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70节

作者:历史系之狼
这次秦国大军开拔楚国,范雎给蒙骜下达了很奇怪的命令,不许杀害俘虏,得到俘虏的军功与砍下的首级相同,沿路要及时安抚百姓,不许无故屠杀楚人,还有携带一些楚文版的删减版马服书,要推广到整个楚国去,总之,范雎给了他很大的限制,蒙骜也是一头雾水,不过想起最近在秦国非常流行的马服书,他也明白了范雎的想法。
《马服书》里包含了多方面的思想,甚至有军事方面的理论,看的蒙骜也是非常的激动,不过,全书的核心,还是聚集在七国一体上,还有就是如何结束战争,也就是所谓的一王天下论,按着马服君的思想,当天下只有一个君王,这个君王又能将所有人都当作自己的子民的时候,天下才能停止战乱。
范雎这是想要通过马服书的内容,来减少楚人的抵挡心理?
无论蒙骜心里是怎么想的,范雎的命令还是要施行的,虽然他并没有看到什么好处,在曾经,只要是抵抗的城池,他就能将这里的居民杀干净,这样一来,后方就会无比的稳固,没有人会再敢来袭击他们的粮道,在秦人的高压政策下,所占领地区的百姓都是老老实实的,可如今,没有施行高压制度,各地就出现了袭击秦人粮道,偷袭留守的秦人士卒的情况。
楚国的抵抗,并没有因为秦国的仁慈而有所下降。
楚国的幼童倒是开开心心的看着这些秦国的士卒们,只是他们的父母,看向秦人的目光,却并不是感恩,也不是善意,而是一种深藏起来的仇恨,面对这些入侵者,他们只能将愤怒藏在心里,等待着复仇的机会。秦国在占领地区都任用了当地的有道德有名望的人来担任里正,县令等位,让他们来带领百姓进行春种,不要因为战事而被耽误。
楚人继续在自己的耕地上劳作,被秦人委以重任的老者们就站在耕地边上,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跟秦人交手几十年,怎么忽然就成为了秦国的官吏呢?而秦人的命令也下来了,为了安抚各地的百姓,允许减少他们今年的税赋,他们今年只要缴纳极少的粮食,其余的都可以留下来。
另外,秦人又将那些逃亡的楚国贵族处死,将他们名下的耕地分给了当地的百姓来耕作,允许百姓们自由的买卖土地,不再为贵族们耕作,秦国拥有非常详细的地方制度,又有很强大的动员能力,在短时间内,就对占领地区做出了详细的安排,甚至就连官吏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看得出,范雎的确是将马服书钻研透了,他给了楚国被占领地区的百姓一个比原先还要好的生存环境,而楚国的百姓,此刻还是在茫然之中,也只能继续劳作。
或许……今年还是个丰收之年?
同样的,在此刻的赵国,百姓们也开始了耕作,赵国的百姓得知马服君平安无事,这才放下心来,开始忙起春种的事情,官吏们不再像从前那样的无所事事,哪怕是贵族集团的成员,此刻也是想尽办法要获得马服君的垂爱,要知道,赵豹并不是赵国贵族集团的首领,马服君才是他们公认的头,赵括也是嬴姓赵氏……还是赵国内拥有最多食邑的大贵族。
就是赵豹,赵胜两人的食邑加起来,也没有赵括的多……
不只是官吏,很多地方贵族也都效仿赵括的举动,拿出自己的耕牛来帮助百姓……不过,最重要的或许也不是这些人的扶持,而是人本身的一些东西,例如希望,赵国的百姓们开心的在耕地里劳作,猜测着今年的收成,他们不必再担忧自己的粮食是否都会被收走,也不必担心自己是否会耕作的途中就被召集到战场上去,因为,他们如今有马服君。
赵国的耕地里满是欢声笑语,今年,大概是个丰收之年?
韩国胆怯的百姓们停止了逃亡,在当地官吏的带领下,回到了自己的乡邑,开始了耕作,他们依旧很害怕,也不知道秦人还会不会回来,不过,他们听闻,赵国的马服君再一次击退了白起,而这位善战的马服君,如今就在新郑,马服君可以庇护他们,马服君的军队,也从不欺辱他们。
而在此刻,韩王宫内的赵括看着面前的项先,有些茫然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身心疲惫。秦国正好在春种的季节里发动了进攻,不知又有多少百姓要因为这件事而饿死,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一刻都不曾停歇,难道,自己就终究不能改变点什么嘛?所有人都在哀嚎,自己又该如何去拯救他们呢?
我……到底做了什么啊?
赵括的眼里满是迷茫。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在楚国散布了大量的关于您的言行……他们没有杀害俘虏,也没有残害当地的百姓,甚至还迅速安排官吏来分田,带领楚国的百姓进行耕作……春申君令我询问您:您是否……已经投效了秦国?”
“嗯?”
赵括猛地抬起了头。
第185章 我只是个卑鄙的小人
项先的询问,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所有人都看向了马服君,他们无法理解,秦人怎么会在楚国内如此大力的宣传马服君的思想,也不知道秦人为什么忽然就改变了对占领地区的策略。或许是想到了什么,赵括的门客们停止了饮酒,悄悄围在了赵括的周围,警惕的看着周围的众人,赵傅和幸坐在了赵括的左右方,显然,只要有人想要对赵括不利,他们是要杀人的。
而狄微笑着,他坐在了项先的身边,他靠拢的很近,脸上满是笑容,双眼却紧紧盯着项先。
赵括却还在思索着项先的话,秦人真的在施行自己的思想?这让他有些惊讶,他知道自己身边有着秦人的奸细,秦人在这方面,做的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出色,他们有着最出色的户籍制度,将国内的百姓牢牢的拴住,首先,他们是有着户籍官吏,类似后世的户口本,记录了户主,以及他的妻,子,家臣等信息。
除此之外,秦国的每个百姓,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信息,上面详细的记载了姓名,年龄,身高,住所,职业等信息,想要派遣奸细进入秦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秦国的亭长,也负责盘查奸细,可以说,在谍战方面,秦国俨然就是专家。可是在其他诸侯国,就是连一个县里百姓的具体数量都难以计算,想要混进去,易如反掌……
赵括并没有在意自己身边的那些秦人奸细,甚至,他的弟子里就有秦人……赵括看了一眼身边的杨端和,果然,杨端和如今异常的兴奋,听到项先怀疑赵括投秦,他几乎是要笑出声来,像老师这样的贤才,不去秦国怎么能行呢?赵括与秦国的联系,也只是与秦王的书信往来,只是,这马服书又是什么情况?
看到赵括许久都没有回答项先的质问,气氛渐渐变得诡异起来,韩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马服君投秦,这绝对是让他难以接受的结果,是足以让他惊惧的结果,这些天来,接受了马服君教育的他,显然是将马服君当作了申不害学说的继承者,将他当作如今天下的大贤,这样的大贤若是投奔了秦国,那韩国还有活路嘛?
赵括还是看向了项先,他说道:“我并没有投效秦国。”众人听到赵括的言语,这才松了一口气,那种紧张的氛围也顿时消散,门客们再次笑了起来,除了赵傅与幸,其余人也都拉开了身子,不再围在赵括的身边。赵括看着面前的项先,说道:“我所说的道理,是拯救天下的办法,以百姓为本,施行仁义的制度,不去杀害其他国家的百姓。”
“听从我学说的国家,一定会因为这一点而强盛起来,违背我的学说的国家,再强盛也一定会在短时间内灭亡,我所说的施行仁义的制度,是减轻百姓的赋税,不会频繁的让他们苦于徭役,是因为百姓就是国家重要的组成,百姓的利益,也就成为了国家的礼仪,我说的不是孔子要讲的牺牲,也不是杨子的利己。”
“君王不是要为国家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不是要君王只重视自己的利益,君王的仰仗是他的国家,国家强盛的时候,君王的命令能够传递到各地,而国家衰弱,君王也只能削减自己的爵位,不敢强势起来,国家灭亡的时候,君王与农夫又有什么区别呢?都是国家被灭亡的可怜人而已。”
“故而,这不是牺牲也不是利己,是以百姓的利益为重,是以国家的利益为重,认可国家是由百姓所构成的……”
“在周天子强势的时候,天下很少会频繁的爆发战争,这是因为天下只有一位天子,诸国都听从他的命令。如今的战乱,持续了太久,也死了太多的人,想要结束战争,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战争,我不觉得人人互相亲爱,就能结束战乱,我也不觉得恢复古代的礼仪,就能结束战乱。当战争不断的继续,天下只有一个君王的时候,这种无休止的内战才能结束。”
“我所知道的战争,同一个民族的战争是不会有侵略者存在的,这是属于统一战争。只有另外一种文明想要兼并另外的地区,这才是入侵者与反入侵者的战争,可是我将秦国视为入侵者的原因,是因为秦国的意图并不是统一,他也不将其他国家的百姓当作是自己的百姓,他是将其他人当作被征服者,随意的践踏他们。”
这是赵括第一次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了自己的大一统思想,在之前,哪怕是面对自己的弟子们,他也只是委婉的说出七国一体的思想,就是希望自己的学说能够起到一点的作用,能减少一些统一战争里的流血牺牲,他之所以不说出大一统的思想,主要还是担心自己的这些弟子们回到自己的国家,就开始叫嚣着大一统,让战争变得更加激烈。
可是如今,他已经不担心了,秦国在散布马服书的时候,就已经完全的暴露了自己的意图,我们老秦人不跟二三子玩争霸兼并的游戏了,我们就是要统一!
赵括也就不再藏着掖着,比起让秦国来推广有可能被他理解错的大一统思想,倒不如让自己来堂堂正正的为众人讲述,赵括继续说着自己的学说,门客们是不太能听得懂的,而能够听得懂他的学说的那些弟子们,此刻皆是目瞪口呆,他们一直都在听着韩非含蓄的说着老师是想要拯救天下。
如今的显学,是属于三分天下,儒家,墨家,以及道家……或者说,是道家的杨朱学派。孟子曾无奈的说,当今的学问,杨朱学派与墨家平分,孟子非常的厌恶这两个学说,说他们是无君无父的禽兽。在后来,儒家也渐渐兴起,到如今,杨朱学派渐渐不行了,儒家与墨家还是比较强势,而赵括知道,再过上一段时日,墨家和儒家也会衰亡,法家就开始强盛起来。
如今的法家,并不强盛,主要就是因为……某个口吃的法家大佬还没有出山。
而显赫的三家,都有一套拯救天下的办法。儒家的办法是恢复古时的礼制,让群雄服从周天子,当然,如今这是不可能了,于是乎,又出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让君王把心思放在百姓的身上,不要老是想着去攻打其他国家。
而墨家拯救天下的办法,兼爱非攻,就是大家都别打仗了,把彼此当兄弟姐妹不好吗?
乍一看,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很相似,实际上,这两家的弟子遇到了,一定是一场生死斗。墨家的兼爱是毫无条件的爱所有人,儒家的仁爱是建立在对亲人,随后是对乡人,再是到国人的逐渐提升的爱。就例举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我跟你妈同时掉进……咳咳,不对,是一个陌生人和您的母亲同时掉进河里,您会救谁呢?
儒家肯定是不假思索,要救母亲。最爱父母,再爱兄弟,最后才能爱其他人。可是墨家,肯定就要思索很久了,因为墨家的兼爱,是一种极端的爱,是要爱所有人,陌生人与母亲,是一样重要的。因此孟子骂墨家,说他们是没有父母的禽兽,连父母都不爱,还想着要爱天下人??
如今赵括提出的七国一体,看似与墨家相似,却又完全不同,赵括的理论出发点是七国都是兄弟姐妹,他国的老者也是他人的父母,这爱还是建立在亲情,乡情之上的,而不是无缘无故的就要爱所有人。
杨朱学派当然也有拯救天下的办法,那就是……不爱天下人,只爱你自己。这个学派的精髓就是,把其他人都当作陌生人来对待,管好你自己。这样一来,自然就不会有战争,人人不损一毫,则无尧舜,人人不利天下,则无桀纣。
而如今,赵括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大一统思想,这个思想,儒家也有过,不过儒家的大一统是要恢复古时的统治制度,尊王攘夷,诸侯共尊周天子,停止战乱,一起对付外面的敌人。赵括的大一统要更加激进一些,天下只尊一个王,再也没有其他的王,在这个王的带领下守卫自己的国土。
这……是后来法家想要拯救天下的办法,可以说赵括是当着提出这个思想的人的面提前说出了他的理论,不过,他的学说与韩非的学说也有不同的地方,韩非的大一统,依旧没有改变大一统国家与被统一百姓之间的关系,或许他还没有来得及提出,就已经死在了牢狱里。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