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贵极人臣 第71节

作者:姽婳娘
说着,她就去扯他的裤子。朱厚照这下真的是被吓得魂飞胆裂,钱宁昨晚的遭遇如走马灯一般在他眼前闪过。他几乎立刻推开月池,飞快往外逃命。走到门槛时,还因为太过惊慌,居然扑通一下栽了下去。
周围的侍卫太监也被唬得不轻,他们忙一窝蜂地涌上来,架起朱厚照。朱厚照摔得头晕目眩,他下意识回头看月池,只见她立在原地,还是直勾勾地看着他。朱厚照的一颗心仿佛都要蹦出来了,他连疼也顾不得,立刻就要走。
月池望着他落荒而逃的背影,已经笑得浑身发抖。还以为多么厉害,谁知是个银样蜡枪头!收拾两个老监生算什么,把皇帝吓得从乾清宫里逃命,这才叫本事,总算出了一口恶气了。月池又笑了好一阵,好不容易平复下来,才从乾清宫里大摇大摆地回家去。
她心道,有这一遭,只怕朱厚照短期内都没脸见她了。果然不出她所料,直到八月十一皇后的册封礼结束、边军和京军全部轮换完毕,朱厚照都再也没有召她入宫过,就连大朝会时,他的目光都不敢往她站得方向移。
对于这种难得的清闲,月池是自在不已,可落在旁人眼底,就是皇后入宫,李越失宠。马永成等人的心思越发活络起来,正在他们打算出第二招时,都御史戴珊病愈,居然开始颤颤巍巍地上朝了。而在他上朝的第一天,兵部尚书刘大夏就上奏,要求加开武举恩科,并且如太学一般,在京都开办武学,以培养将才,提高大明的军事力量。
这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朝野内外议论纷纷。大家也都无心八卦皇上的内帷,将注意力都投入到了兵权之上。
马永成和王岳刚刚忙完了天子大婚,还没来及喘口气,就碰上了这档子事,他们俩又紧急开会商量。
王岳胖胖的脸都皱成一团:“刘大夏是不是吃错药?我记得他前些日子,不是还强烈要求常设督抚吗?怎么如今又……“
马永成阴恻恻道:“就算是太阳打西边出来,这老东西也不会转性,一定是有阴谋。”
王岳疑惑道:“可增加武举,又办武学,摆明是增加武将的实力啊。除非,对了,他有没有说谁来主考?”
马永成恍然大悟:“果真是老奸巨猾,兵部尚书提出这个建议,那自然是兵部主考。这样一来,武将的进仕就完全把握在文臣手中。”
王岳咬牙道:“还有武学。若是文官去教,那不和科举的师生一样,从此武将中也有文官的门生。他们的手就伸得更长了。明面是退了一步,实际却是把好处都得尽了。”
马永成摇摇头:“真是痴心妄想,五军都督府绝不会袖手旁观。这两虎之间,看来又有一番明争暗斗了。”
王岳这时倒是安下心来:“正好,他们争得越厉害,于咱们就越有利。若是这改革付诸东流最好,即便勉强执行了,不论是哪一方获胜,皇上都会派咱们去盯着。”
马永成不由咧嘴一笑:“而且,还可以趁这一次的混乱,把李越这个小畜生拉下马。”
第138章 百般红紫斗芳菲
可能这就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吧。
两个老太监都能看清其中的关窍, 更何况京中的勋贵世家。勋贵也不尽是愚蠢之辈,相反,他们中许多人还很精明, 只是不过这股子精明劲头是在私利上精打细算, 公事上则是装傻充愣,能薅多少羊毛就薅多少。因此, 孙中山先生才提出:“中国人最崇拜的是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所以中国只有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没有国族主义。”
存着这样的想法,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其实不愿意改变现状,更何况这改变还有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权益。诸如佩征南将军印、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昆和佩平羌将军印、镇守甘肃的西宁侯宋诚, 两人都是世袭勋贵,又远在边陲, 天高皇帝远,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觉得如今的日子已经够好了,这群文官真是吃饱了没事撑得,为何要多生事端。
不过,也有例外,譬如成国公朱辅和镇远侯顾仕隆。成国公府一直都很有政治头脑, 虽然也有板上钉钉的爵位,但他们不愿坐吃山空, 而是不断积累政治资本,男子们兢兢业业地履职,女子也多与文官联姻, 嫁得最好的自然是李东阳之妻——朱夫人。
当他们看到了刘大夏的奏疏时, 他们不仅看到了危机, 也看到了机会。皇上自幼就表现出来重武的倾向,如果真能设立武举和武学,他是决计不会将这些权力全部让给文臣。如果勋贵们团结一心,奋力一搏,说不定就能分一杯羹,据此再苦心经营数年,或许还能重回土木堡之变前与文官分庭抗礼的盛况。
至于镇远侯顾仕隆,他却是勋臣中的一股清流,的的确确是个好人。他并非镇远侯一脉的嫡系,上上代镇远侯顾淳去世之后,膝下无嗣,于是从旁支中过继顾仕隆的父亲顾溥袭爵。顾溥十三岁就做了侯爷,却并未因此骄横,反而谦虚敦朴,在国子监勤习诗书、兵法。他长成之后,就被孝宗皇帝任命为总兵官镇守湖广。他在当地爱护军民,深得百姓爱戴,还借天象有异,对诸王府的乱占民田的现象进行了整顿。
在这样不畏权势,廉洁爱民的父亲教养下,顾仕隆也是文武双全,宽和谦逊,对那些尸位素餐的世袭将官多有不满,认为多吸纳一些人才进来有利于重振军威。只是他年纪尚小,又是今年刚刚袭爵,故而在勋贵集团中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除了以上两派外,还有两个奇葩。前些日子里定国公府可谓名震京都。虽然朱厚照为了平衡势力,强压三法司放了徐延昌,可并不代表他对这些纨绔子弟仍有优容。戴珊既然识趣让步,朱厚照也不好把人家逼上绝路,也需拿出一个态度来。勋贵除了军务之外,还在重要典礼上负责礼仪职能,礼仪典制虽然繁琐,却是无上的荣耀。
而朱厚照直接剥夺了在他大婚中定国公应承担的礼仪职能。这可谓照脸打了一记耳光。徐光祚为此羞惭不已,破天荒地开始约束族人,整个定国公从上到下都开始夹着尾巴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定国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谨慎,不愿再轻易站队。
而魏国公徐俌之所以也静观其变,则是因为他十分迷信。孝宗皇帝曾经派他掌南京中军都督府事,兼任南京守备。南京是大明的留都,他作为此地的军事长官,地位尊崇,非同凡响。然而此人干了几年居然强烈要求辞官,原因是遇到了不祥之兆……
到最后,孝宗皇帝便只让他负责南京左军都督府的事务。此时,遇到这样的大事,他怎么能不算一卦,然而府中的“高人”们说法不一,有的说吉,有的说凶,他也为此左右为难,故而先按兵不动,等到天机明朗时,才做决策。
勋贵们是意见不一,文官中也不是铁板一块。不少上层大臣对刘大夏颇有微词,认为他首鼠两端,先前明明说常设督抚,如今只因小皇帝的不悦便改弦易张,如此作为,哪里有半点文人的风骨,莫不是被戴家的遭遇吓破了胆。
有这样的说法,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文官节制武将似乎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常设督抚是乘胜追击,而设立武举武学反而是倒退了一步,给了武将集团乘虚而入的机会。万一皇上拉偏架,他们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而诸如李东阳、谢迁等人反而乐见其成,他们都是心胸宽大,注重实务之人,明白大明如今这个军务,如果再不整顿,若再有一个外族大举入侵,就真的只能大家一起玩完儿。在共同利益面前,他们愿意让渡一部分权力,不争一时之长短。
还有一些中下级的官吏们,则将这次改革作为自己上升的终南捷径。这时的冗员已经非常严重了,洪武爷制定的俸禄又那么低,在肥缺上的官吏可以中饱私囊,坐冷板凳的小官就只能清贫度日。设武学、开武举都是大事,必然需要大量用人,如果他们积极响应,说不定就能受到擢升。
这样看来,文官中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全盘把持武举、武学的权力。
对于改革的直接影响对象,军队中人反而大多较为麻木,一来八字还没一撇呢,没有必要着急。二来就算真的撇下来,世袭军官反正是混吃等死,而下层士卒要武艺没武艺,斗大的字也不认识一箩筐,这改革对他们也没什么用。只有少数如时春一样有梦想的青年,才会觉热血沸腾。
月池也很激动,东山公不愧为弘治三君子之一,果然是敢想敢做,东山是刘大夏的号。如今,戏台已经搭好了,就看双方要如何唱戏了。她料想自己还是在暗地施为,没想到的是,李东阳、杨廷和和谢迁都借助各种渠道来暗示她,是该去进宫劝朱厚照的时候了。
在杨慎和谢丕上门几次过后,京中心明眼亮的人也都回过神来,今时不同往日,怎么能忘了这一尊大菩萨,有李越在皇上耳边说几句话,可比他们连篇累牍的奏疏要管用得多。一时之间,李家又是门庭若市,贞筠再次体会到了被京城豪门世家捧着做顶级贵妇的感觉。
贞筠一边有气无力地用热毛巾敷脸,一边抱怨道:“我也不瞒你们,皇上刚登基那会儿,我的确有飘飘然之感。可飘了这么些日子后,我委实是倦了。成日交际应酬,我的脸都要笑僵了。”
时春道:“就不能不去吗?”
月池扶额叹道:“恐怕不能。我就奇了怪了,不是已经传我失宠了吗,怎么他们还如此热切?”
时春凉凉道:“可能是你的脸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让他们相信你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可能这就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吧。”
月池:“……”
明明没有冒头,却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世事无常可见一斑。不过,月池天性不会坐以待毙,既然事已至此,与其随波逐流,不若去推波助澜,至少还能把握方向。
这就意味着,她得再去见朱厚照了。自从上次乾清宫惊魂日后,他们已有月余没有见面了。这是自月池进宫后,前所未有之事。
朱厚照也不是不想她,只是一想到她,就想起那天在乾清宫,想到了霸王硬上弓,想到了自己的举动……他就不由面红耳赤,尴尬得在床上打滚。他后来也回过神来,李越怎么可能是那种人,摆明就是吓唬他,如果他那时泰然自若,就能维持威严,如果他自愿脱下裤子,说不定还能反将一军。可不知他是怎么回事,居然被他唬住了,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这下闹了个颜面尽失。
他再没有勇气召见李越了,可恨李越这厮也颇稳得住,居然也不露面。不过这次,任她八风吹不动,也要被刘大夏的这一炮打过江。可他们见面说什么呢?要如何把上次的事揭过去呢?朱厚照忍不住苦思冥想,始终不得其法。他本来就不擅长找话题,更别说找这种时候的话题了。
然而,这事在月池看来十分简单。她直接拿着腰牌进宫,见到朱厚照之后面色如常,好像她根本没有在这里把他推到在塌上,他们之间也没有许久不见面一样。
“下个月就是您的万寿节了,不知您今年可有什么想要的?”月池问道。
朱厚照开始根本不敢看她,后来见她谈笑自若,心中也慢慢也憋屈起来,为何她毫不在意,就留朕一个人在这里辗转反侧。他忍不住问道:“那天,你就没什么想说的吗?”
月池挑挑眉,起身低头道:“万岁恕罪,那天是臣莽撞了。不过,您要明白,原则性的问题是不能让步的。”
朱厚照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月池道:“要么在下面,要么就别提。”
朱厚照:“……”
他半晌后半是认真半是玩笑道:“李先生和杨先生托你来找朕,你就是这么对朕说话的?你一步都不愿退,不怕朕也寸步不让吗?”
月池一凛,她冷笑道:“若我是弥子瑕之辈,能让的当然只有这点皮相,可惜脑子还算好使,能做筹码的至少还有这点才气。你我都心知肚明,把权力全部归于勋贵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平衡之道,就凭那群人自个儿,也是烂泥扶不上墙。”
朱厚照道:“胡说,镇远侯那一脉不是就素有贤能之称。那群文官除了纸上谈兵还会做甚?”
月池道:“那可未必,您还记得王阳明王先生吗?”
朱厚照的眉头一皱:“哼,怎么不记得,就是那个有眼无珠,让朕无端落榜的瞎主考?”
第139章 美人如花隔云端
有哪朝皇帝成日对臣下心怀不轨的?
月池佯装无奈状:“他实是有大才之人。”
朱厚照自然是满满的不屑:“就他?”
他起身开始指指点点:“考个进士都两次落第。朕还听说过他格竹子之事。据说此人为了穷竹之理, 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看得得头昏脑胀,最后什么都没得出来, 还大病一场。就这种人, 纯粹就是个书呆子,脑子的浆糊倒出来都可以去糊上百个的灯笼!你还想举荐这种人去武学, 你的脑子是不是也被浆糊糊住了?”
说着,他伸手就来揪月池的脸,月池的肌肤粉融光腻,他这般没轻没重地一掐,当即红晕散开, 真如杏花烟润一般。月池啪得一下把他的手给打开,这一下含怒而出, 打得不轻,他却是呆呆的,连发怒也忘了,似乎自他知道男人和男人那档子事之后,他就更加关注李越的情态了。明明是打小看到大的,为何突然又像看出新花样似得。
他不由默默思忖,月池却觉他如今的心绪是越发难把握了, 青春期的男孩本来就是喜怒不定,青春期的皇帝难应付程度就更高。可惜她时运不济, 没有早生几十年碰上先帝,偏偏栽倒这祖宗手上,皇帝换不了, 就只能先受着。
她道:“怎么了, 打得是手, 又不是脑袋。”
朱厚照回过神来,这才发觉手背已经红了一片了,他道:“你这胆子是日益肥壮了,居然连朕都敢打。”
月池道:“天地良心,臣只不过是想起一桩要事,一时失手罢了。”
朱厚照哼了一声:“巧言令色。你再让我掐一下,此事方能揭过。”
说着,他又朝她靠过来,伸出手来,月池都能嗅到他口中甜淡的鸡舌香。这已经远远超过安全距离了,她脑中警铃大作,用书挡开他的手:“巧了,臣要说的是,正与这桩有关,您还记得自己在吕公祠外的茶楼立下的誓吗?”
朱厚照一凛,月池似笑非笑复述道:“‘如李越果真为股肱之臣,那孤自然会以礼相待。如违此誓,断子绝孙。’您对其他股肱之臣,也是这么动手动脚的吗?”
她面带讥诮,冷言冷语,朱厚照自出生以来,从来未经过这样被人弃厌,若是个正人君子或是脸皮略薄上一点之人,只怕当即就满面羞惭。可他这样的天王老子,却只会把过错归咎在别人身上。他气得横眉怒目,直接将紫檀炕桌掀翻,炕桌并茶盅都砸在地上,只听一声重响,炕桌摔得东倒西歪,茶盅被打了个粉碎。
门外的侍卫和太监闻声急急问:“万岁,这是怎么了?”
朱厚照喝道:“都给朕滚,有多远滚多远!”
一群人噤若寒蝉,忙敛气屏息,一溜烟散了。他这才开始发作:“朕念在往日的情份上,才对你一忍再忍,你出去打听打听,朕对哪个像待你这么宽容,朕一退再退,你却愈发放肆,不分尊卑,你口口声声拿誓言来压朕,却不看看自己配不配这份尊重!”
他的气势盛,月池的气势更盛:“我不配?陪你搞断袖之癖,龙阳之好的人就配了?借题发挥便借题发挥,何必还扯上目无君上的大旗来。自己要摆皇帝的威风,至少做出个皇帝的样子,你怎么不出去打听打听,有哪朝皇帝成日对臣下心怀不轨的?”
这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戳痛处,朱厚照被堵得一窒,他索性也不要面皮了:“说到这个朕的火更大,朕哪点儿配不上你,论人物,论门第,论才华,朕哪样不是当世之冠,值得你这么推三阻四的!”
月池这次是真的想和他大吵一架,表明自己誓死不从的决心。若他总是这样涎皮赖脸,动手动脚,万一被察觉出什么不对,必不会放过她,那她这一生不就完了。谁知,他来了这么一句,月池饶是十分的怒火,都被他的厚脸皮逗泄了三分,居然真有人敢这么理直气壮地自己夸自己。
她道:“怎么,我不好龙阳就是不好龙阳,我好好的鱼水之欢不去享受,要陪你来硬走旱道。莫说是你了,就是潘安再世,我也没那个念头!”
朱厚照骂道:“亏你还是个读书人,把圣人的话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你既不闻,又不见,朕好心让你试一试,你居然拒人于千里之外,可见不是向学之辈!”
月池活了两辈子,第一次见人这样解儒家经典,她都要忍不住笑了:“这么说,龙阳之好,还是圣人所授了?”
朱厚照理直气壮道:“当然。没听孟子说食色性也吗。南风之乐,远胜于木鱼死水,偏你牛心左性,不肯闻道!”
月池实在掌不住了,她笑骂道:“呸,可别糟践诗书了。此事我不愿意,你若来挨挨碰碰,就是无礼。”
朱厚照恨得跺脚:“那你就连试一次都不愿意吗?”
月池摇头,她不由柔和下来:“没兴趣。依您所说,您的才学、人物、门第都是当世之冠,还愁找不到一个好桃分吗,何必在臣这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呢?”
朱厚照急道:“这不是,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吗。”
月池心头一震,这句是说,纵然有见粉黛三千,却只有我在他心中最好。他这话脱口而出,不似调笑,反倒像是真心话。
朱厚照对上她惊愕的眼神,这才回过神,脸涨得通红,明明只是玩玩,怎么说得这么正经,还真有点情真意切的意思。更奇怪的是,他说出来之后不觉后悔,反而只有忐忑。他低垂着头,一面不停摆弄腰间的丝绦,一面偷偷看月池的脸色。
月池霍然起身,她道:“后宫选秀也只选了几百个佳丽,您哪里见过千万人。你就是见识太浅了,再多看看就有更好的了。”
说着,她抬脚就要走,朱厚照万没想到,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她居然还是这种态度。他道:“站住!”
月池一时立住脚,她深吸一口气转过身:“您还有事?”
朱厚照道:“你敢不敢和朕赌一把?若是朕赢了,你就和朕试一次。”
月池心念一动,问道:“那若是我赢了呢?”
朱厚照硬声道:“那朕从此就把你当菩萨似得供起来。”
月池目光炯炯:“当菩萨倒不必,立个字据表明以后不动歪心就行了。赌什么?”
说来劝去总是无用,还是借他自己松口,彻底堵住他的嘴。
朱厚照险些被气得倒仰,他强忍着气道:“就赌武举和武学事,若是文官占上风,就是你胜,若是武官占上风,就是朕赢。”

【穿越小说】推荐阅读:在贵族学院当卧底豪门后妈是对照组穿成合欢宗女修后揣了反派的崽七十年代温柔美人穿成女主妹妹的日子极品继母带全家暴富穿成八零娇气包,高冷军官顶不住全家被贬后,她开挂了带着签到系统去宫斗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无意之中攻略了男配/不要靠近男配穿书怀崽后被豪门反派盯上了穿成前夫的家养狗穿成废太子宠妾以后穿成对照组女配[七零]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七零乡间食记砸锅卖铁去上学穿越九零年代七零小可怜嫁糙汉被娇宠厉害后妈在六零真实的商战,合法但有病拒做年代剧冤种大嫂后大院作精万人迷穿为爽文女主的绿茶妹妹七零大院来了个绝色大美人豪门崽崽的昏迷亲妈穿回来了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书香世家(科举)你有钱,我有刀福宝女配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穿成年代文女配她哥[美食]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咸鱼被全家偷听心声后[八零]异世界食堂经营中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娇软美人年代文甜宠日常前未婚夫他又在装柔弱相亲走错桌,辣媳妇闪军婚踹渣爹被穿书女配交换人生后[七零]方舟[废土]穿书七零不做炮灰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苗疆少年是黑莲花恶女穿七零,虐渣搞钱嫁兵哥哥反派剧透我一脸六零吃瓜小寡妇七零国医无双全文完结后,我回来了年代文娇软女配被剧透后为了攻略病娇在死亡边缘反复横跳(穿书)七零女配幸福指南徐记小餐馆[美食]穿越后被迫登基be文求生指南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满级大佬为国争光[无限]刑侦卷王九零升职记我成了七零年代女中医七零之海岛美人七零炮灰小寡妇废太子在年代文吃瓜看戏七零糙汉的娇娇辣媳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穿书]年代文里的漂亮女配五零大杂院替嫁小媳妇[穿书]七零之绝色美人玩转香江闺蜜被豪门认亲后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娇媳妇七零家属院日常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七零穿书逆袭日常年代大佬的漂亮小娇妻清穿日常穿成年代文的病美人[七零]换夫后天天吃瓜[七零]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开局一座旅馆:我躺赢了穿成魔尊的恋爱脑小娇妻穿成六零年代逃家小媳妇年代文里的对照组我真的就是个后勤[星际]只有春知处八零城里小娇妻,嫁个厂长腰很疼六零小姑姑是娇软大美人九零跨界女法医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玄学祖宗,综艺爆火七零之妹妹是个大美人[穿书]女主不发疯,当我是根葱惊!拽美人认亲沙雕豪门后姜姬我娘是年代文真千金人生赢家[快穿]豪门女配,发疯爆红夫君另娶了怎么办豪门咸鱼只想摆烂养老我的巨富妈妈[快穿]
【穿越小说】最新入库:我的拟态是山海经全员[星际]交换人生后靠破案逆袭[七零]/被穿书女配交换人生后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真实的商战,合法但有病穿成对照组女配[七零]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穿成女主妹妹的日子带着签到系统去宫斗无意之中攻略了男配/不要靠近男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