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奋斗在初唐 第159节

作者:牛凳
这九位折冲都尉也算是一方大佬一时豪杰,竟然在卢承庆这厮的三寸不烂之舌下被说得五迷三道,纷纷一脸满意地走出了后堂客厅。
走出去之时,还不时与康岳山和郭业点头致意,哪里还有刚才的那番气势。
郭业至始至终就像个呆头鹅似的,站在一边儿看着卢承庆的个人秀,佩服得不行,麻痹,帅呆了!
到底是干过兵部左侍郎,上朝见过皇帝的人,简简单单的一番话外带十足的气场,径直将形势来了一个大逆转。
难怪这厮到了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手中,还干了几年的宰相。
果然也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啊!
郭业心中有些暗暗捉急,当初还是小觑了自己这位顶头上司,看来还得重新审视一番才是。
就在郭业发愣空档,康岳山捋须摇头对着卢承庆笑道:“老子算是明白了,你比老子小个十来年,却爬得比老子还要高,就光是一张嘴,我康岳山就拍马莫及啊!”
卢承庆扫了一眼康岳山,仿佛很是无奈地笑道:“我怎么听着这话那么怪呢?难不成在你眼里,卢某人光会耍嘴皮子?那和古之弄臣有何区别?”
“哈哈……”
康岳山见着卢承庆佯怒吃瘪,赶紧大笑转移话题道:“不过好在你来,不然老夫可真不知道如何应付场面了。也怪郭家小子有本事,引来如此这么多人抢夺。商量一下怎么样?将这小子让与我,让他来我都尉府军中效力得了。”
卢承庆哼了一声后速速将脑袋别了过去,雁翅帽的翅翼扑哧扑哧晃荡,然后双眼透着欣慰地眼神看着郭业赞道:“郭业,你的确没让本官失望,短短时间内就将岷江匪患根除,不错,不错,真的很错。”
一连赞叹三个不错,看见此时卢承庆心中对郭业的满意。
接着,卢承庆话锋一转,对郭业说道:“不过本官是不同意你转职入军中,你是个可造人才,如今又是天下承平,如若荒废在军中,呵呵,那就委实太过浪费了!”
“喂,姓卢的,你什么意思?老夫还没死呢,你当着我的面说这话,忒不地道了吧?”
康岳山越听卢承庆的话越是吃味,这狗日的真是睚眦必报啊,三两句话就将刚才自己埋汰他的话,一一反击了回来。
不过卢承庆却是没有与康岳山纠缠,而是抬起右手示意康岳山不要胡乱打断的讲话,继续说道:“康老头,一把年纪怎得还如此冲动?先听本官把话讲完。”
随即又对郭业继续说道:“即便现在入了府兵,进了折冲都尉府,你要知道,那就等于入了军籍,一辈子的军籍呀。即便现在给你一个正七品的致果校尉又如何?将来若想要转成文官,任职地方,呵呵,这可是难上加难,在军中效力,穷你终生之力,顶多一个地方州府的折冲都尉。本官看得出来,你是有大抱负之人,你甘心一辈子当个五品的折冲都尉?”
说到这儿,根本无视旁边即将发飙的康岳山,继续说道:“再说了,要想爬上折冲都尉一职,没个几十年没有几件大军功在身,呵呵,能不能当上还是两说啊!”
“我日你个龟儿子仙人板板!!!”
康岳山满脸赤红,终于忍不住发飙怒骂了,卢承庆这狗日的也太能埋汰人了,竟然当着他的面如此埋汰军中之人,好像入了府兵是件丢了祖宗颜面的事儿一般。
随即哇哇大叫道:“你放屁呢,照你这么说,入了我府兵就是丢人现眼之事?”
看来老头动了心火,继续阴阳怪气地反讽道:“你少在这儿说风凉话,郭家小子没有功名在身,他要进入仕途为文官,主政一方?呸,这比登天还难,你真以为如今进士功名如狗爬,满地都能随便捣腾一个来吗?”
康岳山总算说到了点子上,没有功名在身,郭业妄想主政一方,想都别想。
郭业心中也是赞同康岳山的说法,貌似这卢承庆有点睁着眼睛说瞎话,红口白牙胡乱扯淡的嫌疑。
“不然。”卢承庆再次抬手摇了摇,说道,“如今正有一个契机,只要郭业能完成本官下面交代之事,那么加上今日根除岷江匪患的大功劳,两件大功在身,本官届时上表朝廷,保举他出任益州府别驾一职,此事十拿九稳。这益州别驾较之你那劳什子致果校尉,又如何?”
虾米?
益州别驾?
康岳山脸色骤变,而郭业更是心中激荡。
益州别驾,又称别驾从事。
与吴奎那个郡丞一样,这个别驾也是刺史的佐官,相当于刺史的副手。
不过两者间虽然同级,但是却又有主次之分。
郡丞多为处理州府的琐碎小事,属于那种光办事却刷不出成就感的老黄牛职位。而这别驾就不一样了,虽然品衔大大低于刺史,但是如果刺史不在的情况下,基本上都由别驾说了算。
而且自唐以来,州府别驾通常都是由皇族中的偏远血脉担任,比如皇帝他大爷家小儿子的孙子,反正离正统皇族甚远,但是在民间却还是套着皇族头衔那类人担任。
这个可以有啊!
虽属七品,但是含金量绝对是嗷嗷的,比起那个劳什子的致果校尉强上何止百倍。
即便他这个没有功名在身,他这个益州别驾下了各个县衙,县令都要以上官之礼待之。
而吴奎那种郡丞下县衙,就差点意思了,届时县令大人能派出来个县尉或者县丞迎接一下,那已经算是给面子了。
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相由心生,郭业此时脸庞已然动容,不过一想到卢承庆刚才言及,貌似还要替他完成一件大事儿。
这感觉有点怪怪的,仿佛这老小子刚才一直在打伏笔,为的就是让自己替他再办好一件事,方能落实这别驾一职。
有点大忽悠的感觉啊!
康岳山也是脸色动容,不过他还是讲出了郭业心中所想的话,问道:“卢大人,你这是交易吗?”
对,郭业心中大赞老康同志的仗义直言,讲出了自己想问却不敢问的话。
而卢承庆竟然也不矫情,点头说道:“说是交易也未尝不可,只要郭业能替本官完成此事,呵呵,那么几桩事儿下来,本官在这儿益州刺史任上,也算是作了些许政绩。”
说着,喟然一叹作着远眺长安的神情,渴望地说道:“届时,本官兴许还能再返长安,任职兵部啊。”
我靠!
听着卢承庆自揭心中赤裸裸的想法,郭业顿时恍然大悟,你妹的,卢承庆还是那个卢承庆,回长安之心一天不死。
先是沙盘,再是剿匪,到今天又要自己去办一件大事,种种事情下来,无非都是为他自己升迁回长安做努力。
不过,卢承庆直言不讳说出心中想法,郭业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多少还是有些认同。
真小人也好,无利不起早,唯利是图也罢,至少什么都能摆在明面上谈,而且是跟自己这个小八品谈,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尊重吧。
当即顺着嘴问道:“敢问卢大人,到底是什么事儿要下官去办?”
卢承庆看着郭业,缓缓说出了自己要交代之事。
“事情是这样的,正月初五,本官接到一封书信……”
卢承庆在说,郭业和康岳山两人屏息凝气在听,谁也没有插言打断。
只不过听着卢承庆越是往下说这事儿,心中越是骇然,两人的眼睛彼此频频对视,都能看得出来心中的惊讶。
待得卢承庆讲至最后,道:“事情大概是这样,你意下如何?”
多少还是征求了郭业的意愿。
谁知康岳山和郭业两人已然一脸震惊,不约而同地惊呼道:
“怎么会这么巧??”
第198章 纠结的选择
为何康岳山和郭业两人会有如此震惊失色的表情,而且还异口同声大呼,怎么会这么巧?
巧就巧在,刺史卢承庆所要郭业去办的这件大事之上。
卢承庆竟然提出,让郭业这个小小的八品兵司代替益州府,率众押送一份大礼进长安。
这份大礼正是他招募数百益州能工巧匠,耗费近一个月的时间,制作的大唐国境全貌沙盘。
而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进长安献礼的原因,正是因为正月初五边疆大捷,皇帝李世民欣喜闻之,昭告天下,普天同庆。
他一说边疆大捷,郭业立马猜出了此边疆指的便是大唐国境与突厥交壤的北疆之地。
因为唐初贞观三年到四年,也只有突厥与大唐之间有战事。
而且据郭业所知道的史籍所载,贞观三年八月,唐太宗接受了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建议,决定出击东突厥,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张公瑾为副,发起了强大的军事攻势。
同时又任命并州都督李绩、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为各道总管,统率十几万军队,分道出击突厥。
到了贞观四年正月初,也就是郭业忙前忙后筹备英雄大会的时间,李绩在白道败突厥,而李靖在阴山大败突厥的颉利可汗。
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再过半个月,也就是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率三千骑自马邑进驻恶阳岭,夜袭定襄,大败突厥。颉利可汗大惊,迁牙帐于碛口。
而李靖更是使了离间之计,令颉利的亲信康苏密献上隋炀帝后萧氏及其孙杨政道降唐。
在大唐几方大军的夹击与摧枯拉朽下,突厥的颉利可汗苟延残喘到了三月份,最终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也被生擒押解进了长安。
东突厥自此消亡,大唐北疆也自此再无战事。
覆灭东突厥,不仅奠定了李靖战神之名,更是为贞观盛世的形成扫平了外困,同时也为太宗李世民“天可汗”的威名种下了因果。
郭业自从在康岳山府上想起这件事之后,做梦也想着在这一次征讨突厥的大战中捞点好处。
因为他知道,这一战大唐必胜,哪怕他率着千把人现在跑去北疆,怎么也能沾点好处回来。
这也是他之前和康岳山密议的一个内容,他跟康岳山有过约定,只要英雄大会事情一了,然后进入折冲都尉府干个校尉,与康宝一道,带着六百团练兵和六百府兵奔赴北疆。
哪怕就算赶不上覆灭突厥的大战,怎么着也能赶上三月份,趁机擒拿颉利可汗以建大功。
既然他清楚整个战事的过程,那么颉利可汗的逃跑路线自然也是清楚。
他想着只要守住对方逃跑路线的关卡,来一次守株逮兔,肯定能成功。
活捉一国之君,如此盖世功劳可比打赢几场胜仗还要来得煊赫。
而且正是因为他利用后世的先知先觉,对边疆战事分析得极为透彻,令康岳山震惊之余也万般信服。基于此,康岳山才会与之达成协议,会如此花大力气的帮助于他。
一切都源于合作交易,互惠互利。
只要郭业能在北疆奏功,那么康宝肯定也能分上一场大功劳。
如果今天卢承庆没有来,也许,只要再过上几天,稳定了岷江局势,郭业就会履行承诺,带着康宝和近千名士卒偷摸前往北疆地带。
可惜,卢承庆今天不请自来,还带来如此突兀的一份任务:押送贺礼进长安,庆祝北疆正月初的那场大捷。
这也是郭业和康岳山为何会大惊失色,同呼为何这么巧的真正缘故。
卢承庆被两人搞得迷糊,他哪里能知道两人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于是问道:“怎么回事?”
康岳山与郭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说话。
最后还是郭业说了一句:“蜀中赴长安,山高水远,而且郭业双亲尚在,不敢远游。还望刺史大人容我再考虑一番,如何?”
想来想去,也只有以这个为理由,先搪塞过去再说了。
他必须要和康岳山再商量一番才是。
毕竟北疆那边刻不容缓,如果真答应了卢承庆的提议,那么可能就要和一件天大的功劳失之交臂,更会失去康岳山这个可靠的盟友。
康岳山听着郭业如此说,自然知道这小子的用意,轻声说道:“是啊,这小子才这么点年纪,别说长安了,连剑南道都没出过,你能放心将如此重要之事托付于他?”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镇抚大秦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始皇家的好圣孙砺刃[精校版]大国相[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国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明血[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将军好凶猛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靖明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帝国星穹[精校版]谍影风云(民国谍影)[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品花时录[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