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妾无良 第175节

作者:古锦
就在这些货们各种思量蠢蠢欲动一时想上一时想退犹豫不定的时候,锦城官方有了态度。
锦城郡守明确表示,“从前蜀地粮价持续偏低,如今也该有个更合理的价位了。”
此言一出,有粮的民众,仓满的商人,都纷纷从中嗅出了财富的味道。
更合理?也就是说如今已经小有涨幅的粮价还不够合理是吗?
武梁闻言也乐。她想,这就是程烈大包大揽的结果吧,既然人家分不到好处,当然不如做个好官,为自家的子民谋些福利了。
反正最后先出手的还是京城来的几位老板。跟他们得了朝廷征粮消息能当机立断跑来蜀地一样,如今听了官方发言,终于当机立断行动起来,跟着武梁的价格就收起来了。
武梁就真乐了。
实际上,武梁还真没花银子收多少高价粮,否则她哪有银子够支持这么久的呀。
想想看,价格眼瞅着一个劲儿的涨,真当百姓傻呀,赶着这时候急慌的卖?
你想想刚将粮食拉到这边要卖呢,那边吆喝着哎哟涨价啊,我这里高十文啊。于是乡亲怎么会在这里卖呢,要去那边啊。
结果那边没成交呢,这边又高呼着哎哟咱也涨价啊,又涨十文了噢!于是人家又得将粮食拉这边。
这么折腾的结果是,真没几个人卖粮的。大家都干脆再等等看啊,反正涨着价呢,日日创新高,他们慌什么慌。
武梁两家店的生意那么红红火火,其实是自家的粮食进出。晚上着人悄悄拉出去,白天大张旗鼓着人送进来,装模作样秤重结帐,一天到晚忙忙活活。
当然她不会只卖给自家,等到其他老板的价格上来之后,她当然就把自家粮食倒腾给他们去啊,得照顾人生意啊,要不然他们可去哪儿收粮呢。
——咱就是雷锋。
于是她仓里的粮食在减少减少,腰里的银子在增多增多。
而其他家,有她这个大卖家源源不断地供货,当然店面生意也是热火朝天的。
有这么好几家大粮商带动,价格持续上扬,还连官方声音都出来了,民间自然更是议论纷纷。
武梁他们最初散布推广的说辞,还是往靠谱上拗的。
说是西南催粮催得紧急,圣上已经发了旨,要高出即时市场价格三成收粮。至于之前的钦差,办事不力,已经被秘密召回去了。新的钦差很快就会到,到时候谁有粮谁就有得赚了。
结果市面上传着传着,说法就越来越花样翻新起来。
有人说朝廷粮仓已经早已见底儿了,京城那帮贵人们急等着粮食救命呢。
有人说今春黄河决堤了,淹了好几个州府啊,那边侥幸活着的好多人都在卖儿卖女了,一个女娃娃也不见得能换一斤大米呢。
还有人说内乱未平,外患又起,听说西羌国打过来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啊,结果朝廷都集结了大军了,粮草还没着落呢,能不急吗?眼看着大军要哗变啊,就指着咱蜀地这粮食打西羌免亡国呢……
说法林林总总,这些还都是有思路的靠谱的,还有好多诡异的不知何解的说法呢。
反正不管哪种,传的人都说得有鼻子有眼儿亲见似的。
反正慢慢的,不但其他粮商都加入高价收粮大军,还有好多本地土豪也要来掺一脚。
为啥呢,因为都觉得粮食实在好赚呀,不管那些说法是真是假,反正收着涨着是真就行了。今天收的粮食明天卖了就能赚钱,为嘛不收呢。
实际上因为不停涨价,但凡收到手里便不会真的明天就舍得卖了去,攒着收着观望着,涨势不停干嘛要卖呀,就一路的越攒越多了。
——武梁自己都完全没想到,粮食价格会这么的一发不可收拾,涨得这么汹涌。并且由锦城带动,整个蜀地的粮价慢慢都跟着疯了。
她真是都有点被吓到。真的,愚昧很可怕,信息不通更可怕。
所以她才早早收了京城的一家车马行,并一路找寻可设点的地方,想形成自己的物流网络。
到时候货物来往,人员出行,信息流通……什么都方便,什么都畅通无阻,想做不好生意都找不出理由啊。
总之不管现在粮价再高,都不管她事了。她已将手头粮食全部沽清。
此时的粮价,已经翻了近两倍了。
就这她还听到有人说,这哪算贵啊,以前遇着灾荒年,一大锭银子换不来一碗米饭哪。啥能比起这填肚子的干货主贵?
呃,商人们炒个价嘛,连灾荒年的味儿都炒起来了?
反正她的两家店齐齐关了门了。可此时的粮食市场,哪里是她关了门能扼制住疯劲儿的?这么明显的讯息,还有人替她说话呢:收货太多,银子用完……
好吧,银子你们赚,咱要走人了。
当然临走前,她也很仗义地专程去给王丁卫三位老板说了一声,看在同是京城来的份上。
“三位不觉得现在粮价已经高得离谱了吗?这样的价格朝廷真能接受吗?反正我不觉得。噢,我的货已经全部出手了,您几位要不要也悄然抛售,拿钱走人啊?”
几位老板其实已经没怎么收了。怎么说呢,价格涨不停,也真没什么人卖啊。武梁在其他商家都纷纷收粮后,都不怎么供应这几位京城老乡了。
整体来说,后面的价格都是虚高,因为卖粮的少了,有价无市啊。
他们没有出货,是盯着当前的价格欢喜,观望着舍不得出手啊。如今听说武梁那么多粮食竟然都默默沽空了,纷纷一惊。
然后忙表示,好妹子呀,仗义啊。
武梁也不藏私,连她什么手法出的货都传授于人。反正这种事儿,别人早晚会知道的,何不大方一点主动一点。再说这种手段,用过了一次后基本上难再用第二次,太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促成了。
然后收获无数句感谢感激感慨感恩戴德,真心假意武梁也不介意,反正最好他们手法高明,能在出清货前粮食价格不要崩塌,让他们都赚到大钱,那就皆大欢喜了。
当然她都这么大方了,他们万一赔了钱当不至于怪到她头上吧?
除去二十五万本金,净赚十六万。哟西。
带上自己人,快马急鞭,疾驰出蜀。闪人啦,哟哟哟。
☆、第155章 .还债1
武梁离开锦城后并没有回京,而是再赴江南,去接芦花。
她这趟出来,让车马行掌事们一路跟随,想建立一条自己的车马网点。之前过江南时,那些看好的地方,甚至谈好的合作什么的,基本都处于待定状态。因为那时只能空口说白话,没钱定下来呀。
现在她腰包鼓,带掌事们一路再看过去。除了原本看好的地方,还有几个她觉得位置相对重要的市镇,也需要重点考察一下。
她一路按着自己的步调行事,本想着到了江宁,还了欠债,接了芦花也就完事儿了,没想到还债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陶家尚未得到茶引,具体原因不详。这件事儿武梁没到江宁就已经知道了。
但是对于陶远逸,武梁是觉得她还了帐就是两清了。毕竟她允许陶远逸单方面宣扬他们订亲的假消息,并且她留了芦花在那里,也算出过力配合过他们了。
如今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应该已经足够陶家做文章的了。陶家没能因此取得茶引,那是他们运作能力的问题,和她就没什么关系了。
说起来,武梁觉得陶远逸挺那个的。有句话说,当着真人,莫说假话。象茶引这么明显的事儿,陶远逸如果早早跟她说了实话,那时候武梁没准就真的跟他讲要求提条件,然后和他大力合作,积极想办法攻略程向腾,帮他把茶引拿下,完成一场互惠互利。
但他偏不提,一直在那儿玩感情攻势,好像她就五行既缺心眼儿又缺爱似的,会一步一趋跟着他的脚步走。磨磨唧唧到现在。好了,现在玩脱了吧,茶引没着落不说,现在老娘也不缺银子了,也不要陪你玩了,你连个人情都落不着。
总之将之前几家店垫付的银子一还,债务了结互不相欠。以后有心合作开新店的话十分欢迎,无心合作也没关系,大家尽可以好聚好散。
她是这么想的,结果没想到,事情有点儿复杂,完全不肯朝她既定的方向走。
就在不久前,京城里,两人贵人对坐饮茶,就有聊到她。
裕亲王拈起茶杯饮了口茶,看了看四周,笑道:“还不错,一个女人家能做到这地步,是有些能耐的。”
程向腾笑笑不说话,等着下文。
“听说了,舍身救你,是个有情有义的。只是如今人家要成亲了,知道我随后会去江南逛逛,所以想请我顺便过去证个婚。我觉得两情相悦么,也是美事一桩,定北侯以为呢?”
程向腾掂着茶盏本来要喝,闻言顿了顿又放下。
“王爷也知道,那是下官的女人。下官没给她名份带回府里,是因为她喜欢外面自在,下官不愿勉强她。如果真象王爷说的那样,她与人两情相悦,心甘情愿肯嫁,下官愿亲自替她置办嫁妆,开道送嫁。否则,下官也绝不会看着别人,勉强她半分。”
裕亲王点点头,若有所思地抿了口茶,“有情义。”
他听出了对面男人压抑的不爽,和话里的绝对。
陶家为了这么一个女人,竟将话递到他面前,于是他才好奇,什么样的女人那么不得了?
原来是有人争的女人。
——而武梁再见到陶远逸时,是这样式的。
“你还知道回来?”男人声调幽幽道。他目光沉沉瞧着她,好像已经海枯石烂望眼欲穿等了许多年似的,听得武梁愣了一愣。
然后她不自在的咧嘴嘿嘿笑了笑,“当然会回来,来还债嘛。”
陶远逸轻轻嗤了一声,把目光偏到了一方,带着那么点儿小羞涩的意思,他说:“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还债。我正想再开几家店送你,凑够个十全十美呢。”
啊?
武梁又愣了愣,才道:“……呵呵,这玩笑开得,太让人开心了。”
“这怎么会是玩笑?”陶远逸一脸嗔怪,“我们早就说好的,只要我家长辈同意,咱们就成亲。如今,他们对你非常满意,想让咱们即刻成亲呢。”
武梁:……
来真的?这什么情况?
当初留下芦花,明明白白说的是配合,配合!她拿名声交给他们使唤去就完了,到现在还演这种戏码干啥?
她看着芦花。
芦花就等在旁边,见武梁看她,忙上前插话,“姑娘一路上累坏了吧?陶老板,我们姑娘要先洗漱歇息……”
送走了人,芦花不待武梁问,就急忙讲起来。
陶家很郑重,不但请好了官媒,备好了彩礼,还各色礼节物件都准备齐全,只等武梁回来。
一副动了真格要订亲的样子。
陶家还写信去京城,让京里的掌柜派人送姜十一过来,以参加她的订亲成亲礼。
姜家就这么一位子侄,叫他来全了礼节更合情理。
芦花说:“姑娘啊,陶家人生意遍布大汤,姑娘在蜀地又不低调,那种种行事,对你上着心的陶家人早已知晓了。”
“我什么行事?”
“会做生意啊,陶家人都夸多少遍了。”
如果之前陶家人对她还只是觉得尚可的话,那经过蜀地这次的收粮事件,那对武梁真是相当满意了。这样的女人,不是会做生意,而是十分会做生意,她不是生意场上的跟随者,她很可能会是引领者。
这样的女子,真的可以娶回来。陶家太需要这样的人才了。
陶远逸年轻轻的做了家主,为什么呢,因为陶家显然没有比他更有才干的人了呀。只是他到底还不曾有过什么服众的表现,所以陶家长辈们放了权却难真的放心,一路意见建议很多,算是帮扶着他。
结果却是长辈的意见太多太散,偏又个个辈份在那儿心意在那儿,于是陶远逸这个那个的都得认真参考诚恳答复。所以陶远逸做事很小心谨慎,最后大家都费心劳神,陶家的生意也没见比从前多有起色。
他若得了这女人辅助,那长辈们便能真的放心了。

【穿越小说】推荐阅读:在贵族学院当卧底豪门后妈是对照组穿成合欢宗女修后揣了反派的崽七十年代温柔美人穿成女主妹妹的日子穿成八零娇气包,高冷军官顶不住极品继母带全家暴富全家被贬后,她开挂了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带着签到系统去宫斗穿成废太子宠妾以后无意之中攻略了男配/不要靠近男配穿书怀崽后被豪门反派盯上了穿成对照组女配[七零]穿成前夫的家养狗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七零乡间食记砸锅卖铁去上学穿越九零年代七零小可怜嫁糙汉被娇宠真实的商战,合法但有病厉害后妈在六零穿为爽文女主的绿茶妹妹拒做年代剧冤种大嫂后大院作精万人迷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七零大院来了个绝色大美人豪门崽崽的昏迷亲妈穿回来了你有钱,我有刀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书香世家(科举)咸鱼被全家偷听心声后[八零]穿成年代文女配她哥[美食]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福宝女配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异世界食堂经营中前未婚夫他又在装柔弱娇软美人年代文甜宠日常相亲走错桌,辣媳妇闪军婚踹渣爹被穿书女配交换人生后[七零]方舟[废土]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苗疆少年是黑莲花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穿书七零不做炮灰恶女穿七零,虐渣搞钱嫁兵哥哥七零国医无双反派剧透我一脸六零吃瓜小寡妇我的拟态是山海经全员[星际]年代文娇软女配被剧透后全文完结后,我回来了七零女配幸福指南徐记小餐馆[美食]为了攻略病娇在死亡边缘反复横跳(穿书)穿越后被迫登基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我成了七零年代女中医刑侦卷王九零升职记满级大佬为国争光[无限]七零之海岛美人be文求生指南七零糙汉的娇娇辣媳年代文里的漂亮女配废太子在年代文吃瓜看戏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穿书]七零炮灰小寡妇交换人生后靠破案逆袭[七零]/被穿书女配交换人生后娇媳妇七零家属院日常七零之绝色美人玩转香江闺蜜被豪门认亲后七零穿书逆袭日常换夫后天天吃瓜[七零]五零大杂院替嫁小媳妇[穿书]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穿成年代文的病美人[七零]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年代大佬的漂亮小娇妻只有春知处清穿日常开局一座旅馆:我躺赢了惊!拽美人认亲沙雕豪门后穿成魔尊的恋爱脑小娇妻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年代文里的对照组豪门咸鱼只想摆烂养老八零城里小娇妻,嫁个厂长腰很疼七零之妹妹是个大美人[穿书]六零小姑姑是娇软大美人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穿成六零年代逃家小媳妇满级师姐的魔法校园日常我真的就是个后勤[星际]九零跨界女法医我的巨富妈妈[快穿]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玄学祖宗,综艺爆火夫君另娶了怎么办
【穿越小说】最新入库:我的拟态是山海经全员[星际]交换人生后靠破案逆袭[七零]/被穿书女配交换人生后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真实的商战,合法但有病穿成对照组女配[七零]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穿成女主妹妹的日子带着签到系统去宫斗无意之中攻略了男配/不要靠近男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