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贵极人臣 第172节

作者:姽婳娘
张彩心中惊疑不定,他问道:“您是怎么做得?”
月池摇摇头道:“不可说。”
张彩望着她的背影,怔愣半晌,他以为他们之间已经不会再有秘密了……
月池对他心里的翻江倒海浑然不觉。她即刻紧锣密鼓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为尚在襁褓中的小王子,举行了盛大的登基典礼。她来了蒙古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居然就见证了两任大汗的废立。
大典同样具备浓厚的佛教气息。祭坛上的五彩经幡在风中飘舞。数名高僧的诵经声响彻四野。满都海福晋身着大红色的织金长袍,头戴饰有红珊瑚的顾姑冠,更衬得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可即便如此,她仍在侍女的搀扶下,艰难地挪着步子,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子巴尔斯登上祭坛。
这场仪式,她必须出面,只有她出面,人心才能安定下来。她先抓起一把谷物撒在地上,接着又端起了盛有马奶酒的金杯。随着洁白的酒水撒在地上,残余的部民发出了一阵稀稀拉拉的欢呼。
这是满都海福晋参加的第三次登基大典,前后惨烈的对比更是让她悲从中来。而之后,还有更糟糕的事。明廷遣刘公公为代表,宣读朱厚照的诏书。早在太宗皇帝时,就有以重爵拉拢蒙古贵族的传统。
太宗爷先后敕封了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和宁王等首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封贡关系。而今时今日,朱厚照既然要扶持一个新的傀儡,当然也不能吝惜这个名头。
年幼的小王子被封为顺义王。永谢布部首领亦不剌仍为太师,鄂尔多斯部的首领满都赉阿固勒呼为都督同知,诸多愿意归附的小部落首领分别授予指挥、千百户等官职。
索布德公主面色铁青,她看着眼前这些敌人。这些人在不久前还在攻打汗廷,可如今却要堂而皇之地进入金帐主持政事。这简直是笑话!大公主放肆了一辈子,迄今还不能接受自己将受人掣肘的事实。她的怀抱不由收紧,怀中的新任汗王因此又啼哭起来。她吓了一跳,忙急急去哄他。
而满都海福晋面色蜡黄,她何尝不知明廷的敕封是为了生生将黄金家族架空,可她别无他法,不合作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鱼死网破。忍一时还或许有新的希望。她颤颤巍巍地摘下了帽子,对着年轻的大明天子谢恩磕头。四叩首后,意味着鞑靼从此成为了大明的藩属。
亦不剌和满都赉阿固勒呼则万分志得意满。蒙古人不似汉人,重名教而轻实利。只要能有好处,给谁做臣子不是做呢?他们高昂着头对天叫誓:“中国人马,北虏夷人,你们都听着,听我传说法度。我虏地新生孩子长成大汉,马驹长成大马,永不犯中国。若有那家台吉进边作歹者,将他兵马革去,不着他管事;散夷作歹者,将老婆、孩子、牛羊马匹尽数给赏别夷。【1】”
这一场叫誓,奠定了双方商议的和平基调。月池更是趁机大肆宣扬丹巴增措和嘎鲁的功绩,她将丹巴增措神化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化身,却将嘎鲁塑造为玛哈嘎拉,即藏传佛教中的护法神:“……玛哈嘎拉眼见战火四起,生灵涂炭,因此化身为满都鲁汗的后裔。他的身上一半是汉人血统,一半是鞑靼血统,所以毕生都在致力于明蒙和平,眼见大战将起,他甘愿以死来感化我等,以止战祸,打救世人。我们正是在而位尊者的感召下,才倒载干戈,主动求和。”
她这么说,只有三分是出于歉疚,七分却还是利用。她要大兴佛教,招揽民心,将骑兵的尚武精神转为仁懦之气,离不开偶像的支持。蒙古百姓可不想知道,汉人是为了以夷制夷,才扶持小王子做傀儡。人就是这样,明明身子还在泥沼中打滚,可眼睛却始终盯着天穹上的羽云。她得编一个故事,越是动人,越是传奇,就越是为人所喜。
在这个故事中,风流倜傥的汉人文士偶遇了黄金家族尊贵的公主。他们真心相爱,却因为两族的斗争而被迫分开。汉人文士在离开公主后,郁郁而终。而公主则在长生天的庇佑下,怀揣着对文士的思念,生下了玛哈嘎拉。玛哈嘎拉居住在赛罕山中,虽为诺颜之尊,却时时在两军阵地上打救汉人。在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点化后,他多次劝说大汗和大哈敦以和为贵,可达延汗和大哈敦却还是存着成见。玛哈嘎拉苦劝无果,终于选择在两军战场上自尽。在他死时,天空下起血雨,四面传来悲声。两国之主因此大受感动,终于开始议和。谁要是信奉二位尊者,就能获得庇佑,永享安宁。
她在条款中加上了一点,一定要继续对蒙输送佛门高僧和翻译经典,吸纳贵族子弟在其中学法弘法。在嘎鲁死后,她终于能兑现承诺,让他被所有血亲接纳,可也将他骨子里的最后一点油花也彻底榨干净了。她自己都忍不住笑出声,暗道:“好一个颠倒黑白,物尽其用……”
沿用既有的宗教文化政策,是明廷已有的共识。而蒙元素有崇佛的传统,对此也没有太大的异议。因此,月池的这个提议,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可她的下一条要求,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她道:“所有汉人,不论男女老少,一律放归。”
这话一出,连亦不剌太师也觉不满,他说得较为委婉:“您这未免太过分了些。有的人已经在这里生儿育女,难道要他们连亲人都不顾吗。”
明廷官吏也在相劝。顾鼎臣就直接开口:“有道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您这样分明是要别人家破人亡。”
“李御史不是也支持通婚吗,您这样做,岂非是倒行逆施?”
“是啊,是啊,这么做不是胡来吗。还不如多要些马匹,反而能弥补军费的窟窿。”
月池的态度十分坚定,她道:“两厢情愿才叫通婚。一方掳劫强配,那叫暴行。如有真心留在此地者,本官自会酌情处置。在这之前,你们须得将人送来。”
诸部落首领面面相觑,问道:“难道连我们的姬妾都要给你?”
月池斩钉截铁道:“对,只要是大明子民,就一个都不能少!如肯相与,无论通贡还是民商,都好商量,可若是连这点诚意都无,那我们也没有谈得必要了!”
鞑靼诸部落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最终还是捏着鼻子应了。可正如他们所料,送归的妇人,大部分都不愿回去。
生活困苦的妇女伏地哭喊着父母亲人的名字,直叫到声嘶力竭都不肯罢休。可当月池提及送归之事后,她们却摇头死活不肯归家。月池再三询问,她们才勉强开口:“身子被蛮子毁了,还生下了好几个孽种,小妇人的名节已失,哪里还有颜面去见丈夫儿女,还不如就当我死了,至少也是清清白白地走……”
“我怎么还有脸回去,回去也是沦为笑柄,教家里人抬不起头。”
“我没有殉节,回去爹也会打死我。还不如留在这里,捡回一条命。”
而一些首领的姬妾则是气闷交织,她们责骂道:“当年我们被掳过来,你们这些官军吃白饭,不管不顾。我们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得到了丈夫的宠爱,生下了儿子,穿得是好衣裳,顿顿都肉,还有奴隶伺候着,你们又来把我们要回去了,你们脑子有泡是吧!”
而一口应下要回明的,却多是妓女。她们满不在乎道:“卖给谁不是卖,妾身反正宁愿卖给汉人。这伙蛮子,连铜板都拿不出几个。人又粗鲁,早就不想伺候了!”
顾鼎臣等人见此情景,心下都是摇头,这下是骑虎难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怜香惜玉,也得有个限度不是。
“……陛下,李御史此举,实是有悖人伦,有伤国体。臣斗胆乞求陛下,免去李越总理议和事务之权,而交由杨总制与才总制共处,才是上上之策啊。”
顾鼎臣在事后,就即刻去见了朱厚照,立陈李越的不是,试图让朱厚照收回成命。他和月池并没有过节,甚至还有同榜的交情在,之所以这么做,目的还是只有一个,就是排除对手,争夺名位。
他好不容易才博得万岁的赏识,本以为从此平步青云有望,可没想到,李越居然还活着。他仗着和番邦女人的孽种,仗着圣上对他的宠信,肆意妄为,根本不将他们放在眼底,一味独断专行,丝毫听不进他们半点建议。
此人刚刚逃出生天就是这个样子,等到回京论功行赏后,岂非更加无法无天。所以,他得抓住机会,务必要将他的嚣张气焰打下去一波。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他在这里说得口干舌燥,到最后却换来了朱厚照的一顿斥责。
朱厚照正在抓紧批阅奏报。他对于权力的独占欲,不会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发生丝毫的动摇。即便御驾亲征在外,他没有放松对政事的掌控。他的人虽然在外,京中交由内阁坐阵,可一切军国大事,各衙门的题本奏本,仍是由内阁用心看详,拟旨封进,千里迢迢,运到边陲来奏请施行。至于军机的紧急人事, 亦是拟旨封进,由他随身带着的司礼监太监张永一边奏闻决策, 一边发给各衙门依议执行。【2】前些日子,因着他不眠不休地穿越翁观山峡谷,奔袭追击鞑靼的人马,导致挤压了大批政务,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他当然得抓紧干活。
他的腿伤和脚伤还没好全乎,就要在这里处理政务,早就已然心浮气躁了。对于顾鼎臣这些陈词滥调,皇爷就一个字——“烦”。他凉凉道:“你是觉得大明子民不该带回去?为了以全人伦,还得把他们留给蒙古人做奴隶?”
顾鼎臣心里咯噔一下,他道:“臣自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那些妇人,名节已失……”
朱厚照将手中的御笔重重磕在笔架上:“即便失了名节,她们也是我中华人士,远远高于这些番邦靼子。朝廷打了败仗,要连累妇孺受人抢夺,怎么,如今打了胜仗,也要留她们在此受苦受难吗?这种事,你们这些满口仁义的君子做得出,朕可做不出。”
顾鼎臣额头渐渐沁出了汗珠,他道:“臣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她们中不少人,是已在此落地生根,李御史如此做,未免太不尽人情。更何况,其中还有不少是部落首领的姬妾,这不是有伤两国和气……”
朱厚照冷笑一声:“有伤和气?右翼倒向了我们,左翼已受重创,鞑靼不过是一盘散沙。别说是送回汉女,就是要他们将正妻送来,他们难道还敢说半个不字?!朕已然发火牌至京,继续征调东官厅官军勇士、马匹、火器至宣大按伏待命。只要她们乐意,朕宁愿把她们带回去塞进尼姑庵里,也不愿她们在这里受人磋磨。朕看你,是膝盖软久了,一时立不起来了。可你自个儿软也就罢了,别在外头丢朕的脸!”
一席话说得顾鼎臣汗流浃背,他这时才明了自己拍到马腿上了。皇爷根本不在乎将这些女子带回去,对她们来说是好还是坏。他在乎的是借这个机会,给诸多部落首领一个下马威。大明多年来在鞑靼手里吃了不少的亏,如今好不容易能报复回来,皇爷岂会错失良机。可叹他,居然真被李越的冠冕堂皇之语迷惑了心神,真的开始考量,这么做是否有伤人伦……
事到如今,他只能连连告罪,表明自己鼠目寸光,接着灰溜溜地告退。朱厚照冷哼一声,刚拿起笔来又重重掷下。这群白痴,只知讲究这些细务,根本不顾大局。宣大与陕甘加起来整整八万的边军,神机营的三万骑兵,每日消耗的粮草不在少数。梁储已然数次来奏,请求大军还朝,说山东、河南发生大旱蝗,以致后续的米粮严重不足。又说商户惫懒,虽许给太仓银,可收获的粮草亦是杯水车薪。
这话里有六分实情,只怕也有四分水分。水灾、旱灾、蝗灾、雹灾、疫灾、震灾,全国各地时时都在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梁储还不敢骗他。可至于在这样的大灾下,是否真的弄不到足够的米粮,就有待商榷了。朝臣一直希望他能中止北伐,是众所周知之事。幸好,来时的路上,喀尔喀部撂下了察哈尔和永谢布部两个万户的大部分辎重,才让他们迄今还能维持大军的供给。可也不是长久之策,所以还是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利益。
这亦是他明明当日被气得要死,却还是没有意气用事,仍让李越总理议和的原因之一,一旦政出多门,效率只会越来越低。而李越怀恨而去,又精明强干,能言善辩,必能事半功倍。可没想到,即便是李越亲去,也还是被这些蠢蛋拖后腿。而李越本人也,他还是喜欢在这些事上费心。可他经这么多事后,却再也不能,像过往那样对他了。
他问他难不难过,他怎么可能不难过……朱厚照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终于体会到了父皇当时的心情,两个人要在一起,总有一方要让步。有时,不是他们不得不退,而是他们不忍心不让。
他的想法,张永虽然没有猜到全部,可隐隐瞥见了端倪。他眼睁睁地看着顾鼎臣灰头土脸从王帐中出来,不禁失笑:“这眼力见,这么点事儿,要是就能扳倒李越,我们当初何至于吃那么多苦。”
张永和月池的关系十分复杂。当初俞家一案后,月池为了扳倒刘瑾,主动与他合作。可后来,刘瑾离京后,张永和谷大用就开始过河拆桥,他们俩后来虽察觉风向不对,又及时弥补,但追杀之仇毕竟是实打实的。更糟的是,谁能想到,当年刘瑾和李越斗得同乌眼鸡似得,如今也能好成这样。
一个刘瑾本来就很难对付,如今又加上了一个李越,要是让他们前朝内廷串通一气,宫中哪里还有他的立锥之地。张永有心要给月池使绊子,可圣上与他久别重逢,正是难以割舍。张太监一时也想不到法子,正苦恼间,没想到是月池自己将把柄递在他手中。
明蒙两方不可能因妇人们的闹腾,而暂停商议其他条约。明廷这方,自认为是胜者,当然要狮子大开口,索要大量的马匹、牛羊,来弥补这一场大战消耗的财政损失。诸如刘瑾等人,更深知这是一个将内政的重重矛盾转移出去的好时机。军队人员不足,就去笼络羁縻蒙古人。朝廷财政吃紧,就从草原上大量掠夺财富。就连中原光棍娶不到媳妇,都可以将蒙古女人带回去。
至于草原牧民在遭受内战后,能否承担这样的经济重负,他们不想知道,也自觉没必要知道,但月池却不可能不在意,不仅是为良心,更是出于长远考虑。
第286章 忧患已空无复痛
即便剥离人性,她亦不能高枕无忧。
她道:“要绝边患, 怎可赶尽杀绝,你们难道就不怕狗急跳墙,再惹是非吗?别忘了, 我们还需要鞑靼作为九边的屏障, 阻碍瓦剌东进。鞑靼必须要保留一定的实力。”
据此,她提出了相对公平的条款, 一方面要求汗廷和各部落进献厚礼,以弥补军费的消耗,另一方面在通商之契上,她又注重保全鞑靼的利益。在贡市上,她提出, 每岁一贡,汗廷献马十匹, 亦不剌和满都赉阿固勒呼献马八匹,其余大小诺颜,大者献马四匹,小者献马二匹。而这些马会被明地官员划分为上等、中等和下等。上等马给官价十两,中等八两,下六两。此外,顺义王和大小千户承担约束之责, 只要边境无恙,朝廷便会给予顺义王及大小千户一定赏赐, 多是蒙古急需的布、绢、粮食等。
在民市上,众人商议决定先暂时在大同左卫迄北威虏堡边,宣府的张家口边, 山西的水泉营边, 开放三处民市。为了维持市场秩序, 各部落首领需遣精兵三百,严防塞外盗窃抢劫等事宜,而各军镇的明军也会派遣官军五百,来维持市场内的交易秩序。除了商税之外,不可向两方的百姓索取钱财,违令者军法处置。【1】
鞑靼众人探听到这样的消息,是大喜过望,这可比他们想得要少得多了。可明廷众人却是满腹怨言。张永一逮住机会,就去找了朱厚照。
果然不出他所料,朱厚照看罢拟定的草案后,眉头深深地皱起。他不敢置信道:“这是李越的主意?他怎会这么做。”鞑靼人杀了他两拨下属,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朱厚照忆起那日的情形,仍觉触目惊心。那天他明明是痛彻心扉,切齿拊心。
时间拉回到议和之前。月池明明心愿得偿,大仇得报,可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她长久地在营帐中闭门不出。帐中的香气十分浓烈,烟熏火燎,她却浑然不觉,反而极为沉浸其中,好像这粘稠的香雾就能填满她内心的空缺一样。时春对她的异常视而不见。每到饭点,她像往日一样,在桌边等着她。
经历了这么多事,她变得更加沉静了。过去的她如火一般冲动、炽烈,可现在的她却似潭水一般幽深。她道:“快来吃饭。”
桌上只有两碗白粥,不见一点儿荤腥。她们端起碗,勺子在粥中搅和,口中却在不停地说话。月池道:“也不知道贞筠怎么样了。”
时春道:“她一定很挂念我们。”
月池道:“你说,咱们带什么礼物回去给亲朋故旧好?”
一个小小的伴手礼,她们却讨论得热火朝天。直到粥化为了寡水,她们才像同时被按了暂停键一般,不约而同沉默了下来。帐外的吆喝声和焚烧声因此又清晰了。时春只觉这帐中的闷热让人窒息。她几乎是逃也似得站起来,双脚却被牢牢钉在地上。她挤出了一个笑容:“说了这么久,你也累了吧。去睡会儿吧。”
月池瞥了一眼,时春面前满满当当的粥,应了一句:“好。”
她静静地躺在床上,双目紧闭,呼吸很快变得又匀称又平稳。她一下一下数着自己的呼吸,让胸腔中的震动充盈到全身。她像婴儿似得蜷缩起来,好像又一次躲进了漆黑的子宫,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听不到。然而,不知过去了多久,时春动身时的悉窣声还是一丝不漏地传进她的耳朵中。她在脑海中描摹画面,哒哒声是她穿上了靴子,碰撞声是她拿起了兵刃,而哗啦一声则是她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月池本可以立刻起身跟上,可她却一动不动。腐烂的气味就像水流,从帐篷的缝隙处淌了进来,在她的周身流动着。无形的水位一点一点升高,一点一点将她淹没。这时,外头传来了柴火爆裂的噼啪声,她的心越跳越快,越跳越快,就像擂鼓一样,仿佛下一刻就要从嗓子里蹦出来。她心中浮现出一个念头,要去看看,她还是要去看看。
她从床上一跃而起,快步走到了帐帘前。她死死地盯着帘子,仿佛它长满了倒刺。她突然开始发抖,先是双手颤抖,接着是双腿战战,最后是脸颊。她的脸颊抽动着,就像失去了知觉。很难想象,李越居然会怕成这样。她蹲在地上,又一次蜷成了一团。
她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就叫嚣着:“回去吧,回去吧,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
可只有心,只有心在对她说:“这都是你该承受的。你不能逃避,你没有资格逃避。”
她慢慢地爬起来,她把障目的叶子移开了。尸体已经被处理了一大半,月池老远就能看到远处的滚滚黑烟直冲天空,而剩下的一小半,正被人像死狗一样拖到车上,横七竖八地垒上去,然后在呼啦啦地往前拉去。明军一半在忙着运尸,一半在吆喝着抬水洗地。刘瑾的声音十分尖刻:“快,冲干净,要是熏着了爷,你担待得起吗?”
干涸的血重新在水中化开,猩红色的溪流在地上流淌。月池感觉靴底一阵湿润。她蜷了蜷脚趾,极力昂起了头,可这时一只苍白的胳膊忽然从车上垂下。她僵在了原地,不由自主地顺着他鲜血淋漓的脖颈往上望去,那是一张十分年轻的面颊。她与他空洞的眼睛对视,猝不及防开始干呕。
一只满是皱纹的手搀住了她。刘公公嘲弄的声音适时在她耳畔响起,他道:“哟,还不快弄块布来盖上,要是脏了我们李御史的眼,也叫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月池将苦胆汁呕了出来,她艰难地摆手道:“不用了,给我备马吧。”
刘瑾问道:“您都这样了,还不肯消停啊。”
他突然压低声音道:“难不成在其他部落,还有你的沧海遗珠?”
月池抹了抹嘴,她道:“我去送送董大他们。”
刘太监面上的笑意一滞,他道:“都没了,都没了,大家齐齐到宣府来,没了一波,又没了一波,就像地里的韭菜似得。看那些做什么,免得伤心。”
月池面白如纸:“不看就不会伤心了吗?”
夏日的阳光明媚如少女的眼波,山坡上茂密的树木仍是蓊蓊郁郁,可四野都是寂静无声。没有成群牛羊的蹄声,没有牧人欢快的笛声,就连鸟儿振翅的声音也彻底不见。只有横七竖八的尸体,人的尸体、动物的尸体,静静地躺在半人高的草丛下,用同样空洞的眼神望着她。
她不住拉着缰绳,可还是躲避不开,踩了上去。新亡的尸体中,血液还没有干涸。血花在她的马蹄下绽放,惊起了一片苍蝇,就像升腾而起的乌云。
她以为这就够了,这就已经到了她的极限了,直到她到了两军交战之地。一团团的苍蝇从天而降,虫豸从地底前仆后继地爬出来,它们的触须颤动,发出雷鸣一般的嗡嗡声。它们在人的身体上欢快地爬着,大快朵颐。人的七窍成为它们的通道,人的伤口已然看不出原本的血肉,只有黑漆漆的一片,在翻滚涌动。时春就在这样的地方穿梭,她的衣裳已经被鲜血染得一片通红,汗水在脸颊上留下长长的沟壑。
她仔细在草丛里翻找,捡起一块一块的断肢在人身上比对。月池跌跌撞撞地走了过去,她像疯了一样去驱赶那些蚊蝇,在黑潮褪去之后,她看到了秦竺的脸。
时春对她的到来并不意外,她扯了扯嘴角:“我明明还记得米仓走时的情形,可他们、他们是怎么走的,我却一点儿都没有印象了……原来,这就是战场啊。”
你不知道战友何时离去,你也不知道战友因何而死。你只知道,厮杀厮杀,夺取最后的胜利。可等到胜利后,你才会发现,原来少了很多人。等你再折返时,却惊奇地发现,居然连用于缅怀的完整尸首都找不到了。
时春拿着两只手,像一个迷路的孩子:“我不知道哪只手是他的,我不知道哪只手是他的!”
月池拿起了这两只手,温热粘腻的触感在她手心化开。密密麻麻的苍蝇、蚊子在她耳边嗡嗡叫着,她极力睁大眼睛,想找到那只给她牵马的手,那只给她端药的手,那只在危机时刻牢牢护在她身前的手。
她摸索着手的纹路,这时才发现,原来,她从来都没看清过他的手。月池深吸一口气,她轻声道:“慢慢找,慢慢找,总会找到的,总会找到的……”
朱厚照赶到时,还以为自己看到的是两个疯子。而月池在看到他时,才让泪水滚滚而下。朱厚照手足无措地搀着她,他的嘴一张一合,可她什么都听不到,她只记得自己的谋划。她的心一半在痛苦撕裂,为她死去的朋友,另一半却仍在缜密算计,只有在他面前表露出崩溃,他才能体谅她的感情,对她更加包容,他们之前的隔阂,一定会烟消云散,而她接下来提出的请求,也一定能得到允准。
她感觉,自己越来越不像一个人。而她的蜕变是值得的,就此她拿到了总理议和之权。
然而,遗憾的是,即便剥离人性,她亦不能高枕无忧。张永的一句话,就再次勾起朱厚照心头的隐忧:“下属虽重,可也重不过至亲骨肉。这也难怪,这毕竟是李御史的第一个孩子,怜子之心,亦是人之常情。”
顾鼎臣与张永之间的差距可见一斑,一个话说一缸也无计可施,可另一个只消一句,就能起诛心之效。
朱厚照的脸上立时风云变色。他沉吟片刻后问道:“去把李越叫来。”
张永刚刚迈开欢快的步子,就又被朱厚照叫住。朱厚照道:“罢了,还是朕去。”
去兴师问罪,不可能还要皇爷自己移驾吧。张永的心刚高高提起,又很快落下,因为他清楚地看到,李越居然正和张彩在湖边漫步呢。良辰美景,真是好一对璧人。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张彩以为自己早已做好准备。李越问他能否承担做张郎的代价,他那时犹豫了,从那之时他就明白,她有凌云之志,他有亲族之累,此生注定是有缘无份。等此间事了,就再也没有亲近的机会。他的心中一直极为矛盾,一方面日夜忧心月池的身体,可另一方面却是隐秘地期盼,鞑靼的事能拖得久了一些,再久一些……

【穿越小说】推荐阅读:在贵族学院当卧底豪门后妈是对照组穿成合欢宗女修后揣了反派的崽七十年代温柔美人穿成女主妹妹的日子穿成八零娇气包,高冷军官顶不住极品继母带全家暴富全家被贬后,她开挂了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带着签到系统去宫斗无意之中攻略了男配/不要靠近男配穿成废太子宠妾以后穿书怀崽后被豪门反派盯上了穿成前夫的家养狗穿成对照组女配[七零]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七零乡间食记砸锅卖铁去上学穿越九零年代七零小可怜嫁糙汉被娇宠真实的商战,合法但有病厉害后妈在六零拒做年代剧冤种大嫂后穿为爽文女主的绿茶妹妹大院作精万人迷七零大院来了个绝色大美人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豪门崽崽的昏迷亲妈穿回来了书香世家(科举)你有钱,我有刀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福宝女配咸鱼被全家偷听心声后[八零]穿成年代文女配她哥[美食]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异世界食堂经营中前未婚夫他又在装柔弱娇软美人年代文甜宠日常相亲走错桌,辣媳妇闪军婚踹渣爹被穿书女配交换人生后[七零]方舟[废土]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穿书七零不做炮灰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苗疆少年是黑莲花反派剧透我一脸恶女穿七零,虐渣搞钱嫁兵哥哥七零国医无双六零吃瓜小寡妇年代文娇软女配被剧透后全文完结后,我回来了徐记小餐馆[美食]七零女配幸福指南为了攻略病娇在死亡边缘反复横跳(穿书)穿越后被迫登基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刑侦卷王九零升职记我成了七零年代女中医be文求生指南满级大佬为国争光[无限]年代文里的漂亮女配七零之海岛美人废太子在年代文吃瓜看戏七零糙汉的娇娇辣媳七零炮灰小寡妇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穿书]七零之绝色美人玩转香江娇媳妇七零家属院日常闺蜜被豪门认亲后五零大杂院替嫁小媳妇[穿书]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七零穿书逆袭日常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换夫后天天吃瓜[七零]穿成年代文的病美人[七零]年代大佬的漂亮小娇妻清穿日常我的拟态是山海经全员[星际]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年代文里的对照组开局一座旅馆:我躺赢了穿成魔尊的恋爱脑小娇妻六零小姑姑是娇软大美人穿成六零年代逃家小媳妇我真的就是个后勤[星际]惊!拽美人认亲沙雕豪门后只有春知处八零城里小娇妻,嫁个厂长腰很疼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九零跨界女法医七零之妹妹是个大美人[穿书]玄学祖宗,综艺爆火豪门咸鱼只想摆烂养老我的巨富妈妈[快穿]姜姬女主不发疯,当我是根葱夫君另娶了怎么办七十年代漂亮作精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
【穿越小说】最新入库:我的拟态是山海经全员[星际]交换人生后靠破案逆袭[七零]/被穿书女配交换人生后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真实的商战,合法但有病穿成对照组女配[七零]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穿成女主妹妹的日子带着签到系统去宫斗无意之中攻略了男配/不要靠近男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