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93节

作者:理振
雨幕和狂风之中,箭矢、火铳、滚油都丧失了它原有的威力,战争回归到它最原始、最残酷的状态——近身搏杀。
城墙上,不时会有士卒用竹竿猛力将伸上来的云梯给顶下去,但城下清军倒也并非完全没有远程杀伤力,虽然弓箭和火铳在雨天没法再用,但少部分强弩却是可以,虽然数量稀少,但总好过没有。
一股十来人的清兵选锋终于顶着滚石冲上城头,高呼先登,与明军锋刃交错,混战在一起。
李明忠部纪律俨然,以队为单位,队正居中,负责一段城墙,失去了射击机会的火铳兵装上刺刀后成为了长矛手,与最前面的刀牌手互相配合,步步紧逼。
而且明军也并非所有火铳全部报废,这年头的城墙上有城楼,里面不会被风雨淋到,李明忠便将部分精锐火铳手安置其中,集火射击。
但原本作为守城利器的掌雷就没办法了,毕竟这玩意不是子弹,投掷出去后还需引线点燃。
于是乎,从几座城楼里不时射出的冷枪很是让攻城清兵胆颤,之前的几天他们吃够了明军火器犀利的厉害,都快被吓出恐惧症了。
可即使如此,相较于前几日,明军守城的难度还是几何倍上升,清军通过壕沟避开了火炮轰击,连日梅雨又废掉了大部分火铳,近身搏杀本就是清军强项,虽说济尔哈朗尚未出动自己的镶蓝旗精锐,但只是绿营,至少在人数上,也足以压倒明军。
“哗”
“杀!”
风雨夹杂着叫喊、撕扯和哀嚎,鲜血顺着冲刷下光洁的城墙青砖,与雨水汇合,在低洼处形成一个个“血湖”,两军将士用刀刃、用长矛、用盾牌、用手脚、用牙齿,用尽一切可以想到的方式,置敌手于死地。
从早晨直到傍晚,一轮接着一轮,济尔哈朗依仗人数优势,命绿营分为几个波次,交替攻城。
李明忠虽然知道,如此消耗下去,自己城内这两个营的明军,精疲力竭只是时间问题,可不然呢?
-------------------------------------
骤雨疾风之下,汹涌暴涨的漳水河边,刘家塥镇子前
江南地区有很多这种镇子,一个地方较大的氏族豪强,以族人为中心,向外开拓田地,最后形成一个大的庄落。
江南、湖广地区文风鼎盛,凡此大族,远远就能望见进士牌坊、家风碑记之类的事物,祠堂宗庙依次峥嵘显立,只可惜镇中人,无论豪强百姓,都早已匆匆南迁,只剩下三千多明军士卒,依托土墙壕沟,背靠漳水守御。
匆匆数骑在雨中勒马而立,为首一骑身着绯色文官袍服,被雨水打湿通透,头上乌纱却是悬于鞍下,腰间锋刃斜带,远远望去,却是有些英武之气。
“本官乃武昌知府,新兼前军七师录事参军连城璧!速速开门!”
自光烈元年军制改革以后,朝廷向军中派驻文官变为成例,但朱由榔和阁辅大臣们很快发现了问题。
有本事能出任军中文职的文官太少了,虽说军中文职不得干预指挥,只负责记叙军功,笔录日程、战史和监督将领违纪贪污,处理军民关系,而且只有上报之权,不能临机处置。但起码也得懂一点军事吧?若是一窍不通,恐怕连这点事也未必能做好,更何况军中文官事实上还是朝廷与中底层军官建立联系的重要一环。
能有这般允文允武本事的官员,大多在朝中都是一方督抚,封疆大吏,早就被提拔,肩挑重担了。
最后,经过多方考虑,才逐渐形成了可以实施的办法,那就是军中文官由该部队作战区域内的主政文官兼任。这么做有两方面好处,其一,按照朱由榔的用人标准,能被他分配到前线地区当主政官的文官都是自己属意的人才,如闽南张家玉、川东文安之等等,能力绝对不差。
另外,也可以加深战区军事指挥官和民政主官的联系和感情,将两人的功劳和业绩绑在一起,武将如果只顾打仗,不顾战区百姓死活,军纪松弛,会被文官记录弹劾。文官由于自己也属于军队的一部分,军队战绩和自己的政绩挂钩,也会倾力配合,不敢扯后腿。
这有些类似于后世常常让省市一把手书记兼任当地军区政委的做法。
一般情况下,内阁学士和督抚大臣可以兼任一军文官,称为都督长史,如堵胤锡兼前军长史、张家玉兼左军长史;地方三司官员、知府可以兼任师级文官,称为录事参军,如连城璧;兵备道、知县可以兼任营级文官,称为典军主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然,教导师是例外,将军中文职和政宣体系融为一体,随军文官成为一种常设职位,而非兼职。
验证身份后,镇中将领才打开庄门,迎连城璧入内。
城中主将为第七师所部奋字营参将易知,按照规定,录事参军虽在总兵之下,但却在参将之上,所以易知还是以以下官礼相见。
“参军这是何时履职?如何到了末将这边?”
两人入镇中一处院落入定,易知好奇问道。
“前几日堵阁老刚下的调令,让我带着一个营过江,兼七师参军,暂且归李总兵调遣,我行到汉阳,就听到汉川被围攻多日的消息,就凭手里这一个营恐怕突不进去,便想到先往这边来。”
“那一营兵马才刚过汉水不久,我怕这边拖久了出事,便寻了几匹马先连夜赶来。”
连城璧竟是在风雨中快马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到刘家塥,喝了一口热茶缓缓,这才开口。
易知闻言佩服,他出身草莽,本以为大明朝文官都是神仙般不食烟火的人物,但被调到湖广以来,却是见到过不少允文允武,精干果决的。如备受前军将士爱戴的堵胤锡,以及之前自己在岳州见到的那个换作顾绛的新任知府。
“这几日清虏自从修通壕沟,直通汉川城下,又兼风雨,火器失灵,总兵那边打得相当艰苦,末将也想过侧击清军,缓解城中压力,但奈何济尔哈朗相当狡猾,早已派出两千骑兵驻于刘家塥北侧,就等着我们出门呢……”
易知长叹一声,对连城璧讲述现状。
连城璧听完后,却是奇怪
“清军为何不直接攻打刘家塥?”
易知闻言笑道
“参军有所不知,这刘家塥地形特殊,北面是漳水,东面亦有一条小河,平时倒不怎么样,雨季连绵,水势暴涨,两河交汇,竟将两面堵得死死的,又兼西、南两处多为水田,一遇风雨,便是沼泽般泥泞,大军难以展开,清军就算来犯,最多也就能铺展开两三千人。”
“反倒是镇中建于高地,不会受泥流、水势影响,清军之前也有上万大军轮番来犯,但受地形所致,难以展开,只得分为两三千人一股,多次被我军击退,伤亡不少,久而久之,便也不再进犯了。”
这种地形在湖广、江西、安徽等地,建在河边的村镇中比较普遍,往往都把村庄建在一片平原中的高处,一旦雨季,水势暴涨,能够避免洪水威胁。
到了战时,却是绝佳的军事据点。
连城璧闻言略有所思,踌躇道
“如此地形,却是骑兵的死地啊。”
第69章 侧击(下)
次日午后,雨势稍减
阴沉天际笼罩下,清军副将刘庆清望着营外雨后泥泞土地,心中同样深重,他是监视刘家塥明军的两千骑兵主将。
他原本是唐通部下,唐通其人,和姜镶、金声桓、李成栋之流的军阀头子类似,虽然没上面三位这么骄横跋扈,但多次倒戈,为人不齿,当初投降李自成,倒是镇守居庸关的杜之轶先开城投降,腹背受敌,不得不降。
后来山海关之战,他带兵和吴三桂接战溃败,李自成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可其人面对多尔衮大军,见李自成溃败,却是又投了清军,反戈一击,从此一心一意给清廷卖命,可惜的是,纵使他如此忠心,死后还是被清朝史书编进了《贰臣传》。
清军除了满蒙八旗外,由于大量投降的北方明军,所以还拥有不少绿营骑兵,唐通所部便是其一。这两千骑兵论起来,大多都是当初的大明边军,这也不怪人家,谁叫你明廷不发饷呢?总不能让人饿死吧。
刘庆清之所以心情沉重,正是因为汉川那边的消息,壕沟修成以后,清军已经轮番攻城六日,但依旧毫无进展,反倒是伤亡超过三千,明军可谓众志成城,上下一心,每次胜利曙光显露在清军眼前时,都会被同归于尽的明军士卒堵下去。
他知道,济尔哈朗这一路清军责任重大,江西那边集中了明军绝大部分主力,而湖广后方只有堵胤锡、高一功苦苦支撑,清军想要一举扭转战局,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突破湖广,将明廷前线大军的退路彻底砍断。
可眼下,区区一座汉川城,便将数万大军堵得进退不得,武昌、岳州、长沙,又在何处呢?
“将军,明军出镇了!”
刘庆清闻言立即按剑而起
“何时?”
“就在半时辰前,明军门户大开,看旗帜人马,估计全营都已出动,计有三千余众。”
经过了两年的战争,清军这边对于光复军的编制体系也算有所了解,知道他们分为军、师、营三级。
刘庆清立即决然下令
“通知所有弟兄,先牵马行到三百步外,如若地势不泞,再上马冲驰!”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骑兵统帅,刘庆清对作战地形有着许多要求与警惕观察,骑兵不是主战坦克,遇到泥泞地形相当麻烦,有时灵活性还不如步兵,比如当初死在了广西水田里的尼堪,恐怕最有体会。
两千骑兵,各自牵着马匹,一路行到刘家塥西门外的平地上,面对远处三百多步外的明军大队,翻身上马。
只见明军全部脱去重甲,只是着军服而已,见清军骑兵列队上马,却也不再行进,开始就地在泥泞中列阵。
长矛、刀盾将方阵围得密不透风,刘庆清见之皱眉,明军这是要干啥?
之前他猜测,对方恐怕是忍受不住,想出去支援策应汉川城,没想到一见自己骑兵过来,就留在泥泞地中不动了。
刘庆清当然不会蠢到带着两千骑兵冲进泥泞地里和明军搏杀,可明军将领这么做又有什么意义呢?
两军就这样沉默地对峙了一个时辰,所谓一鼓作气,再则衰,三则竭,做好了冲杀准备的清军士卒和马匹渐渐不耐烦起来。
就在他疑惑之时,身后却传来将佐禀报军情打破宁静
“将军,咱们背后,背后数里外有一股明军正在赶来!”
“还有明军?多少人?”
“远远望去,应当也有三千人左右。”
刘庆清凝神思索后下令
“在这里等着也没有屁用,先留下四百骑继续监视,其余人等随我去看看,若有机会,先冲杀那一营明军,回头再收拾这边!”
一千六百骑又转移到数里外,又是一支明军,一见到清军骑兵大队就开始结阵。
这回地形稍稍好些,清军不再客气,直接分作数股,准备冲杀,骑兵飞驰而往,手中弓箭齐发,受到风雨影响,箭矢软绵,杀伤不足,并不足以撼动明军军阵,最后还是得冲阵。
“突!”
骑兵化作锐角状突入,明军丝毫不惧,枪矛刀盾齐出,顶着伤亡硬接下来。
就在这边战得正酣时,刘庆清身后将佐却又连忙来报
“将军,刘家塥那边明军动了!”
正当清军主力正在这边交战,那边的明军迅速动员起来,列阵步步向前,他们丢弃了辎重,只带武器,从泥泞的土地上,朝战场方向列阵移动。
刘庆清几乎立刻反应过来,明军这是想耗死自己!
雨季之下,骑兵往来奔驰相当消耗体力,对方就是想让自己在两边疲于奔命,刚才在镇门外列阵不动,完全是在给这边的明军争取时间,一方顶住清军骑兵,另一边就立刻向前移动,互相交替掩护,最后将自己围在这泥泞丘陵地带围杀!
反应过来的刘庆清毫不迟疑迅速抽身,让大军脱离和明军接触!
只可惜监视刘家塥方面的那四百骑已经难以撤离了,当然也只得抛弃,古代战争中,步兵面对骑兵几乎只能落入下风,想要反杀,就必须充分利用天时地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见清军将领毫不拖泥带水的北遁,连城璧还是有些遗憾,但他知道自己没时间在这里空耗,两个营汇合后,迅速朝汉川方向而去,策应李明忠,为其分担压力。
济尔哈朗听闻讯息后,也不得不抽出一万多清军先围剿这六千人马,而汉川这边,残酷的拉锯也略微减轻。
-------------------------------------
绿色为控制边界,橙色为交战地区
正当湖广梅雨正在持续时,江西地区的梅雨季节却刚刚过去,这风雨交加的二十天里,鄱阳湖对峙的双方都没有什么大动作,直到一枚石子打破了平静。
李定国动手了。
四万大军疾行北上,只用了七日,就拿下了空虚的建昌府全境,而后休整一日,挥师东进三日夜行军二百四十里,兵临福建都司所在的建宁!
吉安府的郝摇旗则得到了李定国的书信,要求他率军东进抚州,无须攻下府城,打通后勤路线即可。
博洛当即大惊,亲点六万人马往福建集中应对,可李定国还未等清军进发围攻,就继续北上,连克松溪、蒲城,一日拿下仙霞岭,跳入浙江地界。
整个清军的江西、福建、浙江军力配置被这四万人搅得天翻地覆!
等北面长江流域梅雨将尽时,清军才发现,这厮已经带着人迂回到了多铎等人所在的饶州府侧后!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