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53节

作者:理振
这可是春耕时节啊!
毫无疑问的是,今年广东产粮量将断崖式下降!
其余省份呢?
广西自不必说,粮食产量本就不高,而且桂北、桂东等地还被战争大规模破坏,今年能少饿死人就算阿弥陀佛了。
湖广呢?从隆武年间开始,明清双方在湖广前后拉锯数载,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而且孔有德十万大军南下,期间辎重运输,要征发多少民夫?只要也有十几万,要消耗多少粮草?恐怕也得以十万石计。
李定国七万大军入湖广,同样要消耗大量粮草,事到如今,恐怕长沙的府库早就空了!
“凡兴师十万,出兵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
更不必说那支葡萄牙雇佣兵也是要有佣金的,而且还附带葡萄牙的贸易谈判和传教谈判请求,不然你真以为人家是来做慈善的……
朱由榔看完奏折,只是觉得有些惭愧。
从去年开始,他领兵在外,一直打仗,以他那后世二十岁小年轻的心境,对战争和经济关系的认识也就局限在“打仗花钱”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可他不知道,打仗花的,不仅仅只是钱啊……
若非瞿式耜等人苦苦支撑半年之久,两厥名王?如今经过大半年战争折腾,粮仓里耗子都快饿死了!
仗打赢了,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就会消失,如果再不作出应对,到了年末,是真的会饿死人的!
经济活动必须要恢复,农业生产必须要稳定!
若是饿殍遍地,就算打再多胜仗,那和满清又有何区别?
朱由榔合上奏折真心地对三位大臣说道
“多谢三位卿家建言,朕确实有些幼稚了……”
“朕决定,明天朝会,这份奏折抄上三十份,传给所有大臣看一看!这次危机,咱们必须君臣上下一心,一同度过。”
朱由榔在政治上确实只是个小白,但他至少知道自己是个小白,所以不会像常凯申那样动不动就瞎指挥、瞎干预,当大臣指出问题时,自然会从善如流。
次日朝会,许多大臣依旧出列各种夸赞朱由榔桂北之战的功绩,但不等他们说完便被朱由榔打断了。
“朕这里有一份奏折,想请诸位卿家参详一二。”
说毕,殿中内侍将传抄的奏折一一递去,朱由榔坐在椅子上也不说话,静静地等待所有人看完。
等大家开始窃窃私语后,他才重新出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大家都说是朕打赢了这仗,是朕斩杀了二王,歼灭了十万大军。”
“可当朕看到这份奏折之后,才真正明白。”
“歼灭清虏十万大军,两厥名王的最大功臣不是朕,而是两广、潇湘千万士民!”
“我等君臣不可不知恩情啊,不说其他人,就说朕自己,难道踏入肇庆之前,就真的没动过继续攻打江西,收复四川的想法吗?难道朕真的考虑过百姓是否承受的了吗?”
“没有!朕为此而深感惭愧!”
“北伐要不要继续?当然要北伐!可北伐不能以百姓的血泪做代价啊,‘尔俸尔禄,民膏民脂’,即日起,朝廷的工作重心必须转向民生上!必须转向农业上!必须转向生产上!”
“凡是受兵祸较重,征发徭役过多的,一律酌情减免赋税,已经耽误了春耕的,各级衙门必须帮助组织抢种作物,绝对不能饿死人!”
“无论哪府哪县,只要出现大规模饿殍,必须严厉追究责任,想方设法也要渡过难关!”
第77章 赏赐功勋,祭祀英烈
自朱由榔瞒着一众大臣跑到贵州去,搞了什么“龙场盟誓”之后,整个肇庆朝廷的上下官员都处在极度紧张当中,仿佛头上有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
天子平安归来,还彻底扭转了前线局势,这对他们而言是真心欣喜若狂,过去大半年的气氛实在是太紧张、太迫切了,如今,即使敌强我弱的大形势还没有转变,但就江南而言,清军想一口吞下明廷势力,基本上不可能了。
这场战役至于明清双方,就像抗战时的“武汉会战”一样,战争形态由速决战转向相持阶段。
但朱由榔实在是没有之前意气风发的心情了,又一份沉甸甸的报告递上他的案头,是关于此战中,明军伤亡的统计。
光复中军前后三万五千余人参战,战死六千五百人,另有一千余失踪(其实大概率就是战死),左军战死五千七百人,失踪八百,前军是伤亡最重的,达七千一百人,失踪五百。
各军合计阵亡和失踪人员共两万一千余人。
还有约四千参与战斗的民夫,以及四千多各族山民武装,共三万余人。
触目惊心,除了直接阵亡和重伤不治后身亡的(也是酒精消毒取得了效果,否则这个数字估计还要增加三分之一)
还要有一些伤残之后无法继续服役的,也有近四千人。
好在补充了三万五千多俘虏,否则明军就真的被打残了……
不过即使如此,短时期内,军队战斗力也会大幅下降,这让朱由榔对瞿式耜他们“不能再打了”劝谏又有了更深刻认识。
朱由榔长叹一口气
“烈士抚恤必须做好,无论财政再困难,每月也必须让府县衙门向每一户烈士家庭支一斗粮,如有孤寡,另行安置,子女日后若参加科考,同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每年清明、元旦,各级衙门必须派遣官吏,带米粮登门慰问。”
说到这里,朱由榔原以为如今财政粮储如此紧张,瞿式耜他们会不同意,思索如何说服,却没想到瞿式耜只是默然应许。
朱由榔有些意外,倒是一旁的吕大器轻叹一声,解释道
“做这些要不了多少东西的,陛下以为,有几户人家还能领到米粮啊?”
朱由榔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接着便醒悟了。
是啊,有多少户人家能领到啊?这些牺牲的将士,大部分都是昔日西军、闯军从山西、陕西、河南、四川等地转战而来,或是从江南的弘光朝廷崩溃开始,一路溃逃南下。
他们还有家人吗?就算有,也都好几年没见过了吧……
山西、陕西连年大旱,又是鼠疫,又是兵灾
“是岁饥,人相食”
史书上短短六个字,就是因为活不下去这些原来的农民军将士才造的反啊!
由此可知,其中绝大部分人,恐怕早已是孤家寡人了吧。
朱由榔一时无言,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宁作太平犬,勿为乱世人。
最终统计下来,仅有不到六千户人家可以享受抚恤,这下大多都是两广子弟兵和家属跟随南下的左军将士。
至于那些个伤残士卒,朱由榔也吩咐让各个府县衙门统一安置,可以到基层充当里正、巡检之类的基层官吏,也可以加强对于地方基层的控制力度。
沉重的话题讨论完,总是要讲一些开心的事,比如说战后封赏。
瞿式耜和两位阁臣与吏部商议许久,最终花了三天时间才拿出了一个初步封赏方案。
此战功臣大致可以分为四批。
第一批便是有着定策指挥之功的李定国、李过、高一功、赵印选。
以李定国功劳最高,封齐郡公,授太子少保。
李过本来就是隆武朝册封的兴国侯,加封陈郡公,加授骠骑将军(武将散阶)。
高一功原为郧阳侯,加封鄂郡公,授金吾将军。
赵印选封安仁侯,授定国将军
第二批便是四人往下的郝摇旗、胡一青、袁宗第、刘文秀、艾能奇、刘体纯、李来亨等人
大明朝没有伯爵以下的爵位,其实郡公也很少封得有,一般都是国公,但瞿式耜等人觉得毕竟这仗还有得打呢,得留出点空间来,故而把明初的郡公爵位拿过来用。
这一批总计也有二十多个,瞿式耜等人按照功劳大小,分别授予伯爵和各级散阶。
不过王夫之和周邦是例外,他们虽然立下军功,却是个文官,所以王夫之加授中宪大夫,周邦加授正议大夫。
第三批就是再往下的各级参将等人了,这一级便没有爵位可授了,主要都是散阶。
第四批是再往下的有功基层军官和普通士卒,等各军上报之后,该升官升官,该赐银赐银。
当然,封官赏爵可不是一纸空文,还要有相应赏赐的,瞿式耜带着吏部和户部一堆官员噼里啪啦算了一天。
三十万两白银
这下子,不只是粮仓空了,银库也没剩下多少子了。张同敞弄来的一百多万两,如今只剩下不到三十万了,好在最新的一批市舶司赋税这个月就能押送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思来想去,朱由榔还是道
“这笔钱无论如何都是要出的,忠臣志士不可辜负,既然都出了这么多,干脆再拿出五千两来,作为专款,让人将可以搜集到的阵亡烈士姓名籍贯全部刻成牌位,于城北修建一座忠烈祠,永享香火。”
-------------------------------------
五月的炎阳逐渐升温,青空之下,肇庆城北门外,一次别开生面的祭祀仪式正在举行。
在刚刚奠基的忠烈祠旁,光烈皇帝朱由榔亲率文武百官,献俘祭祖,并兼祭祀忠魂。
朱由榔身着正式场合才穿的十二冕旒服,垂落的琉璃珠子让人很难看清他的表情,手持笏板,面东北方而拜。
他面前是一道长长的桌案,上面用布蒙着牌位。
而在他身后的空地上,数百甲胄齐整的刀斧手,正押着三百多名原犯有血债的清兵以及八旗俘虏。
“‘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何况建虏侵两京,掠中原,屠江南,使宗庙蒙羞而社稷有膻腥之难。”
“沧海横流,故显英雄本色,山岳板荡,方知义节忠烈!自桂北一役,凡杀生成仁,奋不顾己,效勇于沙场,而死节于王事者,三万余。”
“故以此祠,永祭香火,陪祀宗庙!”
说到这里,下面的文官们确实不淡定了,什么叫陪祀宗庙?这是明朝大臣位极人臣才有的待遇啊,三万多人都陪祀宗庙,那宗庙能摆得下嘛?
朱由榔却不理会,只是让人将桌案上的蒙布掀开,里面是一座足足四尺多高的牌位,上书“光烈元年桂林之役牺牲将士之位”。
而后朱由榔指着牌位,转头对所有百官道
“如有朝一日,光复金陵,当将此祠迁于太祖陵前!与我大明列祖列宗一同,永受祭拜,凡后世皇帝,必以此为训!”
是的,这些个为大明效死的将士怎么能就丢在肇庆呢?应当在孝陵,在宗庙之前,永受香火,与国同休!
而在此之前,大明光复军,必须打回江南!
“列祖列宗,四方英魂,请享血祀!”
言罢刀斧手锃然落刀,那三百可怜的俘虏被堵住嘴巴,只能呜呜作响,还未反应过来,便已人头落地。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唐砖[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寻秦记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