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72节

作者:理振
而且那时候满清已经横扫关内,朝鲜以区区一隅,也不可能对满清造成什么实质性威胁。
想到这两年,清廷对于朝鲜的盘剥日益严重,李淏突然有所迟疑地道
“金卿,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联系南面的大明?”
朝鲜受清廷阻隔,海贸也不算发达,信息闭塞,至今的消息,也就存留在知道南面明清打得正起劲,连南京已经光复,以及川陕收复的消息都还不知道。
而且从甲申以后,弘光、隆武两个南明政权的覆灭,也大大打击了朝鲜君臣的信心。
只是以为江南地区还有明廷残余势力在活动,所以清廷才会加大盘剥,补给前线。
金集苦笑摇头
“哪里怎么容易啊?再说清虏入关以后,就是摧枯拉朽,之前弘光、隆武两朝不也是说要中兴、要光复吗?现在也都灰飞烟灭,想要指望南边,只怕难啊……”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有侍卫报道
“启禀殿下,兵曹佐郎崔觉有要务禀报!”
李淏有些意外,但还是道
“宣!”
随后,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官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殿内,喜形于色。
金集有些皱眉,呵斥道
“崔郎官,殿下面前,成何体统!”
兵曹佐郎是兵曹的副官,相当于兵部侍郎
崔觉气喘吁吁,终于缓了过来,大声对坐着的李淏报喜道
“殿下,喜事!天大的喜事!”
李淏刚才还有些生气,堂堂朝中大员,怎么这幅德行?
结果听到这话,确实有些奇怪
“何喜之有啊?清廷撤回旨意啦?”
崔觉摇头,而后解释道
“船,船!从南边来的船,已经在全罗道登陆了!”
李淏闻言,立即站起身来,先是愣了好一会,才欣喜叫到
“上国使者在何处?来了多少人?”
第72章 登陆
原来,在郑成功舰队北上之前,就先派遣了一支由西式软帆组成的小型船队,趁着顺风向,先行抵达朝鲜联络。
关于这一点,原本朱由榔还有些不放心,万一朝鲜方面跳反了怎么办?但听取了诸多大臣的意见后,才明白,这时候的朝鲜,还是蛮可靠的。
早在当初辽东时期,朝鲜和明军联合对辽东采取行动,就屡见不鲜。
李淏站起身来,在殿中反复踱步,心中激动万分,听着崔觉叙述。
“殿下,大明船队是在四日前抵达全罗道,人数不多,也就四条船,来者自称是大明理藩院郎中,名叫陈贞慧,乃是为了大明北伐舰队联络而来。”
“北伐舰队?”
李淏欣喜道
“上国决定派兵援助我朝了?”
金集倒是有些疑惑
“不是之前的消息,南边隆武朝已经被清虏攻破了吗?”
崔觉也只是道
“具体情况我也不大清楚,不过后日,上国使者就能抵达汉城,届时亲自询问就是。”
-------------------------------------
光烈五年四月二十日
大明理藩院郎中陈贞慧抵达朝鲜王国汉城府。
陈贞慧前脚还没踏进汉城,整个朝鲜朝堂上就炸开了锅。
自从当初丙子胡乱之后,朝鲜朝中就进入了亲清派和反清派的对峙。
虽说李淏上位以后,有意打击亲清派,但毕竟满清就隔着鸭绿江虎视眈眈呢,他也不敢做得太过分,亲清派在朝中势力依旧不小。
朝中亲清派,主要以洛党首领,如今担任宰执的金自点为首,其人一听闻有明廷使者抵达朝鲜后,第一时间,便上疏李淏,要求驱逐明廷使者,同时向清廷报告。
但很显然,李淏早就等着这一天望眼欲穿了。
而且此时朝鲜国内,还是以当初万历以后的亲明士绅为主,而且满清先后两次远征朝鲜,杀孽无数,又兼多年残酷剥削,士民怨气不小。
听闻明廷大军将至,无不欢欣鼓舞。
就在这样的矛盾之中,陈贞慧昂首阔步,踏进了朝鲜首都汉城。
景福宫内,当着一众朝鲜君臣之面,陈贞慧向李淏拱手问礼。
“外臣代我朝天子,向朝鲜国王问好。”
李淏连忙起身
“小国寡人,不敢受天子所望。”
站在殿中的一名五十出头的文官,却是立马站出来,朝着陈贞慧不屑道
“什么上国天子,你们明廷早就丢了江南,也不知你是哪个逃亡的偏门宗室,派来坑蒙拐骗的。”
陈贞慧镇定自若,不慌不忙道
“这位先生便是金自点吧,我以为,身为士人,饱读诗书,当明白君辱臣死的道理,没想到却有尔等这般如此厚颜无耻之辈!”
金自点面色涨红
“少给我狡辩!如今我朝鲜国,已向大清纳贡称臣,无须你个不知从哪蹦出来的什么狗屁上国使者说三道四!”
陈贞慧不屑道
“称臣纳贡?也亏你说得出来!”
“当年丁丑胡乱、丙子胡乱,君臣蒙受屈膝之辱,国家蒙受残害之痛,尔辈却是还能在此大谈忠孝仁义,岂不是无耻吗?”
正当二人要对喷一场只是,一旁的金集打断道
“请上国使者先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贞慧这才转过身来,朝着李淏禀报
陈贞慧从朱由榔肇庆起兵说起,文采飞扬,又添油加醋地说了小半个时辰,讲到桂林大捷,两厥名王,军山湖阵战多铎,光复南京,克复川陕。
一众君臣听得目瞪口呆,心旌摇动
李淏涨红了脸,大声击掌道
“壮哉!上国天子,果真光武之业!”
金集也是激动地问道
“不知此番上国派出多少人马北上?”
陈贞慧自信道
“此番,我大明海军都督朱成功,已提战舰数百艘,军士五万,不日便能至朝鲜、辽东!”
李淏大声道
“好!我朝必鼎力相助上国,但有所需,必不相辞!”
他即位后,有空就在昌德宫后苑练习骑射功夫,操练青龙刀、铁铸大椎等兵器,并求将才若渴。他曾在经筵中强调汉武帝能雪平城之耻,故优于汉文帝,由于在儒家史观中,汉文帝的评价高于汉武帝,所以他的这席话遭到在场儒臣的反对,但也有人悟出了“北伐”的深意,如宋时烈在顺治六年(1649)八月所上封事中提出“修政事以攘夷狄”的主张,就是对李淏“北伐论”的回应。
故而听到明廷已经派军北上,李淏万分激动,只觉一雪前耻的机会终于到来。
-------------------------------------
光烈四年,五月初四
朝鲜京畿道
一支庞大的舰队,带着如云般林立的风帆,从黄海东侧缓缓靠近。
郑成功站立在四千多料的旗舰上,海风猎猎,“明”字和“光复”大旗迎风飘扬。
郑成功通过望远镜,已经能看到岸上的人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朝鲜国王李淏,亲自带着群臣,前往仁川港边相迎。
虽说已经从陈贞慧口中,知道了这支北上明军有几万之数,但当一种君臣亲眼看到这遮天蔽日的庞大规模,还是颇为咂舌,心中顿生敬畏。
数十艘甲、乙、丙级的炮舰行驶在最前面,那黑洞洞的炮口让人望而生畏。
一个多时辰后,郑成功才正式登岸。
李淏亲自前往相迎
“外将参见殿下!”
郑成功恭敬拱手道
李淏看着对方二十多岁的年轻面孔,又联想到之前从陈贞慧那里了解,当朝光烈天子也才年纪未满而立,不禁感叹
“昔日听闻光武、唐宗故事,尚还觉得有些夸张,如今看来,中华果然人杰辈出啊!”
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开国之君中年轻有为的代表。
“朱将军请!”
李淏热情地拉起郑成功的手,将其带到早已备好的接风酒。
经过两三日,明军才完全登陆,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海上漂了快一个月了,虽说郑氏当年也是横行四海,但大部分战斗都局限于海盗之间,规模最大的几次也就是和西洋人的武装商船,像这次一样,数百艘战船,上万人的远洋行动,还真是第一次。
有了明军撑腰,李淏二话不说,直接下令驱逐清廷委派的使者,而后原本要押送沈阳的粮草贡赋也直接就地停下。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将军好凶猛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