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45节

作者:理振
第34章 摧城
刚刚遭受一波齐射火力打击的清军,七零八落,难以聚集,而明军士卒则在基层军官的指令下,紧紧靠拢在一起,几乎肩并肩般,挺着刺刀,不断向前。
密集的锋刃犹如刺猬般让人难以下手,就这样,两军顿时碰撞在一起。
“刺啦!”
“锃”
明军站在最前排的士卒同样着甲,与清军正面相对。
刀刃刺破甲胄,或是划出火星点点,最后互相拼撞,发出刺耳的声音。
“蓬!”
偶尔还有几枚掌雷在战场上爆炸,迸射的火光将两军将士面孔忽得映照起来。
“刺!”
在军官们此起彼伏的竹哨声中,队列始终保持步伐一致,紧密团结。
将士们统一攥紧护木,用力突刺,而后收回,周而复始。
飚溅的浓稠血液在夜色下看不太清,但那腥臭的味道依旧弥漫战场。
清兵虽然占据两倍人数优势,却是第一次遇见如此阵仗。
说起来,随着明清战争的进度,不仅明军在战火中得到磨炼,事实上,和明军鏖战年余的江北济尔哈朗、勒克德浑,北逃的耿仲明、尚可喜等人,也对明军的战术、战力有了深入了解,如果清军主将是上面几位,这般对于炮兵部队的夜袭绝对不会如此草率。
可四川清军不同于江北清军,他们当初是跟着豪格从陕西一路追杀入川,所过无不摧枯拉朽,之前在川东和文安之、袁宗第也有过拉锯,但主要都是进攻,还没尝过几次和明军大部阵战厮杀的机会。
随着一枚掌雷在清兵人群中炸开,里面裹挟的石子直接把距离最近的一名士卒脸上穿透数个流血孔洞,在火光映衬下格外骇人。
身侧战友见状,也许是巨大的伤亡所产生的心理压力,竟是丧失了勇气,往身后退去。
清兵五百士卒,此时伤亡已近二百,还能维持不溃,已经是相当精锐了。
但恐慌和动摇就像瘟疫,在队伍中迅速传染。
沐显忠见战机已至,这位年方二十的青年军官,亲自提了一把带刺步枪,高声疾呼
“冲啊!”
随后挺身在前
身后如林般刺刀丛紧密相随,一同冲驰而出
最后这一波猛烈冲击,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清军将领想亲自弹压稳定局势,结果被冲过来的刺刀集群正面扑来,三柄刺刀同时刺中,当场丧命。
剩下的清兵不顾一切,狼奔豕突,在火光和月色之下,也分不清方向,只是一直往身后逃窜。
等炮营参将带着援兵抵达过来时,战斗已经结束了。
次日拂晓,在炮兵阵地前清点出近三百具清兵尸体,而明军阵亡不过三十余人,负伤近四十。
这个伤亡比例其实也相当大了,卫从哨不过两百多人,伤亡率近四成,如果是一般军队,早就崩溃了。
可以说,就伤亡承受能力而言,这支二百人的小队,已经进入了近代水准。
炮营的卫从哨,硬是在两倍多兵力劣势下,击溃来袭五百清军精锐,保护了攻城火炮阵地,消息传到后方,得到了高一功亲自嘉奖,尤其是那位出身贵胄的枢密参军,战后怕是要升一级了。
-------------------------------------
第一次夜袭失败后,明军也专门在炮兵阵地周围布置了防卫,想要再袭击就不容易了。
但李国英还是一次又一次的袭击,因为他实在是没其他办法了。
明军的炮火每天都在轰鸣,火光硝烟弥天。
从第二天开始,炮营军官们都不再校正目标了,直接按着原先计算结果,不断重复射击就是。
围城第四日
炮营参将举起手中双筒望远镜,远眺已经被沉重火炮打击下摇摇欲坠的城墙。
城头没有一个清兵,原本作为依仗的女墙已经荡然无存,清兵不敢站在毫无掩体的城墙上。
转首对沐显忠吩咐道
“派人通知高都督,城墙攻破在即,可以让步兵准备了。”
沐显忠也用望远镜观察了一番,隔着两三里,却看得一清二楚,约四丈左右的城墙,外包的砖石已经全部坍塌,里面的夯土墙体也裂纹广布,坑坑洼洼,最多再用炮弹砸上一个时辰,就支撑不住了。
自从分配到炮营以后,他就很喜欢,只不过也有一些不足,作为在教导师里,从宋应星编写的教材中,学习过成像比例原理的“高材生”,他觉得完全可以再在望远镜之外,利用标尺之类,做一个专门给炮兵估算距离的仪器,那样就更方便了。
好在一般战后,武备局都会专门派官员过来,向各军将佐征集武器改进意见,倒是后可以反映一下。
吩咐让人通知高一功后,明军两个营的步兵运动到东面城墙外,等着炮火破城,便可迅速突入。
李国英见状,也知道城墙快守不住了,马上让城墙周边人马往后撤,而后聚集五千多人,随时准备堵缺口。
“通通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最后一通炮击,飞速旋转的弹丸如流星般撞击在墙面上,裂痕弥补的夯土墙体终于再也支撑不住。
“轰隆”
在漫天数丈高的尘土中,伤痕累累的城墙就像倒塌积木,从中间逐渐往外塌陷,而后伴随着延伸炮弹,塌陷口不断朝两侧扩大。
“通通通……”
火炮鸣响了半个时辰后,整段约百丈左右的城墙全部坍塌成一丈左右高的废墟。
四周犹如沙尘暴般扩散开来,让人看不清城内
但毫无疑问,重庆城破了。
“万胜!”
欢呼声从炮兵阵地延伸到准备好的步兵方阵,而后不断在明军阵地和营寨中延伸,响彻数十里。
没有什么会比这一刻的场景更加提升士气了。
炮手们庆祝之后却没有停下的意思,接着转过炮口,继续尽可能从这个近百丈缺口中射出足够多的炮弹,压制其中可能的兵力。
虽然在漫天尘沙中看不清里面的状况,但只要尽可能的输出火力,但十七世纪的火炮从来就是靠集火杀伤。
两个营的步兵排为纵队,聚集在缺口两侧。
炮火一停,就迅速朝城中突入。
城墙一塌,对于清兵的震撼时莫名的,在这个年头,火炮还是普通士卒心目中的“神器”,对于这种摧枯拉朽的力量,他们总是报以某种神秘主义的恐惧。
故而原本聚集过来堵缺口的五千多清兵开始议论动摇,但在将佐的勒令下,还是分作数支,朝缺口涌动过去。
但紧接着,炮火却一刻不停,又是一波铺天盖地的过来。
虽说由于烟尘问题,大部分炮弹都没击中,但只需要少部分犁进密集的步兵队列,就能轻易带走几条、十几条人命,留下遍地残肢、猩红。
这对刚刚就有所动摇的清兵集群更是士气打击,而后炮火刚停,两个营,六千多明军士卒就如同冲垮了岸堤的洪水,从低矮的城墙废墟后涌现出来。
“杀!”
由于地域狭窄,一次只能通过一两个哨,但明军也懒得搞步枪轮射,直接一通齐射,丢完掌雷,就刺刀冲锋。
仅仅两刻多钟时间过去,后退变成挫败,挫败变成撤离,撤离变成溃散。
如竹林般密集,在阳光下闪烁发光的刺刀、长矛和回荡在空气中,响彻云霄的喊杀声。
似浪潮般席卷了整个东城,明军其他各部紧接其后,先锋占领了已经逃得空无一人的城门,让更多人马快速入城。
士气的崩溃迅速传染到全城,很多地方明军都还没打过来,这边清兵就开始投降了,或者丢下武器,逃出城外。全城混乱一片,没人再考虑什么城防了,全都自寻出路。
仗打到这个份上,李国英已经别无他法,第一反应就是跑路,带着六百多亲信,打算从南门跑路,退往泸州。
但为时已晚,有被俘虏的,有主动投降的,有丢下武器逃散的,那自然就有想趁机搏富贵的。
李国英本来就是左良玉所部,部下不少亲信本来就是原明军出身,忠诚度和辽东的汉军八旗不可同日而语。
南门守将见大势已去,又见李国英要从这边跑路,干脆让人关了城门,紧闭不开。
刚刚才快马过来的李国英见状,靠六百人也不可能直接夺门。
接着身后明军喊杀声越来越响,赤红色旗帜已经能够远远望见。
自知无路可走,只得长叹一声,翻身下马,让部下丢弃兵刃,缚手投降。
第35章 殿试
“号外号外!川东开战,王师收复重庆!”
“号外号外!山西义军突围,清虏兵锋受挫!”
南京繁荣坊市的街头巷尾,一些十来岁的孩童捧着报纸,在街头叫喊贩卖。
雇佣报童这事,最早是启民书社开始干的,这年头老百姓生活艰难,即使是南京城内,也有不少流民、乞丐,以现在的社会条件,还不可能建设社会福利体系,所以,能给这些孩子提供一份并不繁重,同时能够补贴家用的工作总是件好事。
随后很多其他民办出版社也纷纷效仿,过去卖报这种工作,如果交给成年人,又显得报酬太低,毕竟一份报纸也没多少利润,交给这些半大孩子正合适。
裕民坊的街道旁,许多酒楼食肆林立,嘈杂声中,一家酒楼里,两个正在用餐的商人朝着外面的报童大声招呼,买了两份。
原本一般这种酒肆里,店家都会专门准备许多当下流行的报刊,比如《启民报》、《宁报》、《江东报》之类。
不过这家酒楼也许是疏忽,还没进最新一期,客人便从报童手上买来。
月前,应天府衙通过报纸和告示通知,要求所有城中商户,向上元、江宁两县县衙登记信息。
南京商业繁华,城中各种经营行当的商户不下千数,一开始众多掌柜、老板还担心这是朝廷又要开征新税摊牌,拿他们开涮。
别看明代官方规定的商税很低,不过三十分之一,那只是明面上的正税而已,除此之外,地方府县、各级衙门还有想方设法弄出的各种“摊派”。
在南京这一亩三分地上,盘剥最厉害的倒不是文官,而是太监,围绕着摊派的斗争,尤其在明末,可谓愈演愈烈。
朱由榔光复南京后,说实话,来自肇庆的一班人马还是第一次治理如此庞大的城市。
被调任为应天府尹,也就是首都市长的,是之前在湖广战场立下殊勋,原武昌知府连城璧。
他一开始先是让一切照旧,所有条例、制度先恢复到崇祯年间的水准,清廷新开的摊派废止。
等市井经济基本恢复到崇祯初年的水准后,才开始大刀阔斧的改变。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将军好凶猛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