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97节

作者:红叶似火
陈云州点点头:“此事有劳夏员外了,多贵的价格都没关系,粮食这种东西有备无患。不过此事暂时还未传开,未免引起恐慌,夏员外莫将此事传了出去,让百姓安安稳稳过个年吧。”
普通人知道这事,怕是年都过不好了。
可他们知道又有什么用呢?还是只能听天由命。
“在下明白,大人放心。”夏喜民郑重点头。
回去之后,他也悄悄购入了一批粮食做不时之需。
送走夏喜民,郑深对陈云州说:“大人,我派人去京城问问是什么情况,你也不必担心,江南距咱们庆川有上千里,应该不会波及到咱们。”
这只是理想状况,但若朝廷没法平息江南的动乱呢?
陈云州没郑深这么乐观,但还是勉强笑了笑说:“这或许就是偏安一隅的好处吧,打听消息的事就麻烦郑叔了。”
虽然他们还很弱小,左右不了大局。
可也需要清楚当前的局势,才能做出有利的判断和决策。
郑深点头笑道:“此事就交给我吧。”
陈云州点头。
等郑深出去后,他一个人窝在书房中思考一个问题,他能做什么?
庆川还有哪些短板需要弥补?
思来想去,庆川最缺的就是武力值,若是这场动乱不幸蔓延到庆川,他能不能带领庆川百姓在动荡中立足,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陈云州心里没底。
所以这个年,他也没闲着,一直在翻阅各种兵书、史书,思考应对之策。
练兵?除非他想造反,不然这事捅到朝廷,庆川官员大部分都得掉脑袋。
而且练兵消耗太大了,每个人每天的饮食,武器装备等等,这些加起来可是个天文数字,庆川虽然比过去好了一点,但底子还是太薄了,消耗不起。
还是先观望观望吧,万一朝廷很快就平息了江南的动乱呢?
练兵不能做,但有一件事可以准备起来。
过完年,趁着还没春耕,陈云州迅速发布了一道命令下去:征集青壮年修补城墙,每人一天一斤粮食,全凭自愿,庆川府辖下百姓都可参加。
庆川城的城墙已建了好几百年,这期间虽也经过一些修补,可到底还是历经岁月和风霜侵蚀, 有很多地方的砖块掉落,出现了裂缝或是缺口。
平时这点小问题对厚实巍峨的城墙来说不算什么,但若是战争起,兴许这就会成为敌人的突破点,所以修城墙迫在眉睫。
而水泥成为修筑城墙的重要粘合剂派上了用场,城墙表面都被涂抹上了一层水泥,抹得特别平,晒干之后,表面会很光滑,增加攀爬的难度。
绕庆川城一圈城墙有好几十公里,这是个浩大的工程,数万百姓夜以继日,也用了两个月才将城墙修补完成。
这时已到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又一年春耕到来。
与此同时,郑深的朋友也回信了,详细地给他们讲了江南这场动乱的缘由和当前的局势。
去年八月,正逢秋收之际,江南突发暴雨,倾盆大雨下了五天五夜,江河泛滥,湖水漫灌,无数的房屋被冲毁,一些地势较低,又临水不远的城镇也被大水淹没,繁华的江南瞬间化为了一片汪洋沼泽。
无数百姓只好坐着木桶、木船、木头逃生。
八天后,水位才逐渐下降,半个月后,大水终于退去,留下了满地狼藉,即将收割的水稻、大豆等作物尽数被冲走,到处都是淤泥,沼泽。
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的百姓回到家乡,看到的遍地是淤泥、冲毁的树木,还有人和动物的尸体,发现他们的家早就没了,回来也无家可归,无物可吃,甚至连野草都找不到,只有比较高大的树皮树叶可以充饥。
而且暴雨过后又迎来了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尸体腐烂发臭,蚊虫滋生,也无人管。
官府的救助迟迟不到,直到九月中下旬,才来了第一批赈灾粮,而且数量非常少,不能满足这么多灾民下所需。
更致命的是,因为这段时间很多百姓饿了就随便抓起动物、鱼吃,甚至是死掉的动物尸体吃,喝的水也都是露天的生水,有部分人出现了腹泻、高烧等症状,而且这个群体还在扩大。
大灾过后必有大疫。
赈灾官员一看这情况就意识到灾区可能发生了瘟疫,生怕传染到自己,屁滚尿流地滚回了京城向朝廷汇报这情况。
朝廷对此的措施是将这些灾民隔离起来,两座县城因此被封。
这本来并没有错,传染病最好的防治措施就是隔离,以免继续扩散传染,然后再想办法救治,消灭疾病。
但朝廷没有为这批隔离的百姓提供任何的粮食、药材等生活必须物,几乎就是让他们在里面活活等死。
此举彻底激怒了这些百姓,于是他们拿着锄头、棍子冲破了朝廷的封锁线,杀了守卫,冲了出去,沿路抢劫,先是那些大户人家,然后队伍越集越多,最后蔓延到直接去抢官府的粮仓。
地方官员连忙调遣地方官兵去镇压。
可一州通常只有两千人左右的地方常备兵力。
而且这些人并没有严密的训练,装备也非常普通,战斗力很低,平时仗着人多剿剿土匪,护送田赋进京还行,让他们上阵杀敌,敌人还没来,他们很多自己先乱了阵脚。
尤其是这些地方官兵中很多都是本地人,家乡遭难,死亡、逃亡中很可能就有他们的亲人、朋友、故交,所以这些人在战斗中也不尽力,有些甚至临阵脱逃,投奔了乱军。
最后导致官府剿匪越剿越多。
到十月底, 乱军已经占领了五个县,甚至还组织大军攻打过余州。虽然最后因为余州城墙高厚,乱军没有有效的攻城设备和充分的后勤补给,再加上余州知府带人固守城门,龟缩城中不出,乱军久攻不下最后只能放弃。
此事传回京中震惊了朝野,皇帝非常愤怒,一口气斩杀了数十名赈灾官员和从江南逃到京城的地方官员,然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招抚这些暴民,因为他们是迫不得已落草为寇,若有地可分,有粮可种,生活安定,不少都会放下武器,重新回归农田。
正好江南这次水患死了数百万人,许多田地荒芜,沦为无主之地,分给这些百姓也可迅速恢复农耕,来年国库多少有些进项,还能节省一大笔打仗的费用。
另一派则主张出兵剿灭这些乱臣贼子。若是不严惩,大燕王朝的威严何存?其他各地的百姓以后群起效仿如何是好?难道下次朝廷也要妥协招安,还要给这些乱臣贼子高官厚禄吗?
吵了几日,皇帝最后采纳了主战派的意见,命大将军楚弢率十万大军前去江南平乱。
十万大军前往江南打仗,后勤人员就要配几十万,方才能满足这支军队的日常所需。
于是朝中各部立即行动了起来,准备军粮、武器、车马、冬衣等等。
可天公不作美,大军还没来得及出发,一场几十年难遇的寒潮席卷而来,大雪纷飞,连下数天,将路都给淹没了,放眼望去,一片冰天雪地。
过几天,好不容易雪快化了,又一场寒风袭来。
冬腊月那两个月,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冰天雪地,这样糟糕的天气不利于行军打仗,于是打仗的事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直到过完年,冰雪消融,天气转暖,朝廷派的十万大军这才浩浩荡荡地奔赴江南。
至此,为备战,朝廷已花了上百万两银子。若能速战速决还好,若是战事拖延僵持,那就还得不继续往里面投钱。
这些钱从哪儿来?只能从百姓身上来。
打仗的各种军需物资不会从天而降,只能从没打仗的各州府百姓身上盘剥。
陈云州的担忧进一步成了真。
放下这封厚厚的信,陈云州叹道:“希望朝廷能顺利吧。”
早点平息动乱,天下太平,对大家都好。不然打起来,即便推翻了朝廷,等新皇出世,天下统一太平,至少也得一二十年后了,这中间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历史上,每次王朝更迭,人口都要锐减几百上千万。
郑深将信收了起来,说道:“我托友人,若京中有什么变化,江南的战局有了结果,速速派人通知我们。”
“有劳郑叔了。”陈云州是真感谢郑深。
若非郑深,他还真是对京城的情况一无所知。
陈云州敲了敲脑袋,哎,若是能恢复原主的记忆就好了。怎么说,原主也是个读书人,在京城多少有几个相熟的官员,有了记忆也能写信问问他们。
但他现在这种状况,写信给别人太容易露馅了。
而且郑深的调查的资料中,也没有跟他关系特别亲近的官员。
郑深看着陈云州这样子,还以为他是在担忧,劝道:“大人不必急,楚弢将军能征善战,定能平息江南之乱。对了,平义仓的八个仓库昨天都装满了。”
这可是个好消息,但陈云州还不知足,他抬头看着郑深问:“郑叔,你说咱们要不要多建几个粮仓?”
郑深蹙眉道:“如今在外面购粮也越发艰难了,再建粮仓,除非咱们庆川本地今年丰收,不然也没余粮。可今年的年景是什么样的,现在谁也无法预料。”
哪怕现在看起来一切都挺顺利,春雨绵绵,可一场洪水,半个月的干旱都可能让百姓颗粒无收。
陈云州琢磨片刻后道:“话是这么说,但咱们总是要试试,总不能因为人始终是要死的,大家干脆就什么都不干等死啊。这样,一会儿我跟陶大人商议,给各县下发通知,鼓励农耕,若是没粮种的,官府可低息借给他们。”
“再统计一下最近这两年,庆川府开垦荒地最多的家庭,每家每户可免息贷一只小猪给他们养。等到年底,再还猪仔的钱,没有利息。等七八月看看情况,再考虑要不要多建几个平义仓。”
这主要是为了鼓励百姓开荒。
去年开荒最多的大部分是桥州灾民,他们一穷二白,是买不起猪仔的。
可养猪的好处太多了,单是提供肥料这一块就能让农作物增产不少。
现在有了猪仔做刺激,庆川本地的百姓开荒的热情也会高涨起来。
郑深笑着说:“大人这么丰厚的奖励,只怕今年开垦荒地的人更多。”
陈云州无奈地说:“现在不囤积些粮食,万一战乱起怎么办?未雨绸缪先做准备吧。”
除了粮食,他还在城中囤积了一批煤炭、水泥等物资,这样即便遇到动乱,龟缩城中一两个月也不愁。
好在庆川城足够大,整个城市人口只有十来万,有的是地方安置这些东西。
囤积东西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四月。
这时候,江南动荡的消息也经由各地行商逐渐传入了普通百姓耳中。
城里甚至有说书先生说起了江南的情况,讲得绘声绘色的。
陈云州都去听过一次,然后发现说书先生的故事应该是半编半造的。郑深都还没得到消息,他都知道朝廷大军打得江南乱军抱头鼠窜了。
不过这种消息倒是让庆川百姓喜闻乐见,毕竟普通百姓,谁想打仗呢?
陈云州摇摇头,放下钱,起身离开,不再这浪费时间。
出了门,没走多远,他就遇到了夏喜民。
夏喜民高兴地说:“陈大人,在下正想去找您呢,没想到就在这碰到了您。”
“找我什么事?”陈云州笑问道。
夏喜民看了看人来人往的马路,笑着说:“咱们去旁边的茶楼里谈吧。”
两人进了另一家安静的茶楼,要了个包间。
等茶上来,夏喜民才说:“是这样的,我们商队的马车用的球轴承载重增加了不少,而且速度也提高了一些。我有个朋友认识军需官,可以将咱们的球轴承推荐到军队那边,大人您意下如何?”
陈云州眼睛一亮,是哦,球轴承也可装到运输马车上,增加运力,加快速度,这应该赶制一批新的马车备用。
至于夏喜民说的事,陈云州思考了一会儿道:“可以,既是军队所需,降一半的价吧,但要拿现钱。夏员外,我可以不赚钱提供给朝廷,可这个

【穿越小说】推荐阅读:在贵族学院当卧底豪门后妈是对照组穿成合欢宗女修后揣了反派的崽七十年代温柔美人穿成女主妹妹的日子穿成八零娇气包,高冷军官顶不住极品继母带全家暴富全家被贬后,她开挂了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带着签到系统去宫斗无意之中攻略了男配/不要靠近男配穿成废太子宠妾以后穿书怀崽后被豪门反派盯上了穿成前夫的家养狗穿成对照组女配[七零]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七零乡间食记砸锅卖铁去上学穿越九零年代七零小可怜嫁糙汉被娇宠真实的商战,合法但有病厉害后妈在六零拒做年代剧冤种大嫂后穿为爽文女主的绿茶妹妹大院作精万人迷七零大院来了个绝色大美人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豪门崽崽的昏迷亲妈穿回来了书香世家(科举)你有钱,我有刀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福宝女配咸鱼被全家偷听心声后[八零]穿成年代文女配她哥[美食]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异世界食堂经营中前未婚夫他又在装柔弱娇软美人年代文甜宠日常相亲走错桌,辣媳妇闪军婚踹渣爹被穿书女配交换人生后[七零]方舟[废土]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穿书七零不做炮灰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苗疆少年是黑莲花反派剧透我一脸恶女穿七零,虐渣搞钱嫁兵哥哥七零国医无双六零吃瓜小寡妇年代文娇软女配被剧透后全文完结后,我回来了徐记小餐馆[美食]七零女配幸福指南为了攻略病娇在死亡边缘反复横跳(穿书)穿越后被迫登基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刑侦卷王九零升职记我成了七零年代女中医be文求生指南满级大佬为国争光[无限]年代文里的漂亮女配七零之海岛美人废太子在年代文吃瓜看戏七零糙汉的娇娇辣媳七零炮灰小寡妇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穿书]七零之绝色美人玩转香江娇媳妇七零家属院日常闺蜜被豪门认亲后五零大杂院替嫁小媳妇[穿书]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七零穿书逆袭日常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换夫后天天吃瓜[七零]穿成年代文的病美人[七零]年代大佬的漂亮小娇妻清穿日常我的拟态是山海经全员[星际]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年代文里的对照组开局一座旅馆:我躺赢了穿成魔尊的恋爱脑小娇妻六零小姑姑是娇软大美人穿成六零年代逃家小媳妇我真的就是个后勤[星际]惊!拽美人认亲沙雕豪门后只有春知处八零城里小娇妻,嫁个厂长腰很疼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九零跨界女法医七零之妹妹是个大美人[穿书]玄学祖宗,综艺爆火豪门咸鱼只想摆烂养老我的巨富妈妈[快穿]姜姬女主不发疯,当我是根葱夫君另娶了怎么办七十年代漂亮作精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
【穿越小说】最新入库:我的拟态是山海经全员[星际]交换人生后靠破案逆袭[七零]/被穿书女配交换人生后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真实的商战,合法但有病穿成对照组女配[七零]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穿成女主妹妹的日子带着签到系统去宫斗无意之中攻略了男配/不要靠近男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