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72节

作者:理振
还有郑彩、黄斌卿两个原为郑氏部署,摇摆不定的兵头,想靠这些力量和清军硬碰硬,实在是以卵击石。
可更糟的事情是,随着清廷定下了三面围攻南明朝廷的战略方针,在战争到来之前,江南的多铎和洪承畴、博洛开始加快对于地方抵抗势力的清剿,以打消后顾之忧。
尤其是严酷的禁海政策,直接将几万大军的后勤补给与武器来源卡断了。
张名振呵呵一笑
“这不正是来给你送好消息了吗?”
“好消息?怎么讲?”
“那边肇庆那里又派人联络我们了。”
张名振淡淡道
张煌言疑惑
“怎么?殿下不是已经接受吴王的封号了吗?不会还不放心吧。”
张名振叹了口气,接着道
“不是传旨意来的,是送东西来的。”
“专门让郑成功用大船运送,从广东送来的,粮食四千多石,还有五万两银子,各式兵械,得有近万套,甚至还有两千支新式火铳和十五门大炮。”
张煌言讶异
“怎如此大方?我听闻南边自己也缺粮得紧,居然还愿挤出来送给我们,确实难得啊。”
“这只是第一批,人家说了,每隔两月补给一批,直到收复江南为止。”
张名振感叹道
“有时候我是真的看不透这位光烈天子啊,也不知这是真的心怀博大还是另有所图呢?”
张名振却是笑出声来
“所图又如何?身为天子,不应该吗?有时我真是希望,这大明真能有一个如曹、桓般的雄猜之主。三百年来,咱们从朝堂到地方,都在温柔乡中沁烂了。”
“殿下想开了吗?形势逼比强啊”
“还能怎么想?好在殿下也并非什么志在凌云的主,以前我一直担心这一点,怕他进取之心不足,现在看来,倒是好事了。”
张名振无奈苦笑
其实在明末一帮乐色王爷里,鲁王真的算得上最贤明的那一批,历史上,五年之后,也就是永历七年,鲁王政权为了寻求郑成功的支持,主动去掉监国称号,从此移居南澳、金门。
之前唐、鲁争立,除了两边私心作祟之外,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两边都并非天家嫡系,甚至血脉关系远的可怜。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两人都不是明成祖朱棣的后代,而是其他藩王旁支,故而也就不存在所谓谁比谁正统的问题。
但朱由榔不同,可以说弘光死后,当今天下,若说谁能够代表大明王朝,就血统而言,恐怕不会有人比朱由榔有发言权。
明神宗万历皇帝生育能力不咋地,娶了两任皇后,唯一的嫡子朱常洛登基不到一月就挂了,留下的几个孙子几乎全部早夭,就只有朱由校、朱由检两兄弟长大成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再然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如今尚还留存的万历血脉,还真就只有因为封地远在湖广湘南的桂王一系了。
就凭名字里的这个“由”字,他就比鲁王、唐王合法性高一百倍。
当然,合法性这东西,归根结底还是打出来的。
张名振跳过了这个话题,又问道
“郑彩、黄斌卿那边可有动向?”
张名振闻言肃然道
“这二位最近几天可是闹得凶啊,又是讨饷,又是要攻打宁波沿海州县,明摆着就是想脱离舟山,依我看,郑彩等人未尝没有降清的可能。”
郑彩等人的心思其实并不难猜,和当年郑芝龙控制隆武时的打算差不多,其实就是想用明廷这杆大旗把自家势力借壳上市,争夺利益。
这些人的所谓抗清意志完全来源于抗清这面大旗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一旦他们发现得不偿失,就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作为傀儡的朝廷。
可现在郑彩等人的愿望却大多落空了,首先是朱以海聚集起来的力量非常复杂,郑彩一系并没有像之前郑芝龙那样占据主导,张名振、张煌言等人手中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其次,朱由榔在南边的崛起也让他们的地位变得尴尬起来,张名振等人可以毫无负担的接受光烈朝廷方面的改编,但他们能吗?当初他们就和郑成功分道扬镳,现在郑成功已经是光烈方面的海军都督,真的会不追究当初的事情吗?
而且从以前叱咤风云的东南一霸,以及架空鲁王朝廷的目标比起来,俯首低头给光烈朝和郑成功当马前卒,无论如何都不甘心。
故而,郑彩和黄斌卿难免会动一些其他心思,张名振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
张煌言闻言皱眉
“要不,咱们先发制人?“
张名振颔首赞同
“我也有同样想法“
二人都是杀伐果断的性格,一谈到这方面就开始计划了起来。
张煌言愁虑道
“只怕咱们手上没这方面的人手啊,总不能束甲相攻,直接大军对阵吧,能不能成功是其次,关键如此自相残杀,也不利于士气,有损实力啊“
张名振突然靠近,而后低声道
“我与南边的锦衣卫取得了联系,或许可以请请外援。“
张煌言稍稍思忖,而后道
“余姚来的王翊也是个可以信任的,其人在浙东招募了不少青壮,这些人大多是农家子弟,与郑彩那边素无往来,不易走漏消息,应能够做个帮手。”
“王翊?我对这位新来的兵部侍郎印象倒是不深,不过他手下那个姓朱的郎中倒是令人钦佩,一介书生,竟然敢只身出海去日本搬救兵,只可惜天真了点,倭人贪得无厌,哪时能依靠的?”
“朱之瑜吧?是个有气节的。”
第33章 设伏
舟山岛上,定海卫所城中
原鲁王监国政权的内阁大学士熊汝霖住所中,张煌言、张名振、王翊等人聚在一起,共商大事。
一名满身绫罗,海商打扮的中年人走了进来,向众人见礼。
张名振介绍到
“这是锦衣卫的雷镇抚使,乃是受天子所遣,前来与我等联系。”
来人正是锦衣卫执行司镇抚使雷汜,在确立了今年将要发动的战事后,锦衣卫就在加速各地部署,其中浙东的吴王一系反抗力量尤为重要。
毕竟清军在江南军力极强如果能有一支敌后军队牵制,就能降低明军正面应对清军的压力。
故而朱由榔对于支援浙东政权可谓下了血本,这在朝中也引来了不少大臣的议论,在他们看来,浙东虽然不是清虏那般敌寇,但也是“形同叛逆“,自居监国,这要是放以前承平年间,怕是十个头都不够砍啊。朝廷大度,为了大局没有追究就已经开恩了,如此资助,会不会养虎为患?
但朱由榔毕竟不是蒋光头,在他看来,与其担心这点东西就能养虎为患,不如反过来想想,自己这不仅是在支援敌后抵抗力量,同样是在向浙东政权麾下各支武装展现自己的力量,大家都是人,何况朱由榔的合法性与影响力比朱以海强多了,庞大的实力展现下,没道理反对被自己收编。
就像后世冷战时期,美苏争夺第三世界国家时发现,比起封锁打击,其实援助更能施加自己的影响力。
重组之后,执行司在锦衣卫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体现为两点,首先,执行司不同于探马司,不在各地设立千户所,而是直接由总部直辖六支执行队,用于特殊任务。其次,相较于探马司那种斗智斗勇的情报工作,执行司就粗暴多了,啥强弩、火铳、炸药乃至于火炮都能用上。
雷汜这次带来了其中两支队伍,依照朱由榔那后世学生的天真想象,这种“特种部队”,怎么也得是有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神秘装备、严密科学的各层组织以及天马行空的战术原则。
但事实上,却是百来个满脸横肉的大汉,手里拿着各色或是炸药或是强弓硬弩的攻坚武器,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手语、口令,只有一帮打家劫舍起家的山匪海寇们“老阴比”式陷阱……
雷汜当即表示,他麾下的人手会伪装为吴王侍从和护卫,等郑彩等人受召入见时,直接上去伏杀其亲卫。
这种陷阱和刺杀手段可谓相当老套了,但自古到今,确实屡试不爽。
问题在于,郑彩真的会受召吗?他又不是煞笔。
他当然会。
因为张名振他们并不打算将召见的定在他们控制的定海城,而是处于张名振和郑彩他们各自驻军间隙的岑港内,让郑彩和黄斌卿放心。
但如此一来,想要以优势兵力包围对方就不太可能了,郑、黄等人的亲卫加起来至少也有三四百人,而自己这边能够安排的伏兵也不会超过这个数字,到底能否万无一失,就只能寄希望于雷汜带来的锦衣卫执行队了。
………………………
郑彩虽然姓郑,但和郑芝龙与郑成功并没有血缘关系,他原本是郑芝龙的从子,在海盗们的关系网络中,所谓从子其实就是亲属部下。
当初隆武朝时,隆武帝下令让郑彩出杉关抵御清兵,结果郑彩不顾时任给事中的张家玉一再催促,按兵不动,后来干脆主动退兵,令福建门户大开,是隆武殉难的主要责任人之一。
历史上,这厮排除异己,擅杀了反对自己的内阁大学士熊汝霖,最后被郑成功剥夺军权软禁。
从中也可以看出,正是这个复杂的庞大海上集团,其实组织相当松散,之前完全是依靠郑芝龙的个人威望聚集在一起,一旦郑芝龙没了,整个集团就会分崩离析,故而朱由榔用尚可喜换回郑芝龙,的确是一步妙棋。
郑彩虽说是郑芝龙从子,但年龄却比郑成功大多了,今年已经四十多了,黄斌卿倒是和郑氏没什么关系,他是舟山本地的参将,鲁王进入舟山后,就变成了本地的地头蛇实力派。
眼下,两人手里共计有一万四千多兵马,近百艘战船,占了浙东军事力量的一半,原本以为可以依靠这些实力掌控架空鲁王,却没想到对面的张名振等人空前团结,抱成一团,竟然是找不到介入的地方。
“肇庆那边要封我做后军都督?莫不是假的吧?”
郑彩听闻将佐来报后,有些迟疑。
刚刚吴王方面派人来通知,说是随着支援而来的还有肇庆送来的任命,要让他做光复后军都督,桂北一战后,所有人对于南方明军的结构也都有了初步认识,郑彩知道,一军都督是肇庆朝廷当中,武将可以达到的最高职衔了,这实在让他难以相信。
黄斌卿倒是在旁解释道
“也并非不可能,国公请想,这任命看似突兀,其实也有迹可循。”
“如此这般,对那南边的天子有两个好处,其一是拉拢国公,架空吴王,毕竟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我不相信那天子能容忍吴王手下这么多人马自立一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其二嘛,光复军虽分设六军,其中只有四军实编,而在这海上,却是只有郑成功一家独大,那天子怎能放心?若是能将国公拉入麾下,便能制衡于郑成功,与其分庭抗礼,不复一家独大之势。”
郑彩仔细思虑,觉得颇有道理,张名振等人设计这个借口时,恐怕就已经考虑到这些了。
觐见吴王受封的地点在岑港内的一处别院,这让郑彩很满意,因为这里处在他的势力范围边缘,可以保证军队随时能够支援到。
“那边去会会,只要那南方天子承诺不改编我的部属,让我等独立成军,受他一个都督也是好事”
于是乎,两人带着各自亲卫兵马共计四百余人,全副武装,前往岑港。
当然,他们没注意到的是,今天的岑港,多出了几艘大船,他们只当是肇庆方面用于运输物资的货船而已……
“一队四个组,在甲、乙、丙三个点位埋好火药,一旦炮响,随时点燃。”
“炮组的家伙事检查准备好没?”
“三门虎蹲炮,够了,碎石、铁钉,几十步内绝对能大范围杀伤。”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无家[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宋时[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明血[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琅琊榜[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