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第171节

作者:历史系之狼
听到老师真的有拯救天下的办法,弟子们的喜悦是无法言语的,无论他们是否认可老师的这种思想,无论这种思想会对他们的国家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可是,这也是多出了一条可以拯救天下的道路,战争,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爱的,除却秦国那种以战争为根本的国家,这些贵族少年们,大多还是厌恶战争的。
他们的亲人,很多都是死在了战争里,而那些出身不高的人,对战争的理解就更深了,那是人类最大的灾难,对人的伤害超出了旱涝蝗虫等灾害。
而更多人却注意到,老师所说的办法……似乎行得通?儒家的尊王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墨家的兼爱……杨朱的利己……这些都是追求,虽然也有很多人在贯彻这些道路,只是终点似乎太远太远,而赵括所说的大一统,虽然也有些不切实际,可是,好像是有可行性的,比起让国君们臣服于周天子,比起让国君们彼此相爱……嗯……还是让一个国家来灭亡其他国家是最容易的。
在当今,对于大一统,触及最深的,可能就是荀子。作为第一个去了秦国并且非常认可秦国制度的儒家学派的圣贤,荀子的心里,或许也是隐约将儒家的尊王攘夷,变成了自己所理解的尊王……故而,他教出了两个想要一统天下的学者,这两位学者都非常的痛恨儒家,从不停止对儒家的谩骂,可实际上对荀子又非常的尊重。
跟弟子们的欣喜不同,项先的脸色变得无比的苍白,他原先一直都是将赵括当作墨家学派的继承者,兼爱非攻,故而秦国进攻韩国,他会立刻带着人来救援,可是他如今发现,他想错了,赵括并不是墨家,甚至,他跟墨家这是完全对立的,他不是要停止战乱,而是要通过战争来结束战乱。
赵括也说出了自己为什么屡次阻止秦国的意图,那是因为,秦国并不将其他国家的百姓当作是自己人,要去迫害他们,也就说……秦国这次没有去屠杀楚国的百姓,所以,赵括也就不会再帮助楚国?
项先还想要说些什么,可是他发现,自己大概是无法说服这位刚刚提出了一种拯救天下的道路的圣贤的,像这一类的人,无比的倔强,无比的执拗,墨家的圣贤们可以忍受着贫苦,低着头行驶在自己的道路上,儒家的圣贤们感慨着礼崩乐坏,游走在一个又一个国家,告诉国君们仁爱的道理,哪怕他们的学说很少被接受……
项先苦笑着,询问道:“按着您的说法,难道我将自己捆绑起来,像狗一样匍匐在秦王的面前,就能算是拯救天下的贤者嘛?”
赵括看着项先,他摇着头,说道:“我并不是要帮助秦国来消灭其他的国家,我也不是劝说您来投降秦国……我所希望的,只是能停止如今的战乱,如果有一天,您被秦人抓住了,他们没有杀死您,有一天,您攻进南阳,抓住了秦国的百姓,您没有杀害他们,这就是我所希望的了。”
“如果我是一个真正的圣贤,或许就可以抛下一切,前往最强大的秦国,辅佐最有可能结束战争的秦王,帮着他一统天下,可是我无法舍弃自己的朋友,无法舍弃自己的家人,更是无法背叛那些信任我的人……我是一个卑鄙的人,一个自私的人。天下人都诉说我仁义的事迹,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仁义,只是小仁小义……”
“我没有办法去做到割舍一切,所以我也不会教导他人去放下一切。”
这是赵括第一次直视自己的内心,他看到的只是一个纠结,痛苦的年轻人,在天下人与亲人之中痛苦的嘶吼。赵括忽然落下来泪来,他看着项先,认真地说道:“我真的很想救下所有人。”
韩非看着面前落泪的老师,他看向了上位的韩王,眼里闪烁着痛苦,韩非同样如此,他知道怎么样拯救天下,可是拯救天下的代价,似乎就是自己国家的灭亡,韩国是不可能实现大一统的,最有可能实现的,只有秦国,他只有牺牲韩国,才能换来整个天下的和平,可是,他最初追逐的,不就是拯救韩国嘛?
宴席不欢而散,项先带着自己的军队离开了韩国,他要去救自己的国家,赵括不能指责他的行为,这是他应该做的。韩非浑浑噩噩的走在新郑的街头,他并没有跟着老师回他们的院落。韩非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国家,在新郑,并没有击退秦人的那种喜悦,百姓们匆匆忙忙的朝着各地走去,他们还是胆怯,哪怕白起离开了,他们的灾难却并没有消失。
韩国的官吏说,这次国库支出了大量的粮食来救援各地的百姓,今年,大概是要提高税赋,来充实国库的。
在寒冷的天气下,失去了耕地的韩人不安的跪坐在街头,有士卒前来驱逐他们,韩国的新郑,怎么能出现这样的流民呢?若是让马服君等人看到了,韩王还有什么脸面?
韩国存在……韩人就会过的很好嘛?
韩非突然停住了脚步。
第186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
大梁
魏王宫内非常的热闹,在乐师奏响的音乐下,官吏们小心翼翼的看着面前的酒盏,看着坐在上位的魏王,热泪盈眶,坐在魏王宫里的官吏们很多,可是他们大多都是些地方官吏,本身是没有资格坐在这里的,就连进入大梁都需要得到魏王的命令,更别提是成为魏王的座上宾。
魏王纠结的看着这些官吏们,平原君就坐在魏王的身边,举起酒盏,频频与那些官吏们对饮。在座的这些官吏,都是有政绩的,有大有小,有的镇压了当地的盗贼,有的开垦了一些耕地,平原君特意将这些有功的官吏们叫到大梁,让魏王来款待他们,官吏们坐在王宫里,自然是格外的激动。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最大的赏赐不是升官,更不是发财,而是尊重。能够得到被他人尊重的人的尊重,这才是最大的赏赐,大概也就是因为这一点,能够尊敬任何人的马服君,成为了如今公认的大贤……而平原君,跟孟尝君一样,也是能够尊敬他人的,他与魏王的这顿宴席,比价值千金的宝物还要珍贵。
这些能够来参宴的官吏们将这视为殊荣,早在走进王宫的时候,就立下誓言,一定要报答魏王与平原君的恩情,所谓的恩情,也不过是一顿宴席。就在平原君热情的与这些人聊天的时候,魏王却是一言不发,他只是穿着很简陋的服侍,甚至都没有佩剑,王宫内也略显得有些空荡。
果然,在将自己的东西都赏赐了下去之后,平原君将自己也当作了赏赐物,魏王觉得自己跟舞女没有什么区别,在平原君,自己沦落到了要给他人陪酒的地步……魏王面无表情的饮了一口酒,面对又一个哭诉着要为自己效死的官吏,摆出了职业化的假笑,将他扶起来。
说起来,他如今有些后悔当初的草率,自己就不该听那个庞老头的,如果自己不将平原君留下来,他就不会成为魏国的相,如果他没有成为魏国的相,自己就不会沦落到如今的地步……
宴席持续了很久,魏王被折腾的筋疲力尽,终于是送走了这些官吏们,平原君大方的向他们做出承诺,上君那里养了不少的良驹,稍后二三子都可以骑走一匹,官吏们上前再次表达了自己的谢意,魏王的脸抽了抽,却还是没有开口,给出了一个假笑,区区几匹骏马而已……
“平原君……”魏王看着恭恭敬敬的坐在自己面前的赵胜,笑着说道:“您担任魏国国相之后,魏国官吏齐心,只是一年的时候,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寡人十分感谢您……只是,寡人天天设宴,这是在是太疲惫了,请您允许寡人休息上一段时间,怎么样?”
赵胜无奈地说道:“这一点,您就不能与赵王相比了,赵王能连续十天设宴,也不会觉得劳累,您这才不过是几天而已,上君,马服君说,吏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如今魏国的官吏,都得到了您的恩德,愿意全力为您效命,这正是可以让魏国强盛起来的办法啊。”
“呵呵……是啊。”
魏王微笑着,有这么好的办法您为什么不去祸害赵王呢?
“平原君,寡人的那些骏马,都是些从赵,秦得来的良驹……唉,寡人并不是舍不得,只是,寡人的良驹,也不过一百多匹,寡人是担心,您如此分下去,后来的官吏们得不到赏赐,会怨恨您对他们的不尊重啊……”
“上君,请您不要担心,我听闻,您那里还有十几辆上好的马车,还有很多精美的舟……对了,您还养了一批舞女……”
魏王倒吸了一口冷气,方才笑着询问道:“离开赵国那么久,您有没有想家啊?”
……
送走平原君,是不太可能的,虽然魏王感到心痛,可是平原君的成就,可是不可磨灭的,平原君在魏国,通过温和的手段来整顿吏治,又举荐了自己的门客来担任官吏,他的这些门客,都是些贤人,魏王自己变穷了,可是国库里的粮食又变多了。魏王对待平原君,也是愈发的亲近,犹如对待自己的朋友那样。
“寡人听闻,马服君受到韩王的挟持……”魏王只是刚开口,赵胜便摇起了头,不屑地说道:“韩王如何能挟持的住马服君?我看这只是范雎的计策,就是韩王下令让韩人杀死马服君,韩人也是绝对不会动手的。”赵胜说着,又不由得想起了赵国的那位年轻人。
最初,他的名声开始传播,众人只是觉得他能征善战,可是后来,关于他仁义的事迹一个一个的传出来,就连赵胜也被惊动,赵胜还以为,除了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自己之外,又要出一位名满天下的君子,可是他没有料到,短短几年内,他摇身一变,名望甚至在自己之上。
这哪里是出了一个新的平原君,这是又出了一个荀子吧……
而让人无语的是,这位名动天下的圣贤,还不到三十岁!他精通战事,政事,可以说的赵国这些年涌现出来的最杰出的人才,这样的人,怎么就是赵奢的儿子呢?为什么不是我的?赵胜如此想着,又不禁的感慨起来,自己果然是老了啊。如今赵括的名声传遍了各国,就是在魏国,也总是有人谈论着马服君,话语里满是赞许。
魏王询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继续操练士卒,无论秦国想要进攻哪个国家,我们都要帮助他们……”
送走了平原君,龙阳君这才走进了王宫内,直接坐在了魏王的怀里,魏王搂着他,有些疲惫地说道:“平原君啊……是个能臣,可惜啊,若是能再得到马服君前来相助……寡人想振兴魏国的大业怎么会不成功呢?”龙阳君轻笑了起来,他说道:“我听闻,马服君在赵国并没有官职,您可以邀请他前来魏国啊。”
“他不是懂得治理国家的道理嘛?可以让官吏学习他的学问,或许在魏国也可以建立他提出来的官吏制度……”听到龙阳君的话语,魏王一愣,方才说道:“这怎么能行呢?”龙阳君继续说道:“我听闻,别的山上面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如今赵国的石块,秦国已经拿来雕琢自己的玉器,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借鉴他的治国学说里的可行之处,改正不利于魏国的方面,您想要振兴魏国,怎么能不知道这样的道理呢?”
魏王若有所思,笑了笑,方才说道:“好,寡人也很想见一见这位马服君,就邀请他前来魏国,若是能将他留在魏国……哈哈哈~~”魏王大笑了起来,抱紧了怀里的龙阳君,认真地说道:“哪怕就是让寡人天天设宴,寡人也没有怨言啊!”
龙阳君这才想起了什么,急忙从魏王的怀里挣脱了出来,认真地说道:“上君,我险些忘了,从赵国传来了消息,说是信陵君在赵国遭遇刺杀……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已经派人去打听了。”魏王脸色大变,猛地站起身来,说道:“您说什么?遇刺!?赵丹就是这样对待……”
看到魏王暴躁了起来,龙阳君急忙起身,说道:“上君,不要担心,我派去的人还没有听到准确的消息……以赵王的性子,信陵君应该是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的。”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奋斗在盛唐庆余年[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窃明[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汉世祖天可汗民国投机者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绍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她们为我打天下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军火帝国铁血德意志[精校版]交锋[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国策[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猎谍[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附身吕布[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大宋私生子[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新宋风流[精校版]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天下[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大明国师始皇家的好圣孙枭臣极品杀手我的二战黑道特种兵长安风流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