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1节

作者:理振
朱由榔饮了口葡萄酿道
谢颖苦笑
“地主六成!而且本来该地主承担的税务,也被强加到佃户身上。”
朱由榔愣住,而后大怒,一掷杯盏
“平湖知县找死吗?”
谢颖连忙道
“陛下息怒,臣还没说完呢,其实比起佃租,江浙之地,更严重的是蓄奴成风,仅平湖一县,四家大族,其下族人、家奴竟然占了人口的三成有余,这些奴籍丁口,挂在主家名下,过得比佃农还惨,随便打杀都不必报官,导致一县当中,泰半人口,或为豪族家奴,或为豪族佃户,受主家压迫,官府又与大族勾结,将税务转嫁给其余自耕农,导致自耕农反而过得还不如佃户,一旦受灾,便只得变卖土地,入豪族为奴,如此循环往复。”
“不仅嘉兴,浙江各地,除了杭州周围稍微好些,其余大多如此,臣听说杭州知府顾炎武被参,就是因为带兵抄了一户钱塘县大族的家,结果人家在天启时就有人在朝中做过侍郎,凭借关系,竟是策动都察院那边上告顾炎武。”
“杭州都算好的,起码顾炎武还敢抄家,其余诸多府县,按察使衙门巡查时,就装装门面,其余时间,与崇祯、天启时无有二异。”
朱由榔听到这里,却是平静了下来,重新捡起杯子,用衣服擦了擦。
“朕知道了。”
第10章 内外(下)
除了农业改革外,朱由榔还让中书科派了三个调查组,去调查江南各省的商业发展状况,这是朱由榔除了搞农业改革外的第二大目标。
要让社会进步,除了限制打击旧的阶级,还要扶持新的阶级,直到哪天,新兴的资产阶级能够有能力自己和地主集团扳手腕之时,朱由榔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
早在肇庆时,朝廷就颁布了大量政策,鼓励海贸、鼓励集资、鼓励通商、鼓励投资实业生产,包括但不限于,减税、支持商业用地并购,以及洋务院以官方身份贷款融资。
而且朱由榔废除了商人子弟不得参加科举的律法,甚至鼓励商人形成行会,和地方府县衙门对话博弈,尤其是面对那些搞纺织、锻铁、陶瓷、海贸等实业,以及可以被称为“资本家”的商人们。
至于会不会害怕以后这些资本家干涉政治,垄断经济,最后架空政权?
笑死,朱由榔只怕他们没出息,不敢做大!
人家荷兰这个时候都已经开始玩股票了,大明士绅还搁着收地租呢。朱由榔做这么多努力,要灭清,要改革,不就是为了推动历史进步吗?否则,如果维持现状,那和满清有多大差距?论搞君主**、维护封建统治,那清朝绝对比大明强多了,还抗什么清?
十七世纪的历史进步方向是什么?资本主义!什么叫垄断?伊里奇同志给垄断资本主义取得别名叫什么?叫帝国主义。
他巴不得哪天一觉醒来,大明资产阶级的革命军直接杀进皇宫,夺了他“封建地主统治集团头子朱由榔”的鸟位!
可问题就是,他们的力量还是太弱小了,和盘踞在地方、朝廷,依旧是统治阶级的地主士绅们相比,实在不堪一击,还需要朱由榔万般呵护,细心浇水、施肥。
根据谢颖的汇报,克复江南后,张同敞迅速在浙江、福建开港,设立市舶司,杭州、温州、台州、宁波、福州、泉州相继设港开放,还好三年的海贸新政锻炼出一批精通经济工作的官员,虽然手忙脚乱,倒也能应付过来。
这也是谢颖所要说的调查重点,结果发现,两广、福建等地沿海,农业新政反而推行更加顺畅一些,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当地许多大族,受到政策压力后,都已经开始逐渐转变,将自家财产投入更能盈利的商业和海贸之中,反而对于土地产出没那么执着。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湖广,湖广并不临海,但由于堵胤锡的新政做得相当好,地主们发现自己的利益受损后,与此同时,两广地区的海贸风却刮了过来,湖广地区位于天下之中,交通便利,本就有商业传统,看到南面的两广士绅赚了大钱,不少湖广士绅自发联合集资起来,跑到两广、福建投资。
一度被粤闽商人们称为“潇湘帮”,后来干脆有人挑头,成立了一个潇湘商会,一度占据了不小的商业份额。
尤其后来收复江西时,也不知道是受哪位商业天才指点,潇湘商会第一时间,凭借地理优势,跟着大军后面入赣,目的就是为了江西的陶瓷产业,这可是明朝出口的大头之一。
军山湖对峙之时,除了双方文官武将,恐怕最紧张的就是这些商人了,许多甚至自掏腰包,从湖广收购粮草,转运到江西供应大军,生怕明军打了败仗,你朱由榔丢的只是江山,老子没的可是商品产地啊!
明军拿下江西后,湖广商人们欢呼雀跃,抢先一步进入赣北,收购建立了一大批陶瓷工场。(武备局所开创的分工制,通过佛山冶铁业的传播,已经开始在南方流行。)
可以说,此时的大明,这些商人远比那些士绅官僚们忠诚得多,因为士绅靠着手里的土地,转换门庭,最多不过利益受损,而商人们,一旦清军南下,他们立马就会变成待宰的肥羊。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必须要依附于朱由榔这个支持他们的强权,否则不等清兵来,一个知县就能让他们倾家荡产。
只有哪天,这些人发现朱由榔也无法保护他们,自己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治影响力,甚至渗透到军事、外交等等方面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时。
他们就不能再被称之为商人,而是觉醒为一个,将领导至少此后两百多年生产力变革的——阶级。
也就是说,此时半壁江山的大明,尚在雏形的资本市场中,大概由两广、福建和湖广的商人们三分天下,江西本土的商人们,则开始弄起了原材料市场,毕竟江西既是陶瓷产地,又是茶叶产地,而且还是中草药集散地。反而是理论上更加富庶的浙江、南直,相较于其他地方的热气腾腾,显得波澜不惊,除了沿海地区涉足海贸外,其余内地府县,基本无感。
甚至连搞海贸,都未必竞争得过福建人,之前听张同敞汇报,那帮子泉州海商,已经在想着怎么收买沿海大名,撬开日本的通商口岸了,郑氏也有参与。
当然,朱由榔也让张同敞注意,海贸这种事情,不能一味的搞出口,否则就变成拿消费品换贵金属,意义不大,要借此扩大实业规模,东南亚这么多矿产、良田,要让商人们把钱投资出去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张同敞此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不再只依靠行政指令来干预市场,而是动用压舱石,大明最大的国家控股资本——大明海贸公司来进行,现在海贸公司可谓是行业标杆,一毫(万分之一)股权都能卖出八百两以上,凡是海贸公司投资的方向,无数海商都会跟风而动。
听到这些好消息,朱由榔才算是又开释了许多,很多努力还是没有白费的,只是这帮江浙地主实在是不开窍,如果不出手整治,早晚要出大问题,说不得自己死后,就会变成“封建势力反扑”的策源地,必须要应对。
朱由榔也不是赶尽杀绝,路也给你让开,只要不继续搞土地兼并,往佃农、家奴身上捞钱,投资实业、投资海贸,朝廷还是很欢迎的嘛。
思来想去,一方面可以继续下政策鼓励,之前肇庆那些措施,更多是行政命令,而非正式的法律,必须要打消人家的顾虑,其实明末的商业资本市场是很活跃的,只是缺乏引导和规模。
另一方面,就像治理河流一样,放开口子,就要堵住其它地方,有胡萝卜,就得有大棒,否则别人只会把你的政策当耳旁风。
铁腕相加、春风拂面,雷霆雨露,就看你怎么选了。
想到这里,朱由榔冷静对谢颖道
“下去让中书科拟个旨意,让枢密院那边出个方案,将原吴王诸部改编为光复后军,再从之前俘虏改造的清兵中抽调出一两万补充进去,整训之后,调离浙江,前往湖广或是两广驻防,或是和中军一起防备江北。浙江……从左军和前军各抽调一两个师,驻防江浙。”
吴王名下那帮子乱糟糟的兵马,和江浙士绅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干涉也不小,必须调离,以免出乱子。
至于吴王本人,其实本来就没有实权,朱由榔入南京后又将其任命为大宗正,以一个旁支之后(非朱棣直系),总管朱氏皇族事务,算是优待了,自然没啥意见。
只是要安抚住张名振、王翊、张煌言这帮子人就行。
谢颖下去后,赵纪又汇报了关于策反山西姜镶的事情,事实上按照历史,今年年初,姜镶就该起事了,但锦衣卫和对方达成联系后,却希望姜镶能够延迟一二,让明廷这边做好准备。
朱由榔的想法,并不指望姜镶反正能够就此灭亡清廷,他没那个本事,明军短时间内也不可能马上北伐,与其如此,倒不如利用姜镶起事,吸引清军注意力,而后出兵四川,如果山西事不可为,还能退入陕西,明军从四川接应,控制西北!
届时,明廷就可以绕过中原,直接和西北产生联系,一则可以完成对清廷的战略迂回,断其一臂,避开只能以南伐北的尴尬,中国的地理形势是阶梯状的,西北地区看似贫瘠,但在战略上十分重要。
二则,也能从西北获得来自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蒙古的战马资源,甚至可以和蒙古高原上的诸多势力产生联络,扩大“统一战线”,这不仅仅是朱由榔本人的想法,也是堵胤锡和李定国的建言。
第11章 姓朱的流贼头子
时间进入二月,随着年关过去,即将进入初春,天气稍稍转暖一点,至少没有继续下雪了。
从明中期以来,气候逐渐转冷,不仅仅是北方,江南地区也同样如此。
事实上,从北宋末年以后,北半球就进入了后世所谓的“小冰河期”,但冰河期也分轻重,最严重的时候有两段,一个是南宋,一个是明末到清中期。
古代平均气温变化史
也就是说,至少再往后一百多年内,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还不能摆脱恶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高产作物的推广,在江浙效果一般,毕竟这地方种植水稻的经济价值更高,农民和地主只要不傻,还是更倾向于大米,但在福建、江西、湖广、两广等地以及全面铺开。
至于西南云贵、广西,百姓们对于高产作物的热衷还要比传统水稻要强。
再加上对东南亚的“经济殖民”,许多海商已经不满足于只是收购操纵粮价,而是直接征购土地,在海外建立农庄,把当地土着作为长工使唤。朱由榔限制国内的土地兼并,但对海外农庄却网开一面,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总是残酷的,如果一定要有人承担代价,朱由榔当然不希望是中国人。
明廷的粮食危机基本缓解,至少在收复中原之前,是够用的。
-------------------------------------
南京城南,武定桥外,随着局势安定下来,秦淮河上的画舫又开始营业了,朱由榔虽然对这种带有人口拐卖的黑色背景的产业十分警惕,但这个时代想要彻底禁绝,肯定不可能,只能尽量规范。
比如所有妓院、画舫都需在应天府衙备案,从业人员数量必须依次登记,并严禁拐卖妇女的产业链,以防范限制背后的人**易。
映春园是武定桥边最大的几家青楼之一,在河上经营有数艘画舫,这些平底楼船,雕梁画凤,粉绿旖旎、色彩艳丽,日夜于秦淮河畔,传出阵阵乐舞之声。
侯方域现在很郁闷,南京光复后,作为曾经崇祯朝就是尚书的侯恂之子,又在复社鼎鼎大名,想来无论如何,也该能捞到一两个主事、知府级别的乌纱吧?
但残酷的现实给了他一巴掌。
当年煊赫一时的复社四公子,除他以外,过得都不差。
冒襄在光复南京时立下大功,如今正在郑成功军中,任从四品典军主簿,看似只是一营文官,但他任职的那个营,正是之前立下殊勋的铁人营,谁都知道飞黄腾达只是时间问题。
方以智更不必说,直接被召回,官升两级,统掌翰林,这可是多少清流文官们梦寐以求的位置,据说天子数次召之入宫,相谈甚欢。
甚至唯一一个比较边缘的陈贞慧,别看人家和你侯方域一天吹牛打屁,但人家早就有举人功名了!正打算参加今年恩科会试呢,根据小道消息,为了填补人才空缺,这次恩科录取人数不少,以陈贞慧的才学,说不得便能进士及第。
唯有侯方域,好像大家都忘了还有这个人一般,依旧只能在这秦淮河边喝花酒。
当然,郁闷的不只他一人,还有他爹侯恂,本来以为自己身为崇祯朝的户部尚书,论资历不知比内阁的瞿式耜、陈子壮、姜曰广等人高到哪里去了。
但事实上,朝廷不仅没有什么“召回任用”,反而做出许多让昔日东林复社一党们有些慌张的举动。
就在月前,宫里让内阁“清理自弘光以来殉节忠臣,追授勋名”,也就是在清算完当年带头降清的软骨头后,同样的,也要追封肯定那些在明清战争中死命殉节的忠臣。
而其中最为突出的,除了史可法、夏允彝、黄道周等人,其中还有一个名字列在前面。
马士英
这份名单一出,顿时让许多原复社士子哗然,朝廷不但肯定了马士英抗清死难的功绩,还追授他为太子少保、学士衔,和史可法、夏允彝等人一起立香火于孝陵南面,即将新建的忠烈祠。
为马士英翻案,最早是夏完淳通过陈子龙表达的请求,明清之时,马士英由于出身阉党,多留骂名,但惟有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一直持公论。
皇帝的肯定,似乎在昭示某种态度,这些东林复社余党才不管你马士英到底有没有殉国,他们只知道,马士英和阮大铖一样,是阉党,阉党那能有好东西?
侯方域听着耳边丝竹悠悠之声,却是长叹一口气,对身前的友人道
“若采兄,你说这天子为何要如此苛待士人呢?”
身前士子比侯方域年长,姓金名采,字若采,和一般文人不同,其人出身寒微,又极具才华,对科举八股之道不屑一顾,考取秀才后就不再热衷科考,而是投身于整理、点评各种戏曲、小说,对明末流行的通俗文学很有研究。
在江南也算名动一时,他读书时就沉迷于《水浒》,后来干脆就靠点评各种小说出版来谋生,与侯方域相交,完全是因为需要依托对方文名,在出版业里好说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此时闻言却是突地笑出声来,他本就是那种放荡不羁、无所顾忌的性子
指着侯方域道
“这你都还没想明白?为什么?就是厌恶我等呗!一天空谈玄理,喝酒放屁,进无治世之能,退无安邦之计,人家为何不苛待你?”
侯方域知道这人性子,倒也没生气,但却皱眉反驳道
“怎能如此说?文人士大夫砥砺学问,修养气节,乃是正是,反倒……”
金采却是无情打断对方
“得了吧,真养出什么气节来,早就死了,还不如人家马士英呢。”
侯方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反驳。
金采一饮杯中美酒,随着歌姬的婉转之声哼了两句,而后道
“朝宗,我且问你,你觉得这天子是个何等人物?”
侯方域稍稍迟疑,而后回答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宋时[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明血[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琅琊榜[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