棍将马三宝再次打翻,苏定方看见李善,走过来小声说:“今日老夫人派了朱八过来……老夫人可要登门造访?”
“母亲来作甚?”李善有点奇怪,想了想挥手道:“不便登门。”
如果是个土著,自然要遵从母命,这个时代不讲究夫死从子这一套。
有时候,李善也在想,朱氏的强势以及对独子的种种安排,应该出自于李德武的抛妻弃子的行为。
不过,李善身为穿越者,对自己日后要走的路是有自己的规划的,绝不可能听从朱氏。
那边马三宝爬起来,悻悻过来聊了几句才离开,苏定方笑着将其送出去才回来。
“无需如此。”李善瞥了眼马三宝的背影,“日后自有定计。”
苏定方压低声音道:“平阳公主受陛下爱重,柴公身列十二卫大将军之列,在朝中不偏不倚,若怀仁……”
苏定方的意思很明显,如今朝中东宫、秦王夺嫡,李善以此契机正好攀附平阳公主……自然能躲开那些麻烦。
有救命之恩,即使李善身世泄露,河东裴氏又能如何?
难道平阳公主挡不住吗?
苏定方看的很清楚,平阳公主在李唐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受父皇宠爱,同时丈夫频频立功的公主。
“你说的不错。”李善长身而起,嘴角抖了抖,“实是难以想象……但正因如此啊。”
这几天,登门造访的人越来越多,关陇一族、李唐宗室、母族窦氏,再到东宫、秦王府,以及以五姓七家为首的世家大族,络绎不绝,几乎将门槛都要踏破了。
柴绍在外间迎客,女眷引入后院,而李善因为身为医者一直在后院,整日里香风熏鼻……见识了无数女眷,甚至还碰到过那位崔小娘子的母亲张氏。
哎,张氏对李善露出个还算礼貌的笑容……只是那张脸都扭曲的没法看了!
李善一次又一次在心中加重平阳公主夫妻的分量,而这对夫妻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平阳公主。
这几乎是封建时代唯一的存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难怪历史上以军礼下葬……即使武则天、吕后也不过依仗权术。
李善在石凳边绕来绕去,脑海中闪过一个又一个念头,如果平阳公主能完全恢复过来……这将是影响长安乃至京兆的一个关键人物。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密告太子、齐王淫乱后宫,李渊决议第二日召众人合意,结果第二天早上,李世民率天策府亲信将领发动兵变,一举格杀李建成、李元吉,第二日正位东宫,一个月内登基为帝,尊李渊为太上皇。
不管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是这么描绘的。
但穿越到玄武门之变前的李善很容易看穿一个关键,玄武门那边打生打死,东宫、齐王府大军都攻城了,双方打得昏天黑地,就连秦王府都被攻打。
而李渊在做什么?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