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88节

作者:红叶似火
庆川府受灾影响虽然比较小,但要一下子多养十数万人,甚至是更多,所需的粮食是笔很大的数字,稍微弄不好就可能会冲击庆川本地的粮价。
粮价不比其他东西,不是说少了一成,就涨价一成。
人不吃饭就会饿死,一旦缺粮,粮价只会涨到最后那一成的人买不起为止,届时会涨多少,谁都说不清楚。
为避免庆川府的粮价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陈云州便让人请了夏喜民过府一叙。
“买粮?”夏喜民笑着说,“不知大人需要多少粮食?小的可以帮大人凑个几千石。”
几千石听起来不少了。
可灾民的数量很可能是以十万计,这些粮食平摊到每个人身上,恐怕只能分个一二十斤粮食,就是省着吃,也坚持不了一个月,远远不够。
陈云州拱手笑道:“多谢夏员外仗义相助。不过这次我需要的粮食数量巨大,几千石不够。我想拿出两万贯千,请夏员外组织粮商去北边其他州府购进一批粮食。”
这也是陈云州找夏喜民的原因。
他需要很多粮商帮忙,分开去各州府购粮。
不然一次性在某一地购买这么多粮食,必然会引起当地的粮价暴涨,对当地百姓不好,对他收购粮食也不好,分散开来,每个州县收购几百上千石,影响就非常小了。
夏喜民思索片刻,问道:“陈大人,一定得去外州府购买吗?去外州县购粮运输成本必然会高很多。庆川本地挪一挪,凑一凑,也能想办法凑足两万贯钱的粮。”
夏喜民就只差直说庆川府不少大户手中是有粮的了。
陈云州明白他的意思。
但官府不能强制逼迫他们卖粮吧?而且若是将他们手中的粮食都耗光了,万一庆川府遇上天灾人祸战乱之类的,需要粮食救急的时候从哪儿来?
粮食可是战略资源,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储备物资。
粮食也是一种武器,其影响力不亚于核武,多少国家、朝廷的覆灭都是因为缺粮。
华夏就是因为建立了比较充裕的粮食储备,所以在国际粮价大幅度波动,几大粮商想做空华夏粮价时溃败而退,从而保证了自身的粮食安全。
所以陈云州未雨绸缪,也有这个打算。
他严肃地对夏喜民说:“对,从外州县购买,若银钱不够我可加钱,运输费用也由我出。夏员外,我们庆川府准备接纳一部分桥州灾民,这批粮食是给他们的。至于庆川府若是有多余的粮食,官府会建平义仓收购一部分,保证粮价平稳。”
“若再遇自然灾害,庆川也有抵抗这等风险的能力。”
平义仓就是古代的储备粮仓,平时储粮,等到灾荒年间开仓放粮,救助百姓。
这本意是好的,但实际上很多州府的平义仓都是摆设,原因无他,没钱,没多少结余的粮食。
朝廷现在税赋颇重,自然灾害也比较频繁,有时候连上交的田赋都不够,哪有粮建平义仓?
而且储粮成本也很高,需要建设粮仓,安排人管理,还要经常翻晒,以免发霉。每过一两年还要更替一遍仓中的储备粮,这其中的损耗,人力成本等,加起来也要花不少钱。
没钱的官府根本支不起这么大的摊子。
但平义仓若是充裕,好处也是明显的,至少百姓揭竿而起的现象会少很多。没有动乱,对一州一县绝大部分的普通百姓而言,就是很平静很幸福的生活了。
夏喜民听闻了陈云州花巨资买粮的缘由,连忙起身拱手道:“大人高瞻远瞩,在下佩服,在下回去就组织粮商前往各地购粮,定不负大人所托。”
陈云州拱手笑道:“那就有劳夏员外了。”
买粮的事不用操心后,陈云州和陶建华商议重建平义仓的事。
原本的平义仓在庆川城城北,能容纳一千石粮食左右。但一二十年没怎么储粮了,无人管理,年久失修,仓库已经很破旧了。
陈云州踏过残破的墙壁,走进仓房中,入目所及是大片的蛛网和杂乱的青草、构树,完全没法用了,只能推倒重建。
陈云州退出仓房,带着人在附近转了一圈,回头对陶建华说:“陶大人,我准备建八个仓库,一个储量一千石左右,还要留出一片空地,以供粮食翻晒,平义仓旧址恐怕是不够。”
陶建华有些吃惊:“要建这么多吗?”
陈云州轻轻摇头:“多吗?即便储满,八千石粮食也只够应急一段时间。十万人,省着吃,一个月都很难。”
华夏数十亿人,储备的粮食可是能供这么多人吃个一两年的。
什么叫粮食安全?这才是。
有这么多粮食储备,天灾人祸又怎么样?
现代社会,每年全国都有部分地区受灾,洪涝、干旱、地震、海啸、雪灾不断,并不比古代少。之所以没造成古代这种易子而食的人伦悲剧,也没造成大的社会动荡在于充分的粮食储备、迅捷的交通以及强大的调动能力,能够及时救灾。
灾区中的百姓即便家园被毁,他们也不会绝望,不会担忧自己和家人会被饿死。
他们有这个底气,有这个信心,自然不会为了一块饼干大打出手,也不会趁乱犯奸做科,从而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社会稳定对普通人来说是最好的。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而粮仓就是给庆川人的一颗定心丸,有粮心不慌。
陶建华也明白这个道理,他环顾了四周一圈道:“大人,若要在此扩大平义仓,那得将附近的百姓搬迁走。其实这片地方本来就属于粮仓重地,只是平义仓不再储粮,官府也逐渐不再派衙役看守平义仓,才渐渐有许多人搬迁至此。”
陈云州懂了,这就是等于非法建筑,可以随便拆的。
但法律之外尚有人情在,这些人到底都在此居住了一二十年。而且看这房子都很低矮,有些甚至是窝棚,若非无处可去,也不会在此落脚。
陈云州说:“看看城中哪里还有空地,让他们搬过去吧,从我这边走账,每户给二十贯钱当做拆了他们房屋的补偿。若无可出去,为人老实没有劣迹者也安排到庄子中,让乔昆、刘春给他们找个活儿干。”
“大人慈悲。”陶建华说。
陈云州摆手:“总共也就二三十户,顶多几百贯钱,算不了什么。”
比之重建平义仓的种种开销,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建平义仓这事,陈云州交给了陶建华去办,他还有另外一事。
陈云州去庄子上,单独见了乔昆,并拿出了两张图纸给他:“找咱们庄子中擅木工的,按照图纸打造纺织机和纺纱机。”
这两幅图是从《手工机械理论》这本书上所得,主要是改进纺织机和纺纱机。
陈云州看完后就觉得这笔拥护值花得实在太值了,这完全可以让纺织业进入工业时代。
现在的纺织机,用梭子织布的时候要用左右手来回抛接绳子,效率低容易伤到手,而且因为是反复的重复动作,一天重复六七个时辰,从早忙到晚,注意力稍微不集中就可能出现错误。
而新式的织布机将梭子换成了飞梭,滑槽两端装上弹簧,再在梭子上弄个小轮子,使得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从而大大提高织布机的效率,织出来的布质量也更好。
现有的纺纱机一次只能纺一根线,图纸上的新式纺纱机将横排变为直立,同上装好几个纱锭,用一个纺轮带动,从而一次可纺织数根甚至数十根线。
乔昆家中母亲和妹妹平日里都会纺线织布。
平日里他们全家穿的衣服,大多都是乔母所织的土布,若有多余,偶尔还会拿到集市上卖了补贴家用。
不止他们家,乡下很多妇人都如此,毕竟一家老小都要穿衣服,乡下人哪有那个钱去买城里的布。男耕女织,女人的纺织收入也是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乔昆虽不会纺织,可也大致知道纺织的情况,看完图纸后,他震惊得瞪大眼:“大人,这……若是用这种纺织机,那我娘一天可能织好几匹布吧。”
现在他娘一天从早忙到晚上,也织不出一匹布。
陈云州笑着点头:“对,我将这两张图纸交给你。你安排庄子里的工匠造出新式的纺纱机、织布机,越多越好,若是工匠不够就对外招募木匠。机器上能用铁代替的零件,都可用铁或是钨钢代替,要做得结实耐用。”
“大人,咱们莫非是要建纺织工坊?”乔昆既惊又喜。
陈云州含笑点头:“没错。过阵子,桥州那边会过来一批流民,男子可开矿、挖渠、修桥铺路,再不济也能开垦荒地,但女子天生体力弱于男性,这些活她们干起来差一些。所以我准备招募一批寡妇进纺织工坊,咱们庆川的纺织业也该改进改进了。”
乔昆激动地说:“大人这主意甚好。工坊还是建在庄园吗?”
庄园的地肯定不够用了,好在北边是树林,还有发展的空间。陈云州点头:“对,这个事不着急。等桥州的灾民过来了,让他们将北边的土地开垦出来建工坊。”
这样也是给他们事情做。
除了要让灾民吃上饭,还得让他们有活儿干,男人开荒建房子,女人种菜织布,每个人都要安排到活计。
这人有饭吃,一旦闲下来就容易生事端,忙起来,反而没那么多问题。
“好,小的明白了,小的这段时间就是招募木工,尽可能多地制造纺纱机、织布机。”乔昆说道。
陈云州点头:“对,你负责此事,向郑先生汇报。庄子上的账目也给郑先生,让他过目。”
庄子上的账目太复杂了,陈云州是没时间去核查的,但长期不查账,保不齐下面的人会生出什么心思,所以这事最好还是交给郑深去办。
乔昆连忙点头:“是,小的会将最近半年的账目整理出来,交给郑先生。”
陈云州交代完事情,又逛了一圈庄子,摘了几篮新鲜的西红柿和辣椒。可惜玉米老了,掐下去硬邦邦的,不管是煮玉米还是烤玉米都不好吃了。
回到城中,陈云州吩咐柯九:“将西红柿和辣椒给陶大人他们各送一篮。”
庆川城中主要的官员都送了,至于夏喜民,去年给了他种子,他自己种了不少,就不用送了。
陈云州只留了一篮子,回到后衙,让厨房做了酸酸甜甜的西红柿鸡蛋汤,又做了白糖凉拌西红柿,还有木耳凉拌黄瓜等开胃的小菜,然后派人去请了郑深过来吃饭。
郑深看到桌子红红绿绿的小菜就乐了:“还是大人深知我心,今天这桌子上都是我爱吃的。”
陈云州笑道:“今天去了一趟庄子上,摘了些新鲜的蔬菜回来。天气太热了,就适合吃点酸甜开胃的。”
郑深点头:“确实很不错,这个西红柿真好吃,辣椒也好吃。”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聊最近的公事,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月上中天。
“大人近期要去河水县吧?”郑深放下筷子,问道。
陈云州点头:“是。吴炎已经走了半个月左右,前天派人送了一封信过来,他们那边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中秋节前后会将人送到河水县。”
这段时间,陈云州也让人随时注意着桥州的天气。
前几日,桥州乌云密布,像是要下暴雨,可云集结了半天,却被一股大风给吹散了,最后零星撒了几个雨点。
这导致桥州的旱情没有丝毫缓解,还越来越严重,估计有些地方吃水都比较困难了。
陈云州担心吴炎送来的人太多,会发生暴、乱。
因为最近在展开秋收,家家户户都有不少粮食。
桥州的灾民涌入,看到地里的收获,若是心生不平,动了什么歪心思怎么办?
这些灾民中大部分肯定都是很淳朴的百姓,但其中肯定也有不少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街溜子。
河水县衙役只有一百多人,文玉龙看起来又是个文弱书生,陈云州怕他镇不住场子,所以打算亲自去一趟。
郑深倒不是特别担心,毕竟去年他们有过接收流民的经验。
“大人注意安全,如今天气还很热,大人注意防暑,保重身体。”
陈云州笑着点头:“我知道了,只是今年中秋节不能回来与郑叔一道过了,我提前祝郑叔中秋节快乐。”
陈云州举杯。
没办法,衙门里就他们两个外乡人,而且还都是光棍,在这种合家团圆的日子,只能抱团取暖了,平日过什么节日,他们俩都是一起的,整一桌酒菜,喝喝酒,聊聊天,还真不错。
“正事要紧,此等小事不足挂怀。”郑深举杯浅笑。

【穿越小说】推荐阅读:穿成废太子宠妾以后穿成侯门主母,我带全家躺赢穿成合欢宗女修后揣了反派的崽侯府表妹自救手册嫁七零糙汉后,我双胞胎体质藏不住全家被贬后,她开挂了豪门后妈是对照组在贵族学院当卧底卧底失败后穿为爽文女主的绿茶妹妹今天霸总招了吗?穿书,这个豪门少夫人我不当了砸锅卖铁去上学大国小鲜(科举)我不做人了[星际]穿越后做个纨绔东厂观察笔记穿成女主妹妹的日子满级女配,在线改命[八零]穿成年代文女配她哥[美食]极寒天灾温泉街模拟经营穿成回城知青的对照组穿成娇软美人后被七个哥哥团宠了古代流放日常(穿书)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星际龙女替嫁七零之海岛美人方舟[废土]穿回真千金后我靠玄学爆红小师弟他不可能是白切黑七十年代温柔美人勾栏女儿奋斗记我靠武力值掀翻赛博世界举案齐眉,终是意难平(快穿)七零反派他老婆文武百官听我心声:我只管吃瓜全家逃荒长姐一拖四豪门崽崽的昏迷亲妈穿回来了真千金被读心后成豪门团宠啦全文完结后,我回来了只有春知处打造修仙界第一世家留春令前未婚夫他又在装柔弱修真界为何支支吾吾苗疆少年是黑莲花我的巨富妈妈[快穿]成了男主的初恋后[快穿]八零大院绝色娇美人徐记小餐馆[美食]无意之中攻略了男配/不要靠近男配退婚后,修仙女配靠弹幕翻盘了一直快穿一直爽娇小姐在八零年代享福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八零大佬的小媳妇八零之文物女王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换夫后天天吃瓜[七零]救命!我吃了野菌子能通灵女主不发疯,当我是根葱我超会当妈的[快穿]七零穿书逆袭日常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九零跨界女法医反派剧透我一脸流放小厨娘心声日常土著沉迷学习无心剧本[九零]被典开局,君临天下!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满级大佬为国争光[无限]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八零混混宠妻日常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穿成无情道子的证道对象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穿书]第一游戏设计师[星际]穿成六零年代逃家小媳妇异世界食堂经营中黑月光拿稳BE剧本绿茶女王[快穿]女配最美,男主不配[快穿]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穿成回城知青后年代文里的路人甲[快穿]我当保安后小区炸了七零大院来了个绝色大美人年代文里的对照组年代大佬的漂亮小娇妻六零吃瓜小寡妇工具A不可以万人迷吗我的拟态是山海经全员[星际]回到三十年前穿成首辅的早逝童养媳求生在动物世界[快穿]七零海岛漂亮女医生
【穿越小说】最新入库:穿越后做个纨绔全家逃荒长姐一拖四穿回真千金后我靠玄学爆红穿成侯门主母,我带全家躺赢侯府表妹自救手册嫁七零糙汉后,我双胞胎体质藏不住八零海岛小夫妻,养崽撩夫甜蜜蜜穿书,这个豪门少夫人我不当了穿成娇软美人后被七个哥哥团宠了星际龙女替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