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19节

作者:理振
雷潜正色道
“届时,清兵必然分散四处,城外王师也会发起佯攻策应,刘良佐注意力都在各处,府监那边必然空虚,我们需要你们的人手,进占府监,把里面的人放出来就行!”
夏完淳有些迟疑,吞了吞口水
虽然他也经历过抗清起事,但像如今这般刺激,于敌人眼皮子底下,袭击就在应天府衙不远处的监狱,还是有点让人生畏了。
雷潜见对方年轻,有这般反应倒也不奇怪,安慰道
“夏兄弟不用怕,府监那边我们早就安插得有人了,你们过去并非强攻,而是里应外合,而且据我所知,清虏在府监没留几个人,撑死也就一两百,等事发之时,四面火起,恐怕更是分散,不堪一击的。”
“而且我们会派几个人帮你们,不必太过担忧。”
夏完淳闻言只得毅然点头。
府学之中,有大概六七十个陈子龙他们串联起来,被动员的士子,加上他们的亲信家仆等人,合计大概有两三百人,锦衣卫当然不会放心这些人的战斗力,故而专门派了五个精干人手过来,帮忙组织指挥,并且迅速教他们如何使用武器。
火器发明后就这点方便,这些人也不需要使用啥精密家伙事,一人一杆火铳,一把佩刀,还有一些掌雷,就这玩意随便示范几遍,小孩子都能学会,更别说读书人。
更重要的还是教他们如何列队,也不许多好,勉强不乱就行,反正也没啥要他们强攻的,能唬住守监牢的那百来个绿营小卒就行,监牢内部已然插有内间,两面夹击之下,用不了多少功夫。
三日后,午夜刚过,凌晨时分,天将拂晓
府学之内,士子们相当紧张,这时许多人第一次摸武器,但同时也心潮澎湃,他们并不傻,而且能被陈子龙发展进来,主动参与起事的,都是些胆大的家伙,知道如果今天自己能成事,日后天子入主南京,重定河山之时,这得是多大的政治资本?比特么什么举人、进士的狗屁功名强多了。
青史留名,在此一搏!
第109章 火起(下)
夏完淳作为士子当中的领头人,把文人青衫的长袖挽起来,腰间别上利刃,一手持新式火铳,站在众人跟前。
尚未日出前的南京城中寂静一片,由于宵禁的原因,街面上几无灯火,唯有零星清军兵丁三三两两巡回在街巷之中。
“诸君手中器械可都检查好了?还有半个时辰,我们便要动手了!”
夏完淳看着眼前众人,正色沉声道
对于缺乏训练的一般人而言,最合适的武器莫过于火铳,操作简单,威力巨大,只需示范一两遍,就能熟练掌握。
好在,参与进来的除了这些士子外,还有不少家丁、健仆,明末江南地区蓄奴之风盛行,凡是大户人家,都会募些家丁之类青壮看家护院,这些士子不少家中殷实,有些还是官宦富贵人家,自然能带出不少家丁。
这些家丁只需分配给武器,便是一股战力。
而队伍当中,还有锦衣卫专门派来的五名精干军官,用于指挥组织他们,毕竟这些人战斗经验基本为零。
院外,“咚咚咚”,一阵鼓声远远隐约传来,一快四慢,这是更夫在用鼓声报时,证明此时已是五更(凌晨五点左右)之后。
夏完淳率先站立起来,一臂高振
“诸君随我来!”
“绷!”
原本紧闭的府学内院大门轰得一声打开,两百多号人鱼贯而出,明火执仗,于原本静谧的凌晨街面中,犹如石落平湖,激起波浪。
原本街面上巡视的一队清兵马上反应过来,二十多号人往这边围来,正要发问,只听
“砰砰砰”
乱枪响过,传遍整个街道,硝烟弥散,留下十多具不敢置信的尸体,其余纷纷溃散。
夏完淳没时间和这些虾兵蟹将纠结,连忙高呼,带着众人,往北面不远处的府衙监牢狂奔。
与此同时,太平街、武定桥、北门桥、裕民坊、鸡鸣寺等城内各处,都已经喧嚷一片。
城外,早就接到了锦衣卫消息的明军分以庞刚、周嘉屏和海军冯信、陈泽近四万人,在阅江楼、定淮门、石城门、三山门外发动佯攻。
明军一次动用超过三百门火炮,惊天动地,在城内都能依稀听见炮声,看到火光闪烁,再加上四处城门全部受到攻击,明军甚至还搬出了云梯之类攻城器械。
全城百姓都被从睡梦中惊醒,清军立刻就反应过来明军这估计就是要发动总攻了。
刘良佐被从床上叫醒,一边让人通知洪承畴,一边亲自带着亲兵,让人勒令城北军营里的清兵,准备集中力量守城。
而城内此时情况也不乐观,各处都出现不明人员趁乱袭击清兵哨卡和巡检衙门,清兵只得满城到处弹压杀人,混乱一片。
许多百姓惊醒后探出头来查看情况,有些胆大的甚至跑到街面上,当然,还有很多趁乱摸鱼的地痞流氓,借着混乱之际,行打劫勒索之事,嘈杂之声迅速鼎沸起来,混乱之下,一些地方燃起大火,也不知是锦衣卫干得,还是趁乱打劫的地痞干得。
夏完淳这边两百多号人沿着街面一路向北疾行,其间虽然也有零星兵丁阻拦,但完全挡不住,现在全城都在动荡之中,四处火起,这两百多人并不算起眼,清兵也抽调不出这么多人来拦截。
至于几十人的规模,一通火铳过去,便作鸟兽散。
前后也就三四里路,一刻多钟便可抵达。
监牢守狱兵卒自然大惊失色,连忙闭门抵挡,眼下大部分兵卒都被派出去弹压城内,或是前往城墙参与守御,府监当中只有一百多号人看着。
参与领头的锦衣卫执行司军官,直接掏出掌雷,点燃扔进去
“砰!”
数声巨响,那木质栅栏门瞬间支离破碎,还未等外边人员冲进去,里面就已经传出喊杀声,被安插到狱卒当中的锦衣卫执行司人员已然反水,混乱一片。
夏完淳带头突入,所有士子、家丁聚做一团,也不用正面厮杀,看到有人冲过来就是一通火铳,炒豆般枪声此起彼伏,不到两炷香的功夫,清兵便全部四散奔逃。
他们带着人进去,将监牢全部打开,原本隐藏于此的近两百号执行司队员重获自由,夏完淳让所有人把武器分发出去,又夺了狱卒剩下的家伙事,合流超过四百人,一起杀了出去。
府监距离应天府衙不过两里开外,声势很快就传到那边,清军就算再蠢,也知道这般几百人的队伍,绝非什么地痞流氓能弄出来的动静。
洪承畴这会儿正在皇城外的原五军都督府衙门里,调配各部参与守城,一听闻这边动静,只当是明军内间在搞破坏,从刘良佐那边调了一个参将,带着一千多号人,过来堵截。
有了执行司将士们的参与,起事队伍战斗力顿时暴增,锦衣卫重建已经有一年多了,人员构成上逐渐精干,一部分是雷潜通过向商人、帮会等社会组织发展的情报人员,同时,执行司也从军中挑选出不少好手,甚至还有一些教导师中的士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又加上这一年多的诸多行动,无论是云南光复,还是川东、浙东的协助,都让锦衣卫上下迅速积累了大量斗争经验,培养了一批战斗力出众的精干缇骑。
面对清军阻拦,他们熟练利用地形展开巷战反击,事实上,武备局专门为锦衣卫打造了一批精良特供武器,比如短管双发火铳,用石灰粉尘加工的简易烟雾弹,贴身细甲,钩索之类。
南京市井经济格外发达,街巷之间错综复杂,几颗装有石灰的烟雾弹扔了出去,顿时便让身后追兵找不到方向,尤其虽然清兵在南京也抓有壮丁,但军官都并非本地人,而锦衣卫在此潜伏多日,又有本地士子带路,跑得极快。
一行人先是狂奔到武定桥,从一家秦淮河边的画舫之下,找到火药和其余武器,装在三辆准备好的骡车之上,迅速继续往聚宝门而去。
聚宝门城楼内,一身穷酸秀才打扮的冒襄往身后火光点点,喧嚣一片,转头对已然甲胄齐备的清军绿营参将道
“张将军,是时候动手了。”
张洵出身漕兵,明清漕运是个鱼龙混杂的江湖地,张洵本人也是个任侠义气的性子,之前冒襄找到他,先是说自己处境困难,来投奔他,由于冒襄父亲曾经对他有提拔之恩,张洵再三款待,还给冒襄安排了一个军中文书的职务。
但冒襄见关系稳定后,就露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准确来说是软硬兼施。
一方面,功名利禄自然是要许诺的,只要事成,夺下城门,光复南京,这是何等泼天功劳?届时何必在这当个守门的小小参将?捞个爵位,子孙后代与国同休它不香吗?
另一方面,冒襄直接威胁,反正我是参与了起事的,如果我被抓,一定会供出你,按清廷镇压抗清力量的烈度和手段,你一不是辽东旧部,二不是九边军将,有脱身的可能吗?
面对如此赖皮的手段,张洵自然别无他法,只得相从,再加上这几日城外明军声势浩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南京易手在即,这也催使张洵的决心更加坚定。
绿营清军不同于光复军,由于大部分都是投降而来的明军和农民军旧部改编,往往都是靠山头分派,比如你一个原明军参将投了过来,那你带来的那点人就是你的根底,虽然后面会补充,但是各将手里的人马是参差不齐的。
同样是参将,有些手里有三四千,有些只有七八百。
张洵理好甲胄,提起身边长刃,对冒襄沉声道
“某已让军中亲信弟兄准备好了,估计有一百多号,你们那边多久过来?”
冒襄正要回答,只听城内不远处街巷有铳声夹杂着呼喊、脚步,顿时兴奋道
“来了!我们快动手吧!”
第110章 贰臣末路(上)
夏完淳身先士卒,冲驰在前,从武定桥到这边路上,许多原本在四处搞破坏的锦衣卫成员也归队,还有许多见势跟随的士绅,等到了聚宝门这边,竟是有了七八百人。
清军当然想阻截歼灭,可城外的压力越来越大,光复军在各个城门同时发起总攻,不仅是用火炮轰击,甚至已经开始抬着云梯攻城,虽然由于南京城高池深,并没有取得太多效果,但数万人的声势与压迫,还是牵制了城内绝大多数兵力。
洪承畴已经抽不出人了。
只能坐视城中锦衣卫和反清士绅们合流,在街道之中横冲直撞。
一遇清兵,都用不着夏完淳命令,一通火铳过去,大多作鸟兽散,毕竟到了这时候,清军士卒也不是傻子,知道清廷在南京的统治已然快到头,如何又会来送死?许多干脆倒戈投降,跟随其后。
众人以割辫为号,一行“联军”走到哪,都有割辫相从的士绅、义民、降兵,街道两旁,依稀可见剪断的发辫。
“随我往聚宝门去!开城门迎王师!”
“开城门迎王师!”
数年间,被高压统治所震慑的南京士民一下子就达到了情绪的爆发点,争相往城南聚宝门方向涌去,越聚越多,拉出长长的队伍。
张洵见城南火起,从城楼内站了出来,正当其时,有信使快马从皇城方向赶了过来。
“张参将,学士有令,让你率部戒严聚宝门,有乱民要过来夺门,须严防死守,最好歼灭其部。”
张洵面无表情,也不作他言,只是颔首,而后派人把手下军官都召集过来。
张洵所部大概两千多人,把总以上军官也就十几个,一过来看到信使,知是有军令下达,信使乃是洪承畴亲信,也只当张洵要传达命令,并未觉得怪异。
张洵面对手下军官朗声道
“诸位弟兄,实不相瞒,城内出了乱子,有明军内应鼓动百姓,带着好几千人要来攻夺聚宝门。”
“城外诸多城门也被明军十几万大军围攻,危在旦夕。”
信使听到这里,一下子就有些皱眉,传达命令就传达命令,说这些有的没的干嘛,还十几万大军,这不是败坏军心吗?
张洵却是毫无顾忌,接着道
“依某看来,这南京破城最多就是旦夕之间的事情,咱们眼见就要完蛋了!”
信使已然察觉不对,当即起身要打断说话,结果身侧两名亲兵忽得上前,将其缚手按住。
“张洵,你要干什么!”
还没等骂完,便已然有人贴心的给人嘴里塞了破布,只能呜呜作声。
“不瞒各位,我张洵已经和朝廷大军取得了联系,准备开城迎接陛下王师入城!”
“今日之事,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座诸位,要么与我一同起事,要么就算不从,难道洪承畴就会放过你们吗?更兼王师入城以后,必然会清算负隅顽抗之辈。”
“是要做献门功臣,封妻荫子,还是要做阶下囚,束手等死,诸位决断吧!”
嘴里虽然是让人决断,但周围近百亲卫已然围了过来,若是不给个肯定答复,恐怕是走不出城楼。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无家[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宋时[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明血[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猎明[精校版]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国色生枭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琅琊榜[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